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巨蟲是由一支英國攝影隊在拍攝大型自然類節目《生命》時在南極的海底意外拍到的,由於被拍到時這群生物正在啃食海豹的屍體,而且它的最長的體長可達3米,因此被稱為南極巨蟲。那麼,南極巨蟲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它會對人類有危害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南極巨蟲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約70%,遠比我們人類居住的陸地要大很多,而且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對海洋的探索也僅停留在初級階段,世界上至少還有90%以上的海洋是我們人類沒有探索的。既然沒有探索到,就證明有極大的可能會有一些我們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生存在那裡。而南極巨蟲就是其中之一。
在拍攝《生命》的紀錄片時,攝影師在冰上鑿了一個洞然後將攝像機調整到延遲拍攝的模式下,最後送入了海底,目的就是多取一些可用的素材。沒想到這一送竟然拍到了讓人驚喜的一幕,一群長帶形生物正在海底啃食死去海豹的屍體。
經過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蟲子實際上就是紐形動物們嚇的一種生物,這種動物的特點就是身體很長且呈扁平的帶狀或圓柱狀。從外觀上看,我們很難看出它的頭尾區別,想要分辨它的頭尾只能是等它捕獵時,南極巨蟲在捕獵時,會從頭部的吻孔中將長吻翻出,長吻有利於它們伸入一些軟體動物的體內吸食,因此,南極巨蟲的主要獵物以蚌類等軟體動物為食。當然,幾乎沒有什麼防禦力的腐肉也是它們的最愛。這就是為什麼沉入海底的海豹會被它們分食的原因了。
對於南極巨蟲來說,海豹是難得的美味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南極巨蟲主要棲息在海底,它們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海豹這種大型的動物,而且即使能夠接觸到,以南極巨蟲的能力也無法對活著的海豹造成任何威脅,因為它們沒有牙齒,而且全身很軟。
而且大部分海洋生物死後是漂浮在海面上的,這是由於許多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水深度50米以內,只要是生物在海底100米以下死亡是不會上浮的。因為生物死亡後,阻隔了體內與外界的交換,再加上腐爛使得體內形成了比外界高的氣壓,就好比一個大氣球,而海底100米的壓強明顯要大於動物體內的壓強。
而海豹的棲息環境主要是海底50米以內的水域,所以死去的海豹是要上浮到海面的,在海洋中動物的屍體漂浮在海面上通常會遭到其他食肉動物的進食。
因此,能夠沉入海底的海豹是難得一遇的。
南極巨蟲對人類有害嗎?
南極巨蟲對人類顯然是沒有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棲息地
南極巨蟲主要分布在南極的海底,這種環境是人跡罕至的。因此,即便是這種巨蟲有什麼危害,它也只能是威脅到南極海域海底的少數生物。所以,南極巨蟲對人類是無害的。
02 形態
南極巨蟲是紐形動物門下的一類動物,這種動物雖然體長很長,但是它們唯一的武器就是它的長吻,這些長吻對軟體動物有著一定的殺傷力,但是對於人類是完全沒有殺傷力的。當然個別的紐形動物還有毒性,這些毒也只能是通過長吻注射到軟體動物體內才會有威力,它都無法扎破人的皮膚,就更不用說在人體內放毒了。
因此,南極巨蟲對人類是沒有任何威脅的。
總結
許多人可能看到南極巨蟲這個名字就覺得有些恐怖,其實,它並沒有什麼恐怖的,它只是我們之前沒有發現的一種紐形動物而已,它的生活方式以及習性都與其他的紐形動物非常接近。而且由於它本身沒有牙齒,所以對人類是沒有危害的。
但是,相對來說,我覺得南極巨蟲幸好是分布在南極,不然要離人類再近點,被起鍋燒油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