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是預防近視關鍵期,這些問題大多數爸爸媽媽都忽略了

2020-12-06 什麼值得買

去年寒假前在幼兒園做體檢,六六各項基本都合格,唯獨視力測試達到了0.5-0.6的最低標準線,簡直把我給鬱悶的不行了。

我相信科學,但對於視力只和遺傳有關,和用電子產品無關這個科普說法,我卻是怎麼都不敢選擇全信的,所以在六六小時候,我家連電視都沒有,也不讓她看手機和動畫片之類的。三歲後,對這方面就稍微放鬆了,有些動畫片不錯,就會給她看,雖然絕大多數時候會控制時間,但如果她跟我長途飛行的時候,也會出現看很久的情況。

所以在體檢結果出來之後,我心裡那個自責鬱悶和各種糟心啊。回家跟所有家人說,任何人不準讓六六看電視,不準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我們誰都害怕她小小年紀帶眼鏡,所以這個觀點倒是貫徹的無比好。後來她要麼去遊樂場玩,要麼看書畫畫。經過一個多月生活習慣的改變,再複查時,視力已經到了0.8正常值。

那時候就在查資料寫這篇科普,可還是拖了這麼久,一是不同資料來源很多知識點差異很大,我在一點點的求證,二是我想等六六再次複查看視力變化的趨勢,來支持一些結論。最近的一次複查,六六視力1.0,但我卻怎麼也不開心,因為這幾個月查閱了國內外的資料,也找了幾位眼科專家諮詢,並且花了近兩個小時聽一位眼科主任上課,讓我知道對於小孩子來講,我們最常用的視力測試表,並不是眼睛健康發育最重要的標準。

今天這篇文章,後半部分會有很具體問題解答,那是我綜合思考後的建議和觀點,實在不想了解理論的朋友可以直接拉下去看。但我還是非常希望,所有爸爸媽媽可以認真看一下理論部分,因為很多結論在了解理論後,是可以直接分析和推導出來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之前科普看的越多我越糾結和迷茫,也就是在真正從原理上了解嬰幼兒眼睛發育的原理後,才解開了一些始終想不通的疑惑。有些觀點可能有爭議,關於近視原因,嬰幼兒太陽鏡佩戴等問題,眼科學界本身也有爭議,我選擇相信能說服我的觀點,不喜勿噴。

0-6歲是預防兒童近視的關鍵期,而我那麼那麼小心,非常害怕六六視力沒有保護好,可在過去五年,還是有些方面做錯了。今天的分享,有經驗,也有教訓,如果你家孩子尚小,越早注意對孩子越好。

咱先從孩子的眼睛發育說起吧。

寶寶出生時,眼珠子是比較小的,眼軸大概在16mm左右。孩子正常的視網膜成像大概在24mm的位置,如果成像在視網膜前,就是近視,成像在視網膜後,就是遠視,所以孩子在出生時,都是遠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在增加,遠視在減少,最理想的狀態是18歲時,眼軸正好達到24,遠視為0。如果晶狀體沒什麼變化,孩子眼軸增長過快,最終超過24mm,那就形成了近視,而且是不可逆的。

不知道一個講解圖加示意圖,是否讓大家看明白了呢?

我們平時所說的近視分為兩種:

第一:眼睛對光線會聚能力增強導致焦點前移,最常見的是睫狀肌痙攣導致的晶體變凸,這種近視可以通過治療手段使晶狀體恢復,焦點會重新回到視網膜,近視度數消失,所以也稱為假性近視。(當然也有科普說,不存在假性近視,這種情況是眼疲勞造成的,休息就能好)

第二:晶狀體沒什麼變化,視網膜主動往後移動,也就是眼軸增長了,這種近視的特點是度數會隨著眼軸長度的增加而增長,很難降低,是不能完全「治療」好的,只能控制。而現在的近視人群中,更多是第二種情況,所以咱們文中討論的近視也是第二種情況。

