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月色好,山好晚回頭
大學快畢業那年,學校組織了場戶外寫生。本來最初訂的雲南瀘沽湖,學校都已著手預定票務了,偏生中途不知生了怎樣變故,票出來時硬生生改成了貴州的黔東南。
雖說這場為期三周的戶外寫生,每天都需上交幾篇寫生作品供老師評分,但因為畢業在即,很多同學都是將這場寫生課當作了自己的畢業旅行。因而當大家聽到最初滿心欣喜的旅遊聖地,變成了偏遠的荒野山村,頓起噓聲一片,偏生帶隊老師笑得跟偷了只雞的狐狸樣,賊賊的,小竊喜。
浙江駛往貴州的綠皮火車,一路咣當了20多個小時才停下。
到達貴州的凱裡站後,我們陌生好奇地打量著這座西南的邊陲小城,面前穿街而過的銀飾苗族少女,挑賣山貨粗布藍麻衣的侗族大哥,眼神沒躲也沒藏的好奇的和你對望著,很生質樸可愛。
凱裡站前,學校約好的大巴拉著我們駛往了西江的千戶苗寨,快到寨門前的一段路途很生險阻,大巴車緊貼筆直朝上的山路,幾乎以五六十度的仰角朝上,艱難地攀爬著。環繞的山澗穿梭,發動機嗡嗡的轟鳴中帶動車身的劇烈抖顫,聽得人心驚膽顫。
好在一路有驚無險。待大巴到了寨門,需再轉景區的觀光車方能入內。沿途會經過一段長長的風雨棧橋,腳下急湍的水流撞進在青石,激蕩起浪花清脆的譁譁聲,入眼是漫山淺淺綠綠的梯田,青草味的風香,只覺得風兒也變得柔和起來了。
花了20分鐘爬過一個山坡,千戶苗寨才終於出現在視線當中:黛色的磚瓦作頂,竹黃色滄桑印記的實木為屋,這些吊腳樓依著山澗,三兩密麻集聚著。人站在山腳衝上仰望,兩岸山上的吊腳樓群如瀑布般衝你傾瀉而來,而山澗碧綠的梯田在環繞,山風輕佛,一層層梯田浪花般地在這方世界裡蕩漾。清澈湛藍的天,愜意地潑灑著悠悠白雲,好生愜意。
長桌宴是寨中用來招待客戶的盛宴。一條十米長的方條長桌,我們30多人在兩側對坐著,吃的大多是當地家養的土味菜,什麼煲走地雞,青椒臘肉,一盤盤小炒帶著貴州當地的香辣,就著苗女們端來甜甜的米酒,每個人都吃得熱氣騰騰的。
稍歇了一天後,我們三兩人組起了小隊伍,背起畫板在山澗尋找著自己眼中出彩的畫面。
女生們喜歡畫古樸的建築,於是,她們揮動著素描筆,對著面前的一間間飛簷屋瓦,黛色墨水在白紙上渲染開來,一如眼前的吊腳樓在這方天地裡詩意地散落山澗。
而我們男生則更喜歡去攀赴連綿起伏的群山,在綠茵的海洋裡,去勾勒建築群淡淡的痕跡。也有去畫風雨棧橋下的浪花激蕩,繪製河流蜿蜒的動向。我則偏愛於描繪寨子裡的夜晚:黑夜落幕,一盞盞昏黃的燈火在黑漆漆的幽邃山澗冉冉升起,宛如山野裡,升騰起千萬點螢火,星星點點煞是好看。
伴隨商業開發,千戶苗寨的山腳,早已匯聚起頗具規模的商業街區,有著不少的美食和旅遊觀光店。當地白茸茸的毛豆腐,噴香的臘肉糯米飯,甜甜膩膩的餈粑,這些熱氣騰騰的美食,不聲不響地飄蕩在空氣中,誘惑著你的味蕾。
就更別提那滿富苗族風情文化的西江苗族博物館,色彩風情鮮明的蠟染坊,一切的一切,都給人醉心的美感。真的是,西江月色好,山好晚回頭。
文|昆德拉傳媒現代印象文化工作室 杭幫菜
策劃組稿運營:昆德拉傳媒 楚楚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