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進西江苗寨》,帶您領略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2021-01-18 狂書流雲1015

阿幼朵 - 苗歌 (串串燒)

03:23來自狂書流雲1015

走進西江苗寨

文|狂書流雲

去年八月上旬,我終得以卸下滿身疲憊,開啟了為期一個禮拜的「遊山玩水」的生活。我先後去了鎮遠玩水、石阡泡溫泉,原計劃去膜拜梵淨山,卻因門票緊張撲了空。於是只好奔赴下一站——西江千戶苗寨。

高溫烘烤著大地,大地烘烤著汽車和我這顆心。我在酒店安頓好後,已是傍晚時分,隨便吃點東西便向苗寨走去。我久久屹立在廣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打量著這座「露天博物館」。

看著大巴車將一批批乘客載來,三三兩兩的遊客或忙於售票大廳,或在廣場漫步,或排隊等待乘坐觀光車。在悠揚的蘆笙中,我仿佛看見,他們1800年來在這片土地上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身影。我不忍移步,生怕驚擾了那優美的舞曲,踩痛了這個古老民族的神靈。可是,無數疑問、好奇心又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走近她!

記得澳大利亞民族學家格迪斯曾說,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即中國的苗族人和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我後來得知,這個悲壯的民族從5000多年前,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被黃帝擒殺,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到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西北地區遷徙,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再到秦滅楚後,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又到漢朝派出軍隊徵剿「武陵蠻」,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今天的榕江、雷山、臺江、施秉等地……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他們像一匹從格鬥中敗下陣的狼,不僅遍體鱗傷,還不得不為躲避殺伐、戰亂而亡命天涯,所幸這片偏僻的土地收容了他們。誠然,他們沒有了往昔的輝煌,也被如今的喧囂遠遠甩在身後,但在生存面前,他們只能選擇前者。

而西江,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最早從西漢時期遷徙到這裡。據《林蔭記》記載,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西江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這座位於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組成的千餘戶苗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華燈初上,觀光車到站後,遊客們步行沿江而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有各類餐飲,有酒吧,有租借苗族衣服拍照打卡的,還有河對岸苗家姑娘的表演等。我一路走走停停,東看看西望望,時而趁「免費的」導遊。我跟我同車的遊客掉隊了,也錯過了一批又一批遊客。一如苗族同胞,數次在歷史進程中、在夜色中掉隊與迷路。只是,我多少有自願的成分在裡面。不然,我怎會清晰地看到:在那棵楓香樹旁,蚩尤扭轉頭來滿眼怒火地望向劊子手、也望向炎黃二帝,他終於無奈地搖搖頭,又用溫和的目光凝視著遠方,好像那裡有他溫馨的家園、他的八十一個兄弟以及子孫後代……

當我們途經一條狹窄的田埂時,有人大喊:有蛇!本來就是鄉村,有蛇出沒再正常不過了,於是人們繼續趕路。不一會兒,又聽到一聲尖叫,只見一位美女從田埂上奔向稻田裡,摔了個狗吃屎!隨後,同行的朋友連忙將她拉起,給她遞紙巾,又幫她四處找手機……當我們從她身旁路過時,那位美女坐在田埂上,邊抽著煙邊跟朋友抱怨:「太倒黴了!我今天連件換洗的衣服也沒帶!我昨晚做個了夢,就感覺要發生什麼事,今天眼睛一直跳,結果這……」我看了一眼,美女的一身泥,似乎與她的濃妝豔抹格外有些搭配。她接著又說,「一會兒怎麼跟那位帥哥見面嘛,我們在網上都聊很久了,原本——唉,太倒黴了!」

來這裡,觀景臺是一定要去的。不久,我們坐上了去觀景臺的觀光車,霎時千年苗寨變成了燈火的海洋,像無數顆繁星在天空閃爍,像無數個舉著火把的勇士,苗寨此時呈現出的形狀,沒有比「那牛頭」更恰當了的。下了車,導遊聲情並茂地介紹著,然而遊客大多忙於聊天、拍照去了。由於奔波一天有些疲憊的緣故,我閒逛一會後,打算坐車回酒店休息了。我四下打聽出口,有人說出口在山上,也有人說山下,我就這樣反覆從山下到山上、又從山上到山下坐了四五趟觀光車,致使乘坐觀光車的次數用完都無法刷卡了。幾經折騰後,我向一位保安描述來時的大致路線,才得知:山上那個叫西門,山下那個叫北門。而我——是從北門一路步行進來的!哈呀,原來如此——真是被自己弄得哭笑不得!

