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應該說,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冬季來臨,常見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加劇了疫情防控的複雜性。個人如何做好日常防護措施?在這裡為師生和家長朋友們冬季防護準備了一套獨門「武林秘籍」,這個冬天您可離不了它。
第一招 易筋經——強筋健體 泰然處之
人們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經常鍛鍊,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好的筋骨,才能打敗病毒!鍾南山院士的這組健身照一度走紅網絡,引無數網友瘋狂點讚。
出生於1936年10月的鐘南山,不老秘訣就是持之以恆的鍛鍊。
「鍛鍊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鍾南山每周最少鍛鍊三次,每次一個小時以上,這已成為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您看,強身健體、鍛鍊筋骨可是大有好處,適量運動不僅可以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增強骨骼肌肉的運動能力,更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方法。
第二招 金剛罩——口罩戴在身 利己也利人
練完了「易筋經」,再跟您說說「金剛罩」,這個「罩」是「口罩」。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不少人也放鬆警惕,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但是近期天津出現的這個病例就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天津瞰海軒小區接連出現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經過調查發現,小區首個感染者曾乘坐電梯時未佩戴口罩,並在電梯中咳嗽、打噴嚏,汙染了電梯環境,最終導致病毒在小區內傳播。
圖片來源 | 央視新聞
學校是人員聚集場所,避免不了近距離接觸。遇疫情如遇強敵,以口罩保身,方可積聚內力,抵抗病毒,這幾點佩戴口罩的常識要告訴孩子。
口罩如何佩戴?
基本原則是科學合理佩戴,規範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
在校園、操場等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如教室、圖書館等地就需要佩戴口罩。
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如果感冒了,就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
注意啦: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使用後的口罩處理原則是什麼?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不能隨便亂扔。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學生佩戴口罩的標準與注意事項有哪些?
學生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家長應隨時關注孩子口罩佩戴情況,如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小學生因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第三招 凌波微步——足下要留意 距離要安全
接下來,要提醒的是,現在還在上課期間,學生在校,儘量避免扎堆聊天;就餐時可錯峰就餐,選擇間距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儘量使用掃碼點單或手機支付等方式,避免擁擠;人多需等候時,遵守秩序依次排隊,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隨身攜帶消毒溼巾紙巾,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等。
家長接送學生,儘可能選擇步行、私家車等交通工具,最好錯峰出行。遵守學校或公共場所防疫規定,自覺出示健康碼,配合做好體溫監測;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儘量避免外出,杜絕帶病送孩子上學。
如必須乘坐公交、出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戴手套、口罩,保護好孩子,儘量避免觸摸公共扶手、座椅等,避免與較多人群接觸,保持安全距離,進退自如。
第四招 五羅輕煙掌——好好洗手 病毒細菌都沒有
這個就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確實最實用的一道秘籍!洗手神功!
病毒會通過鼻、口、眼、手等途徑傳播開來。如果你的手碰到了被病毒沾染的物件,然後又很不小心地碰到了自己的口、鼻、眼睛等, 可能會造成病毒的接觸感染。
不少人都預備了口罩,但是,戴口罩只能遮住鼻子和嘴,卻遮不住眼睛。冬季為新冠病毒依託冷鏈物流進行傳播提供了更適宜的環境,因此專家建議,要較全面預防病毒,一定要勤洗手。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也說,要用肥皂和水、含酒精的洗手液等洗手至少20秒。
你會洗手嗎?洗手的方法不正確,等於沒洗過。
1 洗手掌
點擊播放 GIF 0.0M
2 洗背側指縫
點擊播放 GIF 0.0M
3 洗掌側指縫
點擊播放 GIF 0.0M
4 洗指背
點擊播放 GIF 0.0M
5 洗拇指
點擊播放 GIF 0.0M
6 洗指尖
點擊播放 GIF 0.0M
7 洗手腕、手臂
點擊播放 GIF 0.0M
防控新冠病毒,唯有洗手可以巧妙輕鬆地抵抗之。學會洗手,常常洗手,你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嘍!
第五招 憑虛臨風——常開窗多通風 空氣清新好輕鬆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通風,可以極大降低呼吸飛沫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研究人員表示,在公共運輸工具等通風不良的空間中,小呼吸飛沫的持續存在可能會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播,而改善公共空間的通風條件,則可以稀釋並清除潛在的傳染性氣溶膠。
這下明白了開窗通風的重要了吧!不管在家裡還是學校,都要切實堅持做好居室和教室的通風。勤打掃、勤開窗,勤通風換氣,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每天開窗通風2到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良好的衛生和通風環境。
這份武林秘籍你喜歡嗎?
趕緊收藏,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