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研究的黑洞究竟是什麼?若進入黑洞,會看到什麼奇妙的景象

2021-01-12 古今奇聞雜談

眾所周知,對於黑洞,霍金花了一生的時間去研究,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要一起來探討下。

黑洞的最先提出者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裡提出了引力場的方程。廣義相對論是我們研究宇宙的一個很有力的工具。

之後有個德國天文學家史瓦西,他通過求解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裡的引力場的方程,得到了一個解。但是他發現,這個方程的解很奇異,有很多奇妙的性質,所以他就把這個解叫做「黑洞」。

史瓦西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有這樣一種比較奇怪的天體。在當時,黑洞到底存不存在,這個也沒有人知道,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找。

之後霍金對這個解進行了一些嘗試,霍金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又引入了量子場論。通過量子場論的分析,霍金對黑洞的性質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

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理論都還是推測,也就是說,黑洞到底存不存在,人們還是處於懷疑階段的。

那黑洞有什麼性質呢?

首先,黑洞的質量非常大,所以,以至於光都無法逃逸。

什麼是逃逸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牛頓曾經說過,如果你有一個炮彈,在地面上發射,發射的時候,速度比較慢的話,那麼這個炮彈就會落回到地面上來。

但如果炮彈的速度達到了一定的值,那麼它就不會落地,而是會環繞地球運動,所以這個速度就稱之為第一宇宙速度7.9km/s。

如果這個速度持續增快的話,增大到11.2km/s的話,那麼這個炮彈就再也回不到地球上來了,而是會逃逸到無窮遠處,這個速度就稱為逃逸速度。

在經典物理學裡,逃逸速度V2的表達式是根號下2GM/R,其中M是星球質量,R是星球半徑。

從這個公式裡,我們能夠發現,如果星球的質量越來越大,而星球的半徑越來越小的話,那麼,逃逸速度V2就會增大。我們知道,速度最快就是光速了,如果說連光都逃不出去,那麼誰也都別想逃出去了。

所以我們利用光速C=根號下2GM/R,就可以得到此時星球半徑大小R=2GM/C^2,這個就被稱為史瓦西半徑。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星球的半徑比這個值還要小的話,就連光都逃不出去了,但是我們要注意一下,在這個過程中,它就是一個類比過程,這個是瓦西半徑的方程最終是從廣義相對論裡得到的。雖然看起來,我們覺得是差不多的,但是它們的含義是不同的。

假如我們把地球的質量6×10^24kg代入公式的話,會發現,史瓦西半徑求出來是0.01m,也就是說,當地球的半徑小於0.01m時,相當於變成一顆桌球大小的時候,這個時候地球就變成黑洞了。

黑洞還有一個性質就是時空的彎曲,我們都知道,一個大質量的物體會造成時空彎曲。時空彎曲這個事不太好理解,我們再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假如有一個引力非常大的天體外界有一個圓圈,這個圓圈就稱為視界。

如果有人逐漸接近這個視界,再進去的話,那麼他在視界外面還是有機會逃離的,一旦他進入到視界,即使他是光速運動,也無法逃離,最終結果只能是碰到黑洞中心點(奇點)。

當他以一定的速度勻速往前運動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一個人去看他,會有什麼結果呢?前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但後一個人看前一個人卻是越來越慢,最終當前一個人接近「奇點」時,後一個人就會發現前一個人靜止不動了,這就是引力造成的時間變慢效應。

當進入到黑洞裡又會有什麼現象呢?

進到時空裡邊,由於時空彎曲特別強烈,它會出現時空互換。

在黑洞外邊,時間是單向的,空間是雙向的,時間單向就說明你不能回到過去,空間雙向就說明你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後。

但當你進到黑洞後,時空可以互換,也就是說,時間變成雙向了,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去到將來,而空間變成了單向,所以只能往中間的「奇點」走。

