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恩、何珂主講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期-清華大學新聞網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期開講醫學院教授廖洪恩與物理系教授何珂作學術報告

清華新聞網11月15日電(實習記者 吳 月) 11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第二場報告在圖書館報告廳開講。醫學院教授廖洪恩與物理系教授何珂分別作了題為「智能精準診療:醫生新的『眼』『手』『腦』」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精彩報告。

廖洪恩介紹智能精確診斷和準確治療。記者 張宇

廖洪恩介紹了智能精確診斷和準確治療的相關研發以及臨床應用的成果和最新進展。廖洪恩將醫療領域精準診療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為醫生增加新的「眼」、「手」和「腦」。醫學圖像技術的進步如微創手術中的醫學影像精確診斷、三維立體全像技術、立體空間透視導航為醫生提供了「第三隻眼」;高精度微創治療的尖端醫療器械、醫療機器人打破了人類雙手的界限,為醫生提供了「第三隻手」;而智能化醫療和高精度診治一體化為醫生提供了另一個「大腦」。 這些先進的技術最終形成智能型多功能檢測、診斷、治療一體化平臺。廖洪恩說,智能精準診療將來會為微創醫療的發展,和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指出新的方向。

何珂介紹拓撲量子物態。記者 張宇

何珂以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為線索,介紹拓撲量子物態的概念發展、研究進展,並展望其未來研究和應用的前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一種由物質電子結構的拓撲性質所引起、可以在宏觀世界顯現的量子效應。何珂首先簡述了拓撲量子物態的概念和原理的發展,其次介紹了通過分子束外延技術、掃描隧道顯微鏡、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歷程及近期進展,最後指出了此方面未來的研究目標,即更高的溫度、器件應用的探索和實現更多的拓撲量子物態。何珂將拓撲量子物態領域的發展比喻為長江的走勢,發源於抽象的理論,而隨著實驗與理論的結合,特別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使得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入廣闊的空間,未來將取得更大的進展。

本場講壇主持人、醫學院教授王廣志說,廖洪恩教授與何珂教授的報告展示了科學研究的歷程與思路,具有啟發意義,而長聘教授講壇可以增進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並使之一起切磋,在工作中加強合作,跨學科、跨領域開展工作,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促進交叉學科的深入發展。

講壇現場。記者 張宇

50餘名師生參加了本場講壇,並圍繞技術、產學研結合等問題與廖洪恩教授、何珂教授進行了交流。

清華大學於今年10月設立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定期舉辦長聘教授學術報告活動,旨在加強學術交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激發師生的創新活力,促進新知識傳播,展現新引進和新晉升長聘教授的學術風採。

報告人簡介:

廖洪恩,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2003 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東京大學工學院準教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客座研究員等職。在微創診療和三維影像等領域取得系列國際矚目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微創手術治療的空間透視導航,並成功研製出世界上首臺用肉眼即可觀察到的具有5米以上縱深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

何珂,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2006年獲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拓撲量子材料和效應方面的實驗研究工作,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實驗實現的主要研究負責人之一。曾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日本仁科芳雄亞洲獎、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等獎勵或榮譽。

