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更新健康防護指引:室外環境原則上可以不戴口罩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4月30日電 4月30日零時起,北京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並相應調整相關防控策略。北京市疾控中心今日在微信公眾號更新14個健康防護指引。根據指引內容,公眾在室外環境下,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多團隊在大開間、大進深場所共同辦公時,工作人員需佩戴口罩。公眾前往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區域)時,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時應佩戴口罩。

  以下為14個健康防護指引具體內容:

  01

  快遞和外賣人員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快遞和外賣人員是流動性較高的群體,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快遞和外賣人員。

  一、快遞和外賣企業應嚴格遵守北京市復工復產的相關規定。

  二、快遞和外賣企業應按照本市人員防控有關規定,做好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建立每日體溫監測制度,並做好信息登記。體溫正常者方可上崗,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應停止其提供快遞或外賣服務,並安排及時就醫。

  三、快遞和外賣企業應為每個站點或配送人員配備必要的防控物資,包括:體溫計、口罩、消毒液和免洗手消毒劑等。

  四、快遞和外賣企業對員工開展健康教育,包括口罩、手套的正確佩戴,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等內容。

  五、統一安排住宿的企業應保持居室清潔,勤開窗通風。非統一安排住宿的企業應掌握員工住宿信息,並實施動態管理。

  六、企業應實時掌握配送人員軌跡、接觸人員等活動信息,通過騎手端APP或車輛定位系統與其保持實時同步,一旦出現問題,可第一時間調取信息進行回溯排查。

  七、餐箱及車輛應保持清潔衛生,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消毒。具體措施參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八、配送人員可採取將物品放至小區內快遞櫃、單元樓內存放點或居民家門口等方式,實行無接觸配送。

  九、配送人員在外出提供服務時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佩戴要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十、配送人員應注意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時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動水洗手。沒有洗手條件時,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十一、配送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肘部或紙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觸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時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十二、配送人員在等候取餐取貨時,要避免人員聚集,保持1米以上距離。

  02

  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訂本指引。

  本指引僅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公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一、口罩分類及標準依據

  1.名稱:民用衛生口罩

  標準依據:《民用衛生口罩》T/CNTAC 55-2020

  T/CNTAC 09104-2020

  2.名稱: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標準依據:《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0969-2013

  3.名稱:醫用外科口罩

  標準依據:《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4.名稱:醫用防護口罩

  標準依據:《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GB19083-2010

  5.名稱: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包括公眾俗稱的N95口罩)

  標準依據:《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T18664-2002。

  二、口罩適用範圍

  (一)民用衛生口罩

  適用於日常環境中普通人群用於阻隔飛沫、花粉、微生物等顆粒物傳播。

  (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適用於普通醫療環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噴出汙染物。

  (三)醫用外科口罩

  適用於臨床醫務人員在有創操作等過程中佩戴。

  (四)醫用防護口罩

  適用於醫療工作環境下,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

  (五)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包括公眾俗稱的N95口罩)

  適用於防各類顆粒物,包括粉塵、煙、霧和微生物。

  三、佩戴口罩場景指引

  (一)室外環境

  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職業防護以及在工作期間需要與不同人群頻繁接觸的人員(如交警、行業執法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除外。建議罹患任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員前往公共場所(區域)時要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民用衛生口罩或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二)室內環境

  1.家庭環境

  家中原則上不需要佩戴口罩,以下情況除外:

  (1)家中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象時請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引》。

  (2)個人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民用衛生口罩或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並與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員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

  (3)強烈建議護理老人、嬰幼兒和長期臥床不起病人的護理人員,在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暫停護理;必須護理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保持手衛生。

  2.辦公會議場所

  (1)多團隊在大開間、大進深場所共同辦公時,工作人員需佩戴口罩。

  (2)多家單位在同一樓層共同辦公且人員密度較大時,工作人員需佩戴口罩。

  (3)外部人員前往辦公區域或會議場所,應要求其佩戴口罩。

  (4)會議場所服務人員、辦公區域保潔人員在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

  (5)商務洽談、拜訪客戶等無法確定風險的工作環境下應佩戴口罩。

  3.公共場所(區域)

