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北京市發布9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標準54項、修訂標準37項。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本次發布的地方標準中節水標準達到20項;發布的《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標準中,為貫徹「公交優先」的理念,將對軌道站點周邊公共建築停車指標進行折減;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也寫進了標準。
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需佩戴口罩寫進標準
為支撐食品安全管理和質量提升。本次發布了《食品生產企業質量提升指南》,該指南將發揮標準在食品安全治理體系中的規範和引領作用,規定了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質量提升的基本要素和技術要求,指導企業建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文化建設,主動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
《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範》,規範了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的人員健康以及人員衛生的要求,明確從業人員需要佩戴口罩、進行手部清洗或消毒的情形,有利於為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加強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為消費者飲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餐飲服務單位餐飲服務場所布局設置規範》,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餐飲服務場所總體要求、區域劃分、食品處理區布局設置、就餐區布局設置、輔助區布局設置等要求,有利於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合理布局餐飲服務場所,提高加工製作食品的安全性。
《餐飲服務單位餐飲用具使用管理規範》,規範了餐飲服務單位在餐飲用具進貨查驗、使用、清潔消毒、貯存以及維護與處置環節的行為,要求餐飲具要保持清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應主動提供一次性餐飲具等,有利於實現從業人員規範管理、執法人員執法規範和消費者維權的有機統一。
提高醫院、中小學校停車配建指標
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實施差別化交通需求管理等要求,發布了《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按照「分類分區定位、差別供給,從嚴控制出行停車需求」的原則,聚焦出行車位,分區分類精細化提出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
根據建築類別和用地類型,將公共建築分為7大類、18小類,對醫院、中小學校停車配建指標予以提高,有助於緩解百姓就醫、上學停車供需矛盾。同時為貫徹「公交優先」的理念,對軌道站點周邊公共建築停車指標進行折減,有效引導小客車出行比例和強度,以緩解交通擁堵,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發布20項節水標準
支撐減量發展,本次頒布了27項標準。發布節水標準20項,包括《用水定額》系列標準7項、《節水評價規範》系列標準6項、《工業廢水回用工程運行管理規範》等標準7項,有利於規範相關行業用水管理,提高全市用水效率,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動本市綠色發展。
同時,為落實《北京市推進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發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報告要求》系列標準7項,涉及電力生產業、水泥製造業、石油化工生產業、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服務業、道路運輸業等行業。
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修訂發布
為落實今年7月實施的《北京市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本次修訂發布了《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系列標準,涉及文化旅遊、商業金融、體育等領域。該系列標準規範了我市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翻譯和書寫的譯寫方法和要求。其中體育部分提供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比賽場館和比賽項目名稱英文譯法。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王薇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