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植食性動物才會長角嗎?

2021-01-07 奇點使者

對恐龍種類有細心觀察的朋友會發現,一般情況下植食性恐龍頭上長有犄角,而肉食性恐龍頭上沒有犄角。如今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常見的一些植食性動物例如水牛、鹿等都長有角,而狗、狼等動物頭上不長犄角。那麼是否存在特例呢?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遍現象,而並非絕對現象,金豺就是其中一種。除此之外,海洋中生活著一種長出長長犄角的鯨魚,但其實那是獨角鯨的牙齒。

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很難發現金豺犄角的存在,因為濃厚的毛髮會將其遮擋住。撥開金豺頭頂上的毛髮,有可能發現形似犄角的存在。但專家表示,這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犄角,因為它在結構上不僅與頭骨連成一體,而且未有脫離頭骨的現象。也正因為金豺的「犄角」不易發現,導致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物品,甚至還被某些商家標榜為護身符。由此看來,不僅植食性動物會長犄角,就連肉食性動物也會長犄角。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植食性動物會吃肉嗎?動物專家表示,實際上一些長角的植食性動物也有食肉的習性,否則它們難以吸收必要的營養。以鹿為例,這種動物每年都會出現換角的現象,如果不攝入充足的鈣的話,那麼它們是無法正常長出犄角的,因為植物種的鈣含量並不高。必須說明的是,植食性動物是一種主要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並不能「大魚大肉」,否則就會導致消化不良。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植食性動物普遍都長角呢?

對此曾有專家按照「自然選擇」的觀點提出了這樣的說法,植食性動物相對肉食性動物來說攻擊力更弱一些,因此它們為了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保全自己,不得不進化出一些特別的部位來為自己防禦,犄角就是最有利的防身武器。一旦動物的犄角長成之後,天敵對它們的威脅就少了很多。以非洲野牛為例,幼年的非洲野牛頭上犄角並未長全,因此它們只能夠寸步不離地待在父母身邊。一旦有豺狼虎豹盯上了非洲野牛,它們會主動用犄角來對抗猛獸。而且這類動物通常都過著群居性的生活,這大大提高了種群的安全係數。

