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作為中國最夠學府之一,百年以來清華大學培養出了十幾萬的優秀人才。其中不乏有很多大師級別的人物。在各自的學術以及對祖國的貢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清華大學都出過哪些大師呢?
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被譽為「中國科技領軍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名譽主任,吉林大學教授、名譽校長,中國量子化學之父。
是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科學獎、法國國立學院布德埃獎章、伽利略·伽利萊獎章、義大利共和國最高騎士勳章、埃·馬諾瑞那愛瑞奇科學和平獎等。
1948年獲博士學位。1957年與李政道因「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1933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為中國人造衛星事業作出傑出的貢獻。
1955年,錢學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國,致力於祖國的科技事業。他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也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六十年代初期參與了中國核武器的研製工作,是當時理論研究的主要主持人之一,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作出了貢獻。
1931年至1937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院學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上海大學校長。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8年,錢三強回國,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與其妻何澤慧積極組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併兼任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