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探秘湘西苗族戴包帕的傳說

2020-12-06 騰訊網

麻明進題注常包帕:

總註:這組苗裝的傳說與題注,以前曾給花垣視窗發過,此是作些文圖調整。

苗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鬥爭生存史、居住最分散民族的典型代表。苗族服飾文化與自身民族緊密關聯,不單體現在穿著方面,而且常以人文教育傳說的形式,給苗族群眾生活進行倫理道德的啟迪,服務於苗族的生存發展,組成苗族獨特的服飾文化認同,成為意識崇尚及上層建築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使苗族及苗族服飾在當今文明社會仍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苗族遠古就出現了巫、史、卜、賨、醫的分工,社會意識的組成是立體多向的運動形態。特別是苗族的司史「巴江嘟」,在升華為司事歷史觀念、道德禮儀的同時,各地都有司事具體的人文倫理教育的尊老,善於以具體的事象傳說,告誡苗民子嗣行事為人。他們注意結合服飾領域的素材對民眾施教,形成大量服飾文化富有哲理的生動故事。

分註:湘西及其花垣又屬於「五溪」地區的腹地。這裡的服飾文化神秘厚重,人們雖能看到其中的很多表象,但不一定知道它的根源。正如這方水土在《史記》就有記載,可是各水系、地名具體居於何處?至今也無法查考。然而「五溪」中的武溪和酉溪源頭,都是花垣這裡的「蓮臺山」山脈,自然就是這麼有趣:一脈發兩溪。我們知道,濮人的後裔南蠻喜歡戴帕子,湘西的苗家姑娘、老年男子,至今還愛戴色彩式樣眾多的頭帕,不像古代中原人講究戴帽子,其「謎底」就在於自身的歷史時尚。

就是到民國以後,人們走進這個地區,都會見到男子和婦女頭上戴的帕子,有紅的、有花的、有青的、有黑的,色彩絢麗。式樣高低平扁、古怪離奇。歸納起來,有紅圈帕、花桶帕、青桶帕、黑臺層帕、白臺層帕。奇特的有黑人字帕、花人字帕、白人字帕、幹欄人字帕。最離奇的是花、黑重桶帕,它內層是苗族婦女自己織的斑布桶帕,戴得高高的,活像一隻花水桶!加上外面又套一層黑絲帕,有如一隻大黑水桶內套一隻花水桶!兩頭還露出「斑布」花紋來。這種帕子中間空心,可放十來斤花生,也可裝千顆板慄!就像朝鮮姑娘頭上頂著個頂罐一樣高。她們走路也要硬著頸項,支持著桶帕的平衡,不致過大擺幅,確保身子正常行跑。

龍炳文講述常包帕:

外人看到苗女頭帕的特殊裝飾,難免暗自嘆息她們太落後,責怪這些怪帕難看、累贅。為什麼她們不願戴市場出售的時髦便捷女帽?硬要活活地戴帕受「罪」呢?而當我們仔細觀察,深入研究她們的心理狀態,以及形成這種心理狀態的特殊歷史條件,我們也就不會這樣淺薄地去責怪她們,甚至會同情她們,敬佩她們的民族氣節!

從現在的老年男子、婦女頭帕可以看出,這裡組成民族的氏族成份多。譬如戴紅帕的,代表他們是濮人的後裔六蠻。他們最早養蠶抽絲,最早開採使用硃砂,是個尚紅的族群。後來由於歷代封建王朝把硃砂掠奪去了,禁止他們用硃砂染布、染帕,逼得他們不得不戴黑絲帕,只有「巴代」仍保持戴紅帕的習俗。對這部分人,明、清以來的漢籍稱做「紅苗」。

而戴花帕的,代表他們是濮人後裔六蠻中的鑿齒民。他們的祖先僚人,是我國首先紡織蜀布和花斑布,也是最早從事染色業的民族。這部分人,在明、清的漢籍裡稱做「花苗」。

戴青帕的,說明他們是熊鬻後裔九夷的子孫,是我國最早發現蘭靛和首先運用蘭靛從事染色的鼻祖,也是中國蠟染的首創氏族。這些人,明、清朝代的漢籍稱做「青苗」。

一些戴黑帕的,是北上中原與華人結合的濮人後裔盤瓠蠻。正因他們北上與帝嚳聯姻,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徵伐濮人後裔的馬前卒,以化香葉和黑質土做染色,是黑色染色業的首創氏族。他們是濮人後裔中的貴族,濮語稱做「熊怪」,意思是「官宦世家」。這部分人在湘西苗族地區,明、清以來的漢籍稱做「黑苗」。

