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冠病毒感染,要戴手套嗎?專家說:不需要,戴了更危險

2021-01-20 海生的vlog

馬上要過春節了,但是令人擔心的是,國內的疫情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很多人害怕感染,出門又是口罩又是手套,全副武裝。但手套真的能防止感染嗎?專家說:手套不需要,戴了更危險。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了手套使用指南。它建議醫護人員在清潔或照顧感染病人時要戴手套。但同時它明確指出,手套是普通人外出防護的糟糕選擇。

外出後,保護自己免受新冠病毒侵害的最好方法是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酒精含量不低於60%的洗手液。對於流感、新冠病毒等疾病,保持手部衛生就足夠了。病毒不會通過手部皮膚的毛孔進入身體。如果在你洗手之前接觸你的鼻子、嘴巴、眼睛,病毒才會進入你的身體。即使戴了手套,由於它們經常被戴得太久或被不正確地摘除,也不能限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戴手套可能會讓人感到安全,但它也會讓人們在認識到防止感染的關鍵是保持手部衛生這方面非常鬆懈, 戴手套者經常認為手套可以很好保護自己從而不經常洗手,而洗手是殺死冠狀病毒的真正關鍵。「 因此,小編在這裡建議大家外出或者回家過年的時候,口罩要戴,但手套就不需要了,戴了反而更危險,更容易感染。經常洗手,已經足夠了。