同時專家還表示,很多動物只有雄性才會長出犄角,而雌性個體是不存在犄角的。除了雄性個體要擔起保護種群的任務之外,犄角為它們吸引異性也提供了不少幫助。自然界中存在許多種動物都是以犄角的長短、大小為吸引雌性動物的標準,犄角越長越大,證明這隻雄性動物就越有「雄性魅力」,可以說犄角也是雄性動物顏值的一部分。按照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任何器官的存在都有其理由,任何器官的退化只因為得不到重用。由此看來,很多動物的犄角將會繼續存在,並且遺傳下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般都是食草動物才長角?有食肉哺乳動物也長角的嗎?
    我們所熟悉的有角動物,一般都是偶蹄類哺乳動物,比如牛、羊、鹿等等,那麼有沒有一些食肉的哺乳動物也長角呢?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就是金豺(Canis aureus),這種動物偶爾會在頭骨後面長出一個小角狀的東西。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幾乎所有的肉食性動物,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捕食到獵物,都逐漸地進化成或擁有尖銳的牙齒、或有巨大的咬合力、或有強大的爆發力、或有敏捷的四肢、或有尖銳的腳爪等等,以上特徵或多或少地在肉食動物身上得到完美地呈現。而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原則逐漸進化為靈活的身軀、較快的奔跑速度、長久的耐力、強大的繁殖能力、有效的防禦手段,使它們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躲避威脅。
  • 為什麼肉食性恐龍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都是四肢行走的?
    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我們所看到的肉食性恐龍都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都是四肢行走,這是為什麼呢?古生物學家在研究恐龍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這個物種有著豐富的種類,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分布,但是它們在進化方向上遵循一定的規律。
  • 為什麼肉食性恐龍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卻是四肢行走?
    恐龍,是地球當下發現的最大陸地動物,其中有腕龍、地震龍等植食性恐龍,也有迅猛龍、霸王龍等肉食類恐龍,更有偷蛋龍以及似鳥龍這種雜食性恐龍,雖然同為恐龍,卻分類多種,可謂是豐富多樣。由於恐龍時代,距離現代已有2.4億年,如此遙遠的年代,以及恐龍身上的秘密,讓我們對這種動物種類倍加好奇,我們不斷地在發掘地面,希望能夠在這些地質層中找到更多關於恐龍的秘密,如它們的演變歷史,以及它們的滅絕之謎,這些都是現代的生物學家在研究的方向。
  • 牛羊長角很常見,可你見過長壽老人頭上長角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農村我們看到牛羊在頭上有著長長的角,為什麼牛羊頭上會長著角呢?牛羊頭上長著角有什麼用呢?其實主要是用於防身,這是牛羊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牛羊角也用來展示自己強壯,獲得交配的機會達到繁衍後代的資本。
  • 鳥頭上還會長角,是真的嗎?
    這些動物長角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演變而出, 這也給它們帶來了生存的優勢。 可是,如此奇特的鳥真的存在嗎? 小真真觀察雙角犀鳥的正面,發現它頭上的東西是與嘴部相連, 而且,確實有兩個角狀的突起,難道這就是雙角犀鳥的角嗎?
  •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頭上長角的恐龍和犀牛一樣,頭上長著大大的角,可以防禦食肉恐龍的進攻。下面,和本期主題團一起看看頭上長角的恐龍有哪些吧?鼻上長有一支前端稍稍彎曲的長角,可以刺穿掠食者的皮肉。五角龍具有五根角五角龍的身長約8米,體重估計約為5500公斤,地質年代為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7300萬年前。五根角除了兩根額角與一根鼻角以外,還有眼睛下側的尖刺。
  • 百歲老人頭上長角 且聽專家評點原因
    人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一時謠言四起,有人說「牛魔王轉世,大難來臨」;有人說這是「輪迴鐵證」,下世要轉世為牲口的人才會長角……據此,記者採訪了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的多位專家,專家一致表示:頭上長角只是一種偶然的病變,醫學上稱為皮角,普通群眾不必驚慌。  真相:頭上長角是怎麼回事?
  • 動物所等揭示金絲猴植食性適應分子機制及其進化歷史
    疣猴亞科(Colobinae)是靈長類舊大陸猴中一個重要和特殊的群體,它們通常以植食性為主且獨立發展出具有類似反芻動物的複雜的胃這一重要生理特徵,其腸道微生物可能參與發酵和消化纖維素。(各30×左右),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結合功能實驗和宏基因組分析,揭示了靈長類植食性適應的分子機制,並闡明了金絲猴屬的起源和演化歷史。
  • 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有哪些?頭上長角的魚,你有見過嗎?
    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正在慢慢變少,你一定不希望,以後只能在教科書或畫冊裡,才能見到這些動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生物。紅狼是僅生存在北美洲的一種狼,它們分布在美國東部的森林和沼澤地中,曾經遍布半個美國。從1900年開始,往後的二三十年間,紅狼不間斷地被人類獵殺。
