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舉行2013年學生獎勵大會 20名學子獲得特獎-清華大學新聞網

2020-12-06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舉行2013年學生獎勵大會

20名清華學子獲特等獎學金 外國留學生首次獲獎

  清華新聞網12月20日電 (記者 李 含)12月19日下午,2013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副校長、教務長袁駟,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副校長姜勝耀出席大會並為獲獎同學頒獎。

  大會在全體師生齊唱國歌中拉開序幕。

圖為校長陳吉寧為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經管學院本科生黃成同學頒獎。學生記者 王皓冉

  袁駟宣讀了2013年「特等獎學金」、「蔣南翔獎學金」、「一二•九獎學金」和「好讀書獎學金」和「新生獎學金」獲獎名單,姜勝耀宣讀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先進班集體獲獎名單。

圖為校領導為先進班集體學生代表頒獎。學生記者 王皓冉

  陳吉寧、袁駟、史宗愷、姜勝耀共同為獲獎同學頒獎。

  2013年,清華大學共有20個本科生班級和16個研究生班級獲得「先進班集體」稱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10名同學獲得「特等獎學金」,19名同學獲得「蔣南翔獎學金」,46名同學獲得「一二•九獎學金」,65名同學獲得「好讀書獎學金」,453名同學獲得「新生獎學金」。

圖為陳吉寧為來自伊朗的博士生哈米德頒發特等獎學金證書。學生記者 王皓冉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伊朗的博士生哈米德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特等獎學金自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外國留學生。他的入選,標誌著清華高水平國際化人才培養取得了新的突破。

圖為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代表學校致辭。學生記者 王皓冉

  史宗愷在大會上致辭,代表學校向獲獎同學表示祝賀,並與同學們分享了對於優秀的理解。史宗愷說,優秀是一種品質,一種能力,通過每個人的長期堅持和堅守,而沉澱下來,並在某些特定時候,通過行動表現出來,最終化為一種信心,一種從容。史宗愷表示,每一位同學都要看到,自己和周圍同學身上都有優秀的品質,但優秀會有不同方面的體現。比如曾獲四川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稱號、被保送清華的王佳明同學,在學校本科4年中獻血7次,畢業後申請去西藏支教,今年他再次成為清華研究生,又擔任了輔導員,他的身上體現了清華同學獻身公益的優秀品質。

  史宗愷引用梁啓超先生的一句話:「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鼓勵清華同學追隨優秀,堅持優秀,將來走上社會把在清華養成的品質和能力用行動展現出來,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民族復興,應對未來挑戰作出貢獻。

圖為獲得特等獎學金的研究生同學們為導師獻花併合影留念。學生記者 王皓冉

  頒獎儀式上,獲得「特等獎學金」的研究生同學們向指導老師獻花,表達了對恩師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

  先進班集體代表、電機系電博10班牟佳男介紹了班集體努力營造良好學術氛圍、鼓勵科研創新,積極推進黨建工作的情況。

  特等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經管學院本科生黃成談到與其他獲獎同學接觸時的所感所思,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心中對於優秀的標準。她表示,將認知、踏實和理想做到極致或許應該成為每個清華人的追求,要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和能力,懷有更廣闊的胸懷,認真踏實地做事。

圖為特等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化工系博士生張如範發言。學生記者 王皓冉

  特等獎學金獲獎同學代表、化工系博士生張如範分享了自己對於學業、學術的體會和感想。他表示,國家和社會迫切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勇擔重任、迎接挑戰,作為清華學生,責無旁貸,要加強修身、提升境界;學會面對挫敗,選擇堅守;學會永葆進取之心,戒驕戒躁。

  教務處、研究生院、學生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友總會、教育基金會、校團委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各院系教師代表、負責人參加了大會。

編輯:襄樺

附:2012-2013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獲獎名單

 

姓名

交叉信息院

吳佳俊

 

計算機系

趙華凱

人文學院

楊元辰

經管學院

 

任東生

張幗瑋

美術學院

孫洪楓

孫啟力

建築學院

 

2012-2013學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研究生獲獎名單

 

姓名

院系

學生類別

導師

Hamidreza Arandiyan

環境學院

李俊華

李津津

機械系

雒建斌

李國軒

機械系

張文增

張如範

化工系

魏飛

張同寶

呂陽成

物理系

薛其坤

吳宇恩

化學系

李亞棟

 

化學系

 

 

社科學院

彭凱平

 

微納電子系

任天令

 

