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解析PRD內容與結構

2021-01-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個把月沒產品實習的2018應屆生,想在寒假期間梳理自身產品知識更好地迎接年後的實習應聘。而本文是我歸納總結PRD文檔(採用Axure)結構和內容後輸出的文章。

目錄

分析方法介紹具體分析結語

1.分析方法介紹

PRD(產品需求文檔)是產品新人日常工作中輸出最多的文檔類型,而不同公司不同團隊對於PRD的結果和內容要求都不盡相同,所以PRD文檔也可以被當作一個獨立的產品來對待,根據團隊不同的需求來輸出最合適的需求文檔。

產品因需求而生,需求轉化為產品過程中的依據即是產品邏輯,體驗分析產品本質上是對產品邏輯的探究。本文將PRD文檔視為獨立產品,分析文檔的結構(結構層、框架層)和內容(戰略層、範圍層、表現層)。

2.具體分析

設計一款產品首先應了解目標人群的特徵,並分析其需求。

PRD文檔(含交互)一般交付給UI視覺設計和開發人員,所以UI和開發成了PRD的目標用戶。而產品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PRD也是產品同學不斷迭代產品的依據。對三類用戶進行分析可得出下圖

UI篇

UI需求:UI由於要根據產品調性、功能特徵等因素來設計合理的視覺稿,所以UI同學需要明白產品是什麼,大到整個產品是做什麼的,小到各個頁面/模塊/按鈕都是用來幹什麼的。

需求分析:PRD文檔需要對整個產品進行整體描述,其次在對各個頁面進行描述,做到以上兩點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把各個頁面都聯繫起來才算是完整的產品表達。

舉例說明:如果覺得以上描述過於模糊,我想舉個例子來類比會好理解得多。如果把一個產品看成一套住宅房(三室一廳一廚兩衛),那麼產品功能定位就是住宅,從而解決人的居住需求。其中各個房間猶如移動端產品的各個頁面,各自承載著不同的功能,而室內的家具可類比頁面裡的部件,室內設計師需要了解以上內容結合房間的位置設計出合理的設計稿。

插一句:為了將需求轉化為功能(由於本文將PRD文檔定義為產品,所以功能指的是文檔的表達),我們先把文檔的表達形式先做個梳理。有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線條五種表達元素,而聲音和視頻讀取的方式不夠直觀快捷,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宜採用。由表達元素組合而成的表達方式可以是文字描述、圖片展示、線框圖、流程圖、腦圖、表格、泳道圖。

PRD功能:綜上,UI需要從PRD文檔上得到完整的產品表達(1.產品總述2.頁面描述3.頁面聯繫),所以PRD文檔需要有1.產品/功能模塊總述(文字描述)2.頁面功能簡介(文字描述)3.頁面流程圖(流程圖)

開發篇

開發需求:開發同學側重於理解怎麼做產品,也就是產品邏輯是怎麼樣的。當然也需要了解產品是做什麼的,這有利於充分理解產品邏輯,這也是開發人員工資高的原因,人家活多!總之需求就兩個字:邏輯!

需求分析:PRD文檔對於邏輯的表達需要足夠充分,體現在整個產品頁面之間的層級關係、跳轉關係,頁面內各個部件作用,各個功能邏輯、此外還應該與開發溝通未來迭代方向和內容,以便於提升程序擴展性,避免程序重構。

舉例說明:還是用住宅房為例,在開發人員接手之前一切還都是空想,只留於紙面(PRD文檔、視覺稿等),所以開發人員需要知道各個房間的位置如何設計、房間內的家具類型,水電煤功能實現:進水出水口(水流通功能)、整個住宅房的電纜怎麼拉(通電功能)、天然氣口在哪(烹飪功能),有了以上這些才有可能實現產品從0到1。至於家具選購、室內裝潢都由視覺稿來表達。

PRD功能:綜上,開發需要從PRD文檔上了解產品邏輯(1.頁面跳轉邏輯2.功能邏輯3.頁面交互邏輯)所以PRD文檔需要有1.頁面流程圖(流程圖)2.功能流程圖(流程圖)3.頁面交互(線框圖+文字描述)

產品篇

產品需求:產品/功能模塊需要不斷的迭代更新,所以產品同學需要根據上一版的PRD文檔進行下一版的迭代,避免功能遺漏或者戰略方向不明確。

需求分析:所以PRD文檔在產品總述時要準確地描述產品定位以防迭代時產品「變性」;而需求池裡也應該將需求排上優先級;為了更直觀的管理(增刪改查)現有產品架構也應該附上信息架構。

PRD功能:綜上,產品需要根據PRD文檔內容進行產品迭代,所以要求RPD具備:1.產品總述(文字描述)2.版本記錄/需求管理(表格+文字描述)3.信息架構圖(腦圖)

整理:

綜上所述,PRD由於UI、開發、產品的需求,需要具備

產品總述版本記錄/需求管理信息架構圖功能流程圖頁面流程圖頁面交互

以上六大內容,為了方便閱讀理解,應根據內容的具體程度由全局到局部不斷細化進行排序,即下圖:

