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2021-01-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廣大市民歡度佳節之際,全市抗疫防疫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我們要向奮戰在一線的堅守者致以敬意,更要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將疫情防控之弦再緊一緊。

目前,首都疫情總體可控,但依然嚴峻複雜,病毒傳播風險隨時隨地存在。就近段時間國內本土疫情來看,確診病例中多次出現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北京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有關部門在流調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都還需要進一步規範。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極耐低溫,隨著境外疫情持續惡化,冷鏈物流是「外防輸入」一大風險點。而餐飲從業人員頻繁接觸食材又面對大量消費者,不論是從守護個人健康角度,還是從對社會負責角度,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都屬疫情防控的重點人群。防護不過關現象的存在,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說明在相關行業強化防護意識、嚴格防護措施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

抗疫至今,「防疫重在防護」的道理人人都懂,問題在於細節能不能落到實處。就餐飲從業人員來說,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尤其是手部衛生,不能想當然地以消毒溼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之類代替標準洗手程序,在加工製作食品前應按「七步洗手法」洗手並消毒。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分餐及售賣過程中,更要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戴好手套和口罩。廣大冷鏈從業人員必須堅持正確佩戴口罩、手套,著工作服上崗,工作服要定期清洗消毒,口罩、手套破損汙染等要立即更換。重點人群除了在工作崗位上要保持警覺,防護意識還應延伸到生活之中,一旦身體出現異常症狀要及時報告、立即就診,絕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病毒狡猾異常,但疫情可防可控,做好防護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抗疫策略。隨著病毒傳播呈現出「人傳人」「物傳人」並存的新特徵,對科學防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餐飲、冷鏈等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各行各業都應結合自身實際,提升防護效能。眼下正值元旦假期,春節也日益臨近,人員流動性大,社會活動增加,公共場所是疫情防控重點。商超、景區、文娛場所等都必須堅持「防疫第一」,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殺、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安全有序開展經營活動。

從市民角度看,個人防護更是一刻也不能放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好習慣都得繼續堅持,大家儘量居家過節、出門錯峰,老人、慢病患者、孕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出行。說到底,少一次聚集,病毒就少一次傳播機會,少一點大意,疫情就少一點反彈可能,每個人都要把疫情防控的規矩記在心上,做好自身健康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最簡單的是堅持,最困難的也是堅持。全民參與、攜手同心,防控就能時刻跑在疫情前頭。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京平

