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長角民族的今與昔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新華社貴陽9月17日電(曹榮萍、石新榮)梭戛生態博物館主要為保護一支習俗獨特、頭頂長角的苗族支系——長角苗族(簡稱「長角苗」)而建。

  長角苗是貴州眾多苗族分支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長角苗族,目前僅存5000餘人。長角苗主要分布在貴州六枝特區梭戛鄉的7個村寨和毗鄰的織金縣阿弓鄉5個村寨裡,共12個村寨成為長角苗文化社區。

  長期以來,長角苗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形成了獨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

  圖為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貴州梭戛生態博物館信息中心一角。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圖為笑容燦爛的長角苗少女。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頭飾的繁與簡

  從1993年被法國《費加羅雜誌》周刊記者發現,到1997年挪威王國政府與中國政府合建梭戛生態博物館,再到如今綠樹環繞、曲徑通幽,曾經與世隔絕的長角苗緩緩打開寨門,帶著些許好奇與憧憬,一步一步的發展、一點一點的成長。

  長角苗是苗族中的一個分支,因其獨特的長角髮式而得名。給記者擔任義務講解員的梭戛小學教師葉紅梅當日穿上長角苗的服飾,卻沒有梳牛角髮髻。她說:「盤髮髻很複雜的,一般人盤不了。」

  原來,長角苗的髮髻龐大,真頭髮只是「打底」用,盤頭用的假髮是祖輩將掉落的頭髮用麻線編織起來,傳下來的。梭戛生態博物館裡現存最珍貴的一個髮髻積累了五輩人的頭髮,重達6公斤。女人們先用一根長約2尺左右的牛角狀木板將頭髮盤在腦後,再在木角上把假髮盤成巨大的「∞」字形。頭飾高約15公分,兩頭垂於耳下到兩肩上方。為了使髮型顯得龐大,近年長角苗的女人把毛線也盤進了髮髻裡。

  長角苗獨特的頭飾從何而來?傳說長角苗先民用樹枝挽發,後因在耕種過程中與牛為伴,形成了對牛角的崇拜,樹枝就換成了牛角的樣子。為了迷惑野獸,長角苗先民用頭髮把木牛角纏起來,並用白色的麻線綁緊。最初長角苗的男子也要戴「長角」,而現在用頭巾代替。

  梭戛生態博物館館長羅剛說:「很久以前,長角苗婦女平日勞作也要盤牛角髮髻,如今,她們只在重大節日才盤頭,平日木角也不戴了,只是簡單的用橡皮筋紮好。」

  圖為給記者擔任義務講解員的梭戛小學教師葉紅梅。她當日穿上長角苗的服飾,卻沒有梳牛角髮髻。她說:「盤髮髻很複雜的,一般人盤不了。」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圖為正在盤髮髻的13歲長角苗少女楊富麗。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刺繡的傳承

  隴戛寨是長角苗聚居的12個村寨之一,也是梭戛生態博物館信息中心所在地。

  在隴戛寨,不時可以看到專注挑花刺繡的長角苗中老年婦女。對長角苗女孩來說,在家學習刺繡和到學校讀書一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13歲的長角苗少女楊富麗從四五歲開始學習刺繡,與記者見面當日穿的一身衣裳是她自己繡的。在楊富麗看來,這沒什麼了不起。

  從隴戛寨大門順著石階而上,看見一位身著長角苗便裝的老年婦女坐在屋簷下繡花,神態安詳。「長角苗至今仍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村民們穿的衣服是自家做的,自家織布,自家繡花。」葉紅梅說。

  隴戛寨大門右側的民族手工藝品商店前,坐著幾位長角苗婦女,其中一位正在專心繡花。只見她一針一線地繡著,記者一行的圍觀並未影響她。不多時紅色的底布上出現幾個白線繡的菱形圖案。

  長角苗的服飾裡蘊藏著自己的文化和傳說。據了解,長角苗的祖先為了找到這片棲息地,翻越和趟過無數的高山與大河,歷盡千難萬險,嘗遍千辛萬苦。「長角苗百褶裙上的每一橫條,都印證著祖先們在昔日路途上遭遇的種種艱辛……」葉紅梅說。

  一路上看到不少穿著盛裝的少男少女,他們三五成群,有說有笑,面對鏡頭擺出各種pose,露出友善的微笑。

  路上遇見幾個身著T恤的小男孩在玩耍,因為年紀小還聽不懂普通話,他們一直笑著,露出一口白牙,眼睛亮晶晶的。

  圖為路上遇見的幾個身著T恤的長角苗小男孩,他們一直笑著,露出一口白牙,眼睛亮晶晶的。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圖為剛盤完髮髻的13歲長角苗少女楊富麗,她從小學習刺繡,一身衣服上的刺繡是自己繡。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圖為一位來自匈牙利的遊客與長角苗少女。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女孩的夢想

