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性別修煉法則。
此前聽過一句話:過得很好的女人,必然是雌雄同體。
單薄的人,立足於性別。可一個飽滿的人,從不拘泥於性別,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雌雄同體。
這裡的雌雄同體,指的是心理,而非生理。人的日常思維及行為模式上,若能兼顧女性和男性的特質,既能活出男人的睿智,又能活出女人的優美,如感性、理智,或陰柔、陽剛,則可過上更柔韌自如、充滿彈性的生活。
雌雄同體=女人向內思維+男人向外思維
在很久很久以前。
男人負責在外狩獵;女人負責在洞穴裡面照顧孩子。由於分工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就容易產生兩種思維。
捕獵時刻要求保持著應激狀態,知道獵物在哪,速度怎樣,是攻還是防,是殺還是跑等,需要關心的是未來的事情。
在家照顧家庭,沒有外面那麼辛苦,所以就處在自然狀態。她們只是關心的是整個環境中的每一件事物,收集他們的信息,保持眼前的和諧,比如哄哄孩子、照顧孩子等,更關心的是現在發生的事情。
所以,男生的思維模式是直奔主題發現問題,然後短平快地解決問題,成本最小化。女生思維更傾向於發現情緒和分享情緒。
還記得自小看過的那些電視劇:
古時候,女子總是呆在家裡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仿佛當時的很多女子也十分贊同這種定位。她們是勤勞的女性,是可心的妻子,亦是溫柔的母親。
可偏偏,她們未曾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看過一項調查報告,說科學家已經證實,男女的大腦結構其實沒什麼區別。
男女的體能差異,青春期之前也沒那麼明顯。
但大多數人在5到7歲,就已經初步形成了性別「刻板印象」,開始認為「男人是這樣的」,「女人是那樣的」。
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對於你這個性別的期待,覺得你應該是什麼樣的。
這些期待,變成了我們生活中隨處可以聽到的聲音:
「男人只要有錢,四十歲還能找到二十歲的女生,女人四十歲就嫁不出去了,必須趁年輕趕緊找對象結婚。」
「男人以事業為重,女人以家庭為重。」
「男人都理性的,女人情緒化不講道理。」
……
很難說到底是男女本來就有差異,使得人們產生偏見,還是這些偏見,潛移默化地導致和加劇了男女差異。
但我知道,隨著社會變革,男女愈發平等,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學習曾經「只屬於」男人的品質——上進,理性,有野心,有目標感等等。
她們開始拓寬眼界和格局,不再局限於婚姻家庭鍋邊灶臺,而是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創造自己的人生。
獨立、冷靜、規劃、邏輯,這些我們需要的東西也要讓它們在體內生長起來。
她們變得「雌雄同體」。
像個男人一樣不斷折騰,爆發力量,哪怕失敗也不畏懼捲土重來。
真正雌雄同體的人,大多都活得囂張
提起陶虹,也許有人的第一印象是「徐崢背後的女人」。
比起幾部電影收穫數十億票房的徐崢,陶虹這些年,事業略顯黯淡。
離開熒幕多年,一朝回歸就憑《小歡喜》裡的宋倩驚豔眾人。
微博上一群90後回憶童年時期的看劇時光——《陽光燦爛的日子》《春光燦爛豬八戒》《紅色》……
「求求陶虹再多演點戲」,熱門微博的評論區差點被攻陷。
觀眾可惜陶虹本應該更有「野心」,她卻說,才華不一定都要被看見。
女性、母親、演員……多重身份,她消化了焦慮,也早已學會樂在其中。
這十年,陶虹在鏡頭之外做出品人,演話劇,帶孩子,打理公司,花很多時間掌控自我情緒,和名利場保持著距離。她身上自我反思的覺醒力、豁達的態度和與自我相處的智慧,讓她對健康的認知獨特而深入,「最重要的是修心」。
