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來了,將對今冬大氣汙染擴散帶來什麼影響?國家氣候中心專家...

2020-11-24 澎湃新聞

原創 文雯 中國環境

拉尼娜來了。

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近日組織召開的氣候預測會商會,今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

目前,赤道區域海氣耦合狀態有利於拉尼娜狀態的維持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的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事件強度等級預計為弱到中等強度。

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根據我們的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到今年冬季,按照目前的業務監測指標,可以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告訴記者。

根據日本氣象局的預測,拉尼娜現象持續到春天的可能性有60%。

世界氣象組織則在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形式。

(圖片來源於世界氣象組織)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為什麼會讓各國如臨大敵?

拉尼娜現象(西班牙語:La Niña),又稱反聖嬰現象,是一種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現象,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厄爾尼諾(El Niño)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 Niña)來代表,厄爾尼諾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詞專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穌,即聖嬰),而拉尼娜是「聖女」(女孩)的意思。

「拉尼娜」現象一般兩到七年發生一次,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數據,2020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低,海溫關鍵區(Niño 3.4區)的監測指數為-0.6℃,較7月份下降了0.3℃;9月1-20日,Niño3.4區海溫呈波動下降,監測指數低於-0.5℃,標誌著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

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以下冷水持續發展,對流層低層持續受異常東風控制,有利於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海溫進一步發展。

綜合分析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與大氣環流監測實況,結合國內外氣候模式預測結論,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峰值。「關於這次拉尼娜事件的強度,我們初步判斷是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賈小龍說。

拉尼娜現象已經到來。

拉尼娜=冷冬?

「總體而言,在多數拉尼娜年的峰值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我國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賈小龍表示。

據統計,2001年以來,我國發生了五次「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內蒙古、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

2007年秋天到2008年春天,中國20個省(區、市)遭遇了50年以來,部分地區100年以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性天氣,這背後就有拉尼娜現象的「黑手」,而且只是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現象。

受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的影響,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國遭受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範圍廣,涉及全國近2/3省(區、市),包括貴州、湖南、湖北等20個省(區、市)。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現大到暴雪,湖南、貴州等地出現凍雨。

氣象衛星遙感積雪監測顯示,積雪覆蓋總面積為128.2萬平方公裡。持續低溫雨雪冰凍極端氣象災害給交通運輸、電力傳輸、通訊設施、農業及人民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據民政部統計,農作物受災面積1100多萬公頃,受災人口達1億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500億元。

(1950年以來發生的拉尼娜事件。圖片源自國家氣候中心)

「但我們也注意到,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的各個氣候要素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拉尼娜只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重要因子之一。」賈小龍強調,我國冬季一方面受到熱帶海洋的影響,同時冷空氣來自高緯地區,中高緯地區大氣環流的變化,包括海冰的變化和積雪的變化,同樣會對中高緯度的環流系統產生明確影響。「所以說,我們對冬季氣候的預測,是從多個因子角度去綜合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世界氣象組織也提醒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並非推動全球和區域氣候發展的唯一因素。每次拉尼娜或厄爾尼諾事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它們對區域氣候的影響可能因一年中的時間和其他因素而異。因此,決策者應時刻關注最新的季節性預報,以獲取最新信息。

(2000年以來5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平均氣溫距平合成圖。圖片源自國家氣候中心)

從2000年以來5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平均氣溫距平合成圖上可以看到,在西藏等地區還會出現氣溫升高的現象。

所以,儘管拉尼娜現象已經出現,但並不等於就會出現冷冬。

今冬大氣擴散條件向好?

賈小龍表示,今年冬季我國氣候變化階段性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氣溫變化。根據目前會商意見,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體還是比較頻繁的,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強。在冬季前期,除了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氣溫偏低以外,全國大部地區的氣溫還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

「到了明年的1月前後,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會明顯變強,我國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氣溫會較常年偏低,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比較強的冰與雪的天氣,要注意防範。」賈小龍認為,雖然南方地區受到了拉尼娜的影響,今年冬季出現大範圍的、持續性的低溫雨雪冰凍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在西南地區的東部,還有江南西部,冬季還是會出現階段性的雨雪天氣。

「今年冬季總體而言,冬季風總體上略偏強,中高緯的環流情況是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總體會偏強。在這樣的條件下,預計今年冬季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如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周邊地區接近近5年的平均水平。長江地區比近5年偏差一點。三個地區總體情況與2017年、2018年比較接近。」賈小龍指出,儘管今年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但在冷空氣活動的間歇期還是要關注大氣汙染情況,要高度重視。

