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50-60%是青少年,高度近視已經成為我國致盲眼病之一。所以,預防近視要從孩子抓起, 0-6歲是防控近視的關鍵期。
孩子出生後是遠視眼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由於生長發育的原因,眼球較小,眼軸短且並未達到成人水平,正常的視網膜成像時眼軸長度大概需要24mm,因為孩子的眼軸短,在看東西時成像在視網膜後面,所以大部分孩子出生後是遠視眼,這被稱為「遠視儲備」。
不過大部分孩子的這種遠視狀態是生理性的,遠視儲備會隨著兒童生長發育,逐漸為正視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遠視度數是不同的,比如4歲時遠視250度、5歲時遠視225度、6歲時遠視200度、7歲時遠視175度,8歲時遠視150度, 到12歲時遠視度數只有50度,如果不加以控制,遠視度數很快就會消耗掉,加快孩子近視的速度。
孩子上學前要儲備足夠「本錢」
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在發育,眼軸在增長,遠視度數會慢慢減少,當眼軸長度接近24mm,孩子就有可能會近視。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小朋友才6歲,就剩下50度的「本錢」了,那麼到了10歲會怎樣呢?會早早消耗掉遠視儲備,繼續透支就可能會變成近視,所以在孩子上學前,儲備足夠的「本錢」也是非常重要的。
儲存遠視儲備從三面入手
孩子遠視儲備的消耗主要是自然生長發育和受到遺傳、環境、飲食等因素影響,需要從以下3方面入手:
1、遺傳
近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是單方近視的孩子近視機率增加3倍,父母是雙方近視的孩子近視機率增加10倍,所以出生時孩子的眼軸可能也比正常孩子要長,現代醫學不能控制遺傳,因此建議孩子出生後,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屈光狀態和眼軸發育情況,來降低近視的風險。
2、環境
0到6歲的孩子主要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所以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少讓孩子看電子產品,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孩子2歲前不應看電子屏幕。此外,家長還應該引導孩子堅持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陽光下的戶外活動,光照會刺激視網膜釋放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有助於延緩眼軸增長,對學齡前未近視的孩子預防及延緩近視發展有重要意義。
3、飲食
近視的發生與血鈣偏低有密切關係,長期過量食用甜食是造成血液中鈣含量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學齡前的小孩要控制攝入甜食,注意飲食搭配,多吃綠色食品,對預防近視有良好的效果。
溫馨小貼士
孩子一旦近視,不好好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有可能變成高度近視,嚴重的話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