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視物變形、放大、縮小的問題概括

2021-01-17 騰訊網

一、看東西變小:

也稱為「小視症」,也就是說所看見的物體比實物小,提示有黃斑部的病變的可能。視網膜中央區水腫、腫瘤、出血都可以使視錐體細胞分散較遠,因而出現小視。

大腦前額葉皮質病變也有一過性雙眼視物變小的症狀。

二、看東西變大:

也稱為「大視症」,與小視症的原因相似。當視錐體細胞因病變被擠在一起時 表現為大視症

三、看東西扭曲:

1.視物扭曲除小視症與大視症常伴有物體形態扭曲;

2.視物扭曲是視網膜脫離的症狀;

3.眼底腫瘤與黃斑部水腫也有視物扭曲的症狀;

4.無晶狀體眼配戴高度凸透鏡片也有嚴重視物扭曲現象,甚至不能接受高度凸透鏡。

5、當前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視網膜扭曲導致視物變形較為常見。

四、視覺問題:

屈光參差問題、雙眼融像問題、眼鏡加工參數等問題也會引起輕微視物變形,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通過對鏡片光度、瞳距調整可以改善。

五、為何有些人戴眼鏡看走臺階有「踏空」的感覺?

有些人戴框架眼鏡,尤其是剛戴的時候,上下樓梯時會有「踏空」感覺。這個問題在日常驗光配鏡工作中比較常見。怎麼給顧客解釋呢?或者我們是怎麼理解的?

首先什麼是踏空呢?不管戴不戴眼鏡,日常生活中都有踏空的經歷,比如夜裡下昏暗的樓梯,你以為下面沒有階梯了,結果還有最後一個,一下子就踏空了。所以踏空就是你實際踩入的點比你看到(或感知到)的點要低。

近視鏡片是凹面鏡,其周邊厚,中間薄,這也是「稜鏡」的構造。稜鏡會改變光的方向。對於標準的三稜鏡來說,光線會像細尖的方向偏移,對於圓形的鏡片來說,光線會向中間偏移。

我們在大腦裡做個試驗:我近視戴著框架眼鏡,走在明亮的樓梯上,我昂首挺胸,眼球下轉,用餘光看著臺階。這時樓梯反射光通過鏡片下部進入我的眼睛,下部的稜鏡效應會讓整個臺階「上浮」,我腳踩入的高度低於看到(感知到)的高度,就會產生明顯的「踏空感」。上下樓梯都一樣。

怎麼解決呢?

a、首先,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如果鏡片沒有稜鏡效應,也就沒有了屈光度,也就沒有了矯正近視的作用。

b、驗光時瞳高要適宜,如果瞳高不適產生的稜鏡效應,這屬於「驗光水平低下的質量問題」。

c、鏡片的中央區域是沒有稜鏡效應的,因此走樓梯是最好是頭低一點,不要昂首挺胸,這樣就不會用鏡片下面的部分來看臺階,踏空會明顯減小。

d、適應一段時間後,我們在走樓梯時,大腦就不會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了,這時踏空感會明顯減少。

e、第一次選鏡框,最好不要選太大的,太大意味著鏡片邊緣厚,意味著稜鏡效應越明顯。

f、乘電梯也是一個方案。

六、少數人戴上隱形眼鏡,為何手機屏會「凹進去」?

很多朋友諮詢為何框架換成隱形眼鏡後會出現看手機屏扭曲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長年配戴框架,剛剛換成隱形眼鏡的情況,度數越高,原框架瞳距、瞳高偏差越大越明顯,這是為何?

這涉及眼鏡片的最基礎特性:"畸變"。畸變是指通過球面鏡片看物體時,物體形狀會發生改變,正度數會感覺像凹進去,負度數會感覺像凸出來。如圖:

非球面鏡片為何貴?這就是因為非球面的設計就是用來解決像畸變問題的,這樣我們戴的框架眼鏡看東西就「正常」了。其實在這裡,專業上留了一個尾巴,再好的非球面鏡片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像畸變問題,因為每個眼睛是不同的。生理學往往會把完美主義者逼瘋,比如視覺成像,成像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都是「近似的」、「模糊的」,但最後通過雙眼視覺和大腦信息處理就可以看到清晰的世界。通過非球面處理過的鏡片,已經可以完美滿足視覺需求,避免像畸變的發生。殘留的一點變形眼睛自身也能處理。對於框架眼鏡的新舊更換,畢竟大家都是框架,改變比較小,一般不會出現視覺變形的問題,適應一下就好了,這也就是某些人剛換新眼鏡,有一點不舒服的原因。但是對於隱形眼鏡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畸變存在,即使用高檔的非球面鏡片,還是會有一點點鏡片凸出的感覺,這時眼睛就會適應性的讓「像」凹進去,這樣就抵消了,眼睛看東西就正常了,也是戴鏡適應的過程。不過換成隱形眼鏡後,隱形眼鏡並不存在「畸變」,但是由於長時間戴框架眼鏡,還處在「適應」當中,這時「鏡片」不凸了,但視覺還是有個「凹」的適應,看東西也就感覺有點「凹」了。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凹的感覺並不會特別明顯,可能會出現戴隱形眼鏡特別清晰或者有點不適的感覺。但是在看手機時,由於手機屏很亮,像素點強度和密度都很大,會放大這種不適,如果再疊加使用者有調節或集合等雙眼視問題,就會出現看手機屏凹進去的現象,如果堅持戴隱形眼鏡,一段時間後就會適應。當然,並非所有的使用者出現的都是「凹進去」,隨著鏡片光度的不同、散光的不同,也會出現像扭曲的情況,原理是一樣的。

