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地區發現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的絲線有毒

2020-11-19 小奇探秘

南極地區發現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的絲線有毒

大家都知道,南極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區,雖然我們人類對於這一地區一直都在進行考察和研究,但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讓我們對於這一地區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尤其是對於當地的生物研究,更是知之甚少,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生物,正是來自於南極地區,這是一種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來的絲線也是有毒的。

而科研人員也將這種蟲子稱之為"南極巨蟲",這種巨蟲的長度普遍都在3米以上,也被稱之為帶蟲和絲帶蠕蟲,是屬於紐形動物,而且這種"南極巨蟲"的種類也是特別的多,如今已經被發現了的已經超過了900多種,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海洋當中,有一少部分生活在河流和陸地之上。

這不同種類的蠕蟲,整體上面看來,形狀基本上都看上去差不多,沒有體節之分,而且身體雖然非常的長,但是體型也是非常的窄,只有區區的幾毫米,這種絲帶蠕蟲的首次發現是在19世紀的60年代,是被海浪給衝上了海灘之上,那一條絲帶蠕蟲的身體就達到了55米,一舉超越了但是全世界最長的生物獅鬃水母。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絲帶蠕蟲被定為了全世界最長的動物,而且也因為絲帶蠕蟲的身體有著非常強大的收縮性質,所以很多的人都認為55米不可能是絲帶蠕蟲的極限,而且絲帶蠕蟲的生活習性也有著很大的區別,一些蠕蟲喜歡一腐食為生,有的就喜歡直接進行寄生,當然更多的,其實都是掠食者,因為絲帶蠕蟲也有著很強的掠食武器。

而這種武器就是從絲帶蠕蟲當中吐出倆的絲線,這種絲線看上去非常的噁心,但是對於絲帶蠕蟲來說,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捕食工具,在吐絲之前,絲帶蠕蟲會將自己的身體進行擠壓,如果吐出絲線,這種絲線的粘性非常的強悍,絲帶蠕蟲會將這種絲線覆蓋在獵物上面,而粘性極強的特性會將獵物直接拉回蠕蟲的口中。

而除此之外,絲帶蠕蟲一旦遇到了危險,它們也會吐出絲線,而且這種絲線當中是帶有毒性的,而這種毒性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這種毒性對於蟲類的生物有著很大的克製作用,比如蟑螂、蒼蠅等等生物來說,都是致命的,但是這種毒素對於哺乳動物來說,卻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影響。

而大家應該也知道,作為蠕蟲,它們的再生能力往往都是非常的強大的,比如說蚯蚓,而我們今天所說的絲帶蠕蟲也是如此,一旦被截成兩段,就會成為兩個新的個體,而在理論上面來說,一條15釐米的絲帶蠕蟲,可以再生成為將近20萬條新的蠕蟲,所以這種生物的再生能力是非常的強悍的。

當然,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這種生物生長在遙遠的南極地區,基本一輩子都不會碰到,也沒有什麼危險!