  • 《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
    《怪物火車》中有很多種族,種族下又有單位,想要穩定上分,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卡組建構,本文作為分享貼,整理了長角武士優劣詳解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吧!《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這張卡很標準,白班效果樸實無華,說實話我抓位還是蠻高的,很多人可能容易忽略它,因為看上去沒什麼特效。但是在抓不到擊退惡魔的情況下,這張卡是很好的中堅力量,關鍵詞。有2,第一,殺前排,第二,不吃升級位。斷腳再扶不上牆敵方前排吃一下30攻加前排肉盾一下怎麼也能收掉人頭了。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小很多?原來是環境不允許
    史前生物大部分都巨型生物,不管是植物也好還是動物也好,普遍都非常大,於是有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巨大?現在的動物大多數都比史前動物縮小了很多?而植食性恐龍完全不用為食物發愁,每天都可以吃得飽飽的。我們都明白,自然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大量的動物想要生存下去,都要為食物而奔波奮鬥。可是植食性恐龍卻沒有這種壓力,它們的周圍到處都是植物,所以植食性恐龍除了吃就睡,活動很少,而且基本也沒有天敵。其它類型的恐龍,即使是食肉性恐龍,它們也不用為食物而擔心,資源太豐富了,完全不用擔心餓著。
  • 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又現恐龍新種 為大型植食性恐龍
    【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又現恐龍新種 為大型植食性恐龍】近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了解到,繼磨刀溪三峽龍和普安雲陽龍兩個新屬種之後,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發現的又一個恐龍新種——普賢峨眉龍,其中,「普賢」是種名,歸於峨眉龍屬。相關論文已在在SCI期刊《Historical Biology》(歷史生物學)上在線發表。
  • 長角的魚和長角的鳥你見過嗎?世界上那些奇特的角!
    在自然界有很多生物都有角,但你見過長角的鳥嗎?還有長角的人你見過嗎?往下看你會看到自然界各種各樣長著角但不同尋常的生物。一、長角的女人二、「獨角獸」獨角獸是一種西方的神話生物,真的出現在現實中了嗎?其實不是,這是一直長了奇特角的綿羊。
  • 屎對於這些動物來說,為什麼這麼香?
    這些研究發現,食糞行為在中小型植食性哺乳動物中最為普遍,而且這些動物甚至還有規律性食糞的習慣,比如家兔、褐家鼠等。  對動物食糞行為的科學研究是從兔子開始的 圖/pixabay  不過科學家們在其他非植食性哺乳動物中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動物就是狗了,此外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食糞選手——家貓,有科學家曾在實驗中發現,家貓在整夜禁食後也會出現食糞的行為。
  • 長角的孩子
    長角的孩子  (江西)  小亞的大人做包子,也做饅頭,他們做的包子饅頭又大又白。這樣的包子饅頭就讓很多人喜歡,小亞總看見很多人來買。小亞幼兒園的軍軍,也會來買。小亞其實很喜歡吃包子饅頭,也想吃,但大人總不讓他吃。一次小亞鬧著要吃,大人不肯,大人說:「這些包子饅頭你不能吃。」
  • 走進梭戛長角苗族: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為了使髮型顯得更加龐大,近幾年長角苗的女人們把毛線也盤進了髮髻裡。    徐美陵介紹說,過去長角苗男子也是將木角盤制於頭頂後部,再盤纏麻和頭髮。現在男子已不再戴角,一般包青色頭巾。    長角苗為什麼要用「長角」作為頭飾呢?關於這一標誌的由來,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苗王戰死後,苗族人舉行盛大的送別儀式,他們把弓、弩反插在腦後,誓為苗王報仇。
  • 犀牛的孕期要三年嗎?地球上唯二在臉上長角的動物,都有點「亂」
    如果讓你想一個孕期長達三年的動物,你會想到誰?或許這觸及到了我們知識的盲區,就算你淘盡腦汁,可能除了哪吒,再也想不出有什麼動物的孕期能達到三年。但就在最近,卻有人傳言:犀牛的孕期就能達到三年之久,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先說結論:犀牛的孕期並沒有三年,這是一個謠言。
  • 喜馬拉雅山現長角動物,角如螺旋「電鑽」,為爭配偶在峭壁上戰鬥
    這不,喜馬拉雅山西邊的高山地帶,生活著一種長角野獸,體型健壯,角的形狀猶如螺旋「電鑽」,直直立在頭頂上,那就是捻角山羊。在一處陡峭的巖石上,捻角山羊媽媽正帶著小捻角山羊出來覓食,不過小捻角山羊並不是很餓,偶爾吃上一點草,更多時候都緊挨著媽媽,穩步走在巖石上,時不時還向媽媽撒嬌賣萌,十分有愛。
  • 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在自然界中人類好像不怎麼吃「食肉的哺乳動物」,比如獅子、老虎,就連雜食性的狗都不經常吃,這是為什麼呢?而且隨著營養級的不斷提高,有害汙染物的濃集程度也越高,最高營養級的肉食動物最易受害。所以,位於食物鏈最高端的人體,如果食用肉食動物的話,就會接觸更多的汙染物,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危害。當然,人類也並非真的只是吃食草動物,而對食肉動物一點興趣都沒有。其實,人類對食肉動物還是有興趣的,人類還是會吃蛇肉、狗肉等等,但只是少部分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