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遊客納悶:為何別名刺桐城的泉州,卻總看不到刺桐花

2021-01-08 林清鹿

到泉州時,我只知道在這座城市別名「鯉城」,是因為古時的城池形狀神似鯉魚而得名。後來朋友告訴我,泉州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別名—刺桐城。

我不但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是第一次聽說刺桐,這也難怪,刺桐樹在中國本就不常見,不知道也就理所應當了。

那為何泉州叫作「刺桐城」呢,這得從1000多年前說起了。

泉州第一次建城是在唐朝,只不過那時規模較小,只有幾裡地,被稱為「子城」。城池真正開始擴大,是從五代時開始的,一個叫留從效的節度使將城牆向外擴建,並在城牆一周遍植刺桐樹。

刺桐盛開之時,花紅似火,枝繁葉茂,一排排、一列列的刺桐樹將泉州裝扮得分外妖嬈,紅彤彤的刺桐花將泉州變成了紅色之城,刺桐城由此得名。

要說這刺桐樹還是外來物種,原產地在東南亞一帶,引進中國後並沒引起多大重視,沒曾想卻在福建扎穩了腳跟,成了泉州的市花。

泉州人是喜愛刺桐花的,歷代官員或文人雅士們,都會歌頌刺桐花的百般嬌嫩,如宋詩中的「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刺桐花太美,已經比擬滿天的雲霞了。

可讓外地遊客納悶的是,既然名為刺桐城,那為何現在的泉州,即使走遍全城也看不到幾棵刺桐樹呢?

我把這個問題拋向友人,他嘆了一口氣說,這也是迫不得已的。

雖然刺桐花嬌豔欲滴,可刺桐樹卻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枝葉太脆。巧的是,泉州又是一個多颱風的城市,大風襲城之下,落紅繽紛,樹枝墜下,會造成巨大安全隱患。

近代以來,泉州人口急劇增多,脆弱的刺桐樹已經不適合高密度人口的泉州城了。於是舊有的刺桐樹紛紛被砍掉,只剩下郊區少量一部分,曾經紅遍全城的刺桐樹,如今只能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了。

可來了刺桐城,卻不看刺桐樹,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於是我問朋友,市區內哪裡還可看到刺桐樹,他想了想說,你去刺桐公園吧,這是專門紀念刺桐的地方。

可能泉州自己也怕時間久了,市民會忘掉刺桐城的別名,便專門建了座公園,名為刺桐公園。

公園很小,誕生於1995年,泉州花費了1400萬打造成了園林式的景點。大門為傳統的閩南式風格,相比花鳥走獸的寺廟屋脊,顯得低調很多。

園內綠意蔥蔥,獨木成林的榕樹遮天蔽日,將夏日炙熱的陽光擋在了外面,雖是中午時分,可我在園內行走仍有一絲清涼。

園內有一座假山,巖石在雨水衝刷下已變得發黃,假山下是一片荷塘,盛開之景已過,只剩下滿塘殘荷,偶有幾株荷花,不服時光老人的命令,倔強地盛開著。

我本來是尋覓刺桐花,只不過它的花期是在春季,現在只有片片綠葉,而我又認不得刺桐樹,在園內走了幾圈也沒找到刺桐樹的身影,只好抱憾而去。

後來又想,或許我是看到了,卻又不認得而已,如此一來,心裡又得到了一些寬慰。

我覺得泉州是應該大範圍種植刺桐樹的,可以是在植物園,也可以在西湖邊,總之要有單獨一片區域。待到盛開之時,花卉燦爛如海,紅嫩嬌豔如霞,完全可以成為泉州的旅遊名片,同武漢的櫻花一樣。

因為這也是多數遊客的心願,郭沫若來泉州時,也想目睹刺桐花的身影,結果未曾如願,發出了「刺桐花謝刺桐城」的感慨。

黃壽祺先生更是直接寫到「泉城已渺刺桐花,空有佳名異代誇;寄語州人勤補種,好教萬樹燦朱霞」,這建議真與我不謀而合了。

泉州近年來旅遊業發展的不錯,只是宗教特色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年輕人還是更喜歡風花雪月。