七、戴上隱形眼鏡後怎麼覺得看東西都放大了?

a.對比差異:近視的朋友都有一個生活經驗,戴上框架眼鏡後感覺世界更小了。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戴上眼鏡後視野更清晰了,更聚焦,所以感覺外在物體更小了;其次是一個光學現象,我們後面通過公式來計算到底縮小了多少。如果天天戴著框架眼鏡習慣了,摘掉眼鏡是不是會覺得外界物體變大了呢?這就是之所以戴上隱形眼鏡會覺得物體放大的原因,習慣了框架的縮小視野,變回正常視野會覺得放大。這對中高度近視顧客比較明顯,中高度近視顧客平時不戴眼鏡是看不清稍遠處物體的,也就沒有大小之分,現在用上隱形眼鏡,跟框架一對比,就比較明顯放大了。

b.光學現象:上面這種解釋是我們平常對顧客講得最多的,但這裡有個小問題不知您發現沒有:並非所有顧客戴上眼鏡都覺得放大很多,也就是說如果近視600度,戴隱形眼鏡後放大程度可能是不一樣的。甚至來說,框架眼鏡也有這樣的情況,並非同樣度數的框架眼鏡使用後縮小程度是一樣的。這又是為什麼呢?近視分為軸性近視和指數性近視,一種是由眼軸增長引起的,一種是由於晶狀體和角膜曲率引起的。通過光學計算,這兩種近視使用隱形眼鏡和框架後的放大和縮小相對比率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通過鏡片的焦距和焦度等公式算出成像大小。度數越高,差異越大。

