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2021-01-09 CIO時代網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2018-10-19 11:22:34  來源: OFweek醫療科技網搶沙發

2018-10-19 11:22:34  來源: OFweek醫療科技網

摘要:

近年來,智能化精準醫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準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伴隨著醫療大數據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革新,醫療領域正處於智能化與精準化變革的風口浪尖。

關鍵詞: 洪恩 清華大學 醫學院
       近年來,智能化精準醫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準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伴隨著醫療大數據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革新,醫療領域正處於智能化與精準化變革的風口浪尖。

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智能精準醫療,「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的承辦方OFweek醫療科技網,特邀請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為大家帶來「智能精準醫療:醫生的『眼』『手』『腦』」為主題的演講。

廖洪恩教授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項目負責人。在三維醫學影像和智能微創器械領域取得系列國際矚目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微創手術治療的立體空間透視導航,並成功研製出世界上首臺用肉眼即可觀察到的具有5米以上圖像縱深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在包括MedIA, Nature Photonics, IEEE Trans系列刊物等發表了250餘篇國際期刊和學會論文、30餘篇綜述文章,合編著書籍13部,專利40餘項。曾獲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IFMBE青年學者獎、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等十餘項國際性獎項。2017年獲得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最高科技獎「黃家駟生物醫學工程獎」,2018年獲「中國僑界貢獻獎」。現任亞洲計算機輔助外科學會理事長、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亞太區秘書長等職務。

廖洪恩教授

隨著微創手術的推廣,醫學成像已經從單一的診斷手段逐步拓展成為介入治療必不可少的工具。與此同時,智能型診療器械和微創治療方法的開發也為提高腫瘤的治癒率、降低復發率、以及改善手術預後提供了更多的幫助。本次演講內容融合機械學、信息學、電子學以及醫學等學科,圍繞著臨床微創診療,拓寬醫生新的「眼」(精確診斷)、新的「手」(準確治療)、新的「腦」(智能診療),我們期待這些技術能突破傳統意義微創手術概念,開拓新興微創高精度診療一體化領域。

機器人輔助智能化的微創診療對應的診斷、治療技術和醫療設備也已經被開發用於臨床實踐中,智能醫學影像和信息診斷系統為精確診斷提供了條件,實現了影像分析的自動化、定量化。高精度、多模態影像融合以及病變組織的自動分割識別提高了診斷的效率;光譜成像和攜帶特異性探針的納米機器人可以跟病變組織靶向性結合,可以達到分子診斷水平。

而隨著手術機器人以及介入等治療手段的發展,機器人輔助治療具有可量化、可控和可視化等優勢,以自動化技術或定位裝置等可以實現人體生理運動補償、消除外科醫生的震顫動作,使手術操作達到亞毫米精度,進行理想的準確治療。

當前智能精準醫療的研究正朝著更加靈活的機電一體化器械、智能診療一體化演變,在11月13日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上,廖洪恩教授將詳細介紹其在智能精準醫療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業內人士一起探索未來精準醫療的發展趨勢。此次會議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高科會主辦,OFweek醫療科技網承辦,聚焦人工智慧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兩個方面,深入探討醫療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共同追蹤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醫療中的轉化應用,讓眾多專家與你一起,探索前沿科技,把握行業命脈。

往屆部分嘉賓

本次大會熱烈歡迎醫療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企事業單位參會交流!您可直接點擊下面連結進行大會註冊:http://www.ofweek.com/seminar/2018/medical/index.html

購票須知:所有票種最終解釋權歸OFweek維科網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所有。

(1)OFweek會員福利票,加入福利群參與推廣分享即有機會獲得1500元大會通票一張哦!

(2)為支持科研,科研院及學生報名可享5折優惠(須出具單位蓋章或學生證明材料);

(3)5人以上團隊參會訂票享7折優惠,請直接與組委會聯繫,聯繫方式:

(4)因大會現場參會人數眾多,為給註冊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現場不接受臨時售票,請有需要參會的觀眾提前申請。會議報名時間截止至11月10日。聽眾現場報導時憑參會確認碼及名片籤到入場即可。未經提前登記報名確認的聽眾,恕現場不予接待;

(5)票務一旦售出,概不退票。

第三十屆CIO班招生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碩士班招生 北達軟EXIN網絡空間與IT安全基礎認證培訓 北達軟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認證培訓