還有戴白帕的,代表他們是楚人(漢史稱太昊)後裔,是濮人後裔中最早北上的一支。他們首先利用野生纖維作衣裳的氏族,馴化社樹種植出了薴麻,並首先紡織出麻布,人們才開始穿到麻布衣。這部分人在黃河流域稱人夷,留在長江流域稱苴人或賨人。他們後又遷徙回湘西,苗語稱為「仡軻」,今用漢字姓麻,便是這一宗族的主要支系。原來他們以戴白帕紀念祖先為榮,明、清的漢籍稱做「白苗」。

培植出麻發明麻布是苗族生活重要的歷史貢獻,如今在湘西苗族中,一般年長的父、母或父母去世的後人,都堅持要戴白帕。這已超出了「白苗」單一支族的自我敬祖觀念,形成苗族全族尊宗敬祖的高尚意志。有關湘西苗家喪事行孝時的「披麻戴孝」就更不用說了。

這些濮人後裔和三苗後裔結合,組成了苗蠻集團,退居長江流域,最後到達湘西。解放初共產黨在這裡領導人民建立湘西苗族自治州,造就了這個五花十色的氏族,開啟了以吳、龍、廖、石、麻「五宗六族」為主體的湘西苗族新的生活。所以這裡苗族婦女、男士所戴不同種類的頭帕,它的謎底是頭帕記錄湘西、特別是湘西花垣民族的氏族組成史。數千百年來,苗族沒有忘記自己祖先對人類的貢獻,把祖先的功勞都戴在頭上,向人們宣告她們是有光輝歷史的民族。經歷了千百年的艱苦歷程,沒有被歷代封建王朝所屈服而拋棄她們的頭帕,沒有拋棄她們祖先的「功勞」。苗族頭帕——這是多麼富有歷史意義和高尚氣節表現啊!

花垣苗族之所以不願拋棄頭帕,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其中重要的是有實用價值。頭帕不但耐用,還能裝飾出各式各樣出奇的帕式來,美化了生活,增加飾趣,有它各自獨特的美觀。頭帕還特別起到保護頭腦,增加溫暖的作用。再說女人們習慣編發、髽髻,帕子裹住了頭髮的髮辮,既固定了頭帕不易脫落,也保護了頭髮。此外,在特定的環境下,帕子還可以武器,當「繩索」,供爬樹爬巖作「引繩」之用; 可以用來捆東西,也可以作越澗跳溪的「摔繩」。傳說苗蠻集團從洞庭湖遷徙到湘西、上花垣的時候,頭帕就曾經起到「引繩」的作用,幫助祖先爬巖上山,匯聚到這裡開闢新天地,也是人們捨不得丟掉帕子的原因之一。如今這裡的姑娘一滿「童限」,媽媽就要教她養蠶、抽絲、織布、繡花、做衣裳、戴頭帕,同時也要向姑娘講述這些戴帕的根源。

(龍炳文整理 麻明進校注)