  公眾前往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區域)時,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時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民用衛生口罩或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強烈建議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人員,應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必須前往時,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4.學生教室

  按照學校防控要求佩戴口罩。

  5.集體住宿

  同宿舍人員彼此確認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原則上可不佩戴口罩,有外來人員訪問時,應要求其佩戴口罩。

  6.醫療機構就診

  任何人前往醫院就診或陪同他人前往醫院時需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醫用口罩,並儘量與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其它情況

  其它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如高峰期間乘坐公交、地鐵、廂式電梯等,以及因工作需要與公眾頻繁近距離交流和接觸的人員(如餐飲服務、銀行職員、售貨員、收銀員等)建議佩戴口罩,通常可佩戴民用衛生口罩或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行業主管部門有其它要求的,執行行業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

  四、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佩戴方法

  佩戴口罩前應保持手衛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或褶皺朝下),金屬條在上。先將耳掛掛於雙耳,再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向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直至全部遮蓋口鼻處。

  五、佩戴口罩的其它建議

  1.口罩在弄溼或弄髒時應及時更換。

  2.口罩廢棄後不要隨地亂扔,應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處理。

  03

  市民戶外活動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訂本指引。

  本指引僅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市民戶外活動。

  一、適當的戶外鍛鍊可以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合理適宜的戶外鍛鍊還有助於兒童骨骼的健康發育,免疫力的增強和心肺功能的健康。

  二、廣大市民可以根據氣候條件,適當地參加一些戶外體育鍛鍊。市民在戶外活動過程中,原則上不用佩戴口罩,但應避免與同伴以外的人近距離接觸,如需佩戴口罩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三、目前本市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II級響應,市民前往體育場所仍應遵守相關部門的規定使用「北京健康寶」等手段確認自己的行動規跡、健康狀況,獲得許可後方可進入體育場所。

  四、兒童應在監護人的陪同下外出活動,監護人應注意兒童的個人衛生,如果使用公用玩具和設施應尤其注意手衛生,敦促兒童在遊戲過程中,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

  五、在戶外活動時,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肘部或紙巾遮住。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時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

  六、戶外活動回到家後,要及時清洗雙手。

  七、外出活動需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請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市內公共運輸防控指引》。

  04

  市內公共運輸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公交、地鐵、計程車、其他類型營運車輛及候車區域等公共場所。

  一、公共運輸候車區域

  (一)室內候車室

  1.保持空氣流通

  保持站臺、站廳等室內候車室空氣流通,確保有足夠新鮮空氣供應。可優先開窗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換氣扇運轉正常。

  2.物體表面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3.衛生設施

  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二)室外候車站點

  物體表面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三)乘客限流

  在客流尖峰時段、人流量大的地鐵換乘站以及公交樞紐等,可採取導流措施以控制進站人數,乘客應配合公交管理部門的要求。

  二、人員防護

  (一)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在為乘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注意個人防護,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工作人員實行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不應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二)乘客

  乘客應服從、配合公交運輸單位疫情流行期間採取的體溫監測等各項措施,注意個人防護和手衛生,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三、交通工具

  1.非密閉的車輛應適度打開車窗,包括司機艙的窗戶。密閉式/空調式車廂等,應將新風送風量調至最大。地下軌道交通要採取全新風通風。

  2.日常以清潔為主,必要時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05

  樓宇商場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結合樓宇、商場人員密集度大、停留時間長、構成複雜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商場(商業綜合體)、超市等場所。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換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二、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日常應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桌(臺)面、購物車(筐)把手、門把手、水龍頭、扶手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詳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三、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商場(商業綜合體)、超市等場所的經營和管理者應建立員工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利用 「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上崗制。員工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求其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四、加強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1.在所有商場(商業綜合體)、超市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2.商場(商業綜合體)、超市經營管理者應嚴格遵循體溫監測、人流控制等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

