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區成功研發國內首臺互動式數字天象廳

2021-01-14 華龍網

    日前,記者從區經信委獲悉,我區重慶梧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WWT(萬維天文望遠鏡WorldWide Telescope的簡稱)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已正式交付我市某小學使用。據了解,該公司研發的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為國內首臺。

    重慶梧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2001年註冊落戶到我區,是一家致力於顯微鏡數碼攝像產品和天文望遠鏡數碼攝像產品及相關圖像處理軟體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7月22日,曾被國家天文臺選用為「長江大日食」全球直播活動重慶站的直播單位。

    據了解,該公司研發的WWT系統是一套架構在虛擬天文臺理念和技術基礎上,由大量數據驅動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該廳將世界上各大天文望遠鏡、天文臺、探測器的觀測數據集合在一起,將最豐富的天文觀測數據融合到一個無縫的數字宇宙中,並通過圓幕投影的可視化方式,立體地呈現給操作者。在使用該系統時,無論是知識淵博的科學家還是對天文好奇的小學生,都可以通過該軟體系統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星空漫遊影片。與此同時,天文教師可以藉助WWT系統,把世界上最豐富的天文知識資源置於指尖,為學生提供全新的互動式教育。日前,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安裝並使用了全國首臺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記者 何超)

    相關新聞

    「狀態測試儀」1分鐘檢測高危從業者身體狀況

    記者獲悉,由重慶梧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人因狀態指標測試儀」(以下簡稱狀態測試儀),今年也成功進入市場。該儀器一分種就能測試出高危職業從業者的身體狀況。

