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進食的南極巨蟲是什麼動物?最長55米,舌頭像絲線還有毒

2020-12-05 怪羅科學

BBC在拍攝紀錄片時,曾在南極洲冰層深處,拍攝到了海星和3m長的怪物蠕蟲。

在延遲拍攝中,成群的海星、怪物蠕蟲以及其他生物,在一隻沉入海底的海豹身上瘋狂進食,對於生長在南極冰冷海域的生物來說,這是大自然難得一見的饋贈,幾乎十年才會發生一次。

在這樣的畫面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3米長的怪物蠕蟲,不僅可以鑽洞進入海豹體內進食,而且還能從嘴裡「吐出」絲帶狀的組織。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呢?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這種蠕蟲被稱為南極巨蟲,也被稱為帶蟲和絲帶蠕蟲,屬於紐形動物。

種類很多,已知的至少有900種,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少數生活在淡水和陸地。

外觀都差不多,就像蠕蟲一樣,紐帶狀,對稱,不分體節,雖然身體不寬,只有幾毫米,但非常長,平均身長就有5-15米。

1864年,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的海岸上,被暴風雨衝上來的絲帶蠕蟲,體長超過了55米,在這之前,世界上最長的動物是獅鬃水母,約35米。

於是,絲帶蠕蟲被正式界定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但由於蠕蟲的身體具有延展性,因此很多人並不認可蠕蟲的長度記錄。

絲帶蠕蟲的生活方式也很多樣,有的是寄生的,有的是以腐食為生,但大多數是掠食者。

絲帶蠕蟲都具有再生能力,若被砍成兩段,完全有能力生長出兩個新個體。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一條15釐米的蠕蟲,完全可以再生200000條新蠕蟲。

遇到危險就「嘔吐」,而且還有毒

絲帶蠕蟲的狩獵技巧很獨特,也略微噁心,動不動就會從體內吐出「舌頭」。

在吐之前,會先擠壓自己的身體,然後吐出一串線狀的「舌頭」,也被叫做長吻。舌頭非常黏糊,覆蓋在獵物或者食物上,當舌頭收回來的時候,有粘性的舌頭帶著獵物一起拉回,進入蠕蟲嘴巴裡。

有的蠕蟲受到刺激後,還會在黏液中釋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質。

科學家對這些有毒物質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這是一種多肽類毒素,毒素會影響有機體內的離子通道,將這種毒素注入蟑螂、果蠅和螃蟹體內後,會導致這些動物癱瘓並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毒素對哺乳動物並沒有什麼影響,因此科學家建議,可以提取這種毒素,用來製成殺蟲劑。

南極巨蟲對人體有害嗎?

總的來說,南極巨蟲是絲帶蠕蟲的一種,屬於紐形動物門。

身體細長,生活在冰冷的海底,會捕食貝類生物,也能以腐食為生。

在紀錄片中,南極巨蟲是用自己的「舌頭」刺穿海豹的皮膚,鑽入海豹體內,再用舌頭上的黏液將食物送入口中。

由於生活在非常偏僻的南極,又是在海底,幾乎不可能和人類碰到,即使碰到了,南極巨蟲分泌的毒素,對於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影響也不大,因此不用擔心。