  3.顧(賓)客與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4.工作人員在為顧(賓)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五、特定場所的預防控制

  (一)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運行中的廂式電梯應保證其換氣扇運轉正常。廂式電梯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汙染時及時進行消毒。電梯按鈕及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二)地下車庫

  應保證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地下車庫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汙染時進行消毒。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三)衛生間

  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空氣流通,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應增加衛生間的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次數。

  (四)員工辦公區域

  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清潔,具體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防控指引》。

  (五)餐廳、大排擋、咖啡廳等餐飲場所(區域)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食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ATM機、自動售貨機、智能快遞櫃、儲物櫃等

  以保持清潔為主,當受到汙染時可進行消毒。

  (七)門店、超市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對人員接觸較多的部位進行每日消毒。

  (八)健身房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環境清潔。提醒使用人員接觸健身器械前、後做好手衛生。

  (九)收銀臺、服務臺

  制定合理的人員路線和分流措施,提醒顧客需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十)室內娛樂場所

  商場中的酒吧、舞廳、電影院、電子遊戲廳等室內娛樂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乾爽,公共用品用具應一客一用(換)一消毒。

  (十一)顧客休息區(室)、母嬰休息室(區)、兒童遊樂場所等配套設施

  配套服務設施和區域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乾爽。

  06

  「七小場所」經營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結合「七小場所」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流動性強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小餐館、小網吧、小旅館、小浴室、小歌舞廳、小理髮店、小便民店。其它小型服務業可參照執行。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優先打開門窗,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運行中的廂式電梯應保證其換氣扇運轉正常。

  二、保持環境清潔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在洗手處要為顧(賓)客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可正常使用。有洗手間的應保持清潔和乾爽。

  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提供給顧(賓)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一客一用(換)一消毒,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三、做好個人防護

  顧(賓)客與服務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工作人員在為顧(賓)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四、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加強員工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員工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若員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五、特定場所的預防控制

  (一)小餐館

  1.提醒顧客做好個人防護,在排隊點餐、取餐過程中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提醒顧客在用餐前要洗手,保持手衛生。

  2.加強食品安全,不採購野生動物作為食材。

  3.餐飲具嚴格執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二)小網吧

  1.做好來客登記工作。

  2.電腦擺放要保持足夠間距,保證顧客間距在1米以上。

  3.加強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潔,受到汙染時應隨時消毒。

  (三)小旅館

  1.做好賓客入住登記工作。

  2.提醒賓客在場所的室內公共區域活動時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3.加強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潔,對客房內的床單、被罩、毛巾、浴巾、杯具等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受到汙染時應隨時消毒。

  4.服務人員在不影響賓客休息的前提下,所有房間每日開窗通風至少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

  (四)小浴室

  1.營業中要加強通風設施的運行,保持場所的通風良好。每日歇業後,及時打開門窗進行充分的自然通風換氣。

  2.每日營業結束後要對所有的設施和場所進行徹底清洗,重點場所要進行預防性消毒,做到無積水、無異味。

  3.毛巾、拖鞋等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保持更衣櫃、坐凳的清潔衛生,每日進行預防性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受到汙染時應隨時消毒。

  (五)小歌舞廳

  1.每批顧客離開後應及時更換麥克風話筒套。

  2.提醒顧客在場所內公共區域活動時注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3.加強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潔和消毒,對麥克風、點歌設備按鍵、配套娛樂用品等,在使用前應提前進行消毒;對餐具、杯具、水果刀叉等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受到汙染時應隨時消毒。

