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隨著天氣轉暖和疫情的緩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戶外舒活筋骨,佩戴口罩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幸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佩戴口罩跑步意外猝死事件,有人懷疑這是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時缺氧所致。那麼,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戴口罩做運動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80%的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說起戴口罩劇烈運動後引發的猝死,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猝死。關於猝死有幾個事實必須了解。

  1.猝死常見嗎?

  猝死不是罕見病。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心源性猝死的年發病率為41.84/10萬,每年的心源性猝死約54.4萬例,相當於我國每天約有1500人發生猝死。而院前心肺復甦的自主循環恢復率為25%至40%,我國心源性猝死患者最終能被搶救回來並完全恢復的概率只有2%左右。

  2.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導致猝死的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或毒物中毒、過敏、精神應激、水電解質和代謝紊亂、嚴重感染等,還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猝死。其中80%以上為心源性猝死。一般而言,心源性猝死是由於心臟激動異常或傳導障礙所引起的心排血量顯著急劇下降所致。簡而言之就是心臟本身出了問題。

  3.劇烈運動會不會引發猝死?

  答案是會的。關於馬拉松運動的起源,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2500年前,在希臘對波斯的戰爭中,希臘戰士費迪皮迪斯從一個叫馬拉松的地方跑回雅典,把希臘大獲全勝的消息告訴了雅典市民,消息傳達完後便倒地而亡。近幾年,各大馬拉松賽事頻繁出現選手猝死事件。作為耐力型極限運動,選手「跑馬」時機體的代謝狀態會發生顯著變化,包括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心率增加、冠狀動脈灌注減少、冠狀動脈血管收縮、需氧量增加、游離脂肪酸代謝增多、乳酸升高等。人的身體在無法適應劇烈運動帶來的心臟負荷時,便會罷工。

  僅僅戴口罩不會引發猝死

  從去年底疫情暴發至今,世界上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採取戴口罩和勤洗手、避免近距離社交等措施來防範疫情傳播。目前尚沒有出現僅僅因為日常佩戴口罩引起心臟驟停的案例報導。長期戴口罩的危害主要包括對面部皮膚的損害,以及部分人群對口罩異味過敏等。

  人在運動時,機體耗氧量增加,會喘粗氣且心跳加快,這和機體對於運動後適應性調節有關。長期參加運動的運動員,其心臟的儲備良好,劇烈運動後其心跳並不會像普通人一樣飆升,因為其機體已經適應。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劇烈運動後心率必然增加,以便為身體提供足夠的氧耗。

  戴口罩的主要目的在於預防飛沫噴濺以及過濾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很多人戴口罩後感覺憋氣,即使靜靜地坐在原地也會覺得不舒服。這種體驗主要是因為戴口罩後面部空間被遮擋,鼻部氣流會在鼻翼處或面頰兩側變成熱的氣流。時間超過4小時後,口罩內便會出現霧氣或水珠凝集,引起面部不適,嚴重時會出現溼疹。當戴著口罩運動時,呼吸頻率增加,口鼻一起呼吸時產生大量的水霧凝集,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呼吸時憋氣的感受。對於身體健康、心肺功能正常的人來說,短時間的呼吸不暢不會引發嚴重缺氧,但對於肺功能下降的患者,長時間佩戴口罩參加運動有可能出現缺氧表現,進而使心肌受損,增加運動風險。因此大家在運動時最好隨身攜帶口罩,一旦感覺憋氣應及時更換或視情況停止運動。

  大家在挑選和佩戴口罩時,還有幾點注意事項:一是選擇鬆緊合適的口罩。一般低風險暴露時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非耳掛式口罩如綁帶式口罩,可以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力。二是佩戴時間不宜過長,如衛生條件允許,2至3小時後摘下口罩或適度變換口罩位置使局部減壓。三是佩戴前可以局部塗抹潤膚劑,減少口罩邊緣摩擦對皮膚的刺激。對口罩材質過敏的人群,佩戴前應了解口罩材質,避開過敏成分,同時避免使用偽劣產品。當口罩潮溼時及時更換。潮溼的口罩不僅阻礙呼吸,也起不到防護的作用。