第二天我吃飽睡足後,在廣場觀看了苗族同胞的歌舞、雜技表演,一位遊客喝完「高山流水」後開始往回趕。那陣陣蘆笙傳來,好像在說:吃了晌午走嘛(方言,指農村下午三四點的那頓飯,也有主人挽留客人的意思)!我依稀看見一排吊腳樓,首層存放著些生產工具,幾頭牛在那裡歡歌;第二層走廊外的欄杆旁,有幾位美人在刺繡或梳妝打扮,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對我放聲歌唱(「美人靠」,苗語稱「階息」,用於乘涼、觀景和休息的地方)。我笑了笑:四百來公裡,還不走怕是天黑前到不了家喲——哈呀,一定再來!

不慌不忙地趕路,或許才是旅遊的意義。我剛過大烏江,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只能更加不慌不忙地趕路了。剎那間,世界頓時慢了下來,滿車的塵埃和我壓抑已久的心情,被這場大雨衝洗得一乾二淨。此時車裡正傳來李宗盛、林憶蓮合唱的那首《當愛已成往事》: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真的要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

眾所周知,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其隆重。因工作需要,我去年11月中旬再次來到凱裡,碰巧也趕上了「苗年」。在西江千戶苗寨舉辦了神秘銀球全民品茗會、苗族祭鼓儀式、打餈粑,苗族「非遺」文化展示大巡遊等系列活動,熱鬧非凡。令人遺憾的是,因瑣事纏身未能親臨現場觀看。不過一次聚會,我與一位苗族的美女朋友聊天得知,她們雖然平時生活在城裡,但都會回去參加那些傳統活動的。她邊講邊給我看照片,無論男女,從小就開始學跳舞、唱歌等,當聊到那獨具特色、在中國銀飾文化中擁有極重要地位的苗族銀飾時,她說要是家裡不會做的話,去外面買一件得花四五萬!她們也參加了嘎歌古巷的情歌對唱、蘆笙、古歌等表演,她的小妹被一位小夥選中,還慢慢開始交往了;要不是她已經結婚,也逃不掉幾位青年瘋狂的追求!

苗年,苗語稱「能央」,是苗族人民的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一般在農曆十月,稻穀歸倉時節舉行,主要為了悼念苗族始祖蚩尤,慶祝一年勞作的收穫與祭祀祖宗神靈等。雖然關於「苗年」的起源沒有苗族的文字、漢文獻的記載,甚至起源於何時也基本無法考證。但是黔東南地區,關於「苗年」起源的傳說大致有三種,一是《苗族古歌》,另有苗族的《季節歌》,再就是苗族的傳說故事。我從一場大醉中醒來,這裡是多麼令人陶醉呀!儘管西江千戶苗寨近年來的發展未免有些過於商業化和噱頭化,甚至前不久還鬧出單日住宿費破萬的傳聞。但不可否認,她的靈魂還在,她的文化還在,她的IP還在!

據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凱裡市GDP為1123億元,同比增長9.5%;年接待遊客4776.34萬人次,實現約519.62億。雖說排名全省倒數第二,但她擔當了貴州東線的文化旅遊集散地的功能,是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發改委規劃建設的黔桂湘三省交界中心城市。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貴州大交通、大旅遊、大配套等方面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未來貴州的9個地州兄弟在奔赴康莊大道的路上,誰也不會掉隊、也不允許誰掉隊!此外,就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少數民族文化兩大優勢,旅遊GDP約佔總收入五成的凱裡而言,尤其是「山地旅遊」更加有了她寬闊的舞臺。這對西江千戶苗寨來說,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或許,正如明朝劉伯溫的那首詩:「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漫搵一把英雄淚,歷史漸漸遠去,未來已經到來!

長詩《豐碑永存》(節選3)|見證一個時代與家族的史詩賀新年|我們活過來了!2021,願生活如詩!一切都是嶄新的新詩《風雲海龍屯》,一座土司城堡,在中國歷史的天空閃爍