  (六)小理髮店

  1.提倡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合理安排顧客到店時間。

  2.店內每個美發座位服務面積不宜小於2.5平方米,座椅間距不宜小於1.5米,應設有流動水洗髮設備。

  3.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剪)發工具應一客一用一消毒。

  4.毛巾、圍布等公共用品應一客一換一消毒。

  (七)小便民店

  1.客流較大時,提醒顧客有序等候,如室內面積較小,可引導顧客在室外等候。

  2.店員應注意手衛生,提倡採用電子支付方式。

  3.為顧客上門送貨時,可採取無接觸配送方式。

  07

  公共場所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公共場所人群高度聚集、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大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賓館、酒店、商場(超市)、書店、餐館、咖啡館、酒吧、茶座、影劇院、KTV、遊藝廳(室)、舞廳、音樂廳、網吧、理髮(美容)店、公共浴池、體育場(館)、遊泳場(館)、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候車大廳等公共場所。

  銀行、郵局、綜合辦事大廳等場所可參照執行。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應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換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二、實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經營和管理者應嚴格遵守北京市復工復產的相關規定,建立員工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可利用「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上崗制。若工作人員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三、加強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1.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2.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次數。

  3.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及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

  4.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嚴格遵循體溫監測、人流控制等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

  5.顧(賓)客與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6.工作人員在為顧(賓)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7.顧(賓)客應時刻遵守公共場所相關防控規定。

  四、做好健康宣傳工作

  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並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五、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風換氣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桌(臺)面、門把手、水龍頭、購物車(筐)把手、電梯按鈕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公共場所為顧(賓)客提供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具體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08

  辦公場所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結合辦公場所人員密集度大、停留時間長、構成複雜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寫字樓、辦公樓等辦公場所。

  其他類型場所的辦公區域可參照執行。

  一、建立主體責任制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工作的通知》(京政發〔2020〕2號)和《關於落實「四方責任」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場所和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2020〕4號)的精神要求,各辦公場所要建立主體責任制,明確辦公場所內各單位各部門的具體職責。

  二、辦公場所所在建築的經營管理者是落實防控工作的主體責任單位

  辦公場所所在建築的經營管理者要建立租(用)戶名錄清單,包括單位(部門)名稱、責任人、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要建立樓宇、院落出入口的常態化管控措施。

  三、建立有針對性的防控工作方案

  辦公場所內各單位(部門)應根據疫情控制的情況和政府發布的相關信息,制定靈活的工作制度,以及內部管理方案,完善和細化各類防控措施。

  四、建立健康監測制度 提高員工健康意識

  辦公場所內各單位(部門)可利用「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上崗制。並建立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的長效機制,發現員工出現發熱等異常健康狀況時,要求其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員工要熟知預防新冠肺炎的各項措施,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任何時間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主動向單位報告。

  五、保持辦公場所室內空氣流通

  各單位(部門)要敦促職工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場所內空氣流通。通風時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換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六、做好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日常應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桌(臺)面、門把手、水龍頭、扶手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詳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七、做好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1.可在辦公場所公共區域的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以及相關健康提示,並利用各種顯示屏等工具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工作。

  2.應注意個人防護,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3.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4.各單位(部門)應準備適量的口罩、體溫計、碘伏等衛生防護用品,提供給身體不適的職工使用,並協助其及時就醫。

  八、特定場所的預防控制措施

  (一)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運行中的廂式電梯應保證其換氣扇運轉正常。廂式電梯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汙染時及時進行消毒。電梯按鈕及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二)地下車庫

  應保證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地下車庫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汙染時進行消毒。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三)衛生間

  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空氣流通,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應增加衛生間的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次數。

  (四)員工食堂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食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可設立專人或在醒目位置張貼提示語,提醒就餐員工購(取)餐前洗手,保持手衛生,排隊取餐時人員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

  (五)茶水間

  應保持茶水間內清潔和乾爽,空氣流通。茶水間的公共用品用具應確保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ATM機、自動售貨機、智能快遞櫃、儲物櫃等

  以保持清潔為主,當受到汙染時可進行消毒。

  (七)健身房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環境清潔。提醒使用人員接觸健身器械前、後做好手衛生。