來源:苗疆拾趣

·END·

監製/角角

主編/瑪瑪

編輯/唐老鴨 李艾家 石群方

審核/青葉膽 殤心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上古傳說,神秘的湘西
    你好,我是明超君,今天給你準備的是神秘的「湘西趕shi術」!現實故事——路遇趕shi人1950年的初秋時節,兩名解放軍戰士化妝成便衣在湘西地區偵察治安情況。偵查途中,他們發現了一夥神秘的可疑人。這群人依次排列著,戴著鬥笠遮著臉,穿著長袍,低頭垂手,走路怪異,一路鬼鬼祟祟。
  • 一圖讀懂湘西地質公園!
    2019年中國即將接受初評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包括:湘西地質公園,張掖地質公園。  湘西地質公園分布  湘西地質公園行政區劃上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主體部分涉及吉首、鳳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順和龍山7個市縣。地理坐標為N28°06′49.23″—29°17′24.26″,E109°20′13.66″—110°04′12.55″。
  • 丁建‖湘西文化初探
    然後一起觀賞在苗族全木結構的婚房裡面上演新人「結婚」,以體驗苗家婚俗。吃的東西,以苗家香腸、臘肉、桃花蟲、苗家酸魚和苗家長龍宴為主,可謂琳琅滿目,會抽菸的老孫還買了兩盒苗家土匪煙,餘哥更是深入苗族家中做客,聆聽苗藥、茶葉、銀器等養生驅病方面的講解,苗族人自然少不了銀器,導遊石娟身上也佩戴很多銀飾品。
  • 湖南湘西芙蓉鎮、德夯苗寨、鳳凰古城旅遊景點遊記心得
    芙蓉鎮原被稱為王村,是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的小土俗村,芙蓉鎮被稱為「千年古鎮,掛在瀑布上」,市中心建在高而穩定的巖石上,美麗的瀑布懸掛在山上,在落差幾十米、水資源豐富的季節裡,瀑布更加壯觀,古街對面有一座土司城,古街的高度可以看到全景,瀑布匯聚一堂,觀水俯視山水,非常有魅力,東河景區的文豪,自然景觀與民族風情融為一體
  • 帶上這份超全攻略即刻出發來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浪
    深度遊覽——全方位了解湘西的人文風景 你將走進一個總面積 2710平方公裡,由南至北縱跨湘西州7個縣市的世界級地質公園,在彩虹橋上看風景,去天星山看雲海,在芙蓉鎮裡看瀑布,去紅石林感受不一樣的風景,在十八洞體會「精準扶貧」首倡地的魅力,去呂洞山上體驗苗族秘境,在洛塔園區眺望巖溶臺地
  • 神秘湘西過大年 | 12月26日矮寨奇觀旅遊區邀您過苗年
    2020年即將離去忙碌一年為了家人,為了自己是不是好久都沒有好好放鬆一下矮寨奇觀旅遊區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帶上您的家人苗族阿妹引領遊客排成弧形挑起苗族的踩堂舞湘西·矮寨奇觀旅遊區矮寨奇觀旅遊區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是德夯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遊覽區,包括矮寨大橋、吉鬥苗寨、德夯峽谷三個景區。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氣體檢測儀校驗研究院排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氣體檢測儀校驗研究院排名:淺談溫度變送器的校準在水泥生產中,預熱器裡生料的煅燒質量可通過溫度和壓力等直接反映,因此準確的溫度對於預熱器的監控起著重要的作用。區別報告有效範圍的區別通過CNAS認可的實驗室在其認可範圍內出具的帶CNAS標識的報告,可在全球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行(雙方籤署了互認協議MRA);通過CMA資質認定的實驗室在其認定範圍內出具的報告只在國內有效。
  • 湘西趕屍是怎樣的?湘西有三邪:蠱毒、趕屍、落花洞女
    前幾篇文章看到有網友評論湘西的沒有被認為汙染的小溪才是真正的好玩,也有提到芙蓉鎮的,網友們前往湘西遊玩也可以參考哦~因為這些都是本地人的推薦啊,小編想應該不會差的!
  • 湘西石頭苗寨,生活著名叫桃花蟲的神秘生物,不知道是不是蠱蟲?
    在許多人的印象當中,湘西是一個十分獨特、充滿神秘感的地方。花垣縣雅酉鎮捫岱村的石頭苗寨位於花垣縣最南端,與鳳凰縣交界,歷史悠久,保存著古樸而又完整的石頭建築、手工釀製苞谷燒酒、苗族刺繡及鍛造銀飾等濃鬱的苗家原生態文化。
  • 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
    主要有六大奇景:奇路(矮寨公路奇觀)、奇橋(世界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一一矮寨大橋)、奇寨(雄鷹背上的苗寨一一吉鬥苗寨、德夯苗寨)、奇谷(玉泉溪、九龍溪、夯峽溪峽谷等)、奇瀑(全國落差最高的流紗瀑布、玉帶瀑布、銀鏈瀑布、夯峽溪瀑布群等)、奇俗(苗族風情、天下鼓鄉),充分展示了神秘湘西的奇絕山水、經典人文和現代科技。