相關焦點

  • 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舉行19名學子獲得特獎-清華大學新聞網
    19名學子獲得特等獎學金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27日電 (記者 王 蕾)12月26日下午,2014年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校長陳吉寧在大會上講話。石加東 攝  陳吉寧說,今年清華的學生獎勵榮譽體系進行了改革,更好地體現了學校的育人理念:一是注重多樣性。取消設立多年的綜合優秀獎,改為僅設置單項獎,鼓勵同學們主動發掘自身優勢,營造個性化發展的氛圍。希望通過評獎體系的調整,重新定義「優秀」涵義,不再簡單地用外在的成績指標衡量學生,而是注重對獨立性、價值追求、合作精神等內在品質的理解和認識。
  • 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清華新聞網電11月9日電  (學生記者 萬寧寧) 11月7日下午,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在主樓後廳舉行,來自各個院系的16位候選人從47位申報人中脫穎而出,進行了精彩的現場答辯。
  • 清華本科生的最高榮譽|圖說十年特獎得主(附歷年名單)
    又是一年特獎時,每年深秋,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的評選,都會引發校內外的諸多討論。本科特獎都是來自什麼院系?他們是哪裡人?他們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本文分析了2008-2017年這十年間所有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的公示材料,用數據、圖表與文字,呈現近十年的清華本科特獎全貌。
  • 數學家丘成桐獲沃爾夫獎 獎金捐清華設獎學金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李江濤)慶祝丘成桐先生榮獲沃爾夫獎大會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著名華人數學家、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宣布,將所得獎金捐贈清華設立數學獎學金,獎勵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的清華學生。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舉行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舉行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記者 徐靜)4月22日,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90周年大會在大禮堂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萬哲先、楊樂、嚴加安、洪家興、王詩宬、席南華、周向宇、江松,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及國內外知名數學家、兄弟院校代表、校內部分單位負責人、各屆校友和師生代表等500餘人出席大會,一同回顧清華數學發展歷程、共謀未來發展藍圖。大會由理學院院長、數學系主任肖傑主持。
  • 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
    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清華新聞網11月9日電(學生記者 萬寧寧 攝影 李派 苑潔)11月8日下午,2018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在主樓後廳舉行,來自11個院系的13位候選人帶來了精彩的現場答辯。
  • 廈門一中2名學生因特長及文考成績 獲清華預錄取
    陳珂:身高1.8米,100米遊出53秒4,在清華高水平運動員考試中獲得自由式第一  劉星辰:身高1.83米,拿過四枚省運會遊泳金牌,廈門中考狀元,在清華文化課考試拿到第一  三年前的廈門中考狀元、廈門一中高三學生劉星辰,今年憑藉遊泳,就要「遊」進清華大學——他獲得清華低於本一線20分的降分錄取優惠。
  • 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
    原標題:清華數學學子斬獲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多項大獎——清華學子斬獲二十六枚獎牌 創歷史最好成績2016年8月12日晚,第七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以及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清華舉行巔峰對話 圖靈獎得主暢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楊遠帆)29日,2013年圖靈獎得主萊斯利·蘭伯特在清華大學人文圖書館報告廳,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劉雲浩等專家進行「巔峰對話
  •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清華學生獲多項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金獎  【新聞中心訊 記者 劉蔚如 攝影 郭海軍】12月20日晚,首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結果在京揭曉,清華大學學生費騰獲得單項獎和全能獎兩項金獎,來自清華大學的團隊獲得團體賽金獎。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清華大學2018年「iTalk」英文演講秀
    清華大學2018年「iTalk」英文演講秀展現國際組織中清華人風採清華新聞網4月4日電 (通訊員 閆秋鶴 王海灜)3月31日晚,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的全英文演講秀「iTalk·你的夢讓世界心動」在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行。
  • 清華大學最牛學生評出,來自這幾個省的最多
    但是清華大學「學神」爭霸,記者可是年年觀戰。11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開始答辯,從全校學生中精挑細選的13名「大神」要競爭這一最高榮譽。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於1989年設立,是學校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每年獎勵本科生十名、研究生十名。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線上做客清華「巔峰對話」
    清華新聞網10月21日電(學生通訊員 李衍智 謝俊) 10月16日下午,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的第31期「巔峰對話(Toptalk)」在電子工程館舉行。活動邀請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Hiroshi Amano)教授作為特別嘉賓、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羅毅教授作為對話嘉賓,與清華學子開展了以「藍光LED點亮21世紀」(Blue LED—Illuminating the 21st Century)為主題的對話交流。現場130餘名清華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2007年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碩士學位,2013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根據清華大學官方消息,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11月12日下午舉行。15位候選人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去年的現場決賽,共有來自7個國家的16支隊伍參賽,清華大學學生超算團隊最終奪得總冠軍。而張晨,是團隊6名隊員中唯一的女生。而今年的她,成為了隊長。而這,也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生超算團隊史上的第一位女生隊長。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清華2013屆研究生畢業 校長箴言:堅守良知!
    清華大學(招生辦)昨天舉行201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清華校長送箴言:堅守良知!  「希望你們多年後重回清華的時候,帶回的不僅是出色的業績,更是堅守良知的故事。」在昨天(16日)舉行的201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寄語4000多名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堅守良知」。  畢業典禮在清華綜合體育館舉行。由於今年的研究生畢業生比較多,體育館座位有限,所有畢業生的親友都被邀請到清華三教和主樓的大教室裡,觀看電視直播。典禮開始前,記者在體育館門前看到,很多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和父母合影留念。
  • 「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
    11月7日至8日,「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優秀學子組成的參觀團到我市參觀交流。團省委副書記劉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範福生參加活動。11月7日上午,在高新區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舉行的座談會上,範福生首先對北大清華學子來到濰坊表示歡迎。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根據清華大學官方消息,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在11月12日下午舉行。15位候選人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名單來自清華大學官方公眾號這份清華在校生「最高榮譽」名單出爐,也再度在網絡上掀起圍繞清華學霸們成長曆程的熱烈討論。有人感慨於「種子選手」劉泓、張晨等人學術履歷的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