  (八)服務臺

  制定合理的人員路線和分流措施,減少人員聚集。

  (九)員工休息室(區)等配套設施

  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乾爽。

  09

  賓館酒店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結合賓館酒店人員流動性大、構成複雜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賓館酒店(飯店)、普通旅店、招待所、快捷酒店等。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二、實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工作人員實行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三、加強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1.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並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2.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3.洗手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4.人員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及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

  5.賓客與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需要佩戴口罩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6.工作人員在為顧(賓)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四、做好賓客的健康宣傳工作

  1.告知賓客服從、配合賓館酒店在疫情流行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賓館經營管理者應嚴格遵循體溫監測、人流控制等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

  2.提醒賓客注意保持手衛生,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汙染的物品後,必須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

  五、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風換氣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桌(臺)面、門把手、水龍頭等公共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嚴格執行一客一換一消毒,客人退房後應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公共衛生間應增加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具體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10

  旅行者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私人或商務旅行者。

  一、出發前

  1.國內旅行可首先查閱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報告情況,以及旅遊建議。同時可撥打當地12320衛生健康諮詢熱線詢問當地防控建議。

  2.國際旅行可查閱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海關總署網站或目的地國家的官方網站,了解目的地的疫情發生情況。不建議前往當前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

  3.做好防護物品準備,按照停留時間、旅行地衛生設施狀況等,準備適量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

  4.患有慢性疾病、60歲以上老人,出發前建議聽取專業醫生的健康狀況評價,慢性病發作或罹患其它急性疾病的一定要避免前往疫情發生地。

  二、旅程中

  1.要配合鐵路、民航、客運等交通部門健康檢查的要求,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要及時終止旅行。

  2.在乘坐飛機、火車、長途汽車過程中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及時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並向司乘人員或領隊/導遊報告,尋求幫助。

  3.到達住宿地後要按照當地政府部門各項防控措施要求,配合開展健康檢疫,做好個人防護。

  4.在當地旅行時,最好不要前往寵物市場,以及任何動物製品市場,特別是有畜禽屠宰的市場。

  5.要勤洗手,每次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至少要用水衝洗20秒。如果你的旅行地不方便洗手,應在飯前、便前便後以及觸摸眼、口、鼻時,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6.當打噴嚏、咳嗽時,一定要用紙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7.如果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應首先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併到就近的發熱門診(醫院)及時就醫。如果症狀嚴重行動不便,可撥打120或當地的救助電話尋求幫助。與他人接觸時儘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返回後

  1.返回後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2.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

  11

  建築工地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建築工地等施工現場的勞務人員是流動性較高的群體,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建築工地等施工現場。

  一、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工作的通知》(京政發〔2020〕2號)文件精神,落實四方責任。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是落實防控新冠肺炎各項措施的第一責任人。

  二、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制定防控新冠肺炎工作總體方案,方案要明確各參建單位的職責,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的應對流程。

  三、施工總承包單位要統籌管理,各參建單位要強化單位內部員工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利用 「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上崗制。發現勞務人員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求其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四、施工現場可採取封閉式管理。加強出入人員登記管理制度,對外單位人員出入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辦公區的人員,實行實名制登記。並利用 「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準入制。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應拒絕進場。

  五、提供集體住宿的施工單位要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六、以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全體人員要熟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等預防新冠肺炎的各項措施,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培養人員良好衛生習慣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識。

  七、在工作和生活場所設置充足的洗手設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衛生用品。

  八、日常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門把手、水龍頭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具體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12

  家政服務人員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家政服務人員是流動性較高的群體,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知,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家政服務人員。

  一、外地返京家政服務人員,應嚴格遵守北京市復工復產的相關規定。

  二、主動做好體溫監測等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主動中止家政服務,需要就醫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

  三、小時工、其他臨時性上門服務的家政服

  務人員應做到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等個人防護。佩戴口罩的要求可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

  四、提供住家服務的,僱主家庭可利用「北京健康寶」等手段了解其健康情況。

  五、要保持居室清潔衛生,勤開窗通風。外出服務時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時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動水洗手。