  隴戛寨的入口處建有一間木牆草頂的傳統民居,用於銷售少數民族手工藝品。楊富麗站在屋前臺階上,她的嬸嬸給她梳頭,不時有遊客過來給她拍照,她總是報以純樸微笑。

  楊富麗是她的漢語名字,她還有一個苗語名字,叫「橋下」,目前她在梭戛中學讀書。

  橋下年紀不大,卻出落得溫婉動人,透著古典韻味。最吸引人的是她的一雙眼睛,秀美而清澈,透著一股靈氣。橋下已經到了愛美的年紀,當日畫了粉紅色的眼影。她說:「是村長的女兒幫我畫的。」

  橋下家裡有3姐弟,她是老大。弟弟妹妹正在小學讀書,所以沒有參與接待。她說:「弟妹的作業還沒做完,我的已經做完了,所以可以出來玩。」

  因為父母身體不好,橋下想長大後當醫生。「當了醫生就可以治好父母的病,因為去醫院看病的費用家裡實在難以承受。」

  梭戛中學教師付錫康說,認真讀書對長角苗孩子來說,和平日用心刺繡、辛勤勞作沒有什麼不同。對橋下而言,只要好好讀書,就一定能成為一名醫生,恰如只要好好學習刺繡、蠟染,就可以製作出美麗的長角苗盛裝一樣。

  橋下的「偶像」是她15歲的堂姐。去年,堂姐由於學習成績好,加上歌唱得好,得到了去湖南讀書的機會。

  「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學好醫術之後,就回來給寨子的百姓看病。」橋下說。此刻,她眼神裡有一種對未來的憧憬。