所以進入到黑洞,就永遠都出不來了,連光都無法逃離,更何況是人。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黑洞裡到底是什麼?地球變成黑洞會怎麼樣?
    在暗無天日的黑洞裡,到底隱藏著什麼有趣的信息?其實人類發展到現在,圍繞黑洞產生了許多理論。但是人們必須意識到的一點,儘管我們的科學家非常聰明,能夠預測並得出奇妙的數學和公式等,但在理解黑洞方面仍處於初級階段。除了知道它很黑、引力巨大,我們對黑洞是一無所知的。但是並不影響我們推測,去猜想。那麼在暗無天日的黑洞裡,到底隱藏著什麼有趣的信息呢?
  • 黑洞究竟是什麼?宇宙當中的黑洞又是如何運作的?
    當身體進入黑洞時,我們不確定究竟發生了什麼。最流行的理論是物體變得拉伸並失去任何尺寸形狀。如果你的雙腳向前落入黑洞,那麼重力將比腿部更多地作用於腿部,身體將伸展並從側面收縮。如果一個不太整體的黑洞的質量「僅」比太陽大幾倍,那麼在到達地平線之前,你將被撕成長(伸展)的義大利麵。
  • 宇宙中的黑洞,進入黑洞後是平行宇宙?
    如果一個黑洞小於月球質量(大約),它在宇宙中的輻射量就將大於它吸收的量,它的質量將不斷損失。好了,霍金論證完畢,白洞原來根本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白洞就是黑洞。如果你被小黑洞吸進去,很快就會被噴出來;當然如果你被大黑洞吸進去,遲早也會被噴射出來。問題是噴出來的你還是原來的你嗎?霍金畢生都在研究黑洞。
  • 進入黑洞會看到什麼?可能是一場穿越未來的神秘旅行
    當大質量的恆星死亡後,它又會演變為更強大的一類天體黑洞。對於黑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雖然我們對它的了解極其少,但是由於大質量黑洞事件視界的存在,我們也不難發現它們。只不過中小質量的黑洞,我們就很難發現它們了。曾經有人提出一個假想:如果我們進入黑洞會看到什麼?可能是一場穿越未來的世界旅行。如果你潛入一個巨大的黑洞之中,想要看看事件視界的另一邊,到底是什麼樣的景象?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它們會穿越時空嗎,霍金的黑洞人生!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現代物理學認為,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質量驚人的天體,一般由質量超大的恆星經過演化後,引力坍縮而成。
  • 黑洞的終結,霍金也沒有算明白,究竟存在什麼問題呢
    大部分人都知道,黑洞就像只貔貅,只會一個勁地往裡吃東西,就連光線都會被它吃掉。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黑洞吃完那麼多東西之後,最終會怎麼樣呢,也就是說黑洞最終的歸宿會是什麼呢?黑洞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所有的黑洞最終都會由於霍金輻射而蒸發殆盡。但是,黑洞蒸發過程會非常慢;而且越大的黑洞它蒸發的速度越慢。
  • 黑洞究竟是什麼,現有理論都想複雜了
    黑洞究竟是什麼?現有理論有很多。包括很多「民科」也在對此作出解答。愛因斯坦對黑洞做過分析,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白洞和蟲洞。已故科學家霍金,在此基礎上還提出了霍金輻射。雖然霍金輻射不一定準確。問題是愛因斯坦的理論也不能確定就完全正確。那麼,黑洞究竟是什麼?其實,我們都被自己的眼睛和大腦騙了。
  • 如果你進入黑洞會怎麼樣
    如果你掉進黑洞的時候會看見什麼呢?你有沒有機會回來?會穿越到另一個宇宙麼?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 黑洞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們都錯了
    黑洞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們都錯了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後來,天文學家們在所謂黑洞的周圍發現了吸積盤和兩極的相對論性噴流。黑洞與吸積盤和相對論性噴流是什麼關係?黑洞是獨立的天體嗎?謎題越來越多了。一些科學家解釋說:黑洞「吞噬」天體,「進食」大量物質時,會「打嗝」,「吐出」高速等離子體噴流。霍金也說在黑洞視界上會憑空產生一對對粒子,負粒子進入黑洞,正粒子被噴出。至於動力,乾脆歸於磁場。
  • 如果人類成功進入黑洞會經歷什麼?原來愛因斯坦已經給過答案了
    引言:就在今年,世界上首張黑洞的照片終於被公布了,但是黑洞的真實模樣卻驚訝了期待已久的人們,黑洞看起來就像是火爐中燒得火紅的煤炭。有人不禁嘲諷,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已經見過黑洞無數次了。雖然人類已經成功拍攝到了黑洞,但人類還是沒辦法弄清楚黑洞的內部構造,而且還沒有找到如何避免人類進入黑洞被撕裂的方法。
  • 為什麼說黑洞是宇宙最可怕的天體?人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黑洞有幾個主要特質。一是黑洞是黑色的,不能直接被觀測到,科學家只能通過吸積盤來判斷黑洞的存在;二是黑洞有強大的引力,黑洞是由超大質量恆星坍塌所形成的,因此萬事萬物一旦被黑洞盯上就無所遁形了。那麼黑洞究竟有多可怕呢?如果人進入了黑洞會發生什麼事呢?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霍金經常「語出驚人」,比如他曾說過,嘗試與外星人交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外星人對待人類的態度,很有可能會像當初歐洲人對待美洲原住居民一樣殘酷。2014 年1月,霍金再次「語出驚人」,他宣稱「黑洞不存在」。霍金就是靠研究黑洞而在學術界出名的,這麼一說不是打自己臉嗎?霍金宣稱「黑洞不存在」這句話是來自他的最新論文。其實,霍金並不是說黑洞真的不存在。