  六、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肘部或紙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觸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時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

  七、住家家政服務人員在護理老人、嬰幼兒和長期臥床不起病人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在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原則上應暫停護理,必須護理時應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佩戴口罩。

  13

  養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老年人和罹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養老院、臨終關懷、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有條件的應優先考慮開窗通風,裝有排風扇等抽氣裝置的,可以啟用設施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2.做好健康宣傳工作,確保工作人員和被服務對象掌握個人防護措施、手衛生等要求,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3.建立健全工作人員和被服務對象的健康監測制度,並做好每日信息登記。

  4.至少預備一個臨時隔離區,用於出現可疑症狀的被服務對象、新入住人員等留觀使用。臨時隔離區不應設在生活區,確保通風良好,每個房間要有獨立的衛生間。

  5.完善工作人員個人防護措施,在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時必須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員工要嚴格遵守「四個潔手時刻」:接觸服務對象前、執行服務過程中、接觸服務對象生活廢棄物後、清理環境衛生後。

  6.提供必要的清潔用品,要在員工和被服務對象便利的場所擺放免洗手消毒劑、洗手液、紙巾等衛生用品。

  7.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對接觸較多的門把手、水龍頭、扶手、電梯按鈕等公用物品及部位可進行預防性消毒,具體消毒方法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8.公共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保證水龍頭等設施可正常使用,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9.應保證廂式電梯換氣扇運轉正常。

  10.建立預約探訪制度,做到非必要不探訪,嚴格管理進出人員。如須探視要做好探訪者的健康登記,進行體溫監測,可利用「北京健康寶」等手段,實行「綠碼」準入。所有探訪人員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拒絕探訪。

  11. 慢性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皮膚病、一般過敏、輕微扭傷擦傷、普通牙科治療、常規康復等需要外出就醫的,應嚴格遵循民政部門的相關要求,也可採取上門診視等方式。

  12.被服務對象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包括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排除有流行病學史的,應當立即為其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轉運至臨時隔離房間,由專人陪同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工作人員出現上述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並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就醫。

  13.要限制發熱病人同室人員的活動,並為其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避免與他人接觸。

  14.配合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疑似或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排查和終末消毒。經判定為密切接觸者的其他被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應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要求執行。

  15.在醫療機構就診後返回養老院等社會福

  利機構的被服務對象和陪同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循民政部門的相關要求安排返院入住和工作;新冠肺炎病人治癒後需返回養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的,應當按照本市新冠肺炎病例的相關管理規定執行。

  16.本指引中未涉及的內容,可參照民政部門的相關規定執行。

  14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II級響應下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運行管理和使用。

  一、在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前,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部門應了解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類別、供風範圍、新風取風口等情況。

  二、根據我市當前疫情流行狀態,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可採取常態化管理。但作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賓館酒店,境外人員分流的臨時場所,以及機場、火車站、地鐵等人員結構複雜、流動性較大的場所需滿足下列要求之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方可使用:

  (一)全空氣方式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關閉迴風系統採用全新風運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所屬場所(樓宇)每天啟用前或關閉後,多運行1小時;

  (二)空氣-水方式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須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

  (三)已裝有空氣淨化消毒裝置(去除顆粒物、氣態汙染物和微生物)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行中應嚴格遵循產品使用說明操作,保障運行效果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求。

  三、應對運行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過濾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溼)器、冷凝水盤等設備和部件進行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換。

  四、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時,應採取下列防控措施:

  (一)立即關停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動區域對應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二)立即對上述區域內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強制清洗消毒。

  五、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其他注意事項還包括:

  (一)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確保建築內所有房間空氣流通和有足夠新鮮空氣供應。

  (二)在疫情流行期間,情況許可應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三)含氯消毒劑對金屬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對需要消毒的金屬部件建議優先選擇季銨鹽類消毒劑。

