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究:放大縮小為啥圖形不走樣——比例的意義

2020-12-10 騰訊網

【題記】

僅僅有課改的理念,而受困於「方法」,是當今課改遭遇的最大尷尬。——摘自《不能忽視的「兩率」》

「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是一切尊重的起點,也是高效課堂的「開始」。——摘自《高效課堂是什麼》

下面用「情景數學」的方式來給同學們講書上的「正統知識」,你來一起品品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是有趣一點呢?

美美老師在今天的課堂上,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她把地圖掛在黑板上,然後問同學們:「你知道這地圖是怎麼繪製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同學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不知從何答。

美美老師並不著急,又出示了一幅房屋設計圖,繼續說道:「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圖象的放大和縮小的問題:如修建房屋和橋梁,修建公路和鐵路都需要先把物體繪製在圖紙上,就是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進行縮小。再比如,大家看……科學家在觀察很小的微生物時都要用放大鏡,然後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把他們記錄下來。」(圖片展示)

說到這裡,小陽似乎明白人,他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了。地圖的繪製也是把實地縮小了很多很多倍,才能畫到紙上的,老師,我說得對嗎?」

美美高興地點點頭,並在黑板的一角,寫下「放大」、「縮小」這樣的字眼。

寫完後,又出示了一幅掛圖,問同學們:「把放大前後的兩幅長方形的畫相比,你能發現什麼?」她見同學們又有點為難,又出示兩幅畫長和寬的數據:第一幅長方形畫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第二幅長方形畫的長是16釐米,寬是10釐米。

小芳這時也不甘示弱,搶著說:「我覺得第二幅畫的長放大到原來的2倍,寬也放到到原來的2倍,也就是把原來的圖形按2:1的比放大的。」

美美老師順著小芳說的話,追問大家:「誰來說說,剛剛小芳說的2∶1表示的是哪兩個數量的比。」

大虎這時也終於理解了大家的意思,站起來說:「這時的2∶1,既表示兩個長之間的比,也是兩個寬之間的比。」

「很好!這樣看來,我們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美美老師表揚了大虎,繼續問大家,「如果要把第一幅畫按1:2的比縮小,縮小後的長和寬各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是多少釐米?」

大家爭先恐後地算了起來,不一會兒,就算出來了:長是4釐米,寬是2.5釐米。

美美看大家興致很高,就提問道:「請同學們仔細看看放大或縮小之後的圖形,再比一比,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大虎又要搶著說了:「老師,我覺得,他們的樣子一點沒變!」大家也表示贊同。

【善思好問】為什麼圖形大小不一樣卻沒有變形呢?

美美老師接著說:「根據同學們剛才的討論與計算,我們能不能把圖形的長和寬的比連在一起寫呢?」

小陽說:「我知道,可以分別寫成8∶5、16∶10、4∶2.5,同學們,我說得對不對呢?」大家再一次表示贊同。

美美接過話茬:「小陽剛才說出三個比,因為這三個圖形放大縮小後一點也沒變樣,是因為它們的比值是一樣,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比用等號連接起來,比如我們寫8∶5=16∶10,同學們也能學著說一說嗎?」

同學們覺得也不沒有什麼難度,於是有的說出了8∶5=4∶2.5,有的說出了16∶10=4∶2.5。

美美老師把同學們說出的一一寫在黑板上,並指著這些式子問大家:「同學們知道這些式子叫什麼嗎?」

小慧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說:「老師,這個我知道,這樣的式子叫做比例。這是先自學了課本才知道這些的。」

美美老師大大表揚了小慧:「同學們,你們可要向小慧同學學習,已經把今天覺得內容自學了,所以回答問題總是胸有成竹!」同學們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美美老師接著說:「剛剛我們已經對比例其實有了許多真實的體驗,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請同學們自學課本上『比例』這一內容,看誰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深入,可以嗎?」

自學課本後,開始了學習交流互動。

「誰能說說什麼叫做比例?」美美老師問出了第一個問題。根據同學們的回答,然後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美美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沒難倒大家。於是,「內項」、「外項」的概念也呼之而來,

「因此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是看什麼?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的,怎麼辦?」美美老師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可是有點難度的。大家經過辯論與爭論,最後總結如下: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時,關鍵是看這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別把兩個比化簡以後再看。

在這個問題上,有的同學還舉出了有力的例子來說明:比如,判斷10:12和35: 42這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先要算出 10: 12=

,35: 42=

,所以 10:12=35:42,這兩個比是可以組成比例的。

這時,小陽舉起手,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疑問「之前我們學習了比,現在又學習了比例,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疑問倒是很有意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終於達到了共識: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點睛之筆】當我們學過一個新的概念之後,一定要把它與原來相關的概念進行對比比較,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數學新知識,也更好地溝通了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繫,這樣進行數學學習會更加紮實有效。

課末的挑戰答題開始了,美美老師引導大家進入「挑戰第一關」:

第一關:用手勢判斷下面卡片上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能,就用張開拇指和食指表示;不能就用兩手的食指交叉表示。)

學生判斷後,指名說出判斷的根據。

第二關:現在有2、3、4、6四個數,你能用它們組成不同的比例嗎?

