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舉行19名學子獲得特獎-清華大學新聞網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19名學子獲得特等獎學金

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27日電 (記者 王 蕾)12月26日下午,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校長陳吉寧,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韓景陽,副校長、教務長、研究生院院長楊斌出席大會。大會由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主持。

 

校長陳吉寧為特等獎學金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石加東

  大會在全體師生齊唱國歌中拉開序幕。

  陳吉寧在會上講話,代表學校向所有獲獎同學表示祝賀,向關心同學們成長、進步的老師、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陳吉寧指出,榮譽體系反映了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體現了學校師生的價值取向。在全面實施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清華不斷豐富培養方向和評價標準,以提升學生多樣化成長的自主性、自信心和開放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校長陳吉寧在大會上講話。石加東

  陳吉寧說,今年清華的學生獎勵榮譽體系進行了改革,更好地體現了學校的育人理念:一是注重多樣性。取消設立多年的綜合優秀獎,改為僅設置單項獎,鼓勵同學們主動發掘自身優勢,營造個性化發展的氛圍。希望通過評獎體系的調整,重新定義「優秀」涵義,不再簡單地用外在的成績指標衡量學生,而是注重對獨立性、價值追求、合作精神等內在品質的理解和認識。二是更具包容性。不再將素質測評結果作為評獎評優的依據,進一步體現對那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同學的欣賞和尊重,營造寬鬆自由的成長氛圍,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舞臺。三是鼓勵自主性。賦予院系在評獎評優工作中更多的自主權,根據院系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立各具特色的獎項,並允許同學自薦或者他薦。希望通過這種自下而上的調整,更加激發同學的自主性,進一步認識自身價值、思考努力方向。

  陳吉寧同大家分享了生命學院2010級本科生唐詩的故事。面對著繁重的學業,她作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休學一年遊歷世界,在四大洲的16個國家留下足跡。在這個過程中,她展現出來的獨立性、勇氣、自信心和激情值得我們學習。陳吉寧囑咐同學們說,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讚頌,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肯定,不要畏懼失敗,要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楊斌宣讀了2014年「特等獎學金」、「蔣南翔獎學金」、「一二•九獎學金」和「好讀書獎學金」獲獎名單。

 

校領導為獲獎學生頒獎。石加東

  陳吉寧、韓景陽、楊斌共同為獲獎學生頒獎。

  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共有9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獲得「特等獎學金」,19名同學獲得「蔣南翔獎學金」,46名同學獲得「一二•九獎學金」,65名同學獲得「好讀書獎學金」。

 

獲獎學生向老師獻花併合影留念。石加東

  頒獎儀式上,獲獎學生代表向老師獻花,表達了對恩師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

 

特等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法學院本科生李若愚發言。石加東

  特等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法學院本科生李若愚與在座同學分享了對於「大學應該如何度過」的體會。她認為,大學期間,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同時,要學會並習慣獨立思考,多問「為什麼」。她希望大家審視自己的內心,堅持為熱愛的事業努力,成為一個生動的人,做有趣的事,過有意義的生活。

  獲獎學生代表、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物理系博士生蔡鵬分享了他對於科學研究、社會工作的體會和感想。他表示,心懷感恩是對科研和人生的正確態度,永遠不要停止進步的腳步;要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將熱情輻射和傳遞給周邊的人,這是作為清華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對於榮譽要寵辱不驚,保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隨內心的興趣,做真正的自己。

 

大會現場。石加東

  各院系負責人和教師代表,教務處、研究生院、校友總會、研究生工作部、學生部、校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大會。

 編輯:欣研

附: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獲獎名單

 