 編輯:李華山

相關焦點

  • 清華數學系兩位「80後」女教授主講長聘教授講壇
    清華數學系兩位「80後」女教授主講長聘教授講壇如何妙用數學語言清華新聞網3月26日電(學生記者 李延欣)3月23日下午,第20期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在人文圖書館未央廳開講。本期主講人單芃教授、吳昊教授均來自清華丘成桐數學中心。
  •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邱勇: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記者 徐靜)4月25日晚,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在藝術博物館舉行。校長邱勇,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黨委副書記鄧衛,副校長楊斌、王希勤出席會議,與22位新晉升或新引進的長聘教授齊聚一堂,共享喜悅。儀式由人事處處長鄭力主持。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2018-10-19 11:22:34  來源: OFweek醫療科技網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智能精準醫療,「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的承辦方OFweek醫療科技網,特邀請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為大家帶來「智能精準醫療:醫生的『眼』『手』『腦』」為主題的演講。
  • 前微軟AI掌舵人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前微軟AI掌舵人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招博士生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即將在清華大學「春風講堂」中開展一場講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沈向洋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高校校園。3月2日,「清華大學本科教學」官方公眾號發布了題為《沈向洋雙聘教授聘任儀式暨春風講堂第四講》的通知。
  • 離職微軟後,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啟博士生招生計劃
    如今,根據清華大學相關消息,3月5日,「春風講堂」系列講座第四講將在清華大學工字廳舉行,主講人正是離職微軟三個月的沈向洋,講座題目為Engineering Responsible AI。屆時,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還將向沈向洋教授頒發聘書,正式聘請沈向洋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
  •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李派)12月13日下午,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在大禮堂開講。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受邀作為講壇首期報告人,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理學院院長宮鵬出席講座並致辭。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富春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翁徵宇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廣銘教授擔任此次講座嘉賓。物理系系主任王亞愚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動。
  • 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
    在清華大學工字廳東廳,校長邱勇通過視頻連線為正在西雅圖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GIX)大樓授課的沈向洋博士頒發雙聘教授聘書。據悉,這是清華大學首次以視頻會議方式在線舉行聘任儀式。公開資料顯示,沈向洋博士是著名的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計算機協會(ACM)院士。
  • 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
    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  清華新聞網12月31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在「第二屆中國醫療工業發展大會」上獲得「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最佳醫學發明創造獎」,並獲得「中國醫療工業發展與創新大獎——發明家」榮譽稱號。
  • 王亞愚受聘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王亞愚受聘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王亞愚,1975年2月生,1993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學習,199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隨後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學習。2007年9月至12月短期訪問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後,於2007年12月正式調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王亞愚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運用精密的電學、磁學、熱學和掃描隧道顯微術等實驗手段來探索凝聚態物質中由於電子間的強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非常規物理現象。
  • 2020清華大學免費直播公開課課程一覽(附觀看入口)
    周四  Engineering Responsible AI  主講嘉賓: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軟公司前執行副總裁、第三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沈向洋  開課時間:3月5日(周四) 9:00-10:10 (英文講座
  • 吳國盛:科學精神的起源(之一)-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6年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引進為長聘教授。很高興成為清華「長聘教授講壇」第一講的開講人。我想,讓一個人文學院的教授來「開張」,是有象徵意義的。這體現了我們清華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這一全新的辦校理念。工具論意義上的知識我本人從事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工作,多少年來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麼是科學?
  • 沉痛悼念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機械系曾攀教授
    沉痛悼念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機械系曾攀教授來源:「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公眾號 2019-7-8 突聞噩耗,中國共產黨黨員、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市教學名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7月7日18時於北京病逝
  • 斬獲科技大獎 這位桂林籍清華大學教授了不起
    (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 陳靜「各位老鄉好,我是來自廣西桂林的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這兩天,一段錄製於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的視頻在不少桂林人的朋友圈刷屏,這位獲獎的桂林籍教授一口純正的桂林話讓家鄉父老倍感親切。11月14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現場領獎,每人獲得騰訊基金會提供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
  • 清華大學在線課程本周課表公開 記得來上課
    計算機系特獎學長:科研小白入門指南主講嘉賓: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16級本科生,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 高天宇開課時間:3月10日(周二)20:00-21:00課程介紹:作為剛剛熟悉大學校園的本科生,你也許對「科研」既陌生又憧憬。那麼,科研距離本科生到底有多遠?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展示「單細胞分析...
    2020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受邀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200號報告廳為交大師生帶來了題為「單細胞分析化學」的精彩報告。
  •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天眷波譜青年論壇」第二十七期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天眷波譜青年論壇」第二十七期 2017-12-05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11月30日,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江昀緯做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 沈向洋,被清華大學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是什麼來頭?
    在2020年3月5日,沈向洋成為清華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有意思的是這份聘書是通過網絡收取的,而沈向洋也正式成為了清華大學首位線上受聘的教授。眾所周知,清華大學是我們國家最頂尖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能夠以線上發聘書的方式聘請教授,那麼這位教授到底是什麼來頭呢?沈向洋他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01沈向洋1980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之後在香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名牌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在博士畢業後加入了微軟研究院,成為微軟的一員。
  •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王貴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上發表題為《雙模態光學診斷實現神經外科腫瘤精準在體識別》(Dual-modality optical diagnosis
  • 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團隊發現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
    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團隊發現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清華新聞網6月20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物理系何珂、薛其坤等人的實驗研究團隊和徐勇、段文暉等人的理論研究團隊合作首次發現了一種內稟磁性拓撲絕緣體MnBi2Te4,為提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溫度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並為多種新奇拓撲量子物態和效應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理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