倘若果真能把「刺桐城」打造出來,那春天時遊客來到泉州,所想的已不是晦澀的宗教,而是清新宜人的刺桐花了。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相關焦點

  • 泉州大街小巷刺桐樹影稀疏 為何刺桐城卻少見刺桐花
    「在刺桐城,刺桐花很少見了。」「泉州哪裡可以看到大片的刺桐花?」「刺桐花長什麼樣,準備帶孩子去認識一下?」……2日,本報頭版刊登了一幅照片《刺桐花開》,美麗的畫面頓時勾起了眾多市民的記憶和嚮往。  泉州,這座千年古城自古就與刺桐有著無法割裂的淵源。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留從效初建泉州城時,環城種植刺桐,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泉州因此得名刺桐城。
  • 刺桐花——寒風中的一樹熱情紅火
    福建泉州的市花就是刺桐花是泉州的綠化道旁樹,很多路兩邊都種著,還有學校公園,可以說幾乎遍地都是了。但是人總要往前走的嘛。畢竟刺桐樹還在繼續生長,我們也要往前看。刺桐花和象牙紅泉州是個溫柔安靜的地方,刺桐樹更像是保護這座溫和城市的女俠。
  • 無悔奉獻,烏雲娜「刺桐城」高擎奧運聖火
    奧運聖火抵達福建省第二站泉州市,在這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掀起了一股全民迎奧運的熱潮,刺桐城煥發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奧運火炬在泉州傳遞路線全程 20.35 公裡,由近100 名火炬手完成。起跑儀式地點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途經江濱路、江濱體育公園、雲鹿路、坪山路、坪山隧道、安吉路等,傳遞路線終點在海峽體育中心。
  • 中國四大名橋之一,不在洛陽的洛陽橋,為何它會建在福建泉州
    話說泉州,古刺桐城興於北宋,卻在明清時海禁落寞,可多年來,它卻一直都是福建省經濟GDP穩居第一。泉州的歷史,那也是叫一個悠久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疫情的關係,哪裡都去不了,最多最多只能在附近周邊走走。
  • 泉州大學四年,只知道叫泉州,其實泉州還有很多別稱,你知道幾個
    泉州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漢代初期,由於閩越國作亂,漢武帝曾派兵入閩平亂,後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國立郡,將泉州隸屬會稽郡。這樣一來,泉州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也日益頻繁。延及晉代,泉州先後隸屬揚州刺史和江州刺史;與中原的交往則更加密切了。
  • 泉州麵包業謀劃外地擴張
    與此同時,伍氏特香包有限公司表示,將於中秋節前在集美開設該公司泉州地區以外的第一家分店;全芳食品有限公司近日也宣布,在其生產的麵包已供應至福州、廈門和漳州三地的基礎上,全芳計劃不久後在泉州周邊的城市開分店。  泉州麵包業的幾大主力企業,幾乎在同一個時期抬起外地擴張步伐的第一隻腳,其實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在推動。
  • 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
    組織名稱: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  成立時間:2013年10月  註冊志願者人數:85人  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數:3萬多小時  人均開展志願服務時數:350  主要事跡(不超過1000字):  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是泉州最早成立的關注心理健康志願服務協會,同時也是福建省較早成立的一支心理專業志願服務隊伍,隊員來自全市三級以上心理諮詢師。
  • 泉州最冷門的街巷,歷史悠久常被遊客錯過,估計你也沒去過
    提起福建旅遊,很多遊客都會想到廈門市,不過隔壁的泉州市歷史更加悠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廈門都是屬泉州府管轄的。泉州是聯合國唯一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是宋代東南沿海最繁華的商埠,一千多年的文化積澱給泉州留下大量人文遺產,很多已經成為旅遊景點。
  • 遊客到泉州洛陽橋遊玩 不顧安全警示下灘涂撿毛蟹
    閩南網10月2日訊 昨日上午9時許,微博網友「左小魚kk」@海峽都市報閩南版稱,洛陽江前天大潮,現在海水退去,許多毛蟹出動,一些遊客也是挺拼的,拿著桶,帶著孩子,下到退潮後的灘涂撿毛蟹,這樣真的好嗎?
  • 刺桐花的鑑賞與品種辨識|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
    刺桐花的鑑賞與品種辨識|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文:花木君刺桐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應該至遲在漢代就有栽培,據晉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陳陶的《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有詩句「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記載了當時華南地區廣植刺桐的情形。刺桐花鮮豔奪目,花期春季,蘇東坡曾有詩「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作為南方兩種非常壯觀的紅色花木,刺桐花和「英雄花」木棉花次第開放。
