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在外面欠下的錢是個天文數字,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 :孩子還沒長大,是父母這輩子最大的機會

2021-01-17 家長微課堂

文:丁暖 

公眾號:暖觀點


為人父母最悲哀的事實:有失效的時候,卻沒有退休的日子。


 

2018年10月18日15時55分,黑龍江大慶市看守所在押人員劉文忠,利用律師會見之機,在冒牌律師人員協助下逃脫。


大慶市公安局懸賞10萬元發布緝捕通告。

 


有媒體聯繫了劉文忠的父親,這位父親的話,發人深思———


如果他被抓住了,我想去看看他,勸他學好,但可能已經沒有什麼用了,他在外面欠下的錢是個天文數字,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面對兒子的過錯,劉父無法心安,面對天文數字的外債,他又萬分無奈。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10月22日,警方發現嫌疑車輛,車上除劉文忠外,還有其胞弟劉文龍。


一個兒子逃跑,兩個兒子被抓,不得不說,這樣的結局,又給了劉父意料之外的打擊。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父母對子女的犯罪行為不知情或者完全沒有參與,子女犯罪是不會牽連父母的。


從感情上,不管在任何事情上,不管是未成年子女還是成年子女,孩子行為產生的後果,都直接關係著父母的憂戚榮辱。

 

孩子犯下的罪責,永遠是壓在父母心頭的大山。


 

2015年,中央十套《講述》欄目播出了一期名為《兒子,回來吧》的節目。

 

節目中白髮如雪的老人叫李雪英,多年前,她的兒子大學畢業後炒股欠下了75萬元外債,兒子離家出走,那之後音訊全無。

 

李雪英老人堅定地認為,只要自己替兒子還清了所有外債,兒子就可以回家了。


她每天提著籃子在大排檔售賣小吃,花甲之年終於替兒子還清了所有債務。

 

李雪英老人的誠信贏得了大家的尊重,面對鏡頭,老人更多的表露的是自己在教育兒子上的自責:

我是一個失敗的母親,我太寵他了太慣他了,,,,,,


我以為孩子大學畢業了,高等學校出來,不需要自己再為他操過多的心了,對兒子的事情粗心大意,才到了當下的田地......

  


李雪英老人的話讓我們認清了這樣的事實:在學校,學生有畢業離校的那一天,可是,在家庭中,孩子永遠沒有畢業離家的那一天。

 

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子女的過錯,不一定是父母種下的因果。


子女的失敗,卻終將成為父母終生的遺憾。


 

龍應臺說,「父母都是有有效期的,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十年前來得有效了。」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兒大不由娘」......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聽到類似的說法。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小時候父母從來沒有和自己好好說過話,長大了已經不習慣聽父母的話。

 

一位朋友,是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少年時,又開始讀寄宿學校,大學畢業後出嫁......朋友和父母的關係一直相處的很疏離。

 

有一次,朋友回家和父母一起吃了頓飯,媽媽炒了一個菜很好吃,可是盤子離自己遠,她沒好意思多夾菜。


回去的路上,她突然想到,那是在自己家吃飯啊?在吃自己父母做的菜啊?為什麼自己吃頓飯還會有不好意思的感覺呢?

 

儘管朋友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自己也會善待日益衰老的父母,但是朋友發現,自己始終無法和父母自然的相處,成年後重新修補親子關係已經成為了一件很棘手的事。


親子關係,就像植物的生長一樣,在對的季節是水到自然成的事,錯過了季節,就變得不容易。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最好的時期事半功倍,失去時機,就難以扭轉乾坤。



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幅照片:

 

在一個裝修豪華的網吧裡,剛剛下工還沒來得及換乾淨衣服的父親找到了沉溺遊戲的兒子。

 

青春期的兒子衣裝整潔,頭也不回繼續玩著。


父親的衣服上沾染著灰漿,臉似乎還罩著一層灰塵,面對兒子的叛逆,他心中翻江倒海,卻沉默無語。


勸,或許已經規勸過許多次了;打,這麼大的孩子還能打嗎?還打得動嗎?


父親的眼神愛恨交織,此時的他無計可施。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林林總總,越是用在幼小的孩子身上越有效,等到孩子人生觀念成型後,錯誤的習慣已經養成了,再科學的方法,實踐起來也會變的棘手。


 

哈佛心理教授吉爾伯特說,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太多的父母忙於生計,認為自己「抱起磚頭,就抱不了你」。


為人父母從來都是一件需要用心且辛苦的事,今天你抱起「磚頭」放下了孩子,日後,孩子就是你心頭永遠也卸不下的「磚頭」。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最大的過錯,就是錯過了陪伴子女的有效期。


在陪伴孩子這條路上,父母越是不捨得花時間和精力,孩子日後走的彎路錯路就越多,那也將是父母這輩子走過的最艱難的路。

 

趁孩子還沒有長大,用心陪護自己的孩子吧,這才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明白,孩子還沒長大,才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機會。

暖觀點作者:-丁暖-  碼字謀愛,攜筆謀生,記錄生活感悟,書寫人生悲喜。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dingnuandenuan