近視的成因

近視發生和發展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01.遺傳

許多年來,一部分眼科學家認為近視的主因是基因遺傳,這一點我也相信的。放在眼睛發展的原理上來講,如果父母有人高度近視,孩子出生時眼軸可能就比較大,那他後臺近視的可能性是比正常孩子大的。但顯然,遺傳原因並不能解釋近視這個事情的全部。

最明顯的標誌之一是1969年的一項對因紐特人的研究[2]。這些因紐特人住在阿拉斯加的北端,生活方式正在經歷變化。對於那些在孤立群體中成長的成年人,131人中只有2人有近視。但他們的兒女和孫子中卻超過一半的人都成了近視。遺傳變化發生得太慢,不足以解釋這麼迅速的變化——因紐特人的例子也好,自那之後記錄到的全球近視率飛漲也罷。「一定有個環境因素導致了這些世代間的差別。」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近視流行病學和遺傳學的邵星梅(音譯,Seang Mei Saw)說。

資料來源:果殼網《為什麼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

02.環境因素,也會對近視產生直接影響

1、用眼過度:比如說看書,看電腦,看電視過多,或者不好的用眼習慣,比如說躺在床上看書,在晃動的車子上看電視之類的。因為用眼過多,會讓眼球調節著更快長大,眼軸超過正常範圍的增長,就會形成近視。

2、光線的影響:孩子要儘量在白天進行戶外活動,現在的眼科研究都認為,戶外的自然光可以促使眼睛分泌一些物質,抑制眼球的增長,而室內光線就沒有這種作用,甚至有反作用。所以,每天的戶外活動最好要超過兩小時。

3、飲食: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會讓眼球變軟,更容易變形,更容易生長,所以要少吃甜食,少喝飲料,多吃一些顏色鮮豔的蔬菜水果,比如說胡蘿蔔,西紅柿,各種青菜,小米,玉米,葡萄之類的。

六六的情況▼

她現在眼軸22左右mm,將近6歲+的水平;視力1.0,但遠視儲備剩的很少了;眼底情況很好。總體來說,眼軸發育稍微有些發展快,但基本還算正常,如果不注意,會比較容易成為近視。我仔細回想和檢討過去幾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極少室外活動,雖然總出去玩,但大多數都是商場裡的遊樂場,覺得只要沒讓她看書看電視就是保護,但做的還是不夠的。好在她現在還沒近視,著手幹預還不算晚。但下面這些誤區,爸爸媽媽們就儘量注意吧。

除了像我那樣把室內遊樂場也當成戶外活動,覺得沒讓孩子看書看電視就是保護視力了,下面幾點也是大家比較容易困惑,甚至做錯的。

01.看電視玩手機會近視,看書不會,真的嗎?

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視玩手機,都是近距離視物,長時間用眼過度,都會造成近視。但光線亮度合適的情況下,看書會好一些,但一定要避免長時間,注意遠眺和休息。

02.孩子能不能看電視?

雖然現在有些科普說同樣的閱讀環境下,電子產品的光學刺激不會比書更傷眼睛,但我個人更傾向於幾位眼科專家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後的結論:電子產品,離眼睛越近,進入眼睛的有害光線就越多,所以看手機不如看電腦,看電腦不如看電視。

這裡說下我的個人經歷,因為六姥姥是宣傳部門的,所以我家最多的就是書,五歲多會自己看書後,整個學生階段,經常一看書就是一通宵那麼看,但到大學眼睛還是1.5;畢業後跟著六爸打WOW,兩年眼睛就到了1.0;這三年開淘寶做公號,天天抱著手機,現在視力0.6都不到。

所以,到底能不能看的電視節目呢,相對手機IPAD看動畫片,還是用電視吧。

不過,看電視距離也不是越遠越好,不合適的距離一樣會快速造成視疲勞,而視疲勞不能及時休息,是很可能造成近視的。

03.投影儀的反射光是不是比電視,ipad對視力的影響好一些?