責編:wangxu

相關焦點

  • 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
    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  清華新聞網12月31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在「第二屆中國醫療工業發展大會」上獲得「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最佳醫學發明創造獎」,並獲得「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發明家」榮譽稱號。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廖洪恩、何珂主講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期-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期開講醫學院教授廖洪恩與物理系教授何珂作學術報告清華新聞網11月15日電(實習記者 吳 月) 11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場報告在圖書館報告廳開講。本場講壇主持人、醫學院教授王廣志說,廖洪恩教授與何珂教授的報告展示了科學研究的歷程與思路,具有啟發意義,而長聘教授講壇可以增進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並使之一起切磋,在工作中加強合作,跨學科、跨領域開展工作,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促進交叉學科的深入發展。
  •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王貴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上發表題為《雙模態光學診斷實現神經外科腫瘤精準在體識別》(Dual-modality optical diagnosis
  • 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診療一體化」成果被選為...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國家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 2018 IF=8.063)上發表題為「實時多模態圖像引導的子宮肌瘤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治療」(Real-time and multimodality image-guided intelligent
  • 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成立
    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成立健康醫學前沿論壇同時舉行清華新聞網3月8日電 3月4日,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成立大會暨健康醫學前沿論壇在主樓舉行。校長邱勇,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臨床醫學院首任院長董家鴻,醫學院院長董晨等出席。
  • 祁海出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前任院長董晨已赴上海交大任職
    清華大學醫學院原院長董晨2020年赴上海交通大學任職後,原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的祁海已任醫學院院長。祁海教授 清華大學官網 圖據學院網站近日消息,2020年12月,醫學院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完成了行政班子換屆,由祁海教授任院長,程功教授、李海濤教授、廖洪恩教授任副院長。12月31日,醫學院2020年度幹部述職及民主評議會在醫學科學樓B323報告廳舉行。
  •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來源:《澳門月刊》5月號引言:資訊通信技術的發展支撐起現代醫院的運營,同時醫院的資訊化也顯著地提升了醫療服務品質與效率,代表智能化發展方向的資訊系統正在成為現代化醫院的神經系統和核心資產。未來「未出門,已診療」的便捷模式能否出現,困擾許多地區的看病難,輪候久的問題是否在智慧醫療的時代大有緩解?
  • 清華大學成立智慧醫療研究院
    他指出,創新是當今中國發展的主導要素,數位化、智能化是其中的關鍵要素,智慧醫療則是創新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的重要抓手。智慧醫療生態系統的建設需要醫療機構、學術機構、研究機構、產業界、政府、國家政策和資本多方參與、相互扶持,才能成功。未來,希望研究院充分發揮清華大學和珠海的優勢,引領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打造全新的智慧大健康生態體系,為全國作出示範。
  • ...全球頂尖科學家雲集煙臺——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 系列報導二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聚焦健康管理與健康科技,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教授為核心的一批著名專家陸續登場,圍繞健康管理、科技健康、數位化健康等內容展開了深入討論。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青島大學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董蒨教授圍繞「醫研企合作創新,促進精準外科發展和醫學科技進步」,介紹了他們和海信醫療合作研發推動的數位化影像等新技術在精準醫療中的突破。上海交大附屬九院骨外科主任郝永強教授圍繞「3D列印在骨科等領域的成功應用,引領個性化醫療發展」做了精彩分享。
  • 速邁精準超聲醫療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
    2018年4月21日由清華大學醫學院主辦,北京速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聚焦科技前沿,加速邁向未來---精準超聲醫療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清華大學教授、精密儀器與微技術專家周兆英;肝膽胰外科專家鄭樹國教授;新加坡IBN高級科學家胡敏博士、原總後衛生部長李建華、中信建投宋文雷博士、美國明信基金徐立新博士、速邁醫療董事長張毓笠教授等中外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開幕式並分别致辭。
  • 第三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3rd CCPM)在崑山市成功召開
    /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聯合承辦,崑山市科技局、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臺-上海市口腔頜面部腫瘤組織樣本及生物信息資料庫、崑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上海高端醫療裝備創新中心和儀器信息網等聯合協辦的《第三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於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1月1日在江蘇省崑山市成功舉行。
  • 「第三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將於10月30日在崑山召開
    歡迎辭:  尊敬的致力於精準醫療事業的同道們,謹代表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精準醫療分會和大會組委會,真誠地邀請您參加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江蘇崑山金陵大酒店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
  •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開幕 20餘國際院士組成最高層次智庫
    」主題演講;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學院哈姆林手術機器人研究中心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進行了「機器人與健康產業」主題演講;紐西蘭皇家工程院院士、利茲大學康復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濱州醫學院康復學部主任謝勝泉進行了「醫療保健的機器人技術—從物理康復到創新醫學」主題演講;德國工程院院士、不萊梅大學教授、同濟大學特聘教授Otthein Herzog進行了「人工智慧與健康」主題演講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 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通訊員 田陽)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清華大學5位教授12位校友分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和獎狀。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該平臺把對接「健康中國」戰略,支撐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作為基本立意,發展個性化、智能化、微創化的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填補上海空白,躋身國際學術前沿,構建學科新高地,開展跨學科創新研究,建設國際一流的醫療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平臺,支撐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關鍵技術轉化。上海交大副校長張安勝表示,建設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學實現2020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建設目標的重大布局。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96120亮相2020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
    2020年9月18日至20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辦。96120亮相2020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青島市急救中心主任、半島航空醫療救援聯盟主席盛學岐發表《青島市航空醫療救援現狀和發展》主題演講,詳解航空醫療救護服務非急救轉運平臺布局的青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