  戴口罩時不建議進行這些運動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時間長,很多人在長達數月的宅家抗疫期間出現體重增加、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人們的體力和耐力都有所降低。因此,我們既要科學防疫,又要科學運動。

  運動時,在空曠人少的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在小區、公園等人群相對密集的地方以及室內運動時應該佩戴普通口罩,並注意保持一定距離。5月8日,國家衛健委在《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中表示,要科學佩戴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

  相比於不戴口罩,戴N95口罩和普通口罩都會引起攝氧量、通氣量下降,同時增加心率。所以公眾在戴口罩運動時要注意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和適度的運動時長。

  戴口罩時要減少運動的頻率,降低運動的強度。當明顯感覺缺氧或心跳加快時應及時停下來休息。運動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適量、適時、適度進行,從量少、短時運動逐漸加量。注意觀察肌肉酸痛情況、出汗情況、尿液顏色、是否有胸悶等。對於未成年人和體弱者,運動時尤其要注意心率和呼吸的變化,及時補充液體,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和強度。

  佩戴口罩時不建議進行劇烈運動,如劇烈跑步,足球、籃球等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或競技性運動。可以選擇相對柔和的運動方式,如慢走、太極、瑜伽等。另外,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在運動的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中暑,同時定期體檢,不要帶病帶傷運動。並沒有哪種運動適合長時間戴口罩進行,因此要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科學運動,才能促進健康。(作者:馬帥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醫師)

  延伸閱讀

  兒童中高強度運動

  不應戴口罩

  5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並開始實施《兒童口罩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定了適用於6歲至14歲兒童用口罩的基本要求、外觀質量和測試方法。《規範》指出,兒童佩戴口罩期間不應進行中等和中等以上強度運動。

  《規範》對兒童口罩的使用給出了明確的佩戴安全警示。比如,兒童應在成年人看護下佩戴口罩,看護人應注意觀察並教育兒童正確佩戴口罩。兒童佩戴口罩期間不應打鬧或進行中等和中等以上強度運動;如佩戴期間出現呼吸不適、皮膚過敏等症狀,應及時摘脫口罩,必要時應立即就醫。出現呼吸困難的兒童不建議佩戴口罩。

  醫師提示

  戴口罩能預防哪些疾病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口罩是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防護物品。我們在戶外戴口罩,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那麼,戴口罩都能預防哪些疾病呢?

  1.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肺結核等。這些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通過飛沫的方式進行傳播。比如大聲說話、打噴嚏、咳嗽或者吐痰時,都會讓一些病原體跑到空氣中,從而通過飛沫的方式傳染給其他人。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原體,當然其他的病毒和細菌也不要忽視。我們通過佩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呼吸道預防作用,將病菌隔離在外。

  2.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接觸一些過敏原,如花粉、灰塵、動物皮毛等。這些物質接觸到面部和鼻腔黏膜後,會造成黏膜增生充血水腫,進而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瘙癢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如果我們佩戴口罩,就能有效地減少接觸過敏原,從而起到預防過敏性疾病的作用。

  3.過度通氣症候群:過度通氣是指呼吸的頻率過快、呼吸的深度過強,而使體內的二氧化碳被過度排出,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減低。患者表現為呼吸性鹼中毒,出現顏面、口周的麻木,以及手指末端的抽搐。此情況一般與心理因素、情緒波動、發熱等有關。對於過度通氣的患者,可以給予佩戴口罩或面罩呼吸,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出,促進二氧化碳的再呼吸,患者症狀即可逐漸改善。

  4.防霧霾:現在呼吸道疾病越來越多,所以防霧霾也是很重要的。霧霾中的很多有毒物質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有影響。正確佩戴口罩能有效地防止汙染物進入呼吸道,將有毒有害物質隔絕在外,所以霧霾天外出時戴口罩是很有必要的。

  5.防「二手菸」:在一些場合我們可能會被動吸入「二手菸」,而戴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二手菸」的危害,尤其是質量好的活性炭口罩。這種口罩可以吸附、過濾一部分的煙霧和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可見,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確佩戴口罩既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他人。(作者:趙鑫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醫師)

