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9日訊 11月23日,在成都舉行的2019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國際教育分論壇上,當地享有盛譽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宣布正式進入成都溫江區。論壇上,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認可和高度關注,現場直播粉絲量突破百萬。
繼2019年亞洲教育論壇上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首次亮相後,1月8日上午,位於溫江區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舉行工程封頂儀式暨校長見面會,成都校區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各級領導及嘉賓、家長代表400多人參加了此次封頂儀式,共同見證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
在本次活動中,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黨總支書記、執行校長範勝武與家長們進行了以創新「世紀課程」 培養未來人才為主題的教育分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要為了孩子一輩子服務
如何培養兼具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如何滿足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尋找到適合孩子未來發展的教育,範勝武與家長們分享以課程為載體,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釋放自己潛能,從而實現做「完整的個體」和「最好的自己」。
範勝武告訴現場的家長,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從孩子出發,對接未來,讓每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為他們將來立足社會打下基礎。要充分利用每個孩子的優勢,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實現「全人教育」,當然,實現「全人教育」必須有優秀的「全情教師」保駕護航,必須有優質的「全面課程」承載實施,必須有優異的「全息教學」貫徹落實,最終形成二十一世紀人特有的「全人教育文化」。
十二年一貫制「世紀課程」修建學生成長的「高速公路」
據了解,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創辦於1993年,是全國首家「政府出政策、企業出資金、專家辦學校」的具有特色的新型國際學校。在學校創辦之初,創始人張杰庭就提出了「做豪邁的中國人」的校訓,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為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小班化高效課堂,通過施行學科整合、選課走班、分層教學、導師制、過程評價等系列措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創設了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完整教育體系。
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從學生成長需求出發,整合中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確立「弘揚中華文化精髓,中西課程優勢互補,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課程定位,構建十二年一貫制立體課程體系——「世紀課程」,除了滿足孩子們發展需求的學段課程,更是培養孩子核心素養,開設中華傳統文化課程、「英語直通車」課程、健康課程、藝術審美課程、主題實踐課程、電影課程、「世紀演說家」課程、禮儀課程、研學課程、科學課程等,構建起「育全人」為目標的立體課程,真正做到讀懂孩子,理解孩子,創建適合他們未來發展的教育,助推他們成長。
範勝武解讀,十二年一貫制「世紀課程」體系是建立在國家課程體系基礎上一種補充,包括了橫向課程、縱向課程兩條脈絡。「縱向課程是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學段課程。以小學主題融合課程,初中選課走班,高中國際課程本土化為特色。」橫向脈絡則是基於落實學校培養目標的十二年貫通課程。
因材施教,適合孩子未來發展的教育
範勝武還對學校對學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表示,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指針對學習人的興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差別化教學,促進學習人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小學教育亟待放慢腳步,重拾教育本質,從低年級開始實行的主題融合課程,採用主題教學理念,將割裂的學科打通,所有課程整合成綜合課程,以主題形式進行單元式雙語教學。
初中階段是培養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自主選擇、自我規劃和發展的階段,開設「選課走班」豐富課程,培養獨具個性的人。根據自己的成績、興趣,選擇不同課程,一人一課表,實現了課程的「私人定製」。
高中階段國際課程中西合璧,只為學生需要而設計。目前,已開設15門AP課程、AP預備課程等,數學、物理、計算機、生物等科目實行全英文授課,STEAM課程以本土化為特色,更符合中國孩子發展的需要。
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發揮孩子的個性優勢。只有這種適合孩子自身特點的教育方式,才能達到既能管教孩子,促進孩子成才,又能被孩子欣然接受。
過程性評價成就「完整的人」
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再一考定終身,而是採取過程性評價制度。小學低段取消考試,採用綜合素質大闖關的形式進行評價,老師對學生的過程性表現採取綜合素質診斷,定期做出報告單,及時改正學生的行為習慣。另外,實施積分卡獎勵制度,獎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良好美德、習慣及行為,設立兌獎中心,以精神、物質方面的獎勵督促學生提高自身素質。
在高中,期中、期末考試只佔總成績的35%,課堂表現、作業、回答問題、小組合作、PPT主題演講及參加活動佔65%,學生如在校內外大賽獲獎將有額外加分。老師會把學生的成績及表現製成評價表歸入學生檔案,為他們將來申請大學積累「財富」,這項機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和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推動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駕馬車」全方位驅動學生成長
老師是學生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老師要具備「四度」教師的品格,努力修煉成為有氣度、有深度、有風度、有溫度的「四度」教師。為了使每個孩子獲得理想發展,契合學生發展的需求,學校匯聚中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為學生走向世界舞臺保駕護航。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教師團隊形成「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之勢,其中包括中方教師,海歸教師和外籍教師。老師們全情投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發展,全天候陪伴學生成長,根據國際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實現最佳配比,其中博士、碩士佔80%,海歸教師佔50%,外籍教師佔30%,確保高質量的教學水準。
高中畢業生80%以上進入世界名校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小學畢業班統測、初中中考成績穩居海澱區上遊,高中畢業生大多數進入世界名校。根據US.NEWS、QS、TIMES等世界權威機構數據,進入世界前50、美國前50、英國前10位大學的學生比例為:2018年84.9%,2019年82.3%。學校高中畢業生被美國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眾多名校錄取。
從2012到2018年,該校高中學生的AP考試通過率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全球平均水平。比如2018年,該校高中學生的AP考試通過率為94%,全國平均通過率為79%,全球平均通過率為61%。
成都校區100%傳承總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創辦企業錫華實業投資集團,與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強強聯手,在京外興辦的第一所分校,將以四川文化中的精髓「蜀學文化」為依託,以「英倫格局」和「學院空間」為目標,打造更加優美的校園環境,成都校區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
範勝武說:「一整套的課程體系都會複製到成都校區,成都校區將100%傳承和發揚總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課程設置、師資配置等,為成都地區孩子們走國際化品質教育發展之路提供又一全新選擇。」
互動問答
在校長見面會期間,家長就國際化教育背景下,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京外第一所分校為何選擇落戶成都溫江、分校如何保證總校課程有效落地、學校如何保障師資隊伍穩定等家長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與董事長張杰庭,校長範勝武進行了交流互動。這次來參加活動的,大多是小學、初中生家長,也有部分高中生家長,不少還是帶著孩子來的。校長見面會活動束後,許多家長意猶未盡不願離去,繼續留下與校長、學校老師進行諮詢溝通。
強強聯手,打造最強教師成長平臺
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固基之本,打造「全情教師」師資隊伍,為學校長遠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助力,四川師範大學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成都校區授予「學生就業與實習基地」。 雙方將通力合作,以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為載體,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緊密、長期合作關係。
四川師範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及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是四川省舉辦本科師範教育最早、師範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學校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俱樂部及省級大學科技園,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創辦有1所具有33年歷史的「校中校」——四川師範大學美育學校。(張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