家長微課堂(ID:jzwkt9):這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也有專業的家庭教育方法。關注我們,您會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投稿郵箱:1295661197@qq.com

圖片來自攝圖網和其他網絡

相關焦點

  • 抱歉,這輩子我只想做個普通人了
    「五六年來,他工資就沒怎麼漲過。」「工資比我還低一大截。」「工作十年了,還只是一個科級幹部。」「想換個大點的房子,他完全幫不上忙。」姐姐在我面前唉聲嘆氣:「嫁給他真是倒大黴了。」「他要是有點出息就好了。」「這破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姐姐結婚前一直跟我誇姐夫,結婚後她才赫然發現:「他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
  • 「天文數字」之我見
    原標題:「天文數字」之我見   生活中,人們都免不了和數字打交道,「天文數字」一詞常在媒體和一些文章中出現。   我曾看到過一些寫有「天文數字」的文章:某公司稱,由於管理不善,如今已欠下了天文數字的債務;乾隆六次下江南,所花的錢是天文數字;某品牌化妝品的價格簡直是天文數字;某明星的年收入被曝,竟是天文數字……內容不同,但這裡「天文數字」表達的都是同一意思──數字巨大。讓人費解的是,現實生活中有時數字不是太大,也用「天文數字」來表示。
  • 父母、孩子,身體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幾天前,老媽發來視頻告訴我,她的鼻子在半夜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蜈蚣咬到了,當時她非常難受,還一度的以為有可能自己是不是就這樣走了?但是如果這樣走了之後她會非常的不甘心,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來得及做,包括還沒給我們告別。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我兒子小時候很調皮,學習成績也不好,讀完初中就不讀了,想去了外面打工,當時我老伴怕兒子會跟那些豬朋狗友幹壞事,然後就讓他去讀技術學校,後來兒子也去了,可是兒子三天兩頭不去上課,整天跑出去玩,在學校裡啥都沒學到,白白浪費了三年。
  • 網易雲熱評:這輩子聽的最噁心的話就是,你要這樣我也沒辦法……
    網易雲熱評:這輩子聽的最噁心的話就是,你要這樣我也沒辦法……1、再委屈難過都要加快腳步回家,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很渺小,但是回到家我就是父母的全部了。——網易雲熱評《離家最近的路》2、我問過自己有沒有愛過你,可我不知道。
  • 給兒子100元買可樂,回家後媽媽要找回的零錢,兒子撒謊:沒給我
    給兒子100元買可樂,回家後媽媽要找回的零錢,兒子撒謊:沒給我對於父母來說,如何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也像學生一樣在不斷在學習中前進。最近,小張兒子做出的一件事情,讓他陷入了深思。小張的兒子平時特別乖巧,也很懂事。
  • 真實傾訴:老公只愛兒子——懷孕8個月的我,不想生了!
    他在離婚後借了一筆錢開始做生意,沒想到生意做得不錯,買了房買了車,現在公司辦工的這一層樓也是他買下的。我父母也覺得憑曹國寧的條件找怎樣年輕漂亮的女孩找不到,他會娶我,那是我的運氣。從一開始他們就把曹國寧當成我家恩人,每次見面,都非常熱情周到,生怕怠慢了他。我家裡什麼事都跟他商量,讓他拿主意。
  • 父母偏心是什麼感受?網友:我爸就問我過生日為啥不跟他說!
    我父母在我倆歲離婚。 從我記事起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印象最深的一回。小學一年級晚上放學外面下冰雹。特別大的那種。 我們班級一共三十多個學生都是家長接走得。就只有我自己連雨衣都沒有書包放在腦袋上走了一個多小時回家。 一直哭到家。手都腫了 到家又是自己一個人在老房子裡 吃飯睡覺。那時候的我才八歲。 想想現在一切都過去了。
  • 吃了避孕藥生下我兒子!我生個寶寶多麼的不容易!
    因為我才剛21歲,老公才23,都覺得還是和孩子,計劃晚點要寶寶,和老公認識一直避孕,今年2月10號左右和老公同房,同房第二天老公緊急避孕藥,48小時內服用都管用的那種,沒等到下次月經來的時候,就得知懷孕了,唯一1次沒有避孕結果還中獎了,當時正在上班,趕緊請假去醫院,因為我知道吃了避孕藥,寶寶是不可以生下的,去了3家大醫院,2家都說不能生下來,生下來就風險,只有一家最大的醫院,婦科醫生幾乎我問便了,都說可以生下來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如何評價
    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容易之一的諾貝爾獎,每次的得主不論是哪個國家的都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不小的影響力。他習慣性的帶著圓圓的小眼鏡,有著亞洲人的面孔,但是卻有著一口流利標準的美式發音,問他是否會講中文,他卻表示自己並不會講。他獲得了2008諾貝爾化學獎,全國人們都沸騰了,但是他卻急忙跟中國劃清界限,並且表示自己這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因而引起華人的憤怒。