南極巨蟲,只是生活在茫茫海洋中,眾多我們沒有探索到的生物之一。

除了名字聽起來比較嚇人,舌頭有些誇張,它也就是一種「蟲子」。

相關焦點

  • 南極地區發現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的絲線有毒
    南極地區發現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的絲線有毒大家都知道,南極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區,雖然我們人類對於這一地區一直都在進行考察和研究,但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讓我們對於這一地區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尤其是對於當地的生物研究,更是知之甚少,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生物,正是來自於南極地區,這是一種巨蟲,長度超過了55米,吐出來的絲線也是有毒的
  • 專吃腐肉的神秘生物南極巨蟲,到底是什麼生物?對人類有威脅嗎?
    南極巨蟲是由一支英國攝影隊在拍攝大型自然類節目《生命》時在南極的海底意外拍到的,由於被拍到時這群生物正在啃食海豹的屍體,而且它的最長的體長可達3米,因此被稱為南極巨蟲。那麼,南極巨蟲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它會對人類有危害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
    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時間:2015-04-29 12:1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南極巨蟲吃什麼?南極巨蟲能吃嗎? - 英國一支攝影隊在南極厚厚的冰層下拍攝到大量五顏六色的海星和3米長的巨型蟲。
  •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是不是大家也很感興趣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說起昆蟲,很多人的印象都很糟糕,畢竟蟲子大多長得都很可怕,行動還很敏捷,尤其是體型大的昆蟲,簡直讓人繞道三分,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蟲子,它身形巨大,甚至還能吞下海豹,著的有這樣的蟲子嗎?
  • 南極巨蟲現身冰層下長約3米 瘋狂搶食海豹
    英國一支攝影隊在南極厚厚的冰層下拍攝到大量五顏六色的海星和3米長的巨型蟲。他們通過延時拍攝發現,大量深海生物臨時聚在一起,瘋狂地爭吃一隻沉入海底的死海豹。通過它看到了許許多多巨蟲、海星和海膽正在瘋狂蠶食一隻死海豹。  紐形動物類(Nemertineworms),又叫鞋帶或者絲帶蟲,屬於紐形動物門。一些種類屬食腐動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貪婪的掠食動物,它們利用從口腔射出的長長的鼻狀物捕食。根據種類不同,它們的鼻狀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體。在南極,這種海蟲經常以蚌和甲殼動物為食。它們也跟海星聚集在一起,食用海豹的排洩物。
  • 南極出現3米長的巨蟲,能夠吞噬海豹,它到底是什麼生物?
    在很多人眼裡,南極就是一個寶庫,它蘊藏著無數的資源和能源,認為這裡是唯一一個沒有被人類禍害的地方,是科學家們的天堂,如果能把南極開發的話,就能夠造福人類
  • 南極出現3米長的巨蟲,能夠吞噬海豹,它究竟是什麼生物?
    在科學家眼中,南極就是一個&34;,因為其內部暗藏著無數的資源和能源,而且南極也是目前唯一沒有被人類開發過的地方。當然了,並不是人類不想開發南極,而是由於南極的氣候過於惡劣,人類難以在此展開活動,只有少量科學家進行過探索活動。事實上,開發南極雖然能給人類帶來一定的資源和能源,但是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卻不是人類所能承受的。
  • 世界上舌頭最長的動物,藍鯨舌頭重達3噸,長33米(舌頭能站50人)
    在全球動物界中,舌頭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動物都擁有的,但因為環境的不同導致其所進化出來的「舌頭」大小也是大小各異,那麼你知道世界上舌頭最長的動物是那種動物嗎?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是蜥蜴、長頸鹿、食蟻獸等,其實都是不準確的,那麼到底是「誰」呢?下面為你揭曉答案!
  • 世界最長的動物是它:長55米
    蛇可以長得很長,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但它們都不是世界上最長的動物。在提到陸地上最長動物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到蛇。2016年4月,有報導稱,在馬來西亞檳城,建築工人在修築一條機動車道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達8米的網紋蟒。不過,該數字在官方記錄中縮減為7.5米。
  • 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
    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提到南極巨蟲,很多人都非常疑惑,難道南極那種自然環境之中,也會有蟲子生長嗎?南極巨蟲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曾經拍攝到南極巨蟲的照片,南極巨蟲真面目曝光,可以說,南極巨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存在!        【科技訊】7月14日消息,南極巨蟲是真的嗎?有人拍拍攝到南極巨蟲真面目。
  • 比電影還真實的食人蟲,博比特巨蟲,可能就藏在你家的魚缸裡
    ,在富氧狀態下體長超過了2米。 而一旦感知到獵物靠近,蒙古巨蟲就會從沙地下一躍而起,在描述中,蒙古巨蟲身長達十幾米,它們長著一個血盆大口可以一口將獵物吞下
  • 澳大利亞發現47米的管狀水母,到底是什麼動物?它是最長動物嗎?
    僧帽水母的體長最長超過20米,一般都在10米以上,而紫色管水母則比僧帽水母還要長,它的觸手長度可達30-40米之間。而新發現的水母既然被認定為管水母,有著46.9米的長度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管水母的體長為什麼會這麼長呢?原因有兩個。01 充足的食物管水母是一種肉食性的海洋生物,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浮遊生物、小型的海洋甲殼類動物、魚類等為食。
  •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它的長度可達55米
    說到世界上體型最長的動物,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蛇,蛇本來就是體型修長的爬行動物,蟒蛇的體型也能長到十多米長,要抬起這麼長的蟒蛇,還需要好幾個壯漢才可以。只不過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而是一種不抬起眼的物種,其長度可達55米。
  • 世界最長的動物是啥?巨縱溝紐蟲長度曾達55米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蛇可以長得很長,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但它們都不是世界上最長的動物。在提到陸地上最長動物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到蛇。2016年4月,有報導稱,在馬來西亞檳城,建築工人在修築一條機動車道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達8米的網紋蟒(學名:Python reticulatus)。不過,該數字在官方記錄中縮減為7.5米。而且更糟糕的是,這條蛇在被捕捉之後不久就死了,我們也就無從得知它最終能長到多大。
  • 世界最長的動物是啥?巨縱溝紐蟲長度曾達55米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蛇可以長得很長,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但它們都不是世界上最長的動物。在提到陸地上最長動物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到蛇。2016年4月,有報導稱,在馬來西亞檳城,建築工人在修築一條機動車道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達8米的網紋蟒(學名:Python reticulatus)。不過,該數字在官方記錄中縮減為7.5米。而且更糟糕的是,這條蛇在被捕捉之後不久就死了,我們也就無從得知它最終能長到多大。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現在大家提到節肢動物,想到的都是些毫米級到釐米級的小蟲子。然而在地質史上卻有一個「巨蟲時代」,就是古生代的石炭紀。當時大氣含氧量達到了巔峰的35%(今天是21%),非常適合節肢動物繁衍生息,因而孕育了一大批巨蟲。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石炭紀「巨蟲橫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陸生動物還沒有在陸地上站穩腳跟,同時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食草動物。陸地上只有各種肉食者和清道夫,所以體型變大,可以免遭被捕食的機率。而倖存下來的傢伙都是「大塊頭」,於是「大塊頭」的基因就遺傳了下來。 石炭紀的代表性「巨蟲」,真的很大!
  •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在距今3億多年前地球葉增出現過巨型生物,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石炭紀的蠍子石炭紀的蠍子如果放到現在,除了我們可能很難遇到天敵,因為它們不但擁有堅硬的外殼,有力的鉗子還有著帶毒的尾刺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石炭紀「巨蟲橫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陸生動物還沒有在陸地上站穩腳跟,同時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食草動物。陸地上只有各種肉食者和清道夫,所以體型變大,可以免遭被捕食的機率。而倖存下來的傢伙都是「大塊頭」,於是「大塊頭」的基因就遺傳了下來。 石炭紀的代表性「巨蟲」,真的很大!
  • 3億年前的巨蟲時代,是什麼樣的?
    在距今3億多年前,地球也曾出現過巨型生物,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氣候溫暖潮溼,遍布著繁茂的高大樹木,現如今我們使用的煤炭,就有一些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所以起名石炭紀,石炭紀是地球大氣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