  • 湘西:村鎮銀行內審指導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審計局內審科室人員寓指導監督於耐心細緻的服務中,使內部審計工作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平穩有序開展圖為內審指導中心人員近日指導湘西長行村鎮銀行內審人員業務現場。(審批領導:唐海龍 供稿人:左潔)【來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審計局門戶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中國「最美」江邊小鎮,唯一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湘西芙蓉鎮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芙蓉鎮,是中國唯一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具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西漢為酉陽縣治所,後晉之後為溪州彭氏土司前期的司治之所,也是土司時期的商賈貿易中心,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 真實經歷告訴你 湘西為什麼那麼邪
    我確信這幾天我在湘西吉首市一帶所聞所見所感都是真實的。我和很多人一樣,走進湘西,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發生在這裡的一些奇聞趣事,我的確沒法兒找到答案。神秘的巫儺絕技秘境湘西,湘西秘境。沒來以前,腦海中的湘西秘境應該是大山深處,老房人家,出入荊棘,落後閉塞,牲畜慢耕,迷霧常聚的地方。至於「趕屍」、「弄蠱」等僅僅就是個傳說,更是不可相信。
  • 湘西趕屍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趕屍是傳說中可以驅動屍體行走的法術,屬於湘西苗族蠱術的一種,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蠱有黑巫術和白巫術之分,趕屍屬於白巫術。 民俗意義上講是不可思議的「吆死人」 方法,中國湘西一代比較盛行。而湘西沅江上遊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作小販、採藥或狩獵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當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傳統上,運屍還鄉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裡或數百裡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抬,於是有人就創行了這一奇怪的經濟辦法運屍回鄉。 「趕屍」也就應運而生啦!
  • 湘西民間傳說·嗷嗷鳥可憐的身世,真是令人又同情又氣憤
    之前有一篇文章寫了湘西一種鳥「噶裡昭昭」的傳說,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湘西的一種鳥,相對於噶裡昭昭來說,這種鳥更為常見,每年到了清明前後,去到湘西一帶,到處都能聽到山谷裡「嗷嗷!嗷嗷!!嗷嗷!!!」的叫聲,而且聲音叫得一聲比一聲大,一聲比一聲悽涼。
  • 中國國家地理原創MOOK系列——《地道風物·湘西》出版
    發現新湖南,發現新湘西,顛覆傳統湘西印象,重釋湘西山水格局;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主持人汪涵「響應」計劃為你解讀湘西方言背後的文化;《瀟湘晨報·湖湘地理》前主編鄒容等專家學者深入討論湘西性格與文化;隨書附贈獨家定製版湘西風物大地圖及湘西之旅地圖書名:作者:範亞昆 主編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定價:49.8元出版時間:2015.11
  • 湘西屍王詐屍咬人,竟全是它在搞鬼?
    隨著《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電視劇的完結,咱們期待已久的大BOSS——湘西屍王終於覺醒,展現他的吃人絕技。畢竟在現在的盜墓題材影視裡,已經很少出現殭屍的情節,不僅如此,凡是被屍王咬過都會成為他的殭屍小嘍囉。完全越看越刺激,那麼咱們今天就蹭點熱度,談談湘西屍王的詐屍原理。外有吸血鬼,內有殭屍。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務總承包資質在線諮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務總承包資質在線諮詢  4. 企業近3年承擔過2項以上水暖電安裝作業分包,工程質量合格。  5. 企業具有與作業分包範圍相適應的機具。  作業分包範圍:  可承擔各類工程的水暖電安裝作業分包業務,但單項業務合同額不超過企業註冊資本金的5倍。  鈑金作業分包企業資質標準  鈑金作業分包企業資質不分等級。  1. 企業註冊資本金30萬元以上。
  • 湘西美食,你到底有什麼魔力!
    大概在90%的人心目中,湘西=鳳凰古鎮;而在地理意義上,湘西則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在文化上,「大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的:湘西州、張家界市、懷化市等。神秘的巫儺文化,柔美的山水古鎮,奇幻的民間傳說,都讓無數人都種草了這片湘地最後的秘境。都說湖南10分美,湘西佔了9分。但是瞧妹想說,湖南的美食有10分好吃,湘西佔個9分滋味是沒問題的。
  • 北緯30°·中國行 第七十五集 湘西的風情往事《遠方的家》 20121009
    本節目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75):1、湘西花垣:邊城裡的拉拉渡船;2、湘西花垣:邊城美食「一口吃三省」;3、湘西瀘溪:沅江邊的小城;4、湘西瀘溪:探訪苗族歌王;5、湘西瀘溪:沅江邊的昔日「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