投影並不比電視等保護眼睛。這個結論科普上有兩個說法,一種是說電視的直射光並不比投影儀的反射光費眼,簡單來說就是理論上的光刺激是一樣的;還有一種是說投影儀的反射光,雖然會排除一部分有害光線,但因為投影的清晰度不高,會讓孩子的眼睛動用它的調節功能,看的過程會很累很鍛鍊眼睛,導致眼軸增加。

總的來講,投影可以選,但必須質量很好,頻閃等方面要求很高,質量不過關的投影就不如電視了。

04.多大可以看電視玩手機?

在去年10月份,美國兒科學會修整了維持了17年的觀點。講對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限制從2歲放寬到了1歲半,同時建議2-5歲的幼兒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這個嚴格了,之前規定是兩小時)

從這個修正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越來越頻繁的接觸電子產品的時代,一味屏蔽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反而是更科學的用眼習慣,才能更好的預防近視。

美國孩子戶外活動時間非常多,所以他們看了電子產品後,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把眼睛的損傷補過來,這點,我更願意聽中國醫生們的建議,0-6歲是預防近視的關鍵期,最好還是少看,三歲前儘量不要看,三歲後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如果超過一個小時,建議戶外活動相應增加兩個小時。

05.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看電影?3d電影會傷眼嗎?

沒有證據表明看電影(包括3d電影)會對眼睛造成永久傷害,但可能會引發頭暈,噁心,眼澀等不適,不建議兒童長時間觀影。

出于謹慎的考慮,許多歐洲國家均明文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3d眼鏡觀看立體電影。

06.孩子能否長時間佩戴太陽鏡?

這個信息,是我最為焦灼的,因為只能在公立醫院的眼科專家那裡聽到了不建議長時間佩戴的聲音,新媒體上收到的都是從小要帶的聲音,以前崔玉濤也因為不贊成孩子帶墨鏡被噴過。這幾年咱沒賣過墨鏡,主要原因是六六不願意帶,我得到的反饋就是鏡子帶上她不舒服,所以我也選不出特別滿意的產品。樣品真沒少買,下面只是我出差時客服拍照給我當天到的八個樣品,至少買了三十多款吧。

研究完眼科普後,我暫時依然還沒打算團,因為鏡片品質太關鍵,而我也沒掌握到測試它好壞的方法。至於太陽鏡的使用,有些家長存在誤區,不當的做法會對孩子視力發育造成不好的影響。

有些家長夏天出門就喜歡給孩子帶上太陽鏡,不管太陽是否刺眼,因為咱們大人就經常長時間佩戴啊,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人體視網膜中的黃斑區是眼睛收集信息最豐富、最敏感的區域。嬰兒出生時,黃斑區還沒有形成,直到4 歲左右才發育完全。寶寶的視力發育需要適當的光線刺激,但其角膜和晶狀體比成人嬌弱。因此,家長有意識地做好寶寶眼睛防曬肯定是正確的。

但是,6 歲以下兒童的視覺功能還未發育成熟,需要更多明亮的光線及清晰的物象刺激。太陽鏡主要是預防強光刺激引起的眼底和眼表損傷,正常光線下不建議佩戴的,嬰幼兒長時間佩戴太陽鏡,黃斑區不能得到有效刺激,從而影響視力進一步發育。大人帶多久都沒影響,孩子還是在特別刺眼的強光下再帶吧,而且如果想要凹造型,帶一會兒就好,平時不要總帶著,健康比酷重要。

家長帶寶寶外出活動時,應選用帶有遮陽篷的嬰兒車或讓寶寶戴上有寬帽簷的遮陽帽來防曬。另外,帶孩子戶外運動,最好選擇紫外線不強的時間段,儘量避開中午12 點至下午2 點紫外線最強的時間段。

