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現象,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而當海溫出現變化時,會給大氣環流造成很大影響,氣候也會發生變化。從全球範圍來看,會造成氣溫偏低、降水偏多,但是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並不同。
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但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對我國冬季的氣候有影響。
武漢市氣象局有關專家認為,今冬的「拉尼娜」事件僅是預測會發生,是否真實發生有待繼續觀察。此外,冬季「拉尼娜」現象形成後需要較長時間,大氣環流才會進行響應,因此,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
「中國氣象局」官微消息稱,今年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但此次降溫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與「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