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最神秘的少數民族,苗族可以算一個,因為它有很多分支。許多古裝、仙俠劇對於苗族的描寫,也讓我對這個少數民族更為好奇。今天要說的這一支苗族叫做長角苗,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他們世代生活在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的梭戛鄉。從你看到他們的第一眼,便能發現他們的特別之處。
其實長角苗族屬於苗族的分支,但與我們普遍認知中的苗族、還是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首先,他們服裝不同,苗族的服飾一般顏色較深,主要以藍紅黑為主,而長角苗族的服裝主要是粉白黑為主。上身是白色打底的藍花蠟染短衣,下身是黑色打底,紅白橫邊的百褶裙,身後還拖著一條畫繡片。其次,他們的裝飾也不同,苗族一般頭、脖子和手都戴著漂亮的銀飾,走起路來閃閃發光,而長角苗族在裝飾上卻有點讓人看不懂了,他們頭上戴著厚重的長角,不但看起來很累贅,甚至看著有些怪異。
仔細看,這種頭飾的綰扎十分複雜,長角苗族女子會一根長約2尺左右的牛角狀木板將頭髮盤在腦後,兩角高於頭頂兩側,角上繞著幾公斤重的頭髮。在過去,這裡的婦女每天梳頭時把掉的頭髮用麻線編織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作為嫁妝傳給閨女。可能一個長角苗的婦女,頭上就有幾代已故祖先的頭髮,有些頭髮甚至已有數百年歷史。千百年來,長角苗族相當完整地保存和延續著這一文化傳統,可以說是把歷史寫在頭髮上。
據說,如果祖傳下來的頭髮因為時間久遠而枯燥失色的話,那她們就回去染色,把這些假髮染成和自己頭上一樣黑的顏色,為的就是保持頭髮的烏黑光澤。而這裡的人會覺得長角越大越好看,為了使頭頂的髮髻顯得更加龐大,近幾年長角苗族的女人們甚至會把毛線盤進了髮髻裡。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他們每天都會頭頂著這樣的長角,這些長角加上頭髮一般都在2-4公斤。以前男女均戴「長角」,現在由於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而到現在只有女子還堅持保留這個傳統。
長角苗族最大的興趣就是對歌,這裡的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就連婚姻大事都離不了對歌,這裡的人不外嫁,一直保持著本族內通婚,家族內不通婚的習俗,為解決族裡男女的婚姻問題。還有專門為族裡的青年男女打造的節日叫「跳花節」,就像我們的相親會一樣。
除了「跳花節」,長角苗的年輕男女還有一個可以公開見面、尋找對象的場合,就是當地人的葬禮上,想不到吧。葬禮當天,場地邊上會出現一排排盛裝打扮的打著傘的姑娘,這些姑娘並不是來弔唁的,她們是趕來葬禮上找對象的。因為長角苗人視葬禮為一種規模隆重的儀式活動,類似聚集大量本民族青年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在葬禮結束後,小夥子們並不會像已婚男性那樣離去,而是徘徊在這一排排花枝招展的姑娘們中間,尋找自己的心上人。這也成為長角苗葬禮上的一道另類的風景……
如今,梭戛以其奇異的長角風俗,已經開發為一個旅遊景點,還建起了博物館。因為長角苗寨極其偏遠,需要坐火車到六枝,而梭戛鄉位於六枝特區北部,需要再從六枝坐長途汽車或包車前往。苗寨依山而建,土牆茅屋,原始古樸。他們紡紗織布,畫蠟刺繡,飛針走線縫製美麗的衣裙。平時到梭戛的人並不多,也很少能看到盤髮髻頭飾的婦女,戴木角則較常見。想看盤發或拍照的話,到寨子裡請婦女盤發,給盤發婦女50元/次,多人去可以分擔。
長角苗服飾藝術已成為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願意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