  • 「你讓姐夫幫我找工作吧」「你不還他錢,他不可能幫你」
    在外人眼裡看來,明欣和王帆兩口子生活美滿,可事實上,有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埋伏在他們身邊,這顆炸彈就是明欣的弟弟。弟弟是明欣家裡的掌上明珠,從小被父母慣壞了,不學無術。生弟弟的時候,父母都已經上了年紀,對弟弟十分溺愛,也沒有心思去教育,弟弟要什麼就給什麼。自從明欣大學畢業之後,撫養弟弟的責任就落在了明欣的肩膀上,明欣不僅需要交每一年的學費,還要每個月按時給他打生活費。
  • 13公斤重的漸凍症兒子說:爸爸別給我治了,省下錢給姐姐上大學用
    這是被「漸凍」了13年的兒子庚遠說的話,聽了之後,我心如刀絞,痛恨自己無能,覺得自己是個不合格的父親,不能讓子女得到好的教育,不能給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好的治療,甚至連妻子也沒能留住,讓孩子們失去了母愛。懂事的女兒知道我心裡難受,每天除了照顧弟弟,還要端茶、端水來照顧我、安慰我,在女兒的關心下,我終於走出了自己的心魔。如今女兒已經是一名高三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她告訴我說:「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考個好學校,將來找份好工作,讓你和爺爺不再受苦,讓弟弟多一份希望,讓我們這個家庭徹底改變。」
  • 生命密碼——每一個孩子都是來療愈父母的
    作為80後的一族,雖然沒在該學習的時候去學習,卻很幸運的在該結婚生孩子的時候一樣沒耽誤。女兒今年9歲,兒子7歲,兒女雙全也算是得意的一件事。初為人母,前幾年自我感覺,還是做的很不對的,在這裡我要向孩子說聲對不起。之前因為家庭關係的緊張,所以把壞情緒都給到了孩子。
  • 弟弟讓我養,我的孩子誰又來養!女兒的吶喊,讓父母無言以對
    多數決定要二胎的父母,要麼就是要多一個兄弟姐妹相伴,不會讓孩子一直是獨生女,以後沒有幫襯,也不會有親朋好友。或者是一些傳統的父系家族,想趕緊生個兒子,搞得家裡就像繼承了王位一樣。「你們的孩子由我撫養,誰來幫我撫養?」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請好好愛孩子,別讓他們覺得不值得
    >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小朱爾告訴我們,孩子們選擇父母,是他們自己的主張,不只是父母一時歡愉的產物,也不是機緣巧合的將就。小女孩當時呆了幾秒沒出聲。面對爸爸這突然的變化,她還沒做好準備。但接下來她就乖乖地在爸爸身邊轉悠,也不敢鬧了。她是不敢惹爸爸生氣了。
  • 華裔家長快瘋了:我的孩子怎麼會染指大麻?
    兒子出生了,一天天長大了,越來越像我,和父親也越來越有距離。先生也不擅於表達,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有時兒子就成了他的出氣筒。照片來自網絡,非現場圖今年暑假,上大一的兒子回來了。開始的半個月還是不錯的,但一直忙著找的暑期工很不順利。
  • 「我要抱孫子,她生不了兒子就離婚「母親逼兒子離婚,毀了一生
    在每個父母眼裡,都有一個期望,都是期望孩子過得好,同時還要表現得很優秀,小時候比成績,長大了比工作,這是眾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她們希望自己的兒子,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孩子,最好還是個大胖小子。可世上哪有那麼多夢想成真的事,還不是經歷過了,拼搏了,付出了,才得來的,收貨愛情就要付出愛情。
  • 穿越貧困線:這塊屏帶孩子去看外面
    那裡的孩子上完小學還不能掌握漢語拼音,全村找不到幾本適合小學生的課外讀物,更不知道數學可能有更多有趣的玩法。宇宙、時空、生命旅程,城市孩子張口就能講出的宏大主題,山裡娃們聽著卻呆若木雞。他們甚至也不知道北大、清華,不知道小豬佩奇。  改變從一部簡陋的智慧型手機開始。近幾年,諸多在線教育機構開始嘗試搭橋。
  • 兒子上課傳紙條被罰抄1000遍,我教兒子理解老師,卻被專家批評了
    至於後面的不打掃衛生,我覺得兩個孩子完全是在對抗老師,洩憤。兒子說:「某某同學說了,他下次還寫,搞一支字跡能隱形的筆寫,讓老師沒證據抓。」「 面對這樣的衝突,我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我理解兒子是個有想法的孩子,我也理解兒子對於不認可的東西無法做到坦然接受。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他違反學校規矩卻是事實。儘管我也認為老師的處理方式欠妥當,但是我覺得我不能製造家校衝突,這會加劇兒子在學校的困難處境。於是我這樣開導兒子。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真的很無語,我在北京動物園當過幾次「no 餵」的志願者,有些小孩家長絕了,拎著菜籃子來的, 讓她別餵了,但趁你不注意又去喂,動物園規定好的科學膳食譜不比你這幾根胡蘿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