來源:中國環境

圖片來源:中新網

編輯:秦超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拉尼娜來了,將對今冬大氣汙染擴散帶來什麼影響?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做出預測》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拉尼娜來了,對今冬大氣汙染擴散有何影響?
    拉尼娜來了。  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近日組織召開的氣候預測會商會,今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目前,赤道區域海氣耦合狀態有利於拉尼娜狀態的維持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此次事件強度等級預計為弱到中等強度。
  • 拉尼娜來了,影響今冬四川嗎?預計不會出現極冷氣候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10月底,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2020年四川的冬天會特別溼冷嗎?
  • 「拉尼娜」來了,上海今冬會不會很冷?
    「拉尼娜」來了,上海今冬會不會很冷?上海氣候中心監測預測科高級工程師楊雅薇說,雖然拉尼娜來了,但是今年上海的冬天總體還屬於正常,比常年還會略暖一些。「拉尼娜事件的發生,和上海冬季的冷暖,並不是強對應關係。只不過,受到拉尼娜這樣的氣候事件影響,今年冬季季節內冷暖變幅可能會變大。」
  • 國家氣候中心與水利部信息中心聯合會商——
    11月4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與水利部信息中心關於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結論,預計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隆冬時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四川氣候中心專家怎麼說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11月15日發布)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 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今冬真的會有「拉尼娜」嗎?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現象,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現象。
  • 官宣來了!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平湖將…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2020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那麼它真的會造成60年一遇的寒冬嗎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官宣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1950年以來發生的拉尼娜事件▼會帶來什麼影響?從全球範圍來看會造成氣溫偏低、降水偏多但是具體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並不同此外不同的季節拉尼娜的影響也會不同國家氣候中心對21世紀以來發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綜合分析發現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氣溫方面,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
  • 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大暴雪」頻繁?氣候專家闢謠來了!
    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後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國慶長假期間為何降溫劇烈?謠言短片中還振振有詞,說這一切都是拉尼娜引發的。  但實際上,此次降溫過程是天氣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這一天氣現象與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 拉尼娜將帶來冷冬?專家: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氣溫都低_中國_唐山...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隨即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那麼,拉尼娜現象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這個冬天的氣候?
  • 專家:拉尼娜現象與大氣環流異常導致北方乾旱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於文靜)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張培群6日表示,近四個月來我國北方地區遭遇嚴重乾旱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現象和全球大氣環流異常的共同作用。張培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造成今冬以來我國北方大部降水少的原因是影響我國的暖溼空氣少,這是由於來自東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暖溼氣流和西南方向的印度洋、孟加拉灣暖溼空氣都偏少,其根本原因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拉尼娜現象導致今冬副熱帶高壓偏弱,太平洋西側水汽輸送較弱,同時,全球大氣環流異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氣偏暖,南支槽不活躍。」
  •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今冬明春氣候預測
    小編認為因為低溫、降雪天氣已經從這時開始,所以對農業生產一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要說先冬後霜會形成來年大荒的現象卻沒有科學依據。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目前已經實現對天氣的科學預測和預警助力,所以我們不用再為「來年大荒」這種現象有過多的顧慮啦。 針對今冬明春,國家氣候中心已發布氣候預測,氣候如何?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是……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 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與此同時 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經常刷到以下類似信息 " 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 2021 年
  • 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
  • 中國氣象局發布今冬明春全國氣候趨勢預測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11月4日消息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會。
  • 【網絡闢謠】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 「極寒」來了?專家稱今冬氣溫偏低受拉尼娜事件影響
    山東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孟祥新認為,今冬寒潮頻來,氣溫偏低,「主要是受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在拉尼娜影響下,一般冬季氣溫會偏低一些,冷空氣比較頻繁。」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的意思,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表現為海水錶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 拉尼娜現象指的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簡單而言,我們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五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 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預測:今冬我國北方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
    近期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了2019年11月和2019-2020冬季(2019年12月至2020
  • 四川省氣候中心做出分析預測……
    10月底,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 近日,四川省氣候中心對2020年冬季的全省氣候狀況給出了分析預測:預計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省平均氣溫總體接近常年,其中高原偏高盆地大部偏低;降水量較常年均值略偏多,其中盆地西北部、中部、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1~2成,省內其餘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少1~2成。
  • 四川省氣候中心做出分析預測…
    10月底,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