為了讓本文更加實用,我將對六大內容如何表達進行簡要介紹,具體的表達方式可以參考其他詳文。

產品總述

前文提到產品總述對於UI、開發、產品來說都是必看的一塊內容,扮演概括性的角色。所以在我的理解裡。產品總述應該點明該文檔的目的,並且明確產品核心需求和定位。

不拘於表達形式,只需要把以上幾點表達清楚即可,以下內容同理。

版本記錄/需求管理

版本記錄和需求管理本可以分為兩塊獨立內容,但是之間又有所聯繫,索性就拉到一塊了。

歷史版本的作用使得產品開發更加條理,有跡可循,算是一種記錄。當前版本雖然一定是最後一行,但也應該用不同字色以示區分。

而之後關於新版描述不在多說,需要注意的是序號的對應關係,還有當前版本的需求也應該用不同字色和其他需求區分開來。

信息架構圖/頁面流程圖/功能流程圖

這裡不做闡述,在各大論壇搜索框輸入「信息架構圖/頁面流程圖/功能流程圖」會有更全面的信息。

頁面交互

雖然網絡上有許多交互的表達方式,但我還是想分享一下自認為不錯的交互呈現形式(如下圖)

如果你是產品小白,從未做過完整的PRD文檔,當你寫多了頁面交互時會發現其中有許多重複性描述,所以這時候就又多了一個需求,能否把重複性又複雜的描述提取出來成為一塊獨立內容,要用到時只需要簡單一句話作為「調用」。如同程序開發時的函數調用一般,更加快捷。

PRDV1.1

新版描述:新增「全局說明」功能

全局說明

上文提到全局說明是頁面交互裡重複性複雜的描述的集合。

所以全局說明裡的內容可以是1.toast/alert/dialog樣式 2.數據變化方式(刷新等) 3.異常情況處理(網絡異常、程序中斷等)4.文字/圖標/組件使用規範(當然大多數情況是由UI和產品一同進行定義)5.名詞說明(定義產品中特殊名詞)

增加「全局說明」功能後的PRD目錄如下圖

3.結語

相信原本不理解PRD文檔的同學在通讀全文後能明白PRD文檔是怎麼回事。但本文更希望傳遞的是產品思維,如何去系統地理解一件事物,小到生活裡的瑣事,都應該掌握梳理其脈絡發現本質的能力。