  一名參觀者與在生態博物館信息中心與長角苗少女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石新榮攝

相關焦點

  • 走進梭戛長角苗族: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的車子直接開到了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中心區隴戛寨的寨門口。    一下車,目光立即被一群頭上頂著碩大髮髻的長角苗婦女兒童所吸引。她們穿著自製的蠟染刺繡服裝,端著盛滿米酒的牛角,低聲吟唱著迎客的敬酒歌。幾位站在路邊看熱鬧的盛裝小女孩,許是頭飾太沉了,一直用手託著髮髻。
  • 神秘的長角苗族,頭頂4公斤祖先的頭髮,還在葬禮上找對象
    今天要說的這一支苗族叫做長角苗,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他們世代生活在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的梭戛鄉。從你看到他們的第一眼,便能發現他們的特別之處。其實長角苗族屬於苗族的分支,但與我們普遍認知中的苗族、還是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首先,他們服裝不同,苗族的服飾一般顏色較深,主要以藍紅黑為主,而長角苗族的服裝主要是粉白黑為主。
  • 貴州深山裡的苗寨,頭頂10斤重的長角,用5輩祖先的頭髮編制而成
    城市裡的人印象中,苗族是一個神奇的民族,無論是其服飾還是還是風俗。今天雪靈谷帶你來看一個頭頂10斤重的長角的苗人。貴州獨特的地理氣候,造就了它的迷人魅力,除了世人熟知的西江千戶苗寨,在大山深處,居住著一支古老而神秘的苗族分支,人稱長角苗,人數不到5000人。苗寨距離貴陽市區大約100公裡路程,驅車2小時左右到。
  • 神秘的長角苗族,女子要頂著祖先的頭髮,還能在葬禮上找對象!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的人最多,佔據中國人口第四的是苗族,他們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當然在泰國緬甸等也有苗族的存在。大多數人對苗族的印象都是帶著銀髮簪銀耳環,但其實苗族有很多的分支,有的服飾並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苗族的一個分支「長角苗」。
  • 淺析《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深意
    據說清代大詩人王士禎7歲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被「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句到底有什麼深意?1、立足全詩,了解具體含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出自《詩經》中的《採薇》,這是一首寫給戰爭時期軍人的詩,他們既要保家衛國,常年在外徵戰,又非常思念自己的親人。同時,詩中還寫到了退役士兵年老之後,重新回到家鄉時的猶疑與彷徨。
  • 長角的魚和長角的鳥你見過嗎?世界上那些奇特的角!
    在自然界有很多生物都有角,但你見過長角的鳥嗎?還有長角的人你見過嗎?往下看你會看到自然界各種各樣長著角但不同尋常的生物。一、長角的女人這隻綿羊叫Joey,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一隻角從頭頂正中央長出來,看起來就像神話中的獨角獸。
  •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頭上長角的恐龍和犀牛一樣,頭上長著大大的角,可以防禦食肉恐龍的進攻。下面,和本期主題團一起看看頭上長角的恐龍有哪些吧?鼻上長有一支前端稍稍彎曲的長角,可以刺穿掠食者的皮肉。五角龍具有五根角五角龍的身長約8米,體重估計約為5500公斤,地質年代為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7300萬年前。五根角除了兩根額角與一根鼻角以外,還有眼睛下側的尖刺。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的這句話無關風月,卻感人肺腑
    在《畫皮二》中,小唯空靈的歌聲配合著琵琶的旋律,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段歌詞唱的纏綿悱惻,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映象。這段歌詞改編自《詩經.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採薇》篇最後的章節。
  • 八旬翁頭頂長出一對角 長達10釐米(圖)
    婺源縣大鄣山鄉80歲老人黃元煩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民,但是從兩年前開始,他的頭頂上突然長出了一個硬角。  這一聞所未聞的現象令家人和村民們感到吃驚,同樣也深深地困擾著當事人黃元煩老人。  兩年前頭頂長角  因為上了年紀,老人的頭髮已經花白了,有些禿頂。雖然他已經有80歲了,但看起來身體狀況還不錯。  老人頭部的這隻硬角長在頭頂部左側的位置,下粗上細,遠看有點像汽車頂部帶著的後翹式「天線」。硬角長10釐米,摸起來硬硬的,看起來和羊角的構造有些相似。
  • 王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窗外是深秋初冬的雨,窗外是深夜人靜的雨,窗外是似曾相似的雨……不禁想起「三百篇中最佳之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深山秘境:這個苗寨住茅草屋,頭頂長角,頭髮重達4公斤!
    茅草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梭戛長角苗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梭戛生態博物館六枝梭嘎是個奇特的地方,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世代居住在這的長角苗民頭上的髮髻形似長角,角上繞有2-4公斤重的頭髮。梭嘎苗女子的長髮巨大的髮髻用一支長角木梳支撐,
  • 為當鹿王 雌鹿長角 - 中國在線
    大家都知道雄性食草動物都會長角,可在野生動物園生活在天鵝湖鹿園的雌性梅花鹿竟然長出了3釐米左右的鹿角。雌鹿為王位於野生動物園天鵝湖的鹿園裡,一直保持著平衡狀態的鹿群在半年前發生了驟變。鹿王被打敗後就一直沒有首領,然而一頭母鹿(虎妞)卻毅然穩坐了鹿王的寶座。
  • 我國神秘的「長角」苗族,頭上頂著祖先的頭髮,盛行族內通婚
    眾所周知我們的國家地域遼闊,同時也擁有著14億人口,但因為地理位置以及歷史背景的不同,又分為了56個民族,除了基數最大的漢族以外,其他的民族都是特色鮮明個性十足,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服裝語言,每一個都值得細細去探索,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長角苗族。
  • 不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而是這一句
    有人說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人說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人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人說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最後這一句被提到的最多。那麼「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一句到底美不美呢?
  • 長角的孩子
    長角的孩子  (江西)  小亞的大人做包子,也做饅頭,他們做的包子饅頭又大又白。這樣的包子饅頭就讓很多人喜歡,小亞總看見很多人來買。小亞幼兒園的軍軍,也會來買。小亞其實很喜歡吃包子饅頭,也想吃,但大人總不讓他吃。一次小亞鬧著要吃,大人不肯,大人說:「這些包子饅頭你不能吃。」
  • 為什麼只有植食性動物才會長角嗎?
    撥開金豺頭頂上的毛髮,有可能發現形似犄角的存在。但專家表示,這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犄角,因為它在結構上不僅與頭骨連成一體,而且未有脫離頭骨的現象。也正因為金豺的「犄角」不易發現,導致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物品,甚至還被某些商家標榜為護身符。由此看來,不僅植食性動物會長犄角,就連肉食性動物也會長犄角。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植食性動物會吃肉嗎?
  • 廣西西北一個美麗的縣,山清水秀,是中國長角辣椒之鄉
    南丹旅遊資源豐富,優美的自然風光加上少數民族風情,熠熠生輝。白褲瑤民族風情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匯集白褲瑤民俗文化的精華,濃縮白褲瑤社會人文景觀,展示白褲瑤獨特的民族生活,表現白褲瑤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白褲瑤民俗風情園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以古樸、原始為主題,給遊客耳目一新的感覺。
  • 《長安十二時辰》這般結局,周一圍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長相思》李白這次龍波倒下了,當這曲《長相思》在片尾響起的時候,眼前都是蕭規的身形,那雙顧盼生輝的眼睛,如今已經淚如泉湧,周一圍完成了這個角色。
  • 邵陽一居民在釣魚時,發現一隻受傷的頭上長角怪鳥……
    過河一看:原來是一隻頭上長角的怪鳥!被網在菜地邊緣一道綠色細鐵絲籬笆牆上的,扭傷了翅膀。」4月28日,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兩江峽谷,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肖樹文一邊忙著給一隻怪鳥餵食做放飛準備。原來,4月21日,城步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縣城儒林鎮一愛心居民送來的一隻頭頂長角怪鳥,請求救助。
  • 《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
    《怪物火車》中有很多種族,種族下又有單位,想要穩定上分,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卡組建構,本文作為分享貼,整理了長角武士優劣詳解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吧!《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這張卡很標準,白班效果樸實無華,說實話我抓位還是蠻高的,很多人可能容易忽略它,因為看上去沒什麼特效。但是在抓不到擊退惡魔的情況下,這張卡是很好的中堅力量,關鍵詞。有2,第一,殺前排,第二,不吃升級位。斷腳再扶不上牆敵方前排吃一下30攻加前排肉盾一下怎麼也能收掉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