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戴口罩不必一次一換!只有這些情況可以不用戴

2020-11-23 騰訊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1月2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毒

而不是武漢人

吳浩:要明確的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毒,而不是武漢人。所以在當前疫情形勢比較嚴峻的條件下,控制潛在的傳染源,大家一定要理性對待。

有慢性基礎病老年人發生重症風險高

馮子健:從目前疫情監測情況看,確實發現一些兒童和嬰幼兒的病例,但是這些病例的臨床症狀、臨床病情都比較輕,重的還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現在看,中老年人,主要是有慢性基礎病的老年人發生重症的風險相對高一些。

建議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特別是在疫情發生強度比較高的地區,要加強對兒童和老年人的保護,老年人要儘量減少到公共場所活動,儘量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必須要出行時要儘量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口罩。

在家庭中,孩子要減少外出,特別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場所去活動,如果家裡人出現了相應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要注意做好對兒童和幼兒的保護。

公眾佩戴口罩不必隨時換

馮子健:如果要到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戴上口罩。

如果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者是自己散步,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也可以不戴口罩,因為這樣的情況感染風險是很低的。這個疾病是通過近距離接觸、飛沫傳播的,如果沒有這種情形,其實戴口罩也是沒有必要的。

但如果是出現了發熱、呼吸道症狀的人員,不管是居家在自我隔離狀態下,還是到醫院就診,需要乘坐交通工具,都要戴上口罩。

公眾佩戴口罩也不必隨時換。醫務人員是有嚴格規定使用多長時間就要更換口罩。每次照料病人和病人有接觸,進入醫療紅區、汙染區,一出來就得把口罩換掉,再進入要換新的口罩,這是有規定的,而且佩戴口罩的時間也是有規定的。

