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成英
尊敬的校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
教師節好!
我是懷著不安和感激的心情來領取第三屆高等院校教學名師獎的。所以不安,是因為清華大學有那麼多的名師和大師都沒有獲得名師獎,包括我的老師童詩白先生、閻石教授和電子學教學組的前輩老師們。所以感激,是因為我所取得的成績浸透了很多人的心血。感謝清華大學給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感謝我的老師對我的辛勤培育,感謝我的同事在工作中對我的支持幫助。同時我還特別感謝我的學生,我從教37年,主要講授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遍及五個院系萬餘名學生,是他們促進我成長,給予我活力。
作為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負責人,近十年,我和我的教學組共完成了教育部、清華大學立項的7個教學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級、北京市、清華大學教學成果、實驗成果和優秀教材等獎勵十餘項。通過教學研究,我們確定了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系統觀念、工程觀念、科技進步觀念等基本素質的教學方針,創建了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網絡教學和EDA教學相互交融的教學結構,完成了教材的配套建設,進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培養了多名青年教師,形成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2003年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被評為首屆國家級精品課程,它在內容體系、教學結構、教材建設、教學手段與方法、師資隊伍的培養等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在高等院校同類課程中具有廣泛的影響。
課程建設需要一支優秀的團隊,這是建設優秀課程的保障。而青年教師是生力軍,他們的成長預示著團隊的未來,也預示著課程發展的未來。我們堅持「拜師」制度,老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師傅」,制定嚴格的培養計劃,傳承樂教、奉獻、鑽研、團結、自律的精神;為他們創造條件,展示才能;使他們儘快融入團隊,與他們優勢互補,共同前進。現在四個年輕的副教授正在快速成長,他們中的一位獲得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和清華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一位獲得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和清華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教材是教學之「本」。每當電子科學和電子工業發展的關鍵時刻,電子學教學組都在課程內容體系上進行重大的改革,並及時總結教學改革經驗,進行教材的更新,這已形成為傳統,這些教材均具有開創性,在引領和推動我國高等院校電子技術教學體系和內容的改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主編的教材、教師手冊、試題庫、電子教案和教學輔導書等,共12種、600多萬字。
從事教學工作,需要不斷學習現代教學理論,研究人的認識規律,我提倡「發現法」教學模式,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力圖形成語言豐富、表達生動、敘述準確、分析透徹、邏輯性強、具有啟發性和靈活性的講課風格;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像電子學科學家那樣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教師和學生普遍認為難教難學的課程,學生簡稱之為「魔電」,用魔鬼的「魔」取代了模擬的「模」,以形容其難。教師要幫助學生捉「魔」中之「鬼」,培養他們在電子技術領域中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不少學生會從課程中感悟到幾條富有哲理的結論,例如「有一利就有一弊」,「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或者說最合適的就是最好的」,等等。這些思想不但引導他們如何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而且對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產生影響。
教學改革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只有堅持不懈,薪火相傳,才能與時俱進。參加教學工作,尤其是基礎課教學工作,需要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平和坦然的心態。面對各種「誘惑」要淡定自若,要「忘我」地投入到默默無聞的點滴工作中去。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的創建人,一代教學大師童詩白先生直到去世前仍念念不忘教材的修訂,可謂鞠躬盡瘁、「蠟炬成灰」。值得前輩欣慰的是,目前我們的教師隊伍繼承了前輩的優良傳統,並以廣博的學識、進取的精神、腳踏實地的作風和嚴謹治學的態度給所教學生和其他高校的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教師座談會上所指出的: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我們教師要以自己的學識、品德和風格造就出自己的魅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其一切言行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之所以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在於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有精神、作風和思想方法,這些將讓年輕學子得益長遠、受用終生。正如我自己所親身感悟和體會的那樣。我慶幸自己能夠從事這樣崇高的職業,我熱愛教師工作!
最後,我祝所有老師(包括我自己)教師節快樂!健康幸福!並能像老校長蔣南翔所希望的那樣: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謝謝大家!
華成英: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第三屆高等院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