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IA:2018年東南亞電子支付場景權威指南

2021-01-13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現在,隨著各國政府開始構建官方支付架構,金融機構也加入了支付技術創新的行列,現在早期的參與者正享受著良好的成長和發展時期。亞洲有75%智慧型手機用戶,這有利於電子支付的推廣。對金融機構和企業來說,電子支付的推廣有利於降低成本,節省勞動力。

亞洲許多國家感受到目前生活對現金的嚴重依賴,這很好地推動了支付類金融科技的崛起。正因為如此,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才得以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而其他國家許多沒有銀行帳戶的公民也樂於擁抱無現金社會。

新加坡正向中國學習,大力發展無現金社會,而其強大而寬鬆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給無現金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普華永道(PwC)的一份報告指出,新興市場雖然在支付領域率先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社交媒體支付、NFC技術、藍牙低能耗和區塊鏈支付。同樣,儘管該地區的支付方式仍有很多,但這仍是一個挑戰和困難並存的不確定市場。

Malaysia’s TNG Wallet, in collaboration with Alipay, could eventually allow QR transactions for public transport.

在談到亞洲的支付業務時,不能不提到Grab。Grab希望追隨中國的腳步,推出一款集送餐、網上購物、自行車分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超級app,希望能推動他們的電子錢包Grab pay的發展。東南亞的另一隻網約車獨角獸、來自印尼的Go-Jek也涉足了數字支付,這得益于于印尼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為了加強對支付的控制,Go-Jek已經收購了三家金融科技公司Kartuku、Midtrans和Mapan,這三家公司涉及到的業務有線下支付處理公司,在線支付門戶網站。Go-Jek還運營著移動錢包Go-Pay。與此同時,中國的支付巨頭也在試圖進軍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螞蟻金服為全球擴張計劃已經進行了140億美元的收購或併購案,同時與馬來西亞行動支付智慧卡Touch N Go合作開發自己的TNG錢包。與此同時,微信支付正在謹慎地擴張,目前只有馬來西亞人能夠在當地使用微信支付。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處於相似的發展軌跡的不同階段,很難通過銀行卡的方式實現電子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與該地區的其他國家相比,這兩個國家的個人銀行帳戶數量都相對較高。新加坡人多數使用的是網絡支付系統。最近,新加坡開通了二維碼支付服務。新加坡的其他支付平臺還有PayNow和Dash。

與此同時,在印尼,電子支付才剛剛開始發展,但他們有一些有意思的動作能實現彎道超車。最近一個更有意思的新服務是InstaPay,它允許中小企業通過WhatsApp或line接受支付,而不是申請難度大、門檻高的銀行卡終端。

菲律賓也有InstaPay,但這項服務是由該國自己的央行BSP在4月份推出的,旨在實現不同銀行間的順暢互操作,但截至2017年,系統上的登記的銀行數量仍然有限。

在菲律賓,支付金融科技公司仍在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但一些潛力很大的平臺包括GCash、PayMaya和Visa PayWave。

與此同時,在越南,該國正經歷一場電子商務發展浪潮,據報導,在這過程中有快遞包裹被偷竊的現象發生。這種現象使用戶傾向於選擇更安全的電子支付,即時通訊應用Zalo gunning推出了Zalopay終端,早期就已進入市場的MoMo也渴望拓展業務。就在今年初,越南石油公司(PetroVietnam Oil)也推出了行動支付服務,以求趕上這股潮流。

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在努力發展本國的數字支付,因為數字交易更容易監管和控制,何況還能給本國人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統一了二維碼支付系統,該系統可與27家電子支付提供商兼容,希望統一這個島國分散的電子錢包。監管機構還將推出一個銀行間支付網關,允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更快地進入快速安全的轉帳(Fast)系統,以發展無現金的生態系統。

印尼央行鼓勵民眾接受無現金社會,大力發展發展國家支付門戶(NPG)。該行去年12月的第一階段工作重點是銀行間基礎設施共享,以降低銀行間交易成本。今年3月早些時候,印尼央行表示,它們正處於第二階段,通過簡化流程,讓銀行削減跨銀行交易成本。

泰國央行與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合作,啟動了一項跨境資金轉移計劃,希望降低外來務工人員在地區間轉移資金的成本。柬埔寨和泰國也在2019年聯手推出二維碼支付系統。