這一關,有一定的難度,美美老師組織大家進行了討論交流。

小芳說:「我是這樣想的,先假設2∶3和4∶6可以組成比例。再算出兩個外項的積2×6=12,以及兩個內項的積3×4=1,因為2×6=3×4,也就是說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所以2∶3和4∶6可以組成比例。」

大家覺得小芳說得有理有據,也是十分的佩服。

接下來的問題是,到底可以組成多少種不同的比例呢?這又是另一個挑戰啊!

大虎站起來說:「我覺得有好多種,但是到底有幾種呢?我有點亂了……」

有的同學也應聲附和,覺得到底有幾種有點搞不清楚呢。

小陽說:「我覺得先寫出一種,再反一下,就是另一種了。比如2∶3=4∶6寫好了,反過來就是3∶2=6∶4。」

問題的關鍵找到了,到底能寫出幾種呢?通過討論交流,大家發現有四種,除了上面的一種外,還有以下三種:2∶4=3∶6、4∶6=2∶3、3∶6=2∶4。

大虎激動的地說:「我發現了,把這四種對比一下你會發現,後兩種就是前兩種的變形,也就是把前兩種情況的等於號前後的比進行了調換而已。」

小芳通過思考,又有了新的發現,她說:「根據上面四種不同的情形,如果把等於號兩邊的兩個比的前項和後項前後調換位置,又會變出另外四種比例了,這樣一種就有8種不同的情形。」

小慧根據大家的想法,又發現了一定不易寫丟種數的辦法,他說:「我的辦法是,做到四個項,先選一個打頭的數字,看作能組成幾種情形的比例,比如2打頭,即把2放在第一項,可以組成兩種比例,它們是2∶3=4∶6、2∶4=3∶6;同樣,3打頭也可以組成兩種情形的比例,它們是3∶2=6∶4、3∶6=4∶2;4打頭的兩種是4∶2=6∶3、4∶6=2∶3,6打頭的兩種是6∶3=4∶2、6∶4=3∶2。這樣也是8種,只是解題思路不一樣而已。」

通過剛才的「頭腦風暴」,同學們對組成比例的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了,也對今後的學習更加信心滿滿了,這種感覺是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所無法體驗的。

我們欠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適合1-6年級)|多家媒體轉載

家長能量朗讀:轉變觀念,改良家教

紀伯倫說: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家庭教育當如是

What,Why & How,關於數學的三個基本問題,你一定要問孩子

小學數學學法指導《學好數學三句話》(適合1-6年級)

