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灰林鴞

2021-03-02 首都園林綠化

林鴞屬的貓頭鷹是一個種類還算豐富的屬種,體型為中至大型,多數棲息在森林的環境中,現在約有21種,分布在除了澳洲和其附近島嶼之外的各大洲。它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沒有耳簇,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所謂的耳羽,頭部外形比較圓潤。

灰林鴞(Strix nivicolum)分布在歐亞大陸中北部地區的溫帶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北京周邊的林地是灰林鴞棲息地。灰林鴞體長35—45公分,體重450—550克,雌性略大於雄性。體色為灰白色至灰色,甚至有棕色的個體。每年四月北京地區的灰林鴞開始繁殖,灰林鴞喜愛在闊葉林中的天然樹洞和石洞中繁殖,也會利用人工設置的現成巢箱來養育後代。

它們會產下3—5枚卵,如果家域環境條件優厚,它們會有明顯的戀巢性,會多年連續使用一個巢點。現代分子分析的結果表明,歐亞大陸的灰林鴞實際為兩個獨立種,它們分別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兩端,在中亞地區出現分布隔離,走向分化之路。

灰林鴞的食物主要是鼠類,也會捕捉蛙類、鼩鼱和一些蛇類以及蚯蚓。灰林鴞特別喜歡有人類活動的地方,特別是山地的公路旁邊的地形。通常這樣的環境適合它們捕獵,道路旁邊的路牌和樹枝為它們發現獵物提供便利,它們會選擇在路邊的樹枝和路牌上停留和觀察,等待著小型動物走上公路暴露在它們的視線之內。特別是在小雨或者雨後的時間段,是灰林鴞捕獵的高峰,雨後的草地中由於溼度較大,一些鼠類和蛙類會在路上活動,這就給了灰林鴞捕捉它們的機會。在一些山地公園的垃圾桶附近,也會有灰林鴞活動,它們也會在垃圾桶附近的樹上守株待兔,等待到此尋找食物的鼠類。

現代研究顯示,包括灰林鴞在內的一些貓頭鷹會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中生存,人類的活動為一些野生動物的生存提供了便利條件。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區域中,人類的活動製造了一些林間的開闊地,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生活垃圾,正是這些人類的遺棄物招引來了鼠類等小型動物,同樣,鼠類的活動又招引來了更高端的捕食者,刺蝟、黃鼬和貓頭鷹就是人類活動的受益者,它們利用了人類無意中為它們製造的便利條件。