傳統金融機構如何應對無現金社會的發展

各國監管機構鼓勵傳統的金融機構能實現實時轉帳,政府也在大力降低匯款手續費,以幫助傳統金融機構保持領先地位,比如馬來西亞。

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還存在電子錢包數量過多的問題。太多的選擇可能也會讓公眾陷入困境,儘管我們可能在未來看到一線希望。與中國的發展軌跡類似,我們預計在不同的支付領域會出現合併和合作,可能會留下兩到三個實力強大的公司展開競爭。屆時,激烈的競爭將真正開始惠及該地區,並為電子支付領域的更多創新提供資金援助。

來原:CAMIA

相關焦點

  • 螞蟻等財團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東南亞電子支付...
    2020年12月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了成功申請數字銀行牌照的4家公司和組織。 猴哥作為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的研究性選手,一直非常關注東南亞電子支付的發展進程,因為在彼時東南亞的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子支付工具誕生,東南亞用戶大多還是通過在便利店以及信用卡的方式來進行支付,非常的不便捷。因此,一個優質的電子支付產品的誕生,會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電商風口與投資機會。
  • 電子競技成明年東南亞運動會正式獎牌項目
    2020-11-24 18:37:08 來源: 暢娛網絡 舉報   AESF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宣布
  • 銀聯刷臉付的四大應用場景,如何挖掘聚合支付新潛力
    作為刷臉支付設備廠家,我們經常被客戶和刷臉支付代理商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刷臉支付的應用場景到底在哪?蜻蜓等商用刷臉設備是從2018年開始興起的,刷臉支付設備最常見的應用場景多數是零售餐飲,例如放置在便利店、餐廳的收銀臺上收款之用。
  • 2018年東南亞輸配電變電站市場收入擬達164億元
    【電纜網訊】替換老舊、脆弱輸配電基礎設施,注入更多電力至電網等多個需求推動整個東南亞地區電力公司的發展,以加強、擴展輸配電基礎設施。由於電網無法實現與邊遠地區的連接,這就不得不推動電力公司部署計劃,將電力擴展至新區域。
  • 一文讀懂螞蟻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場景與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
    2019年,全球範圍內的支付用戶數達到12億以上(含中國內地用戶9億人); 跨境支付前景:有望實現跨電子錢包的互聯互通。2018年,螞蟻金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已在香港上線,實現了香港地區電子錢包Alipay HK與菲律賓電子錢包GCash的跨境匯款。
  • 新加坡數字支付C端競爭充分,中企可在B端實施本地化合作策略
    第一節 行業發展現狀新加坡數字支付行業雖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普華永道發布的《2019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新加坡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比例從2018年的34%增長到2019年的46%。目前,新加坡數字支付發展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數字支付佔據各種支付方式的主導地位銀行卡是新加坡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2018年電商交易總額的68%採用銀行卡支付。新加坡人均擁有1.95張借記卡和1.62張信用卡。在東南亞重點六國中,「相比現金更喜歡使用銀行卡」的比例排第一(76%)。
  • 昕銳社:背靠騰訊的東南亞巨頭Sea Limited如何盈利?
    從這個數據來看,可以看出東南亞市場的網際網路經濟增長潛力巨大,對於已經在電商、社交、遊戲、電子支付領域布局的Sea Limited來說確實蘊含巨大的商機。目前它發展的業務都是屬於高頻的,在未來很有潛力帶動年輕用戶消費,一旦用戶粘性提高,後續產生的商業價值值得期待。
  • 央媒:數字人民幣有望打破現有支付壁壘,重構電子支付格局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與滴滴出行、京東數科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數字人民幣更多線上支付場景充滿想像空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在隱私保護、安全性、信用基礎等方面更勝一籌,將為目前的電子支付系統提供更多冗餘性,也有望打破現有支付壁壘,漸進式地重構電子支付格局。
  • 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之痛
    2016年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商業銀行開通收單通道以來,為避免被「脫媒」,全國各家銀行紛紛開展了聚合支付收單工作,市場已經完成了聚合支付的「瓜分」。一、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的場景痛點對於區域銀行,聚合支付線下收單是銀行的重要場景;在推廣過程中出現收單商戶交易不活躍、機具升級慢和缺乏行業解決方案等痛點問題。
  • 走進支付巨頭,智付科技集團旗下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