相關焦點

  • 教你如何通過CAD快捷鍵SC,對需要的圖形進行放大或者縮小
    1.下面舉例如圖1所示::當我們需要在一個長方形放大縮小時,這時就要用到這個SC縮放指令了,先打開CAD,隨便繪製一個正方形,然後在下面的指令欄輸入SC,按回車鍵後點擊光標左鍵框選我們需要縮放的正方形,我們框選中正方形後會變成虛線的正方形證明你框選成功了哦。
  • cad縮小快捷鍵?
    以筆者正在使用的AutoCAD 2016為例,對圖形進行縮放實際上有多種方法,第一種我們可以通過繪圖功能區上的快捷功能按鈕。選擇想要縮放的圖形,然後在下方的命令區,【輸入縮放比例因子】,比如想讓圖形放大兩倍,比例因子就輸入2。同理,輸入0.5,圖形就縮小成了原來的一半。第二種方法: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輸入【SC】,然後在上方彈出的選項卡裡選擇【SCALE】。
  • CAD出圖比例問題詳解,CAD繪圖比例和列印比例應該怎麼設置?
    三.列印比例:       就是將繪製的CAD圖形列印輸出到紙張上時的縮放比例。假如我們要將電腦上長42000×寬29700的圖框中的一張圖列印到一張420mm×297mm的A3號圖紙上,也就是圖形被縮小了100被列印,也就是說列印比例是1:100。
  • 具有有限面積的平面封閉圖形,其周長可以無限嗎?
    然而在歐氏幾何的範疇內似乎是找不到面積有限、邊長無限的圖形!那找不到就不存在嗎,真的找不到嗎?數學家從來都是槓精,終於1904年瑞典數學家科赫作出了一條「雪花曲線」:曲線所圍圖形的面積是有限的,但其周長卻是無限的。
  • 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縮小的技巧
    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縮小的技巧word字體無限放大或無限縮小使用常規方法也能實現,只是使用常規方法不利於觀察字體放大或縮小時的變化具體操作如下:word字體放大或縮小圖1二、使用快捷鍵來放大或縮小word字體
  • 【凸透鏡】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例1 凸透鏡焦距f等於15cm,當把物體放在主光軸上距光心31cm時,所成的像一定是(    )A.縮小倒立的實像B.放大倒立的虛像C.縮小正立的實像D.放大正立的虛像例3 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蠟燭距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當蠟燭距透鏡18cm時,所成的像(    )A.一定成放大的實像B.一定成縮小的實像C.可能成縮小的實像D.可能成放大的虛像分析:物距是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說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我們把它寫成
  • 銀河系按比例縮小到地球大小,那麼太陽會有多大?
    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如果放大到銀河系,地球只是一粒塵埃,如果放大宇宙中,地球可能只是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它的直徑達140萬千米,一個太陽的大小相當於130萬個地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太陽有多麼大。當然這是跟地球比,而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銀河系有很多,在宇宙中那更是無數。
  • 比例尺詳解(大小比例尺之分)
    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縮尺。
  • 掌握這些圖形設計法!輕鬆徵服甲方
    替換的圖形設計技巧就是在圖形中尋找兩個和主題相關的視覺元素,用其中的一個代替另一個的一個部分,從而使得意義得到體現兩者替代要巧妙,在形態上能夠找到合適的位置和比例,並使人們能夠清晰明白地理解設計意圖。
  • 哆啦A夢的放大縮小燈實際上是個坑?
    比如放大縮小燈。放大縮小燈是哆啦a夢裡出場率較高的實用性道具,其功能非常便利,通過照射就能放大縮小物體的體積和重量,再照一次便恢復原狀,在哆啦a夢的故事中多次出現。那麼,放大縮小燈如果在現實中對人用了會怎樣呢?
  • 反相比例放大電路
    反相比例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按照輸入方式可以分為同相、反相、差分三種接法,按照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的運算關係可以分為比例、加法、減法、積分、微分等,輸入方式和運算關係組合起來,可以構成各種運算放大器。
  • 廣告設計的圖形分類!與表現技巧
    文/蘭新成 圖形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具有形式表現、信息敘述和傳達的功能,是信息的載體。依靠圖形的作用,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相互交流。不同類型的圖形有其不同作用,廣告設計對圖形的要求簡潔,數量宜少而精,用最少的圖形表現最精彩的內容。
  • 圖形設計千篇一律?看膩了?那就提升圖形新鮮感
    ②極量誇張。③時序誇張。情節型誇張通常不需要在視覺形象本身上做特別的處理,而是在視覺形象呈現的場景、時機上做出不同於常理的表現。情節型誇張實際上即是利用視覺形象的不同情景,事件的嫁接、組合而造成強烈的效果。
  • Microsoft Word中幾種常用圖形的繪製小技巧
    第1頁第2頁   我們都知道,將其它圖形軟體中繪製的圖形插入到Word後,如果再進行縮放操作,列印質量會受很大的影響,會產生比較嚴重的鋸齒,而用Word自身的作圖功能繪製時,隨你怎樣擴大或縮小,列印質量絕對一流。
  • 同相比例放大器和反相比例放大器各有什麼特點
    打開APP 同相比例放大器和反相比例放大器各有什麼特點 發表於 2019-03-30 11:18:18 同相比例放大器和反相比例放大器各有什麼特點?
  • CAD常用技巧 如何不等比例縮放圖形
    縮放在CAD中也是一項常用的操作,但我們平時用的都是以等比例縮放為主,那有沒有方法能做到不等比例縮放呢?其實是有的,雖然算不上什麼特殊技巧,隱藏功夫,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會加深對CAD設計的理解。一、夾點拉伸在選中圖形之後,大家能看到很多藍色的夾點,選中夾點,可以從此點開始進行拉伸。當然,如果想要多點拉伸的話,可以先按Shift選擇想要拉伸的點,再執行命令。二、做成塊,再分別調整比例利用B命令把圖形做成塊,之後在CTRI+1調出特性面板之後,能看到坐標有關於各軸的比例因子,通過輸入比例因子能對圖形的某個軸方向進行縮放。
  • 同相比例放大電路
    同相比例放大電路1 同相比例放大電路(圖3.8a.3)的輸入信號是從集成運放的同相輸入端引入,輸出信號按比例放大,並與輸入信號同相。
  • 凹透鏡也能成「實像」【學科探究】
    我帶著疑問參加了綜合實踐活動物理組的探究,開始琢磨起凹透鏡能不能成像的問題來。滿腹狐疑地查閱了資料,我得到了「凹透鏡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結論。  從老師那裡借來了凹透鏡,我仿照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中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課的內容來做實驗。經過我反反覆覆的試驗,無論蠟燭放在離凹透鏡多遠的位置,都只能得到正立、縮小的虛像,果然驗證了那些參考書中的說法。
  • 常見視物變形、放大、縮小的問題概括
    對於框架眼鏡的新舊更換,畢竟大家都是框架,改變比較小,一般不會出現視覺變形的問題,適應一下就好了,這也就是某些人剛換新眼鏡,有一點不舒服的原因。但是對於隱形眼鏡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畸變存在,即使用高檔的非球面鏡片,還是會有一點點鏡片凸出的感覺,這時眼睛就會適應性的讓「像」凹進去,這樣就抵消了,眼睛看東西就正常了,也是戴鏡適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