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森林、河谷、溶洞,
貴州獨特的地理氣候,造就了它的迷人魅力,
除了世人熟知的西江千戶苗寨,
在大山深處,
還留有這麼一片你我都未及的處女地-梭嘎長角苗。
苗寨距離貴陽市區大約100公裡路程,驅車2小時左右到。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梭戛長角苗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苗寨坐落於群山之中,隱世而獨立。
長角苗的面世,是源於1998年,
中國政府和挪威政府聯合建立了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
即「梭戛生態博物館」
從這裡可以了解到了許多有關於苗人的生活和傳統習俗。

六枝梭嘎是個奇特的地方,
原生態的自然環境,
世代居住在這的長角苗民
頭上的髮髻形似長角,
角上繞有2-4公斤重的頭髮。
這也是他們有別於其他苗民最顯著的特徵。

巨大的髮髻用一支長角木梳支撐,
上面纏繞著亡故祖先的頭髮或黑麻毛線

在過去,男女均戴長角,
由於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
男子已不再戴,
只有婦女仍持守著這一古老的裝束。

長角苗是隴戛苗族的一個支系,
大約有4千多人,
聚居在六盤水梭戛高山上的12個寨子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傳統的民居都是十分原始的茅草棚,
近年來,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不少苗民住上了石屋

束身短衣
黑底嵌紅
白繡帶的麻布百褶裙,
皆出自苗女手工。

最複雜、最漂亮的是新娘裝,
姑娘大概從十二三歲起,
就開始繡嫁衣
嫁衣手工精細
色彩斑斕
一件嫁衣得耗時5到7年,
平時不穿,也不出售。

男耕女織,衣麻著布,
在今天,他們的耕作方式、生活習慣,依然保持著原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