  六、消毒方法

  (一)過濾器

  應先清洗,後消毒。可採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或5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

  (二)風口、空氣處理機組

  應先清洗,後消毒。可採用化學消毒劑擦拭消毒,金屬部件首選季銨鹽類消毒劑,按說明書中規定用於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非金屬部件首選500mg/L含氯消毒劑。

  (三)表冷器、加熱(溼)器

  應先清洗,後消毒。可採用季銨鹽類消毒劑噴霧或擦拭消毒,按說明書中規定用於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

  (四)冷凝水盤

  應先清洗,後消毒。可採用季銨鹽類消毒劑噴霧或擦拭消毒,按說明書中規定用於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

  (五)風管

  應先清洗,後消毒。可採用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金屬管壁首選季銨鹽類消毒劑,按說明書中規定用於表面消毒時的濃度進行消毒。非金屬管壁首選500mg/L含氯消毒劑。

相關焦點

  • 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為什麼摘下口罩?還有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發布會是室內空間,鍾南山和其他專家為何沒戴口罩?對普通民眾而言,有哪些場景可以不用戴口罩?「因此,為便於記者朋友能更好地聽清楚,我們進行發布時不戴口罩。」鄧鴻此前解釋。 實際上,根據《廣東省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引》和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的2號通告,普通民眾在幾種場合都可以不戴口罩。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北京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有關部門在流調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都還需要進一步規範。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極耐低溫,隨著境外疫情持續惡化,冷鏈物流是「外防輸入」一大風險點。而餐飲從業人員頻繁接觸食材又面對大量消費者,不論是從守護個人健康角度,還是從對社會負責角度,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都屬疫情防控的重點人群。
  • 天熱如何戴口罩、開空調?國家權威指引來了
    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下面簡稱《口罩指引》)和《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下面簡稱《空調指引》)。據悉,《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適用於低風險地區,以降低人群感染風險為目標,對近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中公眾如何戴口罩進行了重點細化分類,特別是對公眾不同場景下的戴口罩與否進行指導,調整或增加了出入境口岸、工廠企業、學校等重點場所和人群的口罩使用內容,提出了現階段口罩防護措施。同時強調,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
  • 如何科學戴口罩和使用空調?權威指南來了!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020年5月21日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保護公眾健康,在前期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基礎上,根據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全面復工復產復學複課情況,對指引內容進行了修訂調整。本指引只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
  • 餐飲、冷鏈從業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
    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副總站長吉利霞,朝陽區副區長朱晟,順義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支現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出席發布會,通報北京最新疫情,發布疫情防控有關信息,回答社會和市民關切的問題。 記者提問:最近本市出現個別餐飲從業人員確診病例,多地出現冷鏈從業人員被確診,請問餐飲、冷鏈從業人員工作和居家時如何做好防護?
  • 警惕PM2.5風險,除了戴口罩外,還有4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是人類健康的大敵,而且對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貴賤而有差別,只要你居住在同一環境下就不可避免,那麼如果人們只能生活在一個空氣汙染嚴重的環境中,應該如何自我保護呢?簡單5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預防空氣汙染首要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和戶外體力的消耗。如果無法避免,一般要戴上口罩出門,尤其是兒童、孕婦、老年人和過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人群更要佩戴。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本報海口1月10日訊 (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省疾控中心特提出以下指引。
  • 學校各類人怎麼戴口罩?消毒有哪些原則?中疾控專家解讀返校細節
    北京高三初三將於近期返校。師生如何防護?學校各類人怎麼戴口罩?校園消殺有哪些原則?中疾控學校衛生中心主任馬軍做出解讀。如何確保每名學生和教職員工健康安全,確保每所學校開學複課平穩有序?孩子返校後,如何防範風險?看看衛生專家如何解答。一問:在學校環境,學生口罩要怎麼選?馬軍: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為了防控疫情在校園內傳播,學生需要佩戴口罩上學。