六六基本是靠太陽帽,以及正午時間避免戶外活動來防曬的,六歲以下的孩子,也沒有必須強光下戶外活動的剛需嘛,當然太陽鏡也會買來備用,萬一需要用的時候也得有。

家長給孩子準備太陽鏡時,一定要把鏡片質量和製作工藝放在首位,劣質太陽鏡不但不能阻擋紫外線,反而會使瞳孔放大,導致眼睛吸收更多紫外線。長時間佩戴會對孩子眼睛造成傷害,而這些傷害是不可逆的。

這6點,大家都get到關鍵信息了嗎?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排斥否定看電子產品,但需要做到的是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的盯著看,不要在光照不好昏暗的環境下長時間用眼。有條件的情況下,三歲後定時帶孩子做眼科檢查,當發現眼軸發育過快時,可以有效的幹預,減少近視過早發生。儘量讓孩子在自然光下進行戶外活動,6歲前戶外活動時不要長時間佩戴太陽鏡。

如何科學的預防近視?

如果說基因遺傳是我們無法改變無法避免的因素,但是預防近視卻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並且方法非常簡單。

開篇中我提到了讓六六增加戶外活動,這個也是在後來諮詢眼科專家後得到認可的方法。因為眾多科學家達成一致:給孩子們增加近視風險的,其實是太長時間的室內活動。所以,最簡單,最方便,也是最科學的預防近視方法就是——-增加戶外活動。

研究表明自然光線更有利於兒童視覺系統的發育。

因為陽光足夠亮,可以促進眼睛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說,即便父母都近視,寫作業玩電腦等時間過長,只要孩子確保每天兩小時之上的戶外活動,也可以預防近視。

現在有些治療手段可以抑制眼軸的增長,已經有近視趨勢的孩子,早一些進行人為幹預,還能夠彌補小時候缺乏戶外活動帶來的遺憾。

預防近視6歲前就要行動

眾多數據顯示,我國兒童從6歲開始近視率超過10%,所以在6歲前,我們就要充分的預防近視。可以在戶外光照明亮下玩耍,就不要宅在家裡看電視看書。

要知道,近視無法治癒,所以,防患於未然,預防近視是更重要的事情。

從孩子一歲開始,每半年都帶他到專業的兒童眼科機構做定期檢查,項目要包括視力檢測、測眼軸、屈光度檢查、眼位檢查、立體視力發育。

這一點,是我們很多家長會忽略,卻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有時候有問題我們很難發現。新聞中常有報導,3歲孩子視力只有同齡人的三分之一,用科學手段來準確判斷孩子的視力,及時預防治療,我們也才能更安心。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這扇窗戶蒙塵了,看不清了,那該是多麼難受的事情。讓孩子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要關注孩子的眼部健康,一起努力。

羅羅有話說:

這篇稿子寫很久,因為和幾個搞科普的朋友關於近視成因有爭議吵來吵去,但對於科普堅持說近視就是遺傳影響這點,始終說服不了我,而在幾位醫生那裡泡了很久學習到的知識點和原理,在邏輯上和實踐的感受中都更讓我信服。所以,最終分享的就是我所學所理解的知識,羅羅不跟任何人打嘴仗啊~

不繼續拖稿這篇文章了,因為我覺得眼睛基礎科普的了解對大家其實挺有必要。後臺總收到一些諮詢,說孩子視力零點幾呀,是不是已經近視了呀,而不了解視力表對於小寶寶而言並不那麼科學,遠視儲備更重要。還有幾個朋友諮詢散光之類的,羅羅個人的建議吧,多看幾家眼科,確定沒有誤診後再找最權威的醫生討論具體治療,如何預防近視咱能聊聊,很專科的治療還是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的。只是小寶寶視力不好測,一家醫院的誤診率太高,多走幾家總沒錯。

六六幼兒園體檢的數據不好,我才意識到需要進行定期的眼部檢查,弄不好干預都會有些晚,希望我家的教訓,可以提醒家長們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給到眼睛足夠的保護。近視是不可逆的,別因為我們小時候對孩子一時的放縱,未來讓他們過早的帶上眼鏡。