來源:人民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為什麼摘下口罩?還有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對普通民眾而言,有哪些場景可以不用戴口罩? 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記者發現,包括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內的主席臺上的人員戴著口罩相繼入場,落座後即取下口罩。
  • 戴口罩如何快速解鎖iPhone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戴口罩出行成為了人們的日常標配,但是這就讓使用Face ID解鎖的iPhone用戶十分苦惱。針對戴口罩無法順利解鎖iPhone的問題,蘋果在iOS13.5測試版本中簡化了檢測到口罩後密碼彈出的速度,使得人臉識別解鎖失敗之後使用密碼解鎖手機變得更容易。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新網5月17日電 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職業健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
  • 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
    歡迎關注「昌都黨建」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有用嗎?嬰兒無法戴口罩,如何做好防護?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Q:所在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區,出門還要戴口罩嗎?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長期參加運動的運動員,其心臟的儲備良好,劇烈運動後其心跳並不會像普通人一樣飆升,因為其機體已經適應。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劇烈運動後心率必然增加,以便為身體提供足夠的氧耗。  戴口罩的主要目的在於預防飛沫噴濺以及過濾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很多人戴口罩後感覺憋氣,即使靜靜地坐在原地也會覺得不舒服。這種體驗主要是因為戴口罩後面部空間被遮擋,鼻部氣流會在鼻翼處或面頰兩側變成熱的氣流。
  • 戴上口罩變美了?100天後我總結出這些好處
    01防疫中國近年來幾乎沒有出現過像最近這樣全民都戴著口罩的情況疫情,讓中國實現了一次口罩大科普,很多人認識了N95口罩、K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成了半個口罩專家,不同型號口罩的優缺點,什麼時候該用什麼類型的口罩,他們都能給你娓娓道來。隨著中國的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風險較低的地區對於戴口罩的管控也放鬆了,不少地區在一些場合不再要求市民戴口罩,如人流較少的地方、與人間隔較遠時等。
  • 最新研究發現戴口罩比不戴口罩更性感,更有吸引力
    在最新的天普大學和賓州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不管男女,戴口罩比不戴口罩都更性感,更有吸引力。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拍了60張頭像照片,一半戴了口罩,一半沒有,然後找了500個人對這些頭像進行評分。下面是三組照片。
  • 再次呼籲:出門請戴口罩! 實在不想戴,記住1米線! 唾沫能飛多遠...
    我在蔬菜區觀察了一會兒,5分鐘有二十來位顧客進出,幾乎每一位都戴著口罩,其中選擇藍色醫用外科口罩的居多,其次是帶濾口的N95口罩。只有一位60歲左右的阿姨,選擇用厚厚的圍巾擋住自己的口鼻。蔬菜攤的另一邊,攤位老闆戴口罩的情況卻不太樂觀。有近三分之一的商販沒有戴口罩。但好在商販和顧客中間隔著一塊蔬菜擺放區,交流的距離基本保持在1米。
  • 馬英九全程戴口罩,蔡英文卻沒有戴?是否會造成臺灣同胞的恐慌?
    眼尖的媒體發現馬英九在參加這項活動當中始終配戴口罩,而蔡英文卻沒有佩戴口罩。這引起了馬英九的生氣,馬英九認為蔡英文年初參加這項重要的活動卻沒有戴口罩,這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也是對參加這項活動的全體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的漠視,所以必須對社會進行公開檢討。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在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之際,在全世界許多地區,口罩已經成為強制性公共衛生必需品。
  • 星悅:半個月前只有 20% 的人戴口罩,現在飆...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確診人數逼近 40 萬疾控中心終於鬆口一改口罩對普通人無用的論調開始建議民眾自製口罩遮住口鼻處在舊金山的星悅表示3 月 17 日,星悅開始了 " 封城 " 後的宅家生活,她用視頻記錄了當時的情況。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星悅表示:" 現在美國街頭人真的蠻少 "。據她介紹,若是去遛狗或者跑步,可以出門。部分快餐店開著,但要開車去購買。
  • 用計算思維認識戴口罩的重要性
    戴口罩只是為了自己嗎? 我們都知道戴口罩能防止病毒的傳播,但有些人會覺得戴口罩很麻煩,自己也沒感染肺炎,所在地區的病例也不是很多,是不是可以不用戴口罩出門呢? 那麼,戴口罩只是為了自己不染病嗎?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我們用模型驗證一下戴口罩的意義。
  • 闢謠:戴口罩如果能吹滅打火機火苗,就說明口罩質量不合格?
    怎麼判斷口罩是否合格?口罩的質量檢驗是十分專業的問題,其實一般普通人沒有辦法判斷口罩質量的優劣,只能通過購買渠道正規、標有合格生產批號及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來保證產品質量。口罩的治療指標有哪些?以一般人用得最多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為例,它執行的是國家醫藥行業標準YY/T 0969-2013。
  • 內蒙古全部調整為低風險,可以不戴口罩嗎?
    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有用嗎?嬰兒無法戴口罩,如何做好防護?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所在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區,出門還要戴口罩嗎?低風險區域不等於沒有風險,平時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注意咳嗽禮儀,減少人員聚集,復工復產後注意與同事保持安全距離、分散就餐等。——嬰兒應該如何做好防護?由於嬰兒不能佩戴口罩,應儘量避免外出。
  • 一戴口罩就頭暈 原來是腦缺血
    本報訊 (通訊員李晗 記者高翔)男子一戴口罩就頭暈無力,以為是疲勞導致,然而吃藥、休養卻並無改善。他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求診,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腦半球嚴重缺血,醫生通過手術為他的腦血管「搭橋」恢復供血後,近日康復出院。  胡先生身體狀況一直不錯,1月初,他在超市購物時突發左側胳膊失去力氣,手上拎的一袋物品不自覺掉到地上,他以為是疲勞所致,沒有在意。
  • 醫生提醒: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遇到突發情況該如何處理  如果在運動期間戴口罩導致缺氧等情況,第一時間該怎麼辦?潘豔雲表示,在跑步等劇烈運動過程中時若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說明大腦此時已經開始缺氧,要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而當出現猝死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黃金4分鐘內為患者做心肺復甦,越早救治搶救機率越大。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此前發生的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導致猝死,至今未有一例公布確切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醫學專家猜測,學生可能存在某些心臟方面的隱疾,或為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多位呼吸科醫生都指出,戴口罩運動會導致供氧不足,甚至損傷肺部功能。體能訓練專家在分析時亦證實了這一說法。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廣大市民歡度佳節之際,全市抗疫防疫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我們要向奮戰在一線的堅守者致以敬意,更要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將疫情防控之弦再緊一緊。目前,首都疫情總體可控,但依然嚴峻複雜,病毒傳播風險隨時隨地存在。
  • 戴口罩解鎖iPhone的兩種姿勢,我都試出來了!
    大部分安卓的旗艦機還好,大不了不用人臉,改用指紋解鎖,但自iPhone X開始,蘋果手機取消了指紋識別,如果想要保護隱私,最方便的還是人臉解鎖。早在一個月前,就有網友表示,iPhone已經認識戴口罩的自己了。直到前些天,我突然也發現自己的iPhone 11Pro可以在我戴口罩的情況下解鎖手機,雖然得找一些特定的角度,但至少已經可以解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