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學子獲得特等獎學金
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27日電 (記者 王 蕾)12月26日下午,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校長陳吉寧,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韓景陽,副校長、教務長、研究生院院長楊斌出席大會。大會由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主持。
校長陳吉寧為特等獎學金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石加東 攝
大會在全體師生齊唱國歌中拉開序幕。
陳吉寧在會上講話,代表學校向所有獲獎同學表示祝賀,向關心同學們成長、進步的老師、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陳吉寧指出,榮譽體系反映了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體現了學校師生的價值取向。在全面實施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清華不斷豐富培養方向和評價標準,以提升學生多樣化成長的自主性、自信心和開放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校長陳吉寧在大會上講話。石加東 攝
陳吉寧說,今年清華的學生獎勵榮譽體系進行了改革,更好地體現了學校的育人理念:一是注重多樣性。取消設立多年的綜合優秀獎,改為僅設置單項獎,鼓勵同學們主動發掘自身優勢,營造個性化發展的氛圍。希望通過評獎體系的調整,重新定義「優秀」涵義,不再簡單地用外在的成績指標衡量學生,而是注重對獨立性、價值追求、合作精神等內在品質的理解和認識。二是更具包容性。不再將素質測評結果作為評獎評優的依據,進一步體現對那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同學的欣賞和尊重,營造寬鬆自由的成長氛圍,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舞臺。三是鼓勵自主性。賦予院系在評獎評優工作中更多的自主權,根據院系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立各具特色的獎項,並允許同學自薦或者他薦。希望通過這種自下而上的調整,更加激發同學的自主性,進一步認識自身價值、思考努力方向。
陳吉寧同大家分享了生命學院2010級本科生唐詩的故事。面對著繁重的學業,她作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休學一年遊歷世界,在四大洲的16個國家留下足跡。在這個過程中,她展現出來的獨立性、勇氣、自信心和激情值得我們學習。陳吉寧囑咐同學們說,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讚頌,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肯定,不要畏懼失敗,要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楊斌宣讀了2014年「特等獎學金」、「蔣南翔獎學金」、「一二•九獎學金」和「好讀書獎學金」獲獎名單。
校領導為獲獎學生頒獎。石加東 攝
陳吉寧、韓景陽、楊斌共同為獲獎學生頒獎。
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共有9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獲得「特等獎學金」,19名同學獲得「蔣南翔獎學金」,46名同學獲得「一二•九獎學金」,65名同學獲得「好讀書獎學金」。
獲獎學生向老師獻花併合影留念。石加東 攝
頒獎儀式上,獲獎學生代表向老師獻花,表達了對恩師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
特等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法學院本科生李若愚發言。石加東 攝
特等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法學院本科生李若愚與在座同學分享了對於「大學應該如何度過」的體會。她認為,大學期間,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同時,要學會並習慣獨立思考,多問「為什麼」。她希望大家審視自己的內心,堅持為熱愛的事業努力,成為一個生動的人,做有趣的事,過有意義的生活。
獲獎學生代表、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物理系博士生蔡鵬分享了他對於科學研究、社會工作的體會和感想。他表示,心懷感恩是對科研和人生的正確態度,永遠不要停止進步的腳步;要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將熱情輻射和傳遞給周邊的人,這是作為清華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對於榮譽要寵辱不驚,保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隨內心的興趣,做真正的自己。
大會現場。石加東 攝
各院系負責人和教師代表,教務處、研究生院、校友總會、研究生工作部、學生部、校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大會。
編輯:欣研
附: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獲獎名單
系別 姓名
建築學院 柳 珺
土木系 郭宇韜
汽車系 楊 珩
電子系 韓衍雋
自動化系 郭 齊
化工系 元 喆
數學系 邱聰靈
法學院 李若愚
美術學院 唐韜然
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研究生獲獎名單
院系 姓名 類型 導師
環境學院 王佳明 碩 蔣建國
汽車系 朱俊兒 碩 夏 勇
電機系 韓金池 碩
材料學院 孫鵬展 博 王昆林
物理系 蔡 鵬 博 王亞愚
交叉信息院 祖 充 博 姚期智 段路明
公管學院 羅 杭 博 孟慶國
美術學院 刁軍翔 碩 李 鶴
醫學院 劉 丹 博 祁 海
軟體學院 吳陳沭 博 劉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