    據了解,狀態測試儀用一分鐘就可以測試人體的反映速度、酒精濃度、紅外體溫、肺活量、血氧等。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煤礦、高架線、煙花爆竹生產、長途車駕駛等「高危」工種對從業人員的身體要求非常嚴格,工作人員在醉酒、生病、疲勞等狀態下都不適宜上崗。狀態測試儀可以快速有效地檢測上崗人員的實時身體狀態,避免涉危工種因人體狀態因素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目前,該儀器正在達州金剛煤礦進行試用,全市已有6家廠礦預定了千餘臺狀態測試儀。(記者 何超)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
    學生在新落成的天象廳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近日,國內首座由海量科學數據驅動運行的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建成中國科學院、微軟研究院、重慶市九龍坡區領導共同為天象廳揭牌剪彩  萬維天文望遠鏡(WorldWide Telescope,簡稱WWT)是一套架構在虛擬天文臺理念和技術基礎上,由海量數據驅動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系統
  • 國內首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 足不出戶遨遊宇宙
    今天上午,國內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重慶石新路小學科技館,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座天象廳的功能超越了國內許多天文館裡的天象廳,學生在裡面不僅可以學習天文知識,還可以看到各種天象,以及最新最全的宇宙模樣。  據介紹,Worldwide Telescope(簡稱WWT)是微軟研究院設計開發的一套純數字互動式天象廳系統。
  • 廣東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落戶華南師大附中
    2016年10月19日,廣東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在華南師大附中正式驗收並舉行揭牌儀式。
  • 【中國科學報】國內首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在渝落成
    國內首座由海量科學數據驅動運行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10月21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正式交付使用。這是國內首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  國家天文臺博士崔辰州介紹,萬維天文望遠鏡(簡稱WWT)是一套架構在虛擬天文臺理念和技術基礎上,由海量數據驅動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系統。
  •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這裡可以真實感受各類「天文奇觀」 發布日期:2019-11-04 08:38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記者日前從南湖區教育體育局獲悉,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已正式落戶光明小學。據悉,該天象廳也是浙江省為數不多的準專業性的數字天象廳之一。  這幾天,光明小學操場邊矗立起了一個白色半圓形球體,它就是即將落成的「光明天象廳」,將為渴望天文知識的孩子們打開一扇探索星空的窗戶。  2015年,光明小學配置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孩子們開始和天文結緣。
  • 互動式數字天象廳首次亮相全國科技周
    中國虛擬天文臺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原型展示在科普樂園二樓東廳閃亮登場。本屆科技活動周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主題為「創新引領共享發展」,旨在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
  • 德令哈市天文科普館:移動數字天象廳讓你遨遊太空
    9月15日,以「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科普日」宣傳活動現場,德令哈市天文科普館帶來的移動數字天象廳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近距離感受天文科技的樂趣。移動數字天象廳是一座直徑6米的充氣球幕影院,可以容納30至40人觀看天象節目。
  •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東汽研製的國內首臺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周亞飛 攝      24小時發電,投運不造成環境汙染  本報訊(記者 吳曉彤)6月9日,由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機組完成廠內空負荷試車,順利衝轉至額定轉速,成功進行了110%的超速試驗,各項指標優良,這標誌著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汽輪機組研製成功
  • 元旦將出現「超級滿月」萬維天象廳入駐佘山之巔
    原標題:元旦將出現「超級滿月」 萬維天象廳入駐佘山之巔  東方網12月2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2018年,將以一個超級滿月迎接新年。青年報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室獲悉,除了元旦的超級明月外,2018年還將在1月31日、7月28日出現兩次月全食。
  • 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成功交付
    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成功交付。紅網時刻6月10日訊(通訊員 韓暉)近日,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在湘電股份低壓電機事業部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交付儀式,標誌著由湘電股份自主研發的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正式投放市場。
  • 雪人股份氦氣噴油式螺杆壓縮機入選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
    入選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  近日,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了《關於公布2018年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名單的通知》(閩工信函裝備〔2018〕81號),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國內首臺 重慶造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成功交付
    重慶日報消息,記者昨(9)日從江津區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6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壓縮發電機組完成機械運轉試驗,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出廠交付用戶,這對於推動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商業化具有裡程碑意義。
  • 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川研製成功
    實現我國萬千瓦級風力發電機自主品牌歷史性突破  本報訊(記者 餘如波)8月21日,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位於德陽的東方電機研製成功。記者當天從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獲悉,這是國內最大單機容量的海上風力發電機。
  • 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8英寸矽單晶
    8月23日,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體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由公司研製開發的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首顆8英寸矽單晶。同時,研發團隊還解決了其中的軸動密封、抗震動、軸水冷、氣流場等諸多技術難題,從而為單晶體材料總體質量的提高夯實了裝備基礎。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的發展,對單晶材料的內在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矽單晶的下遊產品,矽晶圓為例,其作為微電子產業最重要的原材料,長期以來嚴重依賴進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而此次晶盛機電硬軸直拉爐的成功研製,則為國內大矽片行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保障。
  • 儀器儀表今日看點:國內首臺碳纖維抽油杆超聲波檢測裝置研發成功
    國內首臺碳纖維抽油杆超聲波檢測裝置研發成功 投入試運行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在勝利新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工業園,完成了「碳纖維抽油杆超聲波在線連續檢測裝置」的現場調試工作,現場數據採集達到預期效果,標誌著該中心研發的國內首臺碳纖維抽油杆超聲波檢測裝置取得成功。
  • 邁得醫療獲評2020年度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國內首臺(套)產品
    全景網1月6日訊 近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財政廳聯合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名單的通知」。其中,邁得醫療(688310)「血液透析用中空纖維膜自動紡絲線」 成套裝備,又獲評2020年度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國內首臺(套)產品。
  • 國內首臺24MW 6000r/min管線電機在東方電氣研製成功
    東方電氣集團研製的管線電機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6日訊(孫小剛 鄔明俊 記者 周鴻)7月6日,來自東方電氣集團消息,近日,國內首臺24MW 6000r/min管線電機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電機」)順利通過型式試驗,標誌著東方電機成功研製國內首臺24MW 6000r/min管線電機,實現了管線電機行業技術上的跨越,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 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東方電氣研製成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8月21日,東方電氣集團傳來好消息:這一天,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成功。據介紹,該臺發電機將發往福建,安裝在興化灣風場。「想著我們製造的500多噸重的風力發電機,將在120多米的海上高空,24小時旋轉,全球最大,想想都挺激動的。」不少參與研製的工作人員說。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尺寸大,加工製造精度要求高。
  • 國內首臺能制氧空氣淨化器:泥瓦工自主研發
    據科技日報報導,曾做泥瓦工的裝修工人郭金昌就是在幹活的時候萌發了空氣淨化的想法並付諸實施,取得成功。報導稱,郭金昌夢想著能研發一種制氧機,能讓白天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建築工人,在晚上利用氧氣機來補氧。經過11年多的探索,郭金昌終於成功獲得了6項技術專利,並將自己的發明很快轉化成為一款熱銷國內外市場的空氣優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