相關焦點

  • 視物模糊變形 當心老年性黃斑變性
    原標題:視物模糊變形 當心老年性黃斑變性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老年性眼病患者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增多趨勢。白內障、青光眼、病理性近視等眼部疾病,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視力健康,然而還有一種眼病——老年性黃斑變性也是老年人視力的隱形殺手。現在它已經取代白內障,成老年人失明的第一大元兇。
  • 趣味探究:放大縮小為啥圖形不走樣——比例的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同學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不知從何答。 美美老師並不著急,又出示了一幅房屋設計圖,繼續說道:「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圖象的放大和縮小的問題:如修建房屋和橋梁,修建公路和鐵路都需要先把物體繪製在圖紙上,就是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進行縮小。
  • 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
    天氣寒冷,大家都會注意身體各個部位的保暖,卻容易忘記給我們的眼睛保暖,實際上我們的眼睛也怕冷,很多眼病在冬季表現得更加明顯:眼睛乾澀酸脹、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變形,眼前有黑點飄過……這些看似很平常的症狀,不僅影響視力和生活,嚴重的還會造成失明!
  • 只需眨眨眼,就可放大縮小眼前的畫面!
    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很多人由於長時間的盯著電子屏幕導致眼睛近視等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雖然人們可以選擇去做手術,但是在眼睛裡做手術還是有著很大的風險,而且後遺症可能會比較多,因此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戴著框架眼鏡,有的人選擇佩戴隱形眼鏡。
  • 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縮小的技巧
    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縮小的技巧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無限縮小使用常規方法也能實現,只是使用常規方法不利於觀察字體放大或縮小時的變化具體操作如下:word字體放大或縮小圖1二、使用快捷鍵來放大或縮小word字體
  • 哆啦A夢的放大縮小燈實際上是個坑?
    比如放大縮小燈。放大縮小燈是哆啦a夢裡出場率較高的實用性道具,其功能非常便利,通過照射就能放大縮小物體的體積和重量,再照一次便恢復原狀,在哆啦a夢的故事中多次出現。那麼,放大縮小燈如果在現實中對人用了會怎樣呢?
  • 繪畫時用概括的眼光看人臉:鵝蛋形、四方形、圓形
    最簡單的線條組合成的圖形,可以概括為三種,一種是方形,一種是圓形,一種是三角形。在這之上千變萬化,或者是多邊形,或者橢圓,或者不規則圖形。這就是最原始的繪畫,也是最原始的語言表達,常見於古代的石壁上。 今天來說的,是繪畫中常見的三種臉形:鵝蛋形、四方形、圓形。根據這三種常見的臉的形狀,可以畫出各種各樣的人物角色。
  • 【凸透鏡】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例1 凸透鏡焦距f等於15cm,當把物體放在主光軸上距光心31cm時,所成的像一定是(    )A.縮小倒立的實像B.放大倒立的虛像C.縮小正立的實像D.放大正立的虛像例3 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蠟燭距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當蠟燭距透鏡18cm時,所成的像(    )A.一定成放大的實像B.一定成縮小的實像C.可能成縮小的實像D.可能成放大的虛像分析:物距是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說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我們把它寫成
  • PCB工藝中底片變形問題分析
    3、對於線路簡單、線寬及間距較大、變形不規則的圖形,可採用將底片變形部分剪開對照鑽孔試驗板的孔位重新拚接後再去拷貝,稱此法「剪接法」。   4、採用試驗板上的孔放大成焊盤去重變形的線路片,以確保最小環寬技術要求,稱此法為「焊盤重疊法」。
  • 高速放大器設計三大常見問題, TI 幫您攻克
    在使用高速放大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熟悉其通用的規格並了解其特定概念。在本文中,高速放大器是指增益帶寬積(GBW)大於或等於50 MHz的運算放大器(op amps),但這些概念也適用於低速器件。以下設計師在使用高速放大器時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
  • 收縮包裝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_行業技術_紙業資訊_中國紙業網
    在收縮包裝的過程中,常遇到一些問題如收縮膜的脹氣、霧化、魚眼等問題。這些問題可透過調節機器設定來修正,最常調整的包裝機的溫度、循環風風速、輸送帶速度、透氣孔的數量及收縮膜大小。 以下將會說明一些最常見的收縮包裝問題及解決方案。
  • 申論概括歸納題最常見的命題方式是什麼?
    一、題型分類及考察頻率歸納概括題按照作答要素,主要可以分為概括問題、原因、影響、對策幾種,但隨著考題不斷創新,2017年國考省部級試卷中也還出現了「概括功能」這一新穎的問法。從近10年國考真題的統計結果上看,10年間20套國考真題試卷中考查了24次概括題,可謂是有考必查。
  • 盤點七種手機信號放大器安裝的常見問題
    盤點七種手機信號放大器安裝的常見問題 佛山林創 發表於 2020-06-09 15:01:07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信號放大器也普布出現在的家庭中。
  • 手機信號放大器安裝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眾所周知,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是手機信號弱的最佳方案.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高大建築物裡邊、地下室、商場、餐廳、卡拉OK桑拿按摩等娛樂場所、地下人防工程、地鐵站等許多地方都安裝了手機信號放大器,以解決這些信號盲區、弱區等信號差的問題。
  • 放大器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經驗總結
    本文將討論一些最常見的應用問題,並給出實用的解決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686.htm  AC耦合時缺少DC偏置電流迴路  最常遇到的一個應用問題是在交流(AC)耦合運算放大器或儀表放大器電路中沒有提供偏置電流的直流(DC)迴路。
  • ...OF CHINA」的字體縮小,並放大臺灣英文名稱「TAIWAN」字樣...
    【民進黨當局發布新版護照把「臺灣」字體搞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搞小動作改變不了事實】民進黨當局今天公布新版護照封面,將中華民國的英文名稱「REPUBLIC OF CHINA」的字體縮小,並放大臺灣英文名稱「TAIWAN」字樣。
  • 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之後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打開APP 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之後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發表於 2020-03-13 15:35:00 手機手機信號放大器的調整詳細說明 1.
  • 在製造多層線路板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打開APP 在製造多層線路板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發表於 2019-05-06 13:42:22 下面分享一下多層線路板製造中常見的問題。 一、線路蝕刻不良所造成的線路變形問題 在多層線路板外層線路蝕刻時,如果銅箔稜線深入板面樹脂相當深,蝕刻後密集線路區可能還會留有殘銅,這些現象可能在蝕刻後並不容易察覺,但是在化鎳浸金製程後卻能發現線路或焊墊邊緣長出變形的線路或金屬區。這個問題有時候會被認為是殘留或水洗不良的問題,但是實際上是線路蝕刻或是銅皮選擇不當的問題。
  • 視錯覺欣賞:愛麗絲魔法屋
    不需要吃蘑菇,只要走進這個房間,你就獲得了「變大變小」的能力:(錄製者:The Royal Institution)這個視錯覺模型名叫艾姆斯房間這個視錯覺的關鍵在於房間的形狀,窗戶、地板和牆看起來都與普通的房間沒什麼兩樣,但它真實的形狀卻是下圖中的樣子,格子地板、牆上的裝飾物其實都是變形的,只是從特定的視角看恰好和普通的立方體房間有同樣的投影。
  • 加州大學研製隱形眼鏡「黑科技」:眨眼就能放大縮小眼前畫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研究出一種由眼睛運動控制的機器人隱形眼鏡,佩戴者可通過簡單地眨眼來使眼前畫面放大或縮小。英國《獨立報》7月28日報導了這一消息。仿生鏡片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人眼的電信號,這些信號被稱為「電子眼圖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