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苗族村寨,10多個山頭,1300多戶人家,有千年歷史

2020-12-06 一月講旅遊

貴州山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苗寨村,這裡有十幾座山連著,居住著1300多戶苗族家庭。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自然苗族村莊。

這是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貴州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的西江天湖苗寨。從複雜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原來是一個很深的山村,來這裡換乘幾次並不容易。

拋棄千戶苗寨商業化,回到自然村的建築文化、人文風俗本身,這裡是活了數千年的自然苗寨博物館。

來到千戶苗寨的第一場雪將佩服墓寨建築的密集和建築工藝的精緻。不得不佩服人類智慧的卓越。早在5000多年前的史前時代,皇帝就打敗了蚩尤部落,當時苗族先民從黃河中下遊地區撤退到今天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從現在開始,從2000年前開始,今天就有了一千戶人家的苗寨的初期形態。

進入天湖苗寨後,會感染這裡濃厚的苗族氛圍。當地老人穿著苗族服裝迎接來自遠方的遊客。傳統的路障州、苗族歌舞、妙手、蠟染等是一進入村莊就能體驗到的民俗文化。

廣場上穿著民族服裝的當地人在跳舞,傳統的苗族歌舞表演。一邊的奶奶在做絕招,精緻的花鳥魚獸,天地神靈都可以成為母獸的素材。雷山廟刺繡具有雙針鎖刺繡、編織刺繡、縐刺繡、絲貼刺繡等精緻技藝,奶奶隨意刺繡已是當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戶苗寨坐落在雷山縣的雷公山腳下,十幾座大山接連興建,村寨依山而建,1300多戶人家組成國內最大的自然苗寨村。村寨是河谷地形,民居是苗族木材腳凳風格。隨著山勢攀登,層層交錯分布,深山之間形成了鬼怪般的建築藝術傑作。

苗寨民居為了穿透式休山頂結構,在平坦的平角樓和傾斜的腳手架上有不同的建築工藝。一般民居是木材結構,3層4間的布置,1層是工具室,俘虜區,2層是居住區,3層是材料區。所有空間都是合理安排的。如今,許多建築物已經改為民宿,可供遊客入住。