相關焦點

  • 醫生提醒: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醫生建議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對於近期接連出現的學生跑步猝死案例,省中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潘豔雲告訴記者,正常運動狀態下,當人們因耗氧量由於口罩等因素受到限制,人們的活動能力就會明顯下降,一旦處於長期缺氧狀態下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出現代謝紊亂,心肌收縮力降低、心率緩慢、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與缺氧症狀形成惡性循環,容易發生心力衰竭。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運動時猝死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主要還是因為這個群體對運動的需求和參與度高,特別是所謂的『劇烈運動』,老年人基本會自動遠離。在這樣的前提下,運動不夠科學,加上本身有心臟方面疾病又不自知,確實容易發生猝死。」戴口罩跑步媲美高原訓練?
  • ...多地叫停體育課戴口罩 大連醫學專家:不建議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
    學生跑步猝死引關注 多地叫停體育課戴口罩 大連醫學專家:不建議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 重要動態 │ 2020-05-09
  • 3名學生體育課上跑步猝死,戴口罩劇烈運動時的心肺壓力有多大?
    這三起猝死事件除了都發生在學校,還有一個共同點:跑步時均佩戴了口罩。隨著疫情緩解,人們外出活動增加,學校也陸續開學,但戴口罩仍然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做法。從成年人到學生戴著口罩運動,甚至參加劇烈運動的行為比比皆是。
  • 戴口罩運動會損害心肺功能?研究表明沒影響
    但與此同時,口罩本身作為物理屏障,讓我們不禁擔憂著:戴口罩時,我們似乎能感受到呼吸困難,這是否會改變吸入的氧氣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流量,因而損害心肺系統?尤其是在體育鍛鍊中,這一擔憂被進一步放大。mask | hopkinsmedicine2020年11月16日發表於《美國胸腔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認為,雖然戴口罩會使呼吸困難的感受增加,但幾乎沒有經驗證據表明,戴口罩會較大程度上降低心肺功能,即使是在劇烈運動中也是如此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服務行業特別是家政和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每天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請問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怎麼做好自己的防護,在低風險地區是不是還有必要全天佩戴口罩?
  • 霍利菲爾德耳朵被泰森咬掉無法戴口罩?闢謠:能戴,做了修復手術
    伊萬德·霍利菲爾德談起了被泰森咬傷耳朵事件,原因是有人聲稱他疫情期間不能戴口罩,因為缺少一大塊耳朵。這位前重量級拳擊手發布了一段自己戴口罩的視頻,駁斥了這一說法。上個月,一個視頻開始網際網路流傳,顯示的是霍利菲爾德的一張經過PS處理的照片,只在一隻耳朵上戴了口罩。照片標題為「非常感謝邁克·泰森」。
  • 戴口罩能不能預防新冠?終於等到了一個臨床試驗的結果
    作者丨一節生薑戴口罩能不能防止近日,丹麥公布了一個「戴口罩、防新冠」的臨床試驗結果[1]。這個臨床試驗招募了約6000名每天需要在戶外活動至少3小時的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只要求戶外活動時保持社交距離,另外一組為口罩組,除了保持社交距離,還要求佩戴口罩。口罩組的參試者也收到50個外科口罩。
  • 冬季防疫不能松,戴口罩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也是飛沫傳播,因此,冬季防疫不能鬆懈,科學規範地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戴口罩既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感染,又能在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狀時保護身邊人。下面,就重溫一下戴口罩的一些細節吧!
  • 上百名蔚來車主不戴口罩「空中蹦迪」?劇烈運動,或影響飛機平衡
    據觀察網報導,近段時間,有網友稱有100多名蔚來車主包機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一航班,去成都參與車企發布會,這100多名蔚來車主在飛機上的時候集體摘下口罩,在飛機內唱唱跳跳,就好像是「空中蹦迪」一樣。