相關焦點

  • 扎堆進食的南極巨蟲是什麼動物?最長55米,舌頭像絲線還有毒
    在延遲拍攝中,成群的海星、怪物蠕蟲以及其他生物,在一隻沉入海底的海豹身上瘋狂進食,對於生長在南極冰冷海域的生物來說,這是大自然難得一見的饋贈,幾乎十年才會發生一次。在這樣的畫面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3米長的怪物蠕蟲,不僅可以鑽洞進入海豹體內進食,而且還能從嘴裡「吐出」絲帶狀的組織。
  • 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
    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時間:2015-04-29 12:1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 - 英國一支攝影隊在南極厚厚的冰層下拍攝到大量五顏六色的海星和3米長的巨型蟲。
  • 南極巨蟲現身冰層下長約3米 瘋狂搶食海豹
    英國一支攝影隊在南極厚厚的冰層下拍攝到大量五顏六色的海星和3米長的巨型蟲。他們通過延時拍攝發現,大量深海生物臨時聚在一起,瘋狂地爭吃一隻沉入海底的死海豹。攝影師通過在冰上鑿出的一個小洞,把一部延時攝像機送到海床上。通過它看到了許許多多巨蟲、海星和海膽正在瘋狂蠶食一隻死海豹。  紐形動物類(Nemertineworms),又叫鞋帶或者絲帶蟲,屬於紐形動物門。一些種類屬食腐動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貪婪的掠食動物,它們利用從口腔射出的長長的鼻狀物捕食。根據種類不同,它們的鼻狀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體。
  • 南極出現3米長的巨蟲,能夠吞噬海豹,它到底是什麼生物?
    在很多人眼裡,南極就是一個寶庫,它蘊藏著無數的資源和能源,認為這裡是唯一一個沒有被人類禍害的地方,是科學家們的天堂,如果能把南極開發的話,就能夠造福人類
  •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是不是大家也很感興趣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說起昆蟲,很多人的印象都很糟糕,畢竟蟲子大多長得都很可怕,行動還很敏捷,尤其是體型大的昆蟲,簡直讓人繞道三分,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蟲子,它身形巨大,甚至還能吞下海豹,著的有這樣的蟲子嗎?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石炭紀約處於地質年代兩億八千六百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巨蟲的時代以昆蟲類生物中蜻蜓為例,現今的蜻蜓最大個體也只有18釐米長,而石炭紀晚期的某些大個體蜻蜓翅展可達70釐米以上,巨脈蜻蜓是當時一個物種,它的翅展長度可達95釐米。
  • 南極出現3米長的巨蟲,能夠吞噬海豹,它究竟是什麼生物?
    在科學家眼中,南極就是一個&34;,因為其內部暗藏著無數的資源和能源,而且南極也是目前唯一沒有被人類開發過的地方。當然了,並不是人類不想開發南極,而是由於南極的氣候過於惡劣,人類難以在此展開活動,只有少量科學家進行過探索活動。事實上,開發南極雖然能給人類帶來一定的資源和能源,但是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卻不是人類所能承受的。
  • 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
    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提到南極巨蟲,很多人都非常疑惑,難道南極那種自然環境之中,也會有蟲子生長嗎?南極巨蟲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曾經拍攝到南極巨蟲的照片,南極巨蟲真面目曝光,可以說,南極巨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存在!        【科技訊】7月14日消息,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
  • 專吃腐肉的神秘生物南極巨蟲,到底是什麼生物?對人類有威脅嗎?
    南極巨蟲是由一支英國攝影隊在拍攝大型自然類節目《生命》時在南極的海底意外拍到的,由於被拍到時這群生物正在啃食海豹的屍體,而且它的最長的體長可達3米,因此被稱為南極巨蟲。那麼,南極巨蟲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它會對人類有危害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南極的5種非凡生物
    每當人們想到南極時,就會想到令人驚嘆的冰山,冰川和大量積雪的圖像。然而,幾十年來在南極還發現了許多其他有趣的發現。在這充滿非凡生物的土地上,科學家一次又一次地解開這些謎團。1 梳果凍梳果凍(又名櫛水母)是一小群外形類似水母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 石炭紀「巨蟲橫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陸生動物還沒有在陸地上站穩腳跟,同時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食草動物。陸地上只有各種肉食者和清道夫,所以體型變大,可以免遭被捕食的機率。而倖存下來的傢伙都是「大塊頭」,於是「大塊頭」的基因就遺傳了下來。 石炭紀的代表性「巨蟲」,真的很大!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 石炭紀「巨蟲橫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陸生動物還沒有在陸地上站穩腳跟,同時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食草動物。陸地上只有各種肉食者和清道夫,所以體型變大,可以免遭被捕食的機率。而倖存下來的傢伙都是「大塊頭」,於是「大塊頭」的基因就遺傳了下來。 石炭紀的代表性「巨蟲」,真的很大!
  • 巨縱溝紐蟲長度曾達55米
    2016年4月,有報導稱,在馬來西亞檳城,建築工人在修築一條機動車道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達8米的網紋蟒(學名:Python reticulatus)。不過,該數字在官方記錄中縮減為7.5米。而且更糟糕的是,這條蛇在被捕捉之後不久就死了,我們也就無從得知它最終能長到多大。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記載,最長的網紋蟒名字叫美杜莎(Medusa),圈養在堪薩斯城,其長度達到7.67米。
  • 巨縱溝紐蟲長度曾達55米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記載,最長的網紋蟒名字叫「美杜莎」(Medusa),圈養在堪薩斯城,其長度達到7.67米。曾經有人宣稱存在兩倍於這一長度的蟒蛇。印度尼西亞一條名為「香花」(Fragrant Flower)的網紋蟒據說就有14.5米長,直到後來的測量結果顯示,它的長度實際更接近7米。
  • 比電影還真實的食人蟲,博比特巨蟲,可能就藏在你家的魚缸裡
    據說,當時地球上一隻蜻蜓如果展開了翅膀,其長度甚至可以達到2到3米,它們可以輕鬆地抓起一個成年人,而僅僅是巴掌大的蜈蚣,在富氧狀態下體長超過了2米。
  • 南極發現白色「人形」生物,體長超過30米,真面目是什麼?
    地球已經40億歲,40億年的時間內,出現過很多新生物,人類從中成為了地球上新一任霸主,人類憑藉自身科技發展,挖掘出史前生物的化石,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秘密等待著人類探索,比如海洋深處,30米左右,要知道人類的平均身高都不會超過兩米,所以南極出現了不明水怪的傳說,開始廣泛流傳,也許南極的冰川下,有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的事物。
  • 南極發現白色「人形」生物,體長超過30米,真面目是什麼?
    起初大家看到這張照片後,認為這是一隻穿著北極熊衣服的人類,可是當和周圍的環境進行對比過後,才發現這個人形生物的體長大約在30米左右,要知道人類的平均身高都不會超過兩米,所以南極出現了不明水怪的傳說,開始廣泛流傳,也許南極的冰川下
  • 它用堅韌的絲線把自己裹住,後面怎麼才能出來呢?
    當時的人們只是發現,這種蟲子吐出來的絲線,非常適合做衣料。但古人並不知道,蠶為何會吐絲?而且當筆者看到蠶繭時,心中也有一個老大的疑問:蠶用堅韌的絲線把自己裹住,後面怎麼才能出來呢?但是吃桑葉的蠶,吐出來的絲線是最柔軟的!所以,人們選擇性的給家蠶餵桑葉,久而久之,它們就養成「偏食」的習慣了。吃桑葉可以幫助家蠶填飽肚子,可也會給它們帶來很大的問題。而這,就是蠶為何能吐絲的原因!
  •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它的長度可達55米
    說到世界上體型最長的動物,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蛇,蛇本來就是體型修長的爬行動物,蟒蛇的體型也能長到十多米長,要抬起這麼長的蟒蛇,還需要好幾個壯漢才可以。只不過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而是一種不抬起眼的物種,其長度可達55米。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這個屬有很多種類,小的只有幾釐米,大的可達兩米。在新墨西哥發現的巨型節胸足跡化石,類似兩條平行的輪胎痕跡,這些痕跡顯示這種節胸至少有半米寬、2.4米長,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一種千足蟲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