看到這裡,人們才突然想起,這個我們以為為家庭犧牲的陶虹,曾經拿下了華語女演員能拿的一切獎,她原本就是一個有爆發性的女演員,從來沒有因為婚姻而被動的「退出」過。
選擇家庭,是她自願的,也是她思考過後想要的一種人生。但是這並不代表她的地位就不再高,徐崢說,成就他的人是陶虹。
在很多時候,徐崢的劇本都會先給陶虹過目,如果自己的劇中缺乏演員,陶虹都會是直接上場的那一位。
你在不理解她的同時,殊不知,她才是真正得到了生活重獎的那一位。
特別喜歡陶虹說的那段話:「只有在認認真真生活,才對生活有所反思。那些本來擁有的東西、可能丟失的東西,不是你忙忙碌碌的時候可以得到的。」
誰說中年女人一定會被世界拋棄呢?初曦說:才華和能力,是女人最大的底氣。遠離喧囂並不代表要放棄自己。而是任何時候,都能回歸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並且閃閃發光。
初曦認為:女人的智慧在於懂得取捨,不受外界的影響,正如陶虹,她沒有中年女演員的焦慮,對於工作,她不強求,順其自然;對於生活,她永葆熱切的愛,只做自己。
這就是陶虹的特別之處,她不是非男非女,她的境界是當她想是男人的時候非常男人,當她想是女人的就非常女人。
初曦說:真正優秀的女人,大都是雌雄同體。
她們兼具女人的感性,與男人的理性:
很溫柔,但懷有有內心的堅持;有溫度,又不失智慧和膽量。保持獨立,又女人味十足。
可以不漂亮,但卻撐得起名牌、上得了大場面,走到哪裡都是眾人的焦點。
心靈結構裝上了一套雙系統
女孩子在處理感情時容易位於劣勢,就是因為我們的感性和衝動,而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上來更加不明智,我相信很多女孩子都吃過這樣的虧。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和男朋友談了七年戀愛分了手,原因是她很清楚地知道,兩個人的差異和兩個人相處時的去未來化,她理智地分析之後,雖然難過,可是沒辦法,該堅決時就得堅決。
而雌雄同體再理解起來,可以分成,用女性的一面去社交,可以更有效地表達,用男性的一面去解決問題(這不是盲目誇讚男性,而是我們確實要承認這點,不管是不是我們性別刻板印象),是最直接的工具性,所以,我們才會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流傳,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大腦的搭配。
我在最近的時間裡也在很努力地去督促自己成長為一個雌雄同體的人,努力地讓自己「像女人一樣愛自己,像男人一樣面對世界。」
何時釋放情緒,何時克制情緒,何時熱情,何時冷靜,這是近期的修煉課程。
初曦認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她首先要做的,是一個人。
是一個人,即是能愛自己,更愛他人,普愛眾生。
畢竟,我們女性首先是自己,才是女兒、妻子、母親。
因此,初曦說,雖為女性,但我們需要不止於做一個「女人」,更應該追求做一個完整的人,視人生如疆場,策馬揚鞭,性格如水,行事如山,像女人一樣愛自己,像男人一樣面對這個世界,靈魂深處是雌雄同體,這樣的你一定會從容面對生活所有苦難,走得更高更遠,擁有最高級的魅力!
當你拋開性別所帶給你的局限,保持獨立,樂觀自信,擁有一個理性、堅定的思想體系,這樣你便會擁有更多,獲得更多。
心裡住著個小公舉的小哥哥,細緻溫和、共情感性、展現了溫文爾雅的男性魅力;
心裡蹲著個糙漢子的小姐姐,不矯揉、不做作、堅毅果斷的氣息,顯示著自力更生的女性力量。
有人曾經問過舞蹈家金星一個問題:「你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
她面不改色地說了一句:「我是人生。」
其實,一直想擁有一本《葵花寶典》,像我羨慕的東方不敗那樣——
斂低眉,掂花微笑,柔情似水、千般嫵媚;
瞪起眼,立馬橫刀,殺伐決斷、萬丈豪情;
橫批:「雌雄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