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中新網5月17日電 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職業健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服務行業特別是家政和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每天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請問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怎麼做好自己的防護,在低風險地區是不是還有必要全天佩戴口罩?

馮錄召表示,國內的新冠疫情應該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還是面臨著散發病例、境外輸入以及聚集性疫情的風險。餐飲、超市,包括交通等服務行業,還有公共窗口的工作人員,因為工作原因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距離比較近,這些人員的感染狀況不明,所以要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在工作期間要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能夠保持一個安全的社交距離,工作場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清潔。當然,要做好每天的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這些可疑的症狀,應該立即離開崗位,儘早就醫,做好排查。

對於戴口罩的問題,馮錄召表示,可遵照一個原則,就是在通風條件良好並且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具體包括以下情況:

一是在戶外,比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包括操場,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尤其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更不能佩戴口罩。

二是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在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能夠保持通風條件和相對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我們也不需要戴口罩。

但是,有三種情況是建議佩戴口罩的:一是在一些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公共運輸工具裡、電梯、人多的公共場所裡面,建議佩戴口罩,因為這可能會接觸一些感染狀況不明的人員。

二是當人生病的時候,尤其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狀要佩戴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把這些病源傳給其他人,這不僅在疫情期間,將來在任何時候都要遵照這個原則,生病的人要戴口罩。