相關焦點

  • 朱健康院士:防病毒,請戴手套!—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報》:有專家告訴民眾「不用戴手套,對病毒沒有預防作用」。而你卻提出為有效切斷接觸傳播途徑,需要戴手套,理由是什麼?非重點疫區的民眾也需要戴手套嗎? 朱健康: 理由很簡單,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判斷。
  •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師生家長快收好這套「健康秘籍」!
    日前,#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我們要向奮戰在一線的堅守者致以敬意,更要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將疫情防控之弦再緊一緊。目前,首都疫情總體可控,但依然嚴峻複雜,病毒傳播風險隨時隨地存在。就近段時間國內本土疫情來看,確診病例中多次出現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北京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有關部門在流調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都還需要進一步規範。
  • 美國仍有患者不承認新冠病毒存在!美媒:戴不戴口罩已爭論大半年
    美國南達科他州,目前是全美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11月以來,已有至少280人因新冠肺炎病亡,超過該州新冠肺炎總病亡數的三分之一。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許多患者拒絕承認新冠病毒的存在。
  • 病毒出現變異!戴口罩能防住嗎?疫苗還有效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變異病毒的致病性真的變強了嗎?疫苗還有保護效力嗎?戴口罩還能防住病毒嗎?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辦?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 戴口罩能不能預防新冠?終於等到了一個臨床試驗的結果
    新冠病毒呢?一直說沒有數據,現在終於等到了一個臨床試驗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需要謹慎解讀。近日,丹麥公布了一個「戴口罩、防新冠」的臨床試驗結果[1]。所以,有人看到這個結果,會說戴口罩可能有用,但是沒有多大用!真是這樣嗎?
  • 為什麼不戴口罩?川普競選集會參與民眾:因為沒有新冠啊
    為何不戴口罩?川普支持者這樣說在當天的總統競選集會現場,據《紐約時報》記者凱西·格雷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稱,「川普的競選集會在弗裡蘭聚集了數千人,但戴口罩的人卻連10%都不到。」 △凱西·格雷社交媒體截圖 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吉姆·阿科斯塔也在現場向參與此次集會的美國民眾問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戴口罩?
  • 新冠"新警報": 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
  • 出門需要戴護目鏡?眼睛這扇「窗」,合理防護有妙招!
    幾個月下來眼睛又癢又難受還不敢隨便用手去撓害怕新冠從眼睛進入新冠病毒如何從眼睛進入?   日常生活中需要戴護目鏡嗎?   不同群體如何緩解視力疲勞?  A:這是一個謠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眼藥水,它的有效成分是左氧氟沙星,這是一種廣譜的抗菌藥物,對多種細菌以及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都有抗菌作用,因此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以用來治療結膜炎(紅眼病)、角膜炎、淚囊炎等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眼疾,對病毒感染卻沒有作用,也預防不了病毒感染(當然也包括新型冠狀病毒)。
  •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冰封嗎?為什麼不把冷凍食品停了?
    01地球上「最乾淨」的大陸是淨土嗎?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七大洲全部被波及。之前很多人稱,就新冠疫情來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病毒很難到達南極大陸,然而實際的結果是,南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南極有海洋包圍著的南極洲,北極有陸地包圍著的北冰洋。兩極的冰雪王國凝固了全球70%以上的淡水,擁有全球最厚的冰層(約4800米)和最低的空氣溫(-89℃)。
  • 新冠疫苗怎麼打?打完還用戴口罩嗎?權威科普:詳解圍繞新冠疫苗15大...
    而且,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疫苗效力需要長期跟蹤,預計今年上半年一些疫苗能有接種1年左右中和抗體水平的結果出來。 盧洪洲表示,疫苗的保護時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免疫狀態(如慢性病、年齡、性別),與病毒的接觸程度(再次病毒暴露),以及再次接觸的病毒特性(是否產生重大結構變異,導致抗體結合效果差)等。
  • 為什麼有的人戴口罩也能感染新冠,這幾點要注意
    儘管各國因為COVID-19疫情的出現而不得不關閉邊界,但科學家們的合作卻從未像如今這麼緊密。隨著我們的研究的進展,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本文著重從三個角度向大家介紹科學界對於新冠病毒疫情及其相關措施的不同看法。 口罩 我們已經知道新冠病毒通過咳嗽,打噴嚏和說話時的飛沫傳播。為了阻止病毒的傳播,在許多國家/地區,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已經成為強制性措施。
  • 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嚴峻,紋影技術告訴你為什麼要戴口罩來減緩病毒...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在公眾場合戴上口罩是明智的建議,這有助於減緩疾病的傳播。但是這些口罩到底有多有效?最近,許多社交媒體上都出現了下面這張圖表,據稱該圖表顯示戴口罩在預防新冠病毒傳染方面的效果對比: 為了探討口罩在預防冠狀病毒傳染方面有多有效
  • 239名科學家對WHO發表公開信,警惕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
    全球32國、共239名科學家下周即將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公開信,指控世衛忽視新冠病毒會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紐約時報》指出,如果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是正確的,那麼即便有採取社交距離措施,民眾在室內仍應該戴上口罩,空調系統也要加裝過濾設施。
  • 口罩不能摘,手要勤洗,食物要煮熟。預防新冠,也預防流感和諾如
    網上信息並未看到該公司具體經營地點在哪裡,但道裏區麗江路2672號附近的居民更應該關注一下這條信息。自從哈爾濱今年5月份最後一例新冠患者出院之後,時隔半年多,哈爾濱又切實出現了新冠危機。之前總是看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出現冷凍食品附有新冠病毒,這回是新冠病毒真正來到了哈爾濱的土地上,尤其還是在冬季。
  • 病毒出現變異能否被檢測出來?戴口罩能防住嗎?疫苗還有效?
    近日,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變異病毒的致病性真的變強了嗎?疫苗還有保護效力嗎?戴口罩還能防住病毒嗎?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辦?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變異病毒致病性更強了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
  • 新冠ABC: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
    疫情期間,為確保自己「百毒不侵」,不少人捂上口罩,戴起手套。平時按來按去的電梯按鈕,現在碰一下都感到膽戰心驚,司空見慣的門把手,每天用消毒水擦得鋥亮。很多人不禁要問,新冠病毒在這些常見物品上能存活多長時間?關於新冠病毒的ABC你懂多少?  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
  • 戴上口罩就能測新冠 還能隨處識別病毒!哈佛MIT這發明逆天了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來正在聯手開發一項「黑科技」產品——一種能快速感應到病毒的智能口罩。只要戴上這種口罩吸一口氣,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連無症狀患者也能識別!目前新冠病毒檢測要等待24小時才得出測試結果,有的患者甚至要等幾天才能拿到報告;而這種口罩只需要1-3個小時就能感應到病毒並發出螢光信號,醫生可以很快就知道患者是否感染新冠,不必花時間採樣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