    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創業於2007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深圳,註冊資本  2012年,智付獲央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同年,智付通過了國際上支付卡行業最高級別的安全標準認證-PCI認證。2015年,智付相繼獲得了中國外匯管理局批覆的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資格和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備案申請許可,是全國27家有跨境支付資質的金融機構之一。
  • 螞蟻金服「築巢」東南亞
    它是投資和與當地戰略夥伴合資逐漸開始業務,並於2016年11月收購泰國金融服務公司Ascend Money的20%股權,螞蟻的策略是複製其廣受歡迎的支付寶電子錢包模式傳播到整個地區的市場。14歲的支付寶現金擁有7.11億月活用戶(主要位於中國),截止2020年 6月的12個月內給它帶來了177億元的收入。
  • 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 到底有多少?
    成立8年,Grab的業務也隨之瘋狂拓展。2019年,Grab明確將公司定義為:叫車、食品外賣和數字支付提供商。在東南亞,每8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Grab。 獲投歷程 Grab成立以來,已經完成了將近20次融資,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 Shopee:阿里神話被打碎,東南亞第一電商平臺的崛起史
    2018年穀歌報告中指出東南亞電商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4%,預計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020億美元。   據iPrice最新的2019年Q2電子商務報告顯示,Shopee超越Lazada成為東南亞最受歡迎的購物平臺。在月活、下載量、PV等方面全面領先Lazada(阿里全資控股)。
  • Grab領投國字號錢包,一統印尼行動支付江湖?
    這也是LinkAja首次引進外部資本,這將影響東南亞唯二獨角獸——Grab和Gojek之間的競爭,為整個印尼支付生態帶來新變化。這輪融資的其他三家投資方都是國字號:移動電信運營商Telkomsel、印尼人民銀行旗下的BRI Ventures和Mandiri銀行旗下的Mandiri Capital Indonesia。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人臉識別有風險?螞蟻金服董事長...
    港珠澳大橋停車場開通銀聯無感支付11月28日,港珠澳大橋停車場(珠海口岸)受理銀聯無感支付,車主可在「銀聯深圳」微信公眾號內綁定車牌,享受「2秒通行」的無感支付服務。這也是暨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受理銀聯支付產品繳納大橋通行費後,中國銀聯助力港珠澳大橋綜合支付場景建設的又一進展。
  • CAMIA:馬來西亞電子商務市場最高管理層缺乏女性領導者
    這一事件意義非常重大,因為Wan Azizah女士是東南亞為數不多宣誓就任副總理的女性領導人之一。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各種研究表明,當一個企業組織裡有足夠數量的兩性代表時,企業組織就更有可能蓬勃發展。然而,在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市場中,缺乏女性領導人。數據是通過分析馬來西亞電子商務地圖上15個訪問量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中數百名高級和中級管理人員得出的。
  • 銀行系聚合支付彎道超車,發力擴展校園場景應用
    不過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曾經貼著許多二維碼的商家櫃檯已經變得清爽,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或是銀行APP,都可以通過一個二維碼就可以自動識別支付,這就是聚合支付技術。曾幾何時,行動支付曾經是各類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機構的天下,但在聚合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大有引領潮頭的趨勢,並且在場景運用開發方面,反而更有獨特的優勢。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13期:京東數科聯手百度地圖 手機地圖...
    研究結果顯示,於2018年6月推出的GrabPay,目前仍是馬來西亞電子錢包市場的領頭羊。該研究是2019年e-ConomySEA報告的一部分,涵蓋了東南亞地區六大市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報告發布活動上,谷歌東南亞董事總經理Stephanie Davis在報告發布現場表示「東南亞的網際網路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除了電商和網約車,數字支付也開始爆發轉折,成為實現更大的數字普惠金融的門戶。」
  • 泰國十大快速發展的金融科技創企,支付企業有3家
    一、AirPayAirPay創立於2014年,是Sea集團(前身Garena)旗下在線支付金融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支付金融交易服務,是多家銀行的合作夥伴。電子錢包是其主要業務之一,方便消費者線上線下購買商品、遊戲點數、票券、保險、汽車租賃,手機充值以及帳單繳費等等。
  • 支付行業下一個5年機遇:決勝產業生態
    >根據愛分析調研及測算,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TPV(總支付金額)為149.6萬億(人民幣元,下同。其中,個人支付生態仍有增長潛力,預計CAGR為12%,略高於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名義增速,支付額達到264.1億元;產業支付生態規模將以保持25.2%的年化增速,規模達到60.9萬億,佔TPV比例從2018年的10.6%上升至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