編輯:崔文佳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餐飲、冷鏈從業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
    記者提問:最近本市出現個別餐飲從業人員確診病例,多地出現冷鏈從業人員被確診,請問餐飲、冷鏈從業人員工作和居家時如何做好防護?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回答: 最近本市出現個別餐飲從業人員確診病例,多地也出現冷鏈從業人員確診。
  • 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口罩」 提醒人們做好防護
    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紐約,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口罩」 提醒人們外出記得做好防護措施> 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紐約,美國巨型斑點狗雕像戴上
  • 再次呼籲:出門請戴口罩! 實在不想戴,記住1米線! 唾沫能飛多遠...
    可是出門前,你的防護工作到位了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除夕夜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中提到,控制傳染病暴發一定要做到三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在無可避免必須要出門的情況下,切斷傳染源傳播途徑,是我們保護自己的重要方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 朱健康院士:防病毒,請戴手套!—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指出,為了更有效地阻斷接觸傳播,還需大力提倡戴手套。不提倡戴手套是當前防疫戰中的一個巨大漏洞,必須立刻堵上! 此外,朱健康在接受專訪時還談了對此次疫情的看法和建議。
  • 預防新冠病毒感染,要戴手套嗎?專家說:不需要,戴了更危險
    馬上要過春節了,但是令人擔心的是,國內的疫情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很多人害怕感染,出門又是口罩又是手套,全副武裝。但手套真的能防止感染嗎?專家說:手套不需要,戴了更危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了手套使用指南。它建議醫護人員在清潔或照顧感染病人時要戴手套。但同時它明確指出,手套是普通人外出防護的糟糕選擇。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 體溫低於37.3℃才可進考場,考生自主決定戴不戴口罩……今年高考...
    高考是否要戴口罩?出現發熱等異常情況如何處置?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臨時隔離觀察區等,採取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對第一次測量體溫不合格的,可適當休息後使用其他設備或其他方式再次測量。仍不合格的,須經有關衛生健康部門等專業評估,教育主管部門依據專業評估建議,綜合研判評估是否具備參加考試和組織考試工作的條件,凡不具備相關條件的,考試工作人員不得承擔考試工作,考生不得與健康考生同考場考試。
  • 商務部:農貿市場攤位應一日一清潔,顧客選商品建議戴手套
    顧客應當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顧客不戴口罩時,拒絕其進入市場購物。《技術指南》要求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報告並就醫。對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等高危風險的從業人員要進行核酸篩查,實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加強重點防護。建立日常衛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環境衛生、人員健康監測、分類衛生、產品溯源、全日制保潔、衛生宣傳等制度。
  • 戴口罩有用嗎?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對此解釋是:「本條更新內容提醒臨床醫務人員在進行如氣管插管等操作時應注意採取空氣隔離措施,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因為做一些醫療操作的時候,比如做氣管插管、支氣管鏡、齒科操作時,會產生氣溶膠。 所以,一般的民眾對此不必過於擔心,只需主要注意飛沫和接觸傳播就可以。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服務行業特別是家政和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每天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請問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怎麼做好自己的防護,在低風險地區是不是還有必要全天佩戴口罩?
  • 高考中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國家衛健委:可準備手套、消毒劑等
    針對高考考生參加考試需要做哪些自我防護準備等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表示,要準備口罩、手套、紙巾、速幹的消毒劑,低風險地區考生進入考場就座以後可以不戴口罩。賀青華表示,考生首先在考前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確保考試期間的健康狀況,用良好的健康狀況參加考試。「高考的確緊張,精神長期疲憊,需要從精神、心理、身體方面做好準備。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隨著天氣轉暖和疫情的緩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戶外舒活筋骨,佩戴口罩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幸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佩戴口罩跑步意外猝死事件,有人懷疑這是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時缺氧所致。那麼,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戴口罩做運動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80%的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說起戴口罩劇烈運動後引發的猝死,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猝死。關於猝死有幾個事實必須了解。
  • 坐飛機時乘客被告知要戴口罩
    現在,一些大型航空公司要求乘客在飛行中戴上口罩,以限制病毒傳播。世界各地的其他航空公司也都要求在重新開始飛行時必須戴口罩。儘管大約90%的國際航班已取消,但航空公司希望從本月開始逐步恢復航空旅行。從周一開始,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表示,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要求乘客在登機手續區,高級休息室,登機口區域和機上飛機上戴口罩或其他面罩。美國航空和美聯航也表示,他們將開始要求乘客以及乘務員戴口罩。航空公司表示,這些措施是暫時的措施,因為它們會慢慢恢復飛行。
  • NEW | 洗手這件"小事",比戴口罩還重要!
    在各種科普及官方倡導下,出門「戴口罩」的防護措施已深入人心。其實,「勤洗手」也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比戴口罩更重要,但很多人都習慣性地忽視了,或者嫌麻煩而甚少洗手。
  • 埃及人「大大咧咧」面對疫情:每天新增病例300,仍有很多人不戴口罩
    考慮到全面復工復產復學,埃及政府近日多次發出通知,呼籲民眾採取嚴格防疫措施,防止冬季疫情加劇。不過,從《環球時報》記者的觀察看,多數埃及人顯得「大大咧咧」,對防疫措施並不上心。儘管埃及政府已宣布強制戴口罩令,違反規定的人將處以最高4000埃鎊(約合1700元人民幣)的罰款,但人們依然我行我素。
  • 如何科學戴口罩和使用空調?權威指南來了!
    防護建議:無需戴口罩。(二) 戶外、公園。防護建議:建議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無需戴口罩。(三) 交通工具。防護建議:騎車、自駕車時,無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鐵、長途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四) 公共場所。
  • 疫情下足壇新風景:考文垂全隊戴手套捧起英冠獎盃
    比如球員慶祝不能過於親密,賽場內沒有觀眾等,但捧杯也要戴手套,還是頭一遭見。據《每日郵報》報導,英甲冠軍考文垂昨天在訓練基地舉行了捧杯儀式,並全程佩戴手套。此外,俱樂部還將舉行線上直播,與球迷共同分享喜悅。
  • 醫生提醒: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近日,我省、河南、湖南等地相繼出現的學生在校戴口罩運動猝死事件令人痛心。同時,疫情期間運動安全也成為熱議話題。  就在昨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消息,國家衛健委、教育部日前制定《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方案》中明確,中小學校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應遵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原則。  那麼學生們複課後該如何進行體育鍛鍊?
  • 口罩早戴上了,為什麼難逃春季過敏?
    但對過敏體質的小夥伴來說,這個季節可不太「友好」—— 流鼻涕、流眼淚,皮膚又痛又癢,紅疹痘痘起不停……更可怕的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你的一聲噴嚏,可能會吸引來眾人驚恐的注視……   本以為戴著口罩今年不會再過敏了,沒想到只是比往常來得晚了兩天。 那麼問題來了,出門口罩不離臉的你,為什麼還是沒能逃脫過敏的命運呢?   戴了口罩也防不住?
  • 護衛手部,一次性手套隔絕病毒!復工、取快遞都戴上
    醫務行業、生物實驗人員、清潔衛生人員等等在進行相關作業時都需要使用一次性物品作為防護。特殊時期,遇到必要的外出、復工等情況,除了佩戴好面部的防護口罩,手部的外界隔離也要重視。且不說疫情當前更要注重公共場所的安全防護,單就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行為也是擾亂公眾秩序的極其不道德的行為。特殊時期,出門在外最好還是佩戴手套防護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