溶液顏色太深時,可讀液面兩側的最高點。此時,視線應與該點成水平。注意初讀數與終讀數採用同一標準。
必須讀到小數點後第二位,即要求估計到0.01mL。注意,估計讀數時,應該考慮到刻度線本身的寬度。
4、滴定
在錐形瓶中滴定時,用右手前三指拿住錐形瓶瓶頸,使瓶底離瓷板約2~3cm。同時調節滴管的高度,使滴定管的下端伸入瓶口約1cm。左手按前述方法滴加溶液,右手運用腕力搖動錐形瓶,邊滴加溶液邊搖動。
滴定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 搖瓶時,應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圓周運動(左右旋轉均可),但勿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濺出。
⑵ 滴定時,左手不能離開活塞任其自流。
⑶ 注意觀察溶液落點周圍溶液顏色的變化。
⑷ 開始時,應邊搖邊滴,滴定速度可稍快,但不能流成「水線」。接近終點時,應改為加一滴,搖幾下。最後,每加半滴溶液就搖動錐形瓶,直至溶液出現明顯的顏色變化。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轉動活塞,使溶液懸掛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錐形瓶內壁將其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餾水吹洗瓶壁。
用鹼管滴加半滴溶液時,應先鬆開拇指和食指,將懸掛的半滴溶液沾在錐形瓶內壁上,再放開無名指與小指。這樣可以避免出口管尖出現氣泡,使讀數造成誤差。
⑸ 每次滴定最好都從0.00開始(或從零附近的某一固定刻度線開始),這樣可以減小誤差。
6、滴定速度
滴定時速度的控制一般為開始時每秒3~4滴;接近終點時,應一滴一滴加入,並不停的搖動,仔細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也可每次加半滴(加半滴操作,使溶液懸而不滴,讓其沿器壁流入容器,再用少量去離子水衝洗內壁,並搖勻),仔細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直至滴定終點為止。讀取終讀數,立即記錄。注意:在滴定過程中左手不應離開滴定管,以防流速失控。
7、平行實驗
平行滴定時,應該每次都將初刻度調整到「0」刻度或其附近,這樣可減少滴定管刻度的系統誤差。
8、最後整理
滴定結束後,滴定管內剩餘的溶液應棄去,不得將其倒回原瓶,以免沾汙整瓶操作溶液。隨即洗淨滴定管,並用蒸餾水充滿全管,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