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李奶奶因胸悶、心慌被診斷為「冠心病」,聽同村的王大爺說「三七」可以治療「冠心病」,於是自行買了些便宜的「土三七」泡水喝。一個月以後,李奶奶不僅胸悶、心慌的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出現了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
這可把李奶奶一家嚇壞了,馬上去當地醫院看病,發現肝功能異常,因治療效果不好,於是輾轉來到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急診醫學科,結合李奶奶的症狀和檢查資料,很快就明確了診斷,考慮「肝竇阻塞症候群」,其罪魁禍首就是「土三七」。幸運的是,李奶奶經過治療後病情得到了緩解,現已平安出院。
原來,「土三七」含吡咯烷生物鹼成分,經肝臟代謝後可導致肝竇和中央靜脈內皮細胞水腫、肝細胞壞死。通俗地講,它可以導致肝臟的血液「只進不出」,引起肝功能異常和門靜脈壓力升高,從而導致「肝竇阻塞症候群」,多在服用「土三七」一月後出現腹脹、肝區疼痛、納差、乏力、腹水、黃疸、肝大等表現。
目前,此病暫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病情進展快,療效差,死亡率高。老百姓需要警惕,不光「土三七」,狗舌草、款冬、山紫菀、天芥菜、野百合、豬屎豆、羊耳蒜等都含有吡咯烷生物鹼,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專家表示,中藥材「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良藥。而「土三七」與其雖一字之差,經肝臟代謝後卻會導致肝臟損傷。近年來,因誤服「土三七」導致「肝竇阻塞症候群」的情況時有發生。
專家提醒,中草藥不可以隨便吃,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是藥三分毒,私自濫服中草藥有風險。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萬金髮 彭振宇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