  •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為你送上口罩選購和使用消費指引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除了儘量不出門之外,戴口罩是最有效可行的個人防護手段之一。但是,消費者對口罩的消費疑惑卻總是層出不窮:買來的口罩沒有包裝信息是不是假的?進口的口罩怎麼挑?兒童口罩怎麼選?……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正確選購、科學使用口罩,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當前市場的口罩情況,編制了本消費指引。
  • 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
    歡迎關注「昌都黨建」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有用嗎?嬰兒無法戴口罩,如何做好防護?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Q:所在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區,出門還要戴口罩嗎?
  • 北京:乘客拒不戴口罩 計程車司機可拒載
    乘客拒不戴口罩 計程車司機可拒載  計程車不得出京至中高風險地區運營 新入職駕駛員須持三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王兆榮表示,按應急防疫措施要求,做好核酸檢測,嚴格執行新入職駕駛員須持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網約車駕駛員每日上崗前要將體溫檢測情況和健康碼上傳平臺,不符合要求的平臺不得派單;營運中駕駛員和乘客全程佩戴口罩,儘量少交談,對經勸阻後拒不佩戴口罩的乘客,駕駛員可以拒絕提供運輸服務。
  • 戴口罩有用嗎?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對此解釋是:「本條更新內容提醒臨床醫務人員在進行如氣管插管等操作時應注意採取空氣隔離措施,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因為做一些醫療操作的時候,比如做氣管插管、支氣管鏡、齒科操作時,會產生氣溶膠。 所以,一般的民眾對此不必過於擔心,只需主要注意飛沫和接觸傳播就可以。
  • 醫生提醒: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就在昨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消息,國家衛健委、教育部日前制定《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方案》中明確,中小學校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應遵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原則。  那麼學生們複課後該如何進行體育鍛鍊?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新網5月17日電 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職業健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
  • 《西安市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措施指引》
    今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西安市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措施指引》,用專業知識向大家科普防疫準則。3.在學校時,學生和授課的老師可不戴口罩,學生運動時不戴口罩。4.校樓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人員佩戴口罩。5.教室、宿舍做好通風消毒。6.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學校及學生宿舍。
  • 加彭蝙蝠身上潛伏7種新冠病毒 科學佩戴口罩指引
    媒稱,研究人員在加彭蝙蝠體內發現了七種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尚不清楚病毒是否會溢出到人類身上並引起類似於新冠肺炎的瘟疫。  北京發布常態化防控下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  在消毒通風良好、嚴格健康監測、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會議及活動場所,以及戶外活動在保持1米線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 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口罩」 提醒人們做好防護
    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紐約,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口罩」 提醒人們外出記得做好防護措施> 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紐約,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不論室內或室外,跑跳較多的運動項目,比如路跑、馬拉松,還有一些大強度的球類運動,最好不要戴口罩。」在這樣的前提下,運動不夠科學,加上本身有心臟方面疾病又不自知,確實容易發生猝死。」戴口罩跑步媲美高原訓練?無依據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跑者選擇戴上口罩,認為這一舉動更加安全,之後更出現了戴口罩跑步能夠提升心肺功能的說法。而體能訓練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一說法並無科學依據。
  • 戴了也沒用!普通口罩對PM2.5毫無效果
    全國多地發生霧霾,口罩也瞬時熱銷,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麼樣的口罩能有效防止PM2.5?請關注——近來全國多地霧霾天持續,口罩也瞬時熱銷,不僅小寵物被細心的「家長」戴上口罩,就連北大校園內的人物雕塑也被人們戴上了口罩。但是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麼樣的口罩能有效防止PM2.5呢?怎樣才能選擇到正確的口罩?
  • 個別地鐵站PM2.5高於室外 商場PM2.5數值與室外無差
    記者隨即進入地鐵站內,站臺上的AQI數值為372。近一個多月來,北京出現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7日,北京市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首次啟動。口罩成為市民的出行必備品,不過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僅習慣於在室外行走時佩戴口罩,進入室內則馬上將口罩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