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文/攝
今天(1月30日)上午9點多,馬阿姨拉開房間窗簾,想開窗透氣,低頭卻發現,窗外梅花樹下,躲著一隻毛茸茸的小動物。
馬阿姨家住在杭州餘杭臨平一個小區,房子是一樓的。
發現小動物後,阿姨沒有開窗,而是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和小視頻。
「這是什麼動物,耳朵像兔子,火紅色的,尾巴又像松鼠,渾身雪白的。」
阿姨喚來女兒、女婿,全家一起圍觀這隻稀罕物種。
小區綠化好,以前也發現過松鼠、黃鼠狼,但這隻動物從來沒見過。
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它是何方神聖?
一家人傳來照片、小視頻,希望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幫忙求證。
1]「小白」來自北半球寒溫帶,系歐亞紅松鼠人工變異種
每次遇到動物的問題,錢報記者首先想到的專家就是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劉寶權老師。
在諮詢他之前,記者也做了功課,去網上搜索白色、長得像松鼠的動物,出來一種叫「雪地松鼠」的,看分布區域,卻不是南方的。
「分類學上,沒有雪地松鼠這種動物,這只是歐亞紅松鼠。」
劉寶權的回答很肯定,但錢報記者提出疑問,哪裡有紅色,它明明是白色的?
「紅色皮毛是最常見的,這是歐亞紅松鼠的人工變異種,我們熟知的黃金蟒就是人工變異種,不過,它商品名確實叫雪地松鼠,夏季換毛後,會長出火紅色的皮毛。」
不過,歐亞紅松鼠本尊,冬季皮毛顏色只會變淺,不會變成雪白色,劉寶權說,冬季,雪地松鼠雪白的毛色,是人類為了迎合對寵物的觀賞需求,人工刪選出來的品種。
另外,歐亞紅松鼠是分布在北半球寒溫帶,我國南方並沒有自然分布,南方松鼠的皮毛都是暗色系的,並沒有如此靚麗的顏值。
問題來了,寒溫帶的松鼠是怎麼跑到浙江來的?
「有時,我們會接到市民電話諮詢,比如鸚鵡、蛇能不能在家裡養等問題,松鼠是浙江省一般保護動物,是不允許交易和飼養,初步懷疑,這隻雪地松鼠是附近有人飼養逃出來的。」
在此,杭州市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要跟大家科普,飼養動物,必須要有繁殖馴養許可證,配備獸醫,有符合防疫條件的飼養場地,家庭飼養動物,包括鳥類,甚至貓狗,都不允許的。
2]雪白皮毛會惹來殺身之禍,「小白」或許活不過這個冬天
昨天(1月29日)下午,馬阿姨跟外孫女在房間剝花生吃,孩子沒吃乾淨,阿姨就隨手一丟,扔到了窗臺外的梅花樹下。
大概就是這幾顆花生仁的味道,吸引了這隻呆萌的雪地松鼠前來覓食。它捧著花生莢剝殼,鼓起腮幫子吃仁的樣子,特別機靈可愛。
「我們再抓點花生過來撒下去,或許明天它還會來吃的。」
儘管一家人滿懷善意,但動物專家劉寶權卻判斷,這隻松鼠,可能活不過這個冬天。
為什麼這麼說?
雪地松鼠的雪白毛色,在自然界並非天然存在,它跟周遭環境格格不入,極易被天敵發現。
在城市裡,松鼠天敵不再是森林裡的飛禽走獸,而是流浪貓狗。
被主人遺棄的寵物,如果沒有絕育,會越來越多在城市和農村繁殖、流浪,破獲生態平衡,讓鳥類等小動物資源遭到更大破壞。
還有一件事情,林業部門非常不提倡的,那就是動物放生。
普通人家會放生魚類,這塊由漁業部門負責的工作,叫增殖放流,對放流的品種、數量都是經過科學測算來定的,有些魚隨便放生,反而會給環境增加負擔,對生態循環不利。
「有些人,甚至會買狐狸、梅花鹿、大鯢等動物去野外放生;它們有的來源正規,有的來源則是非法養殖;殊不知,這些被放生的動物根本無法適應自然環境,一旦被放生,面臨的就是死亡。」劉寶權說。
3]家養寵物的,這段時間需要注意什麼?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和我們一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們保護動物,並不等於可以隨意佔有它們。
很多人會問,眼下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人類和動物的關係該如何處理,特別是家養寵物,還有流浪貓狗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1月29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寵物在外接觸到疫情和病人,對寵物也需要進行監控。
李蘭娟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是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所以對哺乳動物需要加以防備。「主人要對寵物加強管理,如果寵物在外面接觸到疫情,接觸到病人,那寵物也需要監控起來。」
浙大動科院王祖鎖副教授是杭州市小動物診療協會會長,他告訴錢報記者,寵物的皮毛比較容易沾染飛沫,有寵物的家庭,近期要對家庭環境勤消毒,包括寵物用品的消毒,家庭成員要勤洗手,儘量減少人和動物的頻繁接觸,遛狗最好也暫停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