然而,這種便利因素也會產生副作用,為了控制鼠害城市管理部門會使用鼠藥,毒死的鼠類可能被灰林鴞這樣的野生動物誤食,它們也會因此而中毒。郊野公園和城市外圍的山地道路過往的汽車也會撞死撞傷在路上捕食和尋覓食物的動物。城市不僅給我們人類提供了美好的生活,也同樣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便利,如何讓它們更好地利用好我們的城市,同時也能保護好它們,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鴞的王國
    跟雌鴞一樣,它們相當溫和, 我可以湊到很近的地方給它們拍照。其中的一隻因為淋了雨所以羽毛潮溼散亂,顯得比較狼狽。它們個頭比雌鴞小, 但仍然算得上大體格。我逐漸了解了烏林鴞的習性。它們比我預期的更喜歡在開闊地而不是在茂密的叢林裡狩獵。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褐林鴞:別看我萌,我可是王者!
    褐林鴞脊椎動物,鳥綱,鴞形目,鴟鴞科,林鴞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棲於山區密林中,國內南方多省有其足跡。照片攝於德宏。褐林鴞體長為48—56cm,覆羽有橫斑,羽端顏色淺淡。眼周黑色放射狀羽毛看上去就像卷翹的睫毛,側邊還有棕色「眼影」,配合一雙無辜的大眼睛,的確是萌萌噠。
  • 模擬經營《花園爪子》大更新上線 加入長尾林鴞等動物
    《花園爪子(Garden Paws)》是由Bitten Toast Games製作並發行的模擬經營遊戲,近日本作推出大型更新,追加了長尾林鴞、龍和大象等新的內容。遊戲已登陸Steam平臺,近期正在進行特價促銷,截止1月6日前購買可以享受到26%的折扣價52元。
  • 鴞形目系列(六)灰林鴞
    灰林鴞是鴞形目鴟鴞科鳥類,屬中型鴞類,體長37-40cm。圓腦袋上並無耳簇羽,黑褐色的圓面盤甚是明顯。灰林鴞是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混交林和闊葉林中的留鳥。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偶爾出現於林緣疏林和灌叢地區。是常年成對或單獨活動的夜行性動物,白天多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一動不動地隱匿在樹幹基部濃枝密葉遮擋的粗枝上。
  • 吉林天橋嶺森林公安局 救助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
    森偵大隊與天橋嶺東北虎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及時趕到現場,經檢查鑑定,這隻受傷的「大鳥」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尾林鴞,左翼翅膀受傷,已不能飛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救治極有可能有生命危險。因救助條件受限,需要專業醫療救治。天橋嶺森林公安局立即派人將受傷的長尾林鴞送到延邊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專業救治。
  • 動物知識普及——法老雕鴞
    法老雕鴞,拉丁學名為Bubo ascalaphus ascalaph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鴞形目、鴟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Pharaoh Eagle-Owl (nominate),命名人為Savigny,命名時間在1809年。
  • 東方紅林區警民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
    東北網12月31日訊(馬洪亮 記者 霍梟涵) 近日,東方紅分局東林派出所民警和居民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俗稱貓頭鷹),並護送它展翅返自然。被救助的長尾林鴞。
  • 毛腿魚鴞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毛腿魚鴞,拉丁文學名是Ketupa blakistoni,別名是巴君之雕梟,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鴞形目、鴟鴞科的一種動物。毛腿漁鴞是大型鳥類。體長71一77釐米,體重1500—5500克。耳羽長而尖,長度約為90—108毫米。
  • 每日一鳥耳鴞屬的短耳鴞和長耳鴞,萌能量繼續
    今天的兩位萌君是:耳鴞屬的短耳鴞和長耳鴞!先來認識一下短耳鴞。短耳鴞是鴞形目鴟(chi一聲)鴞科長耳鴞屬的一種貓頭鷹,又叫短耳貓頭鷹。因為它的耳羽比長耳鴞要短小,又有小耳木兔、短耳貓的可愛別稱。這是其他鴞類所不具有的,所以當你看到有X臉的貓頭鷹,可以很肯定的說:這是長耳鴞! 在長耳鴞的頭部兩側,長有兩個非常大的耳孔,隱藏在耳羽之下。有趣的是,鴞類的兩個耳孔不僅形狀、大小不同,連高度也各不相同。這樣的耳孔可以產生立體聽覺,鴞類依靠這種聽力定位,可以準確的獵捕食物。
  • 獲救「迷你貓頭鷹」竟是罕見縱紋角鴞
    原標題:獲救「迷你貓頭鷹」竟是罕見縱紋角鴞獲救的縱紋角鴞(圖由通訊員提供)新疆網訊(記者楊麗珠 通訊員田向東)長著萌萌的「貓頭」,通體褐色羽毛,體型只有成年人拳頭大小……近日,兩名小學生在玩耍時救起的一隻受傷小鳥,竟是罕見的縱紋角鴞。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相信很多人都是了解過的,就是鴞鸚鵡。鴞的意思是貓頭鷹,所聽名字你就知道了,長相是和貓頭鷹差不多的鸚鵡,貓頭鷹什麼樣子呢?一般常見的鳥類眼睛長在頭的兩側,但是貓頭鷹的臉正面是平的,眼睛長在一個平面上,鴞鸚鵡也是這樣,臉的正面幾乎是平的,然後眼睛在一個平面上。
  • 自然散步 | 上海南匯,竟然藏了個觀鳥「魔術林」
    一般人可能難以相信,這麼一個看似荒涼的地方,居然就是令無數觀鳥愛好者魂牽夢縈的「魔術林」!鳥友們還把這裡的斷續分布的刺槐林依次編號為1號林至8號林。今年9月上旬,我就聽人說「魔術林」來了「仙八」。所謂 「仙八」,是鳥友對仙八色鶇的暱稱。這種羽色豔麗多姿的鳥兒,是「全球性易危」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鴞鸚鵡身上還有一種果香或蜜糖的氣味,幫助它們在森林裡尋找同伴,但是不巧的是,哺乳動物掠食者也喜歡這種味道。毛利人和早期歐洲定居者都將鴞鸚鵡作為寵物飼養。即使是野生鴞鸚鵡也會接近人類,他們會爬到人身上用嘴巴輕碰你。
  • ...清水河邊境檢查站民警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
    據悉,該貓頭鷹學名為長尾林鴞,為長白山地區常見野生鳥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正在峰嶺保護站進行進一步救治,待其身體痊癒後放飛大自然。民警提醒:長白山地區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許多都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廣大群眾如果在身邊發現有野生動物出沒,不要主動靠近,以免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更不能非法捕殺。如果發現野生動物受傷需要救助的,不宜自行處置,應及時報警或向林業部門求助。
  • 鴞 - 夜間的精靈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查詢過去本帳號文章可點擊上方「車城四季」後,再點「查看歷史消息」鴞-夜間的精靈攝影: 下裡巴人地點:
  • 銅藍鶲、鷹鴞紛紛亮相
    銅藍鶲 ,一種體長約15cm的雀形目鳥類,雄鳥除額基和眼先黑色以外,通體銅藍色,主要棲息在海拔9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捕食飛蟲為主。在浙江省較為罕見。  組員們壓住心中的興奮,循聲找去,終於找到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小組裡的東斯老師趕緊端起長焦相機對準這隻夜精靈。隨著相機的咔咔聲,麗水終於有了自己的鷹鴞野外影像。  鷹鴞是鴞形目鴟鴞科的夜行性猛禽,體型中等,由於它的外形似鷹,故得名。鷹鴞喜歡棲息於山地闊葉林中,多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飛行迅捷無聲,捕食昆蟲、小鼠和小鳥等。
  • 【圖刊】動物界的舞林大會
    【圖刊】動物界的舞林大會13) "← →"翻頁 在沙烏地阿拉伯卡提夫,一名攝影師捕捉到一隻法老雕鴞的有趣鏡頭
  • 【救助鷹鴞】這隻鷹鴞真傲嬌,只吃「飼養媽媽」餵的食
    鷹鴞(Ninox scutulata Raffles, 1822)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鴞形目、鴟鴞科、鷹鴞屬的一種鳥類,該種有11個亞種。形態特徵:鷹鴞屬中型猛禽。體長22-32釐米,體重212-230克。無明顯的臉盤和領翎,上體為暗棕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