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的七大「新表述」

2021-01-09 新京報

昨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這是大會會場。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3萬多字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習近平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大氣磅礴、內涵豐富,3萬多字的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濃縮了5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與啟示,描繪了從現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紀中葉的宏偉藍圖。報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受到廣泛關注,引發強烈反響。

1 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重大判斷。

進入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從改革開放近40年曆程和十八大以來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學判斷。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報告立足於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實踐新成就,謀劃了到本世紀中葉的奮鬥目標。

方位決定方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這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報告提出,進入新時代,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2 新的理論創新成果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九大報告提出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概括,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報告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8個明確」和「14條堅持」構成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兩者相互統一,共同構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框架。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的行動指南和思想武器。報告令人振奮地指出: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3 新的社會主要矛盾

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論述均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目前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已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鄉、區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這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關係全局、影響深遠,這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報告特別指出,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4 新的奮鬥目標

從全面建成小康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報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新的奮鬥目標跨度「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可分為三個目標、兩個階段、兩步走,將「近期、中期、遠期」目標進行了有機結合。

按照報告提法,「三個目標」分別是: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個階段」和「兩步走」是指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為兩個奮鬥十五年來安排。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標」,是根據我國發展實際情況,將過去提出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到本世紀中葉要達到的發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來實現,進程縮短了15年。

5 發展戰略目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令人關注的是,報告提出的發展目標更注重整體性、總布局,這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特徵所決定的,已不簡單滿足於經濟量化指標。

報告提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6 黨的建設新的總要求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著統領和決定性作用。十九大報告指出,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翻閱報告,在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14條堅持」中,「一頭一尾」的第一條和第十四條分別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報告最後部分又重點強調「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等新措施已寫入報告,勾畫了一個完整、嚴密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7 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舉措

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

報告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提出了上百條的新舉措,對推動新發展、實現新目標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改善民生舉措中增加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為幼兒提供保育和關愛,給身體殘疾虛弱、低收入等群體給予扶持;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三農」工作……報告全方位、多層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

值得指出的,報告在未來前進道路上,強調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同時根據新時代要求又提出諸多新舉措,確保了一張藍圖幹到底。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共十九大:中國共產黨人立起新坐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好下一步的路,關鍵是深入學習好、貫徹好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切實將其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各項事業的指明燈、前進的指南針和工作的指揮棒。  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龍以明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兩個新的判斷,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另一個是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 歐陽曉平在湘大作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動員令』」   歐陽曉平在湘大作學習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湖南日報11月14日訊(記者 曹輝 通訊員 王成奇 馬志遠)今天下午,湘潭大學舉辦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會,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作了專題報告
  • 十九大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論斷的依據和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出的實事求是的重大判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矛盾是事物運動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 邢臺市民營企業家熱議黨的十九大報告 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民營企業家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報告全面深刻,高屋建瓴,提振信心、催人奮進,為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大家紛紛表示,要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樹牢理想信念,貫徹新發展理念,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新徵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從「五個基本」到「三個基本」,十九大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提出了「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前者主要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後者主要回答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十九大報告認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關係全局」,是「歷史性...
    摘要:根據十九大報告精神以及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已經完成現代化轉型國家的經驗,可以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基層為原點、以集體主義為紐帶,是化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中國方案  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原標題:《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出版發行。 為了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特別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了《學習十九大報告:經濟50詞》,本書精選了十九大報告中所涉及的50多個最具代表性的經濟核心詞進行介紹和闡釋,每個詞條包括報告原文、重要背景、簡明要義和實踐指導四個部分內容,側重於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關注角度的內涵解釋以及實踐意義或政策建議
  • ...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這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作出的新表述,也就是把原先「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雖然只是調整了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有著重要的內涵要求,尤其是蘊含著豐富的辯證統一思想。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這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作出的新表述,也就是把原先「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雖然只是調整了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有著重要的內涵要求,尤其是蘊含著豐富的辯證統一思想。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十九大代表熱議報告:203次提到「人民」二字說明了什麼
    十九大代表、格特拉克贛州分公司車間領班彭發福感慨到,泥濘的鄉間道路變成了水泥路面,土坯房現在都改造成了公租房,可以拎包入住,老百姓獲得感大幅提升。 十九大代表、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醫療康復科科長李芙蓉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當中無數次提到人民這個詞,充滿了家國情懷,我覺著特別感動,也特別有信心。」
  • 解讀十九大:十九大重新定義主要矛盾 意味著什麼?
    理論達人: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許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 「人民」二字重千鈞,十九大報告中的一系列民生看點
    【代表點評】「報告把教育放到各項民生工作的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質量的目標要求,也明確了推動教育事業未來發展的思路與方向。」十九大代表、山西大同市第五中學教研室副主任續燁說。她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尤其對貧困地區學校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 十九大報告每日一題&生活小常識
    相信你已經通過各類媒體解到很多關於十九大報告的內容
  • 【學習十九大】縣委辦齊桂君、李棟、黃書偉學習十九大精神心得體會
    一、準確把握「五新」,深刻領會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大氣磅礴、內涵豐富,3萬多字的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濃縮了5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執政的經驗和啟示。學習十九大,我認為要準確把握「五新」。1、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方位。
  • 以新作為響應新時代——專家學者熱議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
    朱善璐認為,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實現初心和使命的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斷、新方略、新部署,讓中國夢以及實現夢想的「時間表」更加清晰明了,「感覺確實邁進了新時代」。  「一份凝聚全黨智慧,順應人民期待,指導未來發展,在國際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報告。」中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高度評價。他指出,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
  • 關於海洋問題,十九大報告這樣說
    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在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了南海島礁建設和中國海軍取得的成就,並提出要建設海洋強國、美麗中國。海洋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是當今世界各國贏得競爭優勢的戰略制高點。
  • 重慶檢察機關邀請十九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王海燕宣講十九大精神
    王海燕代表(左二)與檢察幹警分享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  本報訊(記者李立峰 通訊員張小林)「我作為一名黨的十九大代表,很榮幸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今天很高興來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11月3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重慶市潼南區田家鎮佛鎮村黨支部書記王海燕應邀走進潼南區檢察院,為該院幹警宣講十九大精神。
  • 十九大報告外文翻譯專家告訴你!
    今天發布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全球媒體的爭相報導。為提升報告的外文翻譯質量、增強大會精神國際傳播效應,來自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專家參與了此次大會報告外文譯本的核稿潤色工作。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次邀請外籍專家提前介入參與全國黨代會報告的翻譯工作。外籍專家參與十九大報告翻譯工作這些外籍專家以往參與過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重要著作、全國兩會重要文件、中央全會重要文件對外翻譯。
  • 十九大報告外文翻譯專家告訴你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18日報導,10月18日發布的中共十九大報告,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全球媒體的爭相報導。為提升報告的外文翻譯質量、增強大會精神國際傳播效應,來自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專家參與了此次大會報告外文譯本的核稿潤色工作。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次邀請外籍專家提前介入參與全國黨代會報告的翻譯工作。
  • 十九大報告外文翻譯專家告訴你!
    據央視新聞報導,18日發布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全球媒體的爭相報導。為提升報告的外文翻譯質量、增強大會精神國際傳播效應,來自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專家參與了此次大會報告外文譯本的核稿潤色工作。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次邀請外籍專家提前介入參與全國黨代會報告的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