  • 口罩能不能反覆用?關於各類口罩的英文表達怎麼說?
    大家都明白戴口罩的重要性。但普遍反映口罩實在是買不到!!!其實日常使用醫用口罩只要沒溼沒髒就可以反覆使用。
  • 蘭州藥店防疫用品庫存充足 公共場所有人不能堅持戴口罩
    進門的防疫專區貨架上擺滿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物資,幾位市民正在購買。市民馬女士表示,買20個口罩夠全家人兩周的用量,並不會多買,因為「隨時來,隨時都有貨」。「可能是受中高風險地區疫情影響,前天開始,購買口罩的市民有所增多,但店裡口罩存量是比較充足的。」至仁同濟大藥房工作人員介紹說,該店是連鎖藥業,防疫物資貨量充足,完全滿足市民需求。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在廣大市民歡度佳節之際,全市抗疫防疫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我們要向奮戰在一線的堅守者致以敬意,更要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將疫情防控之弦再緊一緊。目前,首都疫情總體可控,但依然嚴峻複雜,病毒傳播風險隨時隨地存在。就近段時間國內本土疫情來看,確診病例中多次出現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
  • 健康度寒潮 | 專家提醒戴好口罩,做好「三暖」 科學運動
    戴好口罩 避免流感傳播  寒冬天氣是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雖然目前大家普遍佩戴口罩,防護意識有所提高,但煙臺市疾控中心提醒,流感預防切莫掉以輕心,否則可能危及生命。鑑於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因此,市民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不要近距離接觸流感患者,探視患者應戴口罩、探視後立即洗手。流感患者也應戴口罩自我隔離防止傳播,病情重者及時就診,在醫院隔離治療。
  • 闢謠:戴口罩如果能吹滅打火機火苗,就說明口罩質量不合格?
    說到這裡,估計身上有打火機的朋友會忍不住戴口罩做一下這個試驗。然而,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口罩有很多種,有的口罩本身有呼氣閥,氣體比較容易通過,吹滅打火機火苗不成問題。有些級別比較高的口罩如N95中間熔噴布層會比較厚,氣體通過阻力會比較大。而且,每個人的肺活量和力氣都不一樣,用吹火苗這樣粗糙的測試來檢驗口罩是否合格是不靠譜的。
  • 最新研究發現戴口罩比不戴口罩更性感,更有吸引力
    在最新的天普大學和賓州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不管男女,戴口罩比不戴口罩都更性感,更有吸引力。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拍了60張頭像照片,一半戴了口罩,一半沒有,然後找了500個人對這些頭像進行評分。下面是三組照片。
  • 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為什麼摘下口罩?還有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發布會是室內空間,鍾南山和其他專家為何沒戴口罩?對普通民眾而言,有哪些場景可以不用戴口罩?他說,發布會場內每天會進行嚴格消毒和通風,且發布人和記者進入現場的通道是分開的,同時還加大了主席臺與記者席之間的距離。「因此,為便於記者朋友能更好地聽清楚,我們進行發布時不戴口罩。」鄧鴻此前解釋。
  • 戴口罩才聞到有臭味,是口臭還是口罩臭?不妨了看一下
    導語: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生活當中大部分人在外出的時候都會佩戴口罩,但是有些人在配戴口罩的時候經常感覺到一股臭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不妨來了解一下。一、戴口罩才聞到有臭味,是口臭還是口罩臭?不妨了看一下1、來自口罩的異味其實一次性口罩的外層是無紡布的,而無紡布是一種無毒、無臭的原料,但是如果在生產或存放過程當中出現問題的話,會容易出現異味。所以在戴口罩的時候我們可以放在通風處晾一晾,這樣可以減少異味的出現。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本報海口1月10日訊 (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省疾控中心特提出以下指引。
  • 能不能給房子帶上N95口罩?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個體來講,在這種威脅生命疫情之下又能做什麼?國家層面針對此次疫情基本啟動戰爭級別的防禦措施,封鎖千萬人口的城市,動員全國資源支援一個省份,經濟損失無法估計,而這種級別的快速防禦措施在全世界只有中國才能做到。個人層面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多通風,只能自我預防和自我隔離,更多的是無能為力和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