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在拍攝紀錄片時,曾在南極洲冰層深處,拍攝到了海星和3m長的怪物蠕蟲。
在延遲拍攝中,成群的海星、怪物蠕蟲以及其他生物,在一隻沉入海底的海豹身上瘋狂進食,對於生長在南極冰冷海域的生物來說,這是大自然難得一見的饋贈,幾乎十年才會發生一次。
在這樣的畫面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3米長的怪物蠕蟲,不僅可以鑽洞進入海豹體內進食,而且還能從嘴裡「吐出」絲帶狀的組織。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呢?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這種蠕蟲被稱為南極巨蟲,也被稱為帶蟲和絲帶蠕蟲,屬於紐形動物。
種類很多,已知的至少有900種,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少數生活在淡水和陸地。
外觀都差不多,就像蠕蟲一樣,紐帶狀,對稱,不分體節,雖然身體不寬,只有幾毫米,但非常長,平均身長就有5-15米。
1864年,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的海岸上,被暴風雨衝上來的絲帶蠕蟲,體長超過了55米,在這之前,世界上最長的動物是獅鬃水母,約35米。
於是,絲帶蠕蟲被正式界定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
但由於蠕蟲的身體具有延展性,因此很多人並不認可蠕蟲的長度記錄。
絲帶蠕蟲的生活方式也很多樣,有的是寄生的,有的是以腐食為生,但大多數是掠食者。
絲帶蠕蟲都具有再生能力,若被砍成兩段,完全有能力生長出兩個新個體。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一條15釐米的蠕蟲,完全可以再生200000條新蠕蟲。
遇到危險就「嘔吐」,而且還有毒
絲帶蠕蟲的狩獵技巧很獨特,也略微噁心,動不動就會從體內吐出「舌頭」。
在吐之前,會先擠壓自己的身體,然後吐出一串線狀的「舌頭」,也被叫做長吻。舌頭非常黏糊,覆蓋在獵物或者食物上,當舌頭收回來的時候,有粘性的舌頭帶著獵物一起拉回,進入蠕蟲嘴巴裡。
有的蠕蟲受到刺激後,還會在黏液中釋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質。
科學家對這些有毒物質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這是一種多肽類毒素,毒素會影響有機體內的離子通道,將這種毒素注入蟑螂、果蠅和螃蟹體內後,會導致這些動物癱瘓並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毒素對哺乳動物並沒有什麼影響,因此科學家建議,可以提取這種毒素,用來製成殺蟲劑。
南極巨蟲對人體有害嗎?
總的來說,南極巨蟲是絲帶蠕蟲的一種,屬於紐形動物門。
身體細長,生活在冰冷的海底,會捕食貝類生物,也能以腐食為生。
在紀錄片中,南極巨蟲是用自己的「舌頭」刺穿海豹的皮膚,鑽入海豹體內,再用舌頭上的黏液將食物送入口中。
由於生活在非常偏僻的南極,又是在海底,幾乎不可能和人類碰到,即使碰到了,南極巨蟲分泌的毒素,對於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影響也不大,因此不用擔心。
南極巨蟲,只是生活在茫茫海洋中,眾多我們沒有探索到的生物之一。
除了名字聽起來比較嚇人,舌頭有些誇張,它也就是一種「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