三是在特定的環境內,比如去醫院,不管是去醫院就診,還是陪同親友去醫療機構,在醫院場所內要佩戴口罩。因此,這三種情況建議還是要規範佩戴口罩,來降低感染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學校各類人怎麼戴口罩?消毒有哪些原則?中疾控專家解讀返校細節
    學校各類人怎麼戴口罩?校園消殺有哪些原則?中疾控學校衛生中心主任馬軍做出解讀。4月12日,北京市公布了中高考時間及初高中開學安排。其中,各教育機構將優先組織高三年級開學,4月27日開始返校學習;初三年級按照5月11日做好返校學習準備。開學後,學校成為疫情防控成為重中之重。如何確保每名學生和教職員工健康安全,確保每所學校開學複課平穩有序?孩子返校後,如何防範風險?看看衛生專家如何解答。
  • 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為什麼摘下口罩?還有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對普通民眾而言,有哪些場景可以不用戴口罩? 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記者發現,包括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內的主席臺上的人員戴著口罩相繼入場,落座後即取下口罩。
  • 普通人戴口罩不必一次一換!只有這些情況可以不用戴
    國家衛生健康委1月2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毒而不是武漢人吳浩:要明確的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毒,而不是武漢人。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專家說。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討論焦點。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位在多支國字號隊伍擔任過體能訓練師的專家,詳解了戴口罩鍛鍊的影響,並給出科學鍛鍊的建議。戴口罩上體育課引發猝死?
  • 馬英九全程戴口罩,蔡英文卻沒有戴?是否會造成臺灣同胞的恐慌?
    眼尖的媒體發現馬英九在參加這項活動當中始終配戴口罩,而蔡英文卻沒有佩戴口罩。這引起了馬英九的生氣,馬英九認為蔡英文年初參加這項重要的活動卻沒有戴口罩,這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也是對參加這項活動的全體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的漠視,所以必須對社會進行公開檢討。
  • 口罩可多次使用?回家衣服要消毒?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鐵建回應
    昨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鐵建做客「民生面對面」,為復工復產後企業和市民如何做好防護工作支招。深圳特區報記者苗威攝原標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鐵建做客本報「民生面對面」復工復產該注意哪些防控關鍵點?深圳特區報2020年2月28日訊 連日來,深圳市很多企事業單位迎來了復工復產,不少上班族開啟上班模式。復工復產該注意哪些疫情防控關鍵點?
  • 為什麼不戴口罩?川普競選集會參與民眾:因為沒有新冠啊
    美國民眾:疾控中心說過,只有不到1萬人死於新冠肺炎。(註:曾有網站斷章取義美國疾控中心消息,稱美國實際上只有9000多人死於新冠肺炎。) 美國民眾:我不怕,好心的老天照顧我,要死就死吧。 阻礙呼吸?5G天線?口罩謠言層出不窮其實,弗裡蘭市的民眾之所以會給出這種出人意料的回應並非是空穴來風。早在之前,美國關於口罩的謠言就層出不窮。
  • 朱健康院士:防病毒,請戴手套!—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指出,為了更有效地阻斷接觸傳播,還需大力提倡戴手套。不提倡戴手套是當前防疫戰中的一個巨大漏洞,必須立刻堵上! 此外,朱健康在接受專訪時還談了對此次疫情的看法和建議。
  • 上海發現1例境外變異病毒相似病例,中疾控專家剛剛回應
    上海發現1例境外變異病毒相似病例,中疾控專家剛剛回應 2021-01-01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疾控專家: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中高風險地區來京就診者,在就診時請主動告知醫生居住地情況及接觸史,便於及時排查。2「口罩」一詞出現近20次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從事冷鏈、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
  • ...這三種情況還是必須戴!31省份新增2例(均為境外輸入),全球超365...
    天氣變熱,想摘口罩?專家:這三種情況還是必須戴近日,全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空氣溼度較大,體感十分悶熱。天氣這麼熱,口罩可以摘了嗎?由於天氣熱,有些人在出門遊玩時便摘了口罩。鍾南山指出,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中國由於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不過,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倒不見得必須戴。
  • 這麼熱的天,戴口罩怎麼辦?
    這麼熱的天,戴口罩怎麼辦?專家:這些情況可酌情摘口罩隨著高溫天的到來戴口罩成為不少朋友在高溫天的大「烤驗」出一趟門,口罩可能就被汗水浸透了夏季到來是否還要繼續戴口罩?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李俊林所長建議:通風不良公共場所要繼續佩戴口罩;高溫天氣戴口罩易引起憋悶不適,老人、兒童和慢病人群儘量少去人群扎堆處,可減少戴口罩的機率。
  • 用計算思維認識戴口罩的重要性
    疾控所運用的模型有很多,有的模型計算還很複雜。在這次STEM雲教研活動中,我們從簡單到複雜地建立起疾病傳播模型,運用看計算思維來預測個體行為對社會抗擊疫情的貢獻。 在疫情一開始發生時,大家都不重視,只有少數人會選擇戴口罩,假設只有10%的人戴口罩吧。在模型中我們將免疫者比例調整為10%,即十個人中只有一個戴口罩,同樣以23%的傳染率運行模型,我們會發現疾病很快消失了。也就是說,疾病的臨界值高於原來的23%。
  • 戴隱形眼鏡注意事項:8種情況勿戴
    隨著現在近視的朋友越來越多,又因為帶有框眼鏡影響美觀,越來越多的朋友選擇戴隱形眼鏡。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戴隱形眼鏡的,有些人戴隱形眼鏡會給自己的眼睛帶來損害,一起來看看哪些情況不能戴隱形眼鏡吧。  【8種情況勿戴隱形眼鏡】  1、長距離騎車,鏡片變硬損傷角膜;  2、生理期眼壓高,不宜戴隱形;  3、感冒時常伴有視網膜炎症,加重炎症;  4、坐飛機角膜易水腫潰瘍;  5、孕期戴隱形可致急性角膜損傷;  6、遊泳時鏡片會吸附病菌;  7、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本報海口1月10日訊 (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省疾控中心特提出以下指引。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但不幸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佩戴口罩跑步意外猝死事件,有人懷疑這是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時缺氧所致。那麼,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戴口罩做運動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80%的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說起戴口罩劇烈運動後引發的猝死,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猝死。關於猝死有幾個事實必須了解。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就近段時間國內本土疫情來看,確診病例中多次出現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北京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有關部門在流調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都還需要進一步規範。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極耐低溫,隨著境外疫情持續惡化,冷鏈物流是「外防輸入」一大風險點。
  • 預防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還要做好這些事……
    世衛組織提醒:僅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 如果佩戴口罩,你必須同時採取其他防護措施,包括勤洗手、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等等。其次,如果戴了口罩卻摘下口罩隨地吐痰,戴了口罩但是打噴嚏或咳嗽時摘了下來,或者沒有洗手就觸碰孩子的口罩、臉或者頭髮的話,你甚至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者。
  • 如果車輛有PM2.5過濾功能,在車內還要戴口罩嗎?
    [車友頭條-車友號-ET製造]  日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施虐我國,相信很多小夥伴的春節出行均大受影響,但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現階段,當然得遵守疾控中心發布的多在家,少外出的規勸。不過,在必要時外出也是無可奈可的事。而開車外出則肯定會比步行外出更安全一些。
  • 中疾控專家:建議各單位錯峰吃飯,減少人口密度
    2月2日15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大量農村務工人員返程後是否要隔離?這些返程務工人員很可能是集中居住的,居住的時候晚上睡覺有可能上下鋪,睡覺的時候也不能戴口罩,這些人員有沒有特殊的防護措施?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第一,用工單位要根據各級政府的要求,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用工單位要制定預案,建立疫情防控組織領導的體系,並且指定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