  • 掉入黑洞會怎樣?-虎嗅網
    更重要的是,由於事件視界附近的時間也彎曲了,這一過程會變得極其緩慢,因此我們沒辦法很快得到答案。「我認為標準的故事答案是黑洞會通向時間的終結。」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道格拉斯·芬克拜納說,「一個遙遠的觀察者無法看到自己的太空人朋友是如何落入黑洞的。由於引力的紅移效應,我們觀察到的接近事件視界的一切都會不斷變紅、變暗淡。
  • 黑洞裡有什麼?倘若乘坐堅不可摧的宇宙飛船,我們能看到什麼?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事情,很早以前科學家就對宇宙進行了探索,曾經愛因斯坦還提出黑洞的理論,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表示在宇宙中還存在這一個引力超大的天體,連光速都無法逃脫的出來。後來黑洞被人們證實,並且在2019年4月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讓人們對黑洞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但是黑洞可以吞噬宇宙中的很多物質,所以人們對於黑洞還是充滿了好奇,黑洞的內部有什麼呢?倘若人類乘坐堅不可摧的宇宙飛船進入黑洞,我們又會看到什麼呢?
  • 進入黑洞什麼感覺?過來人說說
    什麼是黑洞?從這個解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推論,比方說如果把太陽壓縮成一個半徑不到3公裡的球體,外部觀測者就將再也無法看到陽光,這就是一種現代意義下的黑洞——史瓦西黑洞。該解比史瓦西解更為複雜、普遍,含有更多的物理信息,可以描述轉動星體外部時空的情況,為黑洞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模型。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後來人們討論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有一個火箭飛向黑洞的時候,遠方有一個觀測者,他看到這個火箭,會看到什麼?我上堂課已經講了,因為越靠近黑洞的地方,時空彎曲得越厲害,所以越靠近黑洞的鐘走得越慢。如果你在空間擺一系列鍾,越靠近黑洞的鐘越慢,放在黑洞表面上的鐘根本就不走了。所以外面的觀測者看見火箭飛得越來越慢,越來越慢,最後粘在黑洞的表面上,看不見它掉進去。
  • 光也逃不出黑洞?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去哪了?人類進入黑洞會怎樣?
    如果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那麼它的彎曲程度也就越大,引力也會越來越強。那麼如果時空彎曲到達了極致,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時空的彎曲程度科學家認為,如果某個物體可以讓周圍的時空進行無彎曲,彎曲程度達到了極致後,那麼在這個空間內即使是光也沒有辦法逃離出去。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樣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1969年,一位叫做約翰惠勒的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命名為了黑洞。
  • 霍金是一位天才,他究竟給科學帶來了什麼?他描述了黑洞的本質
    直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天裡,他還充當著科學的推廣者,並繼續、積極地研究他的新理論,試圖去解釋整個宇宙的結構。霍金是一位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對宇宙空間的結構作出了巨大貢獻。也許,他是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同時他描述了黑洞的本質。
  • 霍金為什麼說黑洞不存在?灰洞又是什麼 原來與這個理論有關
    黑洞在宇宙中一直是十分霸道的存在,我們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從我們知道黑洞的存在至今,它的神秘感一直有增無減。霍金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該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那麼灰洞究竟是什麼呢?
  • 黑洞是什麼?從何而來?什麼是黑洞的「事件視界」?
    提問:黑洞是什麼?它們從何而來?科學家們能看到黑洞嗎?什麼是黑洞的「事件視界」?回答:黑洞是由廣義相對論方程預測的理論實體。事實證明,施瓦茲希爾德的工作成果對理解黑洞來說是至關重要,他的名字也被翻譯為「黑盾」,真是一個奇妙的巧合。黑洞的屬性整體質量M位於rs內的物體被視為黑洞。事件視界是rs的名稱,因為以此半徑為標準,黑洞引力的逃逸速度就是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