歡迎交流,學習,記得關注哦。 寫於2021年1月8日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被「吐槽」的西江千戶苗寨,為什麼遊客依然絡繹不絕呢
    這裡是居旅黔東南,行走,才會遇見……晨霧中的西江苗寨,遺落深山的桃花源提起西江苗寨,現在已經成為了斐名中外著名旅遊景區。依山傍水的吊腳樓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這裡目前依然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用美麗回答一切」
    這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圖為6月25日,航拍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步入這個由10餘個依山而建相連成片的自然村寨,只見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吊腳樓鱗次櫛比,一條白水河穿寨而過,潺潺靜流……一幅苗家生活畫卷映入眼帘,寨子裡有「中國苗族文化藝術館」「研究苗族歷史與文化的活化石」等,西江千戶苗寨現有居民1400多戶、6000餘人,其中99.5%是苗族。「仿若生活在仙境裡。」
  • 這裡有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也有全世界最大的聚居村寨
    建築奇葩---福建土樓,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 元旦跨年去旅行,打卡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在那裡嗎?答案是在貴州雷公山北麓的西江千戶苗寨,「千戶苗寨」因寨子居住著超過千戶苗族同胞而得名。苗族在美國、泰國都有分布,但西江千戶苗寨是現存世界上苗族最大的聚居地。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山,寨內的吊腳樓層層疊疊,密密麻麻、依山而建,連綿成片,遠觀猶如一幅立體巨畫,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觀賞性。航拍下,梯田,吊腳樓,非常好看。寨子分布在兩邊的山頭上,中間的西江穿寨而過。連接兩寨之間,有一條風雨橋。古代的苗族村落無一例外地選址在江、河、溪、澗之濱。隨著人口的增加、族群的擴大,逐漸向小溪小河邊分拔。
  • 國內最大苗族村寨,10多個山頭,1300多戶人家,有千年歷史
    貴州山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苗寨村,這裡有十幾座山連著,居住著1300多戶苗族家庭。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自然苗族村莊。這是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貴州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的西江天湖苗寨。從現在開始,從2000年前開始,今天就有了一千戶人家的苗寨的初期形態。進入天湖苗寨後,會感染這裡濃厚的苗族氛圍。當地老人穿著苗族服裝迎接來自遠方的遊客。傳統的路障州、苗族歌舞、妙手、蠟染等是一進入村莊就能體驗到的民俗文化。廣場上穿著民族服裝的當地人在跳舞,傳統的苗族歌舞表演。
  • 西江千戶苗寨為什麼現在去過的人都覺得坑?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凱裡市,坐落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於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苗族同胞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苗寨上遊地區開闢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鬱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由於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裡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裡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裡的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在每個村寨的坡頭都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
  • 倔強的人就應該去倔強的地方——西江千戶苗寨,滿是銅臭味又如何
    我去貴州的初衷其實就特純粹,完全就是被西江苗寨所吸引了,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好奇心爆棚還是因為什麼,從小到大就對不同的國家、民族文化極其感興趣。雖然很多程度上我並不了解太多文化層面的東西,但是一旦讓我感到興趣我就會立刻前去走馬觀花式的看看。
  • 話說西江千戶苗寨
    話說西江千戶苗寨西江月色好,山好晚回頭大學快畢業那年,學校組織了場戶外寫生。本來最初訂的雲南瀘沽湖,學校都已著手預定票務了,偏生中途不知生了怎樣變故,票出來時硬生生改成了貴州的黔東南。到達貴州的凱裡站後,我們陌生好奇地打量著這座西南的邊陲小城,面前穿街而過的銀飾苗族少女,挑賣山貨粗布藍麻衣的侗族大哥,眼神沒躲也沒藏的好奇的和你對望著,很生質樸可愛。凱裡站前,學校約好的大巴拉著我們駛往了西江的千戶苗寨,快到寨門前的一段路途很生險阻,大巴車緊貼筆直朝上的山路,幾乎以五六十度的仰角朝上,艱難地攀爬著。
  • 貴州竟藏著這麼多世界之最,個個驚豔全球!
    FAST FAST索網主動變位示意丨圖源:建築結構學報 「中國天眼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豐水期時候的螺絲灘瀑布丨圖源:黃果樹景區
  • 紀錄片"走進貴州苗寨"熱播 "中國故事"感動法蘭西
    讓—米歇爾·蒂爾潘攝(法國Adenium TV資料圖片)   雲霧繚繞的山間盆地,黃綠相映的工整梯田,色彩亮麗的苗族服飾,鱗次櫛比的黑瓦木牆……當地時間4月12日晚黃金時段,時長近兩個小時的法國知名電視紀錄片欄目《相約未知地帶》最新一期《走進貴州苗寨》在法國電視二臺播出,將距離法國8000公裡的中國貴州榕江縣陽開苗寨淳樸自然的生活場景帶到法國觀眾面前。
  • 貴州最小眾的旅遊地點,世界上最完整的喀斯特地貌,領略苗寨風情
    貴州處於祖國的西南部,一直是個冷門的旅行地點,但是貴州的風景早在16年就被評為了世界上52個最值得去的旅遊地點之一,由於貴州的旅遊一直都沒有被大力開發,反而保留了它最原始,最純正的山地味道,喜歡純天然山水的朋友們要旅遊的話一定要來看一看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