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東西變小:
也稱為「小視症」,也就是說所看見的物體比實物小,提示有黃斑部的病變的可能。視網膜中央區水腫、腫瘤、出血都可以使視錐體細胞分散較遠,因而出現小視。
大腦前額葉皮質病變也有一過性雙眼視物變小的症狀。
二、看東西變大:
也稱為「大視症」,與小視症的原因相似。當視錐體細胞因病變被擠在一起時 表現為大視症
三、看東西扭曲:
1.視物扭曲除小視症與大視症常伴有物體形態扭曲;
2.視物扭曲是視網膜脫離的症狀;
3.眼底腫瘤與黃斑部水腫也有視物扭曲的症狀;
4.無晶狀體眼配戴高度凸透鏡片也有嚴重視物扭曲現象,甚至不能接受高度凸透鏡。
5、當前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視網膜扭曲導致視物變形較為常見。
四、視覺問題:
屈光參差問題、雙眼融像問題、眼鏡加工參數等問題也會引起輕微視物變形,有些情況是正常的,有些通過對鏡片光度、瞳距調整可以改善。
五、為何有些人戴眼鏡看走臺階有「踏空」的感覺?
有些人戴框架眼鏡,尤其是剛戴的時候,上下樓梯時會有「踏空」感覺。這個問題在日常驗光配鏡工作中比較常見。怎麼給顧客解釋呢?或者我們是怎麼理解的?
首先什麼是踏空呢?不管戴不戴眼鏡,日常生活中都有踏空的經歷,比如夜裡下昏暗的樓梯,你以為下面沒有階梯了,結果還有最後一個,一下子就踏空了。所以踏空就是你實際踩入的點比你看到(或感知到)的點要低。
近視鏡片是凹面鏡,其周邊厚,中間薄,這也是「稜鏡」的構造。稜鏡會改變光的方向。對於標準的三稜鏡來說,光線會像細尖的方向偏移,對於圓形的鏡片來說,光線會向中間偏移。
我們在大腦裡做個試驗:我近視戴著框架眼鏡,走在明亮的樓梯上,我昂首挺胸,眼球下轉,用餘光看著臺階。這時樓梯反射光通過鏡片下部進入我的眼睛,下部的稜鏡效應會讓整個臺階「上浮」,我腳踩入的高度低於看到(感知到)的高度,就會產生明顯的「踏空感」。上下樓梯都一樣。
怎麼解決呢?
a、首先,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如果鏡片沒有稜鏡效應,也就沒有了屈光度,也就沒有了矯正近視的作用。
b、驗光時瞳高要適宜,如果瞳高不適產生的稜鏡效應,這屬於「驗光水平低下的質量問題」。
c、鏡片的中央區域是沒有稜鏡效應的,因此走樓梯是最好是頭低一點,不要昂首挺胸,這樣就不會用鏡片下面的部分來看臺階,踏空會明顯減小。
d、適應一段時間後,我們在走樓梯時,大腦就不會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了,這時踏空感會明顯減少。
e、第一次選鏡框,最好不要選太大的,太大意味著鏡片邊緣厚,意味著稜鏡效應越明顯。
f、乘電梯也是一個方案。
六、少數人戴上隱形眼鏡,為何手機屏會「凹進去」?
很多朋友諮詢為何框架換成隱形眼鏡後會出現看手機屏扭曲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長年配戴框架,剛剛換成隱形眼鏡的情況,度數越高,原框架瞳距、瞳高偏差越大越明顯,這是為何?
這涉及眼鏡片的最基礎特性:"畸變"。畸變是指通過球面鏡片看物體時,物體形狀會發生改變,正度數會感覺像凹進去,負度數會感覺像凸出來。如圖:
非球面鏡片為何貴?這就是因為非球面的設計就是用來解決像畸變問題的,這樣我們戴的框架眼鏡看東西就「正常」了。其實在這裡,專業上留了一個尾巴,再好的非球面鏡片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像畸變問題,因為每個眼睛是不同的。生理學往往會把完美主義者逼瘋,比如視覺成像,成像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都是「近似的」、「模糊的」,但最後通過雙眼視覺和大腦信息處理就可以看到清晰的世界。通過非球面處理過的鏡片,已經可以完美滿足視覺需求,避免像畸變的發生。殘留的一點變形眼睛自身也能處理。對於框架眼鏡的新舊更換,畢竟大家都是框架,改變比較小,一般不會出現視覺變形的問題,適應一下就好了,這也就是某些人剛換新眼鏡,有一點不舒服的原因。但是對於隱形眼鏡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畸變存在,即使用高檔的非球面鏡片,還是會有一點點鏡片凸出的感覺,這時眼睛就會適應性的讓「像」凹進去,這樣就抵消了,眼睛看東西就正常了,也是戴鏡適應的過程。不過換成隱形眼鏡後,隱形眼鏡並不存在「畸變」,但是由於長時間戴框架眼鏡,還處在「適應」當中,這時「鏡片」不凸了,但視覺還是有個「凹」的適應,看東西也就感覺有點「凹」了。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凹的感覺並不會特別明顯,可能會出現戴隱形眼鏡特別清晰或者有點不適的感覺。但是在看手機時,由於手機屏很亮,像素點強度和密度都很大,會放大這種不適,如果再疊加使用者有調節或集合等雙眼視問題,就會出現看手機屏凹進去的現象,如果堅持戴隱形眼鏡,一段時間後就會適應。當然,並非所有的使用者出現的都是「凹進去」,隨著鏡片光度的不同、散光的不同,也會出現像扭曲的情況,原理是一樣的。
七、戴上隱形眼鏡後怎麼覺得看東西都放大了?
a.對比差異:近視的朋友都有一個生活經驗,戴上框架眼鏡後感覺世界更小了。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戴上眼鏡後視野更清晰了,更聚焦,所以感覺外在物體更小了;其次是一個光學現象,我們後面通過公式來計算到底縮小了多少。如果天天戴著框架眼鏡習慣了,摘掉眼鏡是不是會覺得外界物體變大了呢?這就是之所以戴上隱形眼鏡會覺得物體放大的原因,習慣了框架的縮小視野,變回正常視野會覺得放大。這對中高度近視顧客比較明顯,中高度近視顧客平時不戴眼鏡是看不清稍遠處物體的,也就沒有大小之分,現在用上隱形眼鏡,跟框架一對比,就比較明顯放大了。
b.光學現象:上面這種解釋是我們平常對顧客講得最多的,但這裡有個小問題不知您發現沒有:並非所有顧客戴上眼鏡都覺得放大很多,也就是說如果近視600度,戴隱形眼鏡後放大程度可能是不一樣的。甚至來說,框架眼鏡也有這樣的情況,並非同樣度數的框架眼鏡使用後縮小程度是一樣的。這又是為什麼呢?近視分為軸性近視和指數性近視,一種是由眼軸增長引起的,一種是由於晶狀體和角膜曲率引起的。通過光學計算,這兩種近視使用隱形眼鏡和框架後的放大和縮小相對比率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通過鏡片的焦距和焦度等公式算出成像大小。度數越高,差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