  • 福建泉州:千年古港重塑「海絲」輝煌
    泉州古稱刺桐城,宋元時期因「海上絲綢之路」繁盛而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曾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友好往來,融匯了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華僑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精華。這裡有全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清淨寺」、全國僅存的摩尼教遺蹟「草庵」、全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巖」。
  • 金櫻子的別名、養生功效和運用
    有外地的朋友便問小編「金櫻子是啥東西?」。小編下面就說說它的別名、功效和運用。金櫻子生於向陽的丘陵及山坡灌木叢中,小時候為採摘它來換零花錢,常常被它的鉤刺弄得遍體鱗傷而樂此不疲。我們管它叫糖罐子,其他地方叫刺梨子、燈籠果、金茶瓶、螳螂果、野石榴、山雞頭子、棠球、藤勾子、金罌子、黃刺果、刺榆子、山石榴、糖鶯子、糖果、檳榔果、蜂糖罐、金壺瓶、糖橘子、黃茶瓶、糖刺果……主要分布在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因各地叫法不一樣,故它的別名有幾十個。金櫻子是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其性平,味酸澀,歸腎、膀胱、大腸、脾、肺經。
  • 鯉城7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鯉城大飯店、平水廟智能停車管理綜合體、漢威機械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及產業化、駿雅軒藝術生活館、華創汽車文化產業園、紫山路西段市政工程、泉州西郊新村(保利·天匯)等項目集中開竣工。 開工項目中,鯉城大飯店項目位於鯉城區南俊路84號,總建築面積20355.73平方米,由泉州文旅集團與領秀文旅集團聯合打造,秉承以「城」為基、以「文」為魂、以「旅」為形、以「商」為體的發展思路,通過改造升級,打造成集住宿、餐飲、宴會、休閒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海絲古城文旅新門戶。
  • 外地遊客鼓山迷路被困磨溪 福州22名志願者連夜進山救人
    外地遊客鼓山迷路被困磨溪 福州22名志願者連夜進山救人  鼓山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既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絕頂峰,也有「沿溪處處磨坊」的磨溪,吸引了大批遊客。前晚,一名外地遊客在鼓山磨溪附近因迷路被困。
  • 外地遊客「搞不懂」為何台州沒有市中心,也沒有台州人?
    隨著浙江旅遊的快速發展,台州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也越來越多。雖然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台州旅遊,但是好像都說不清真正的台州市中心在哪裡,有說臨海的,有說椒江的,最後直接用各自的區縣名字相稱,而不會用到"台州"這個地名。
  • 【網絡火炬傳遞】燃燒激情傳遞文明 文都泉州喜迎青運
    」的經典路線展開了「迎青運,為泉州健兒加油」的騎行活動。泉州承接籃球(U16)和武術散打兩個項目。其中男子籃球、武術散打比賽場館設在海峽體育中心體育館,女子籃球設在南安體育館。9月13日,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泉州賽區男子籃球U16在泉州海峽體育館決出名次,深圳隊、鄭州隊、濰坊隊奪得前三名東道主泉州為本次賽事提供一流的比賽場所和良好的服務,獲得各方的稱讚。泉州市委、市政府抽調了70餘人組成8個辦事機構,進行周密服務。
  • 清風| 清風勁吹刺桐城 千樹萬樹「廉花」開
    泉州中院家事審判團隊二級法官張興裕在讀完警示錄後,深有感觸。 用好案例「活教材」,是泉州法院開展廉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今年初,在鼠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泉州中院通過該院官微向全院幹警家屬發出家庭助廉倡議書。 廉政建設是一項久久為功、潤物無聲的工作。泉州法院把日常教育搬到「線上」,建立廉政網絡平臺,拓展廉政教育形式。 該院充分利用官微等新媒體設置廉政教育專欄,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推送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點、廉政文化建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