到了千戶苗寨,一定要體驗山頂的住宿,攀登的過程也很辛苦,但可以體驗地道的苗族望樓的居住體驗,還可以欣賞俯瞰整個苗寨的最佳風景。

千戶苗寨已經是旅遊景點,但村寨仍然有當地的菜市場,為村民服務。時令水果在當地特產也可以在菜市場買到。

今天,一千戶的苗寨已經是受保護的旅遊景點,但周圍的小村寨已經慢慢建起高樓,看不到苗寨本土風情。這種墓葬建築藝術是歲月沉澱的寶藏,傳承下來的民俗技藝也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來貴州一定要看這個苗族村莊的自然風景,品嘗苗族食物,感受苗族人文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散文|《走進西江苗寨》,帶您領略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我後來得知,這個悲壯的民族從5000多年前,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被黃帝擒殺,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到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西北地區遷徙,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再到秦滅楚後,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又到漢朝派出軍隊徵剿「武陵蠻」,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今天的榕江、雷山、臺江、施秉等地……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他們像一匹從格鬥中敗下陣的狼
  • 這裡有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也有全世界最大的聚居村寨
    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聞名四海的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裡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
  • 貴州黔東南——竟然有這麼多知名旅遊景點!
    肇興侗寨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佔地18萬平方米,截止2012年統計,居民1100餘戶,6000多人,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鎮遠古城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下轄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
  • 湖南有個美如畫的古老的村寨,這裡生活中一群與世隔絕的苗族同胞
    在湖南省湘西矮寨橋下,有一個古老的苗寨——德夯苗寨,其寨名的苗文deut hangd,意為「美麗的峽谷」,由於山的起伏,懸崖高聳,峰林重疊,形成許多懸崖、石牆、峰林、瀑布和原始森林,該地區河流縱橫,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迷人,今天我們就聊一下湖南有個美如畫的古老的村寨
  • 半月談|彝家村寨遭遇現代文明,如何實現千年一躍?
    彝家村寨遭遇現代文明,如何實現千年一躍?半月談記者 謝佼變革文明:高峽彝村,千年一躍編者按一時脫貧易,一直脫貧難。在成片相連的貧困帶上,貧困人群陷入陳規積習而不能自拔。改變陳舊思想,揮就文明新篇,殊為不易。
  • 世界上最美的喀斯特地貌——貴州紫雲格凸河,它有千年不變的美麗
    這裡有千年不變的美麗,這裡有千年不變的傳奇,這裡還有千年不變的神秘,這就是紫雲格凸河。1、 不可思議之一——千古傳頌亞魯王亞魯王是蚩尤之後兩千多年苗族部落的一位王族後裔——苗族第十八代王,二千多年前,這位不可思議的王帶領苗族部落從東北往西南遷徙,一路徵戰,開闢萬裡疆土,最後來到貴州今麻山(紫雲、長順、望謨、平塘一帶)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建立西南苗族家園。
  • 走進梭戛長角苗族: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在中國西部貴州省的崇山峻岭中,在六枝特區和織金縣的交界地帶,生活著一支古樸而神秘的苗族分支——長角苗族,現僅有4600人。1997年挪威王國政府與中國政府在這裡合作建設了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使這個奇特的民族為更多的人所知曉。
  • 用繪畫推介斑斕苗族服飾藝術苗族老人楊通河30年潛心創作《中國百...
    楊通河說,黔東南是苗族的大本營,這裡的苗族服飾按大類分就有幾十種,按小類分不下數百種,被稱為「服飾的海洋」,尤以「百鳥服」、「銀裝」等聞名於世。明朝以後,帝王們為了宣揚「文治武功」,加強中央王朝與地方民族的隸屬關係,常常聘請畫師繪畫《職貢圖》,其中尤以清代為盛。乾隆時,各民族地區的官吏也都爭先請畫師繪製,於是出現了不少的民族地區的風俗畫,如今流傳在世的《貴州百苗圖》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 仫佬族同胞的「翻身仗」——凱裡市推進人口較少民族特色村寨發展...
    最近10年,凱裡市探索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特色村寨發展新路子,通過整合國家人口較少民族專項扶貧資金3.85億元,對當地23個仫佬族村寨實施整村推進,增強這些村寨的「造血」功能,打贏仫佬族群眾脫貧「翻身仗」。  2018年,凱裡市人口較少民族村寨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達1.2萬元,實現「整體脫貧」。2019年,最後一個貧困村都蘭村也精彩出列。
  • 我國唯一合法持槍的部落,家家戶戶都有火銃,如今已成旅遊景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包括漢族在內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最多的幾個省份大多位於西南地區的貴州、雲南、四川等省份。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位於貴州從江縣大山深處苗族村寨部落,他們至今保留著佩帶火槍、鐮刀剃頭和祭拜古樹等古老的生活習俗。
  • 海雀振翅:精準扶貧綠了山頭,紅了日子
    烏蒙山深處有一座村莊,白牆青瓦的民居櫛比相連、掩映在青翠之間,環抱著村落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松林海。談起在這裡的生活,村民們總是笑著連聲道好。這裡是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一個以「海雀」為名的村莊,有260戶995人,苗族、彝族、漢族共居於此。
  • 成山頭擁有典型的海底地形,深受國內地質學家的關注
    成山頭擁有典型的海底地形,深受國內地質學家的關注成山頭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柳州市成山頭山脈的最東端。因此它的名字叫成山頭。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距94海裡,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群峰蒼翠連綿,大海壯闊遼遠,是理想的旅遊勝地。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太陽初升的地方」,春秋時稱「朝舞」,有"中國的好望角"稱號 。成山頭位於威海市成山頭最東端的膠東半島,成山頭就這樣得名。其海拔高度為200米,東西寬1.5公裡,南北長2公裡,佔地面積2.5平方公裡。
  • 在中國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腹地,探訪羅布人村寨
    ,尉犁縣西南有個羅布人村寨。這個村寨地處中國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腹地和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裡木河的主支河道分岔地帶,而它的西北,又是中國最大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早在2005年8月22日,那天上午我們從庫爾樂搭乘旅行社的車,不到兩個小時,就來到了這裡。首先吸引我們的,是遍布水中的片片胡楊樹。
  • 貴州最原始村寨,居民常年生活在洞中,是「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
    這個寬115米,深215米,高約50米的山洞中,至今還生活著十餘戶苗族人家。據說,他們的祖先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到洞中,之後便在此定居。至此,他們的穴居生活已有近150多年的歷史,而且依據國家旅遊局考證,這裡是「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現代版的「山頂洞人」。據洞中生活的老人介紹,中洞"部落"是解放初為躲土匪逃進來的人家。
  • 貴州10佳旅遊勝地排名,簡直太美了,讓人深深陶醉在其中
    黃果樹瀑布是亞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黃果樹大瀑布位於貴州省安順市,是貴州乃至整個中國著名景點之一,86版西遊記取景地之一。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鎮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歷史,2020年1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也是貴州省五個5A級景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