系別    姓名 

建築學院  柳 珺

土木系   郭宇韜 

汽車系   楊 珩 

電子系   韓衍雋 

自動化系  郭 齊 

化工系   元 喆 

數學系   邱聰靈 

法學院   李若愚 

美術學院  唐韜然 

2013-2014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研究生獲獎名單

院系    姓名  類型 導師

環境學院  王佳明  碩  蔣建國

汽車系   朱俊兒  碩  夏 勇

電機系   韓金池  碩  

材料學院  孫鵬展  博  王昆林

物理系   蔡 鵬  博  王亞愚

交叉信息院 祖 充  博  姚期智  段路明

公管學院  羅 杭  博  孟慶國

美術學院  刁軍翔  碩  李 鶴

醫學院   劉 丹  博  祁 海

軟體學院  吳陳沭  博  劉雲浩

相關焦點

  • 清華舉行2013年學生獎勵大會 20名學子獲得特獎-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舉行2013年學生獎勵大會20名清華學子獲特等獎學金 外國留學生首次獲獎  清華新聞網12月20日電 (記者 李 含)12月19日下午,2013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副校長、教務長袁駟,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副校長姜勝耀出席大會並為獲獎同學頒獎。  大會在全體師生齊唱國歌中拉開序幕。圖為校長陳吉寧為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經管學院本科生黃成同學頒獎。
  • 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清華新聞網電11月9日電  (學生記者 萬寧寧) 11月7日下午,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在主樓後廳舉行,來自各個院系的16位候選人從47位申報人中脫穎而出,進行了精彩的現場答辯。
  • ...自強不息-在清華大學慶祝2007年教師節大會上的發言-清華大學...
    薪火相傳 自強不息--在清華大學慶祝2007年教師節大會上的發言華成英  尊敬的校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  教師節好!所以不安,是因為清華大學有那麼多的名師和大師都沒有獲得名師獎,包括我的老師童詩白先生、閻石教授和電子學教學組的前輩老師們。所以感激,是因為我所取得的成績浸透了很多人的心血。感謝清華大學給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感謝我的老師對我的辛勤培育,感謝我的同事在工作中對我的支持幫助。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舉行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舉行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記者 徐靜)4月22日,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在大禮堂舉行。丘成桐在致辭中說,清華數學系經歷了1927至1937年十年困難時期,並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昆明參與組建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1946年返回清華園,在這最艱難的時間裡卻創造了世界級的數學成就。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成立以來,在學校和國家大力支持下,多位一流數學家加入,全身心投入數學研究和學生培養,在優秀人才引進、學生培養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
  • 清華大學2014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清華大學2014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1月4日電(記者 趙姝婧)「我的家鄉在四川,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我在防震棚裡參加了中考,也深深感受到因房屋倒塌失去親人朋友的悲痛。供圖:校團委視覺中心  11月2日下午,2014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在主樓後廳舉行。來自數學系的邱聰靈、計算機系的楊植麟、電子系的韓衍雋、法學院的李若愚、美術學院的唐韜然等15位候選人先後展示了各自獨具特色的成長故事。校黨委副書記、獎助學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史宗愷出席答辯會。
  • 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清華新聞網11月9日電(學生記者 萬寧寧 攝影 李派 苑潔)11月8日下午,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在主樓後廳舉行,來自11個院系的13位候選人帶來了精彩的現場答辯。
  • ACM/ICPC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舉行 清華大學折桂
    ACM/ICPC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舉行 清華大學折桂 2015-11-22 19:00:37而這樣的勝者正可謂是「寶劍鋒從磨礪出」——一名大一新生如果從入校時就開始準備,那麼,在經過2年時間、10萬行編碼的勤奮訓練後,就可以在亞洲區預賽中獲得獎牌。  「ACM比賽向來是對選手的綜合考驗,它要求參賽隊員有寬廣的知識面、紮實的數學功底、出色的算法設計能力、熟練的編程技術,不僅考驗選手的技術,還考驗他們的心理素質、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 今天是清華大學109歲生日,歷屆校友紛紛發來雲祝福
    01 抗日救亡的歷史貢獻1931年,歷史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清華大學師生通過募捐、慰問、研製防毒面具和煙幕彈等多種形式支援抗日救亡。一些學生投筆從戎走上抗日前線。「九一八」事變後第三天,清華成立教職工會對日委員會,師生即開展各種抗日活動。
  • 2019,初心依舊 | 清華大學十大新聞等你投票!
    11月17-19日,首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來自55所國內外高校的150餘名研究生齊聚清華大學展開學術交流。「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向習近平主席致信,匯報參加聯盟活動的學習和實踐收穫,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自覺肩負起時代責任的思考。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本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主要表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共評選產生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選、258名獎狀獲獎人選。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子,心繫民生"社會實踐
    2011年 赴河南南水北調中線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落實情況調查支隊 2012年 赴河南內黃縣「赤腳醫生」規範化情況調查支隊 2013年 赴廣西象州縣土地流轉暨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調研支隊 另有9支支隊獲得清華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銀獎、銅獎,3人獲得清華大學社會實踐金獎個人。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4月27日電(記者 範 麗) 4月26日上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校長陳吉寧,校黨委書記胡和平,副校長姜勝耀,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薛其坤出席大會。
  • 2017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最牛學霸簡歷PPT曝光
    昨天下午,2017年清華本科生特獎答辯會上,16位學霸現身PK,爭奪清華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中國最牛高校學霸PK  還記得曾經轟動網絡的這張成績單嗎?  這是當時清華大學韓衍雋同學的成績,據了解,該圖出自2014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  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於1989年設立,是學校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該獎項每年獎勵表現最突出的二十名在校學生,其中本科生十名,研究生十名。  昨天下午,2017年清華本科生特獎答辯會舉行,今年有哪些牛人?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清華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揭曉!
    10月14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這一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完成了清華大學一年多以來在《自然》正刊的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 清華大學最牛學生評出,來自這幾個省的最多
    但是清華大學「學神」爭霸,記者可是年年觀戰。11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開始答辯,從全校學生中精挑細選的13名「大神」要競爭這一最高榮譽。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於1989年設立,是學校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每年獎勵本科生十名、研究生十名。
  • 化州市陳氏聯誼會獎勵資助180多名陳姓學子約53萬元
    新 聞 提 要 8月28日,化州市陳氏聯誼會兩周年慶典暨第三屆獎學助學頒獎大會如期而至,活動當天共發放約53萬元獎學助學金,對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180多名陳姓學子進行表彰獎勵。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2018-10-19 11:22:34  來源: OFweek醫療科技網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智能精準醫療,「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的承辦方OFweek醫療科技網,特邀請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為大家帶來「智能精準醫療:醫生的『眼』『手』『腦』」為主題的演講。
  •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至22日,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於9月21日在八裡臺校區石先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出席大會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