本文由 @石力.Liso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產品需求文檔寫作:工友APP(PRD)
    編輯導讀:本文作者設計了一款工業行業學習交流軟體——「工友APP」,並對它的核心功能做了拆解分析,總結了一份多維度且詳實的產品需求文檔,希望分析內容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  作為工業領域的知識分子,你是否也有這種苦惱,想學一點工業技能,想接觸更多的行業大佬,想了解行業動態,想學習一些設計思維…..可是用盡心思去找,發現網上除了報刊雜誌,很少有這種全面系統的平臺。
  • 思維混亂,是因為大腦沒有結構
    把你的想法和思維內容,像整理衣服一樣,分門別類的安放好,組成一個結構分明的整體,方便日後的理解、存儲、使用。用歸納法中的「求同、求異、剩餘法」對內容進行分組 註:關於歸納法這幾個方法可以回看上節課的內容。 在分組過程中,你需要對內容進行一些增減修補,比如: 經過一番調整,凌亂的內容很快被分成了5個大組:渠道、獲客方法、產品活動、客戶分類、溝通方式,這裡的分組名稱不要求太精確,因為後期可能還需要調整。
  • 思維導圖: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思維導圖:細胞結構點擊圖片可放大↓
  • 系統思維:介紹一套讓你重新理解網際網路產品的思維模型
    編輯導語:系統思維,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在網際網路行業,系統思維的重要性更是顯著。本文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一套能夠重新理解網際網路產品的思維模型,幫助我們理解一款網際網路產品,理解爆款產品背後驅動增長的底層因素。
  • 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的自由能在
    我們所討論的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事物,即質料性質事物的自由能在的自由定義,絕不是西方疫情不戴口罩的自由,也不是不允許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戴口罩的自由。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物的自由能在,是思維方式的思維內容的自由能在的人的主觀自由選擇,是人們選擇思維內容事物的自由。
  • 在產品和運營的工作中,如何打造麥肯錫式的分析思維
    我們今天學習麥肯錫總結出的一套思維原則,快速達到合格的水平。金字塔原理麥肯錫思維中很重要的一條原理叫做金字塔原理,它的核心是層次化思考、邏輯化思考、結構化思考。有一本同名書《金字塔原理》,有興趣可以閱讀。除了思考外,還有表達、寫作等內容。什麼是金字塔?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可以劃分成3~7個分論點,分論點又可以由3~7個論據支撐。
  • 產品第一性原理思維盤點
    產品經理在執行力之外,重要的是思維能力,正確的思維能力能確保做對的方向,做對的事情。所謂第一性原理,就是思維的核心邏輯,一個領域無論多大,總有一些核心原理的基石。產品的第一性原理,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本期會簡單羅列一些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核心原理。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以C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要理解本文的一些內容,需要一定的行業經驗。所以,這裡也沒必要介紹什麼是C端和B端了吧。為什麼這一論調今年比較火那?一是由於近兩年,C端產品增長放緩,B端產品迎來了幾輪利好。所以,很多C端產品經理轉型到B端產品經理。為B端產品帶來了新的知識、思維和方法。
  • 實例解析:怎麼撰寫一份產品數據報告
    從閱讀者的角度,明確報告定位報告就是向某一人群進行匯報,那麼首先就要明確報告的對象,從報告對象的角度組織內容、結構,以及報告裡各個模塊的側重點。分析數據:重要的是思維對於數據分析,思維比工具和手段重要,首先要明確想找到什麼問題,再提出假說然後依據假說去排查,而不是在海量數據中無目的查找問題。分析的步驟,我認為個家的總結已經非常到位,這裡羅列如下,有興趣的可以讀下《數據分析能力的核心是思維》一文詳細了解:感知問題;提出假說;選擇表徵;收集數據;分析驗證。4.
  • 萬字長文:詳談產品思維
    你有你的產品思維,我有我的產品思維,不會是一家之言,同時對於產品人來說,結合不同朋友對於產品的看法見解等,相對比自身的思維方式(這邊側重指產品思維),總結出適合自身的產品思維,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對於自身有價值的方式。產品思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 你的內容就是你的產品
    內容來源讀書摘抄,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你的內容就是你的產品。怎麼樣把產品賣出去呢?肯定要有價值,有吸引力。那麼你能提供怎麼樣的價值呢?我們需要怎麼樣的思維呢?投資型思維,思維>注意力>時間>金錢。所以思維非常重要。你思維改變了,其他的都通了。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 研究解析Pfam00427結構域三維結構
    來自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海洋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晶體-X射線衍射技術,第一次解析了Pfam00427結構域的三維結構
  • 產品經理如何寫出一份「簡練」的PRD
    所以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BRD、MRD和PRD在一個產品調研、設計、開發、上市中分別起到怎樣的作用,以及它的受眾是誰,需要如何影響受眾 (熟悉的概念的朋友可以跳過這一部分)。 理清三者的關係後有助於產品新手明白哪些內容是應該在BRD和MRD中完成的,哪些內容才是PRD的核心,進而明白為何PRD可以很「簡練」。
  • AI時代,從需求思維方式到專家系統實例解析
    將社會專家的專業領域知識進行了充分的整理和濃縮,使專家系統成為人工智慧在產品實際應用中最具實用價值的人工智慧技術之一。專家系統處理的主要是行業專家的或書本上的知識,正像在數據處理中數據是處理對象一樣,所以它又稱知識處理學。其內容主要包括知識的獲取、知識的表示以及知識的運用和處理等三大方面。
  • AI產品經理的必修課:系統化思維
    這就是一個系統化的思維方法,它的過程是從簡單到複雜(一步步疊加)。3、找到物理系統中的主要矛盾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所組成的,具有特定結構,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些系統是遞進的,下一個系統是上一個系統的擴展。系統之間存在著聯繫,其中最強的聯繫是父子關係。
  • 以產品思維營銷《DK博物大百科》
    《DK博物大百科》無論是在產品策劃階段,還是在推廣階段,均整合了圖書市場的熱點、讀者需求、精品內容、渠道建設等多種信息,這一「現象級」圖書的成功,無疑是運用產品思維順勢而動的典型案例。  開發思維:  從產品內容挖掘營銷點  在圖書內容打磨階段,發行營銷團隊的介入是入場的最佳時機。《DK博物大百科》從出版社2012年拿到版權,團隊用了6年多的時間來打造這本書的內容。本書囊括了5000多個物種,足有623頁,涉及昆蟲、動物、微生物、礦石、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識。
  • 和平精英不同類型房屋是什麼結構 房屋結構解析
    和平精英中建築物有很多,各種不同的建築因為結構不一樣所以防守跟進攻難度也不一樣。這邊來看看這種不同類型的房屋是什麼結構。
  • 蛋白質結構解析六十年
    然後在1978年,核磁共振NMR首次被用於蛋白質結構的解析;同年首個高精度病毒(西紅柿叢矮病毒)衣殼蛋白結構被解析。在1980年代,更多蛋白質結構被解析,蛋白質三維結構的描述越來越成熟,而且蛋白質結構解析也被公認成為藥物研發的關鍵步驟。在1983年,冷凍蝕刻的菸草花葉病毒結構在電子顯微鏡結構下得到描述。
  • 經驗總結|優秀的產品經理都具備的3種思維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社區。集媒體、社區、招聘 、教育、社群活動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經理。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夏若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產品新人必須掌握的業務分析思維方法論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新人在進行業務分析時有必須掌握的思維方法論;本文主要講述解析業務問題的方法論,同時演示運用此方法論來解析「如何提升學生對食堂的滿意程度?」這一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解析業務問題的主要步驟流程梳理,尋找漏鬥和閉環;各模塊分析:明確理想態、梳理影響理想態的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