相關焦點

  • 預防0-6歲兒童近視,你是相信眼科專家,還是相信某些胡拼亂湊的母嬰...
    但剛看到某母嬰育兒公眾號推的文章「0-6歲預防近視」。忍無可忍。說她的文章錯,也有正確的地方;說她的文章正確,裡面又有好幾個大坑。因為這麼專業的問題,她自己根本就不懂的。真的假的攪和在一起,胡拼亂湊,太混亂了。這樣的文章看得真讓人捉急,因為不怕你造謠,怕的就是真真假假摻雜在一起,媽媽們根本就分辨不出了!
  • 6月6日全國愛眼日,醫生提醒:0至6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期 定期做...
    ,0至6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建議孩子一歲以後,每年定期帶孩子做眼科檢查,預防眼部疾病的發生。前不久,媽媽帶他到嶽陽恆康醫院眼科中心檢查時,醫生發現他的近視度數從原來的不到200度上漲到將近500度。得知這一結果,康康的母親雖然有些擔心,但她認為等孩子年滿18歲時,只要進行近視手術即可摘掉眼鏡。  蔡院長表示,每年寒暑假有不少孩子都會「放縱」自己,一旦生活沒有規律,用眼不加節制,輕則引發眼部疾病,重則導致近視或近視程度加深。一個假期的不良生活、用眼習慣足以讓孩子視力減弱。
  • 攢夠「本錢」不近視,0-6歲是關鍵!|視網膜|多巴胺|本錢|近視|遠視|...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50-60%是青少年,高度近視已經成為我國致盲眼病之一。所以,預防近視要從孩子抓起, 0-6歲是防控近視的關鍵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遠視度數是不同的,比如4歲時遠視250度、5歲時遠視225度、6歲時遠視200度、7歲時遠視175度,8歲時遠視150度, 到12歲時遠視度數只有50度,如果不加以控制,遠視度數很快就會消耗掉,加快孩子近視的速度。
  • 腦發育專家:大腦發育最關鍵期為0-6歲,右腦開發6歲前最有效
    右腦開發的最佳時間是在6歲前腦發育方面的專家研究表明:右腦開發的最佳時間是在6歲前尤其0-3歲這個階段。因為這個階段孩子是右腦優勢時期。3歲到6歲之間,是大腦優勢逐漸從右腦過度到左腦的階段,一般來說,到了6歲後孩子們就進入左腦優勢時期。大腦聯結的關鍵期就在0-6歲。
  • 特殊時期,多少網課小夥伴近視度數增加?如何預防和緩解近視問題
    近視是一種眼科疾病,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然而,和其他病不一樣的是,近視不疼不癢,戴上眼鏡可以幫助眼睛看清外界。所以,它的危害性常常會被忽略,不健康的用眼習慣依然照舊。佩戴眼鏡後,如果不改正不良的習慣,近視的度數會逐漸加深。目前,這種疾病在中國的發展形勢極為嚴峻。
  • 4歲近視800度,家長的疏忽成了孩子近視的元兇,如何保護視力
    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視力問題。 現在小姑娘不戴眼鏡看什麼都湊近的很近,眯著眼睛看,孩子爸爸為此頭疼不已。家長的疏忽和縱容成了孩子近視的元兇。研究顯示,現在孩子近視的原因有65%是爸爸媽媽遺傳給孩子的。
  • | 這些青少年近視防控誤區,你知道嗎?
    近視防控的保衛戰需要家長孩子們共同參與,在治療過程中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爸爸媽媽別入誤區尤為重要。近視防控六個誤區眼鏡戴久了眼睛凸出沒有神?隨著近視的加劇,眼球前後徑也會隨之變長。一般來說,平均度數增加300度,對應的眼軸長度會增加1毫米。
  • 兒童文學作家提醒您:閱讀也有關鍵期
    對21世紀的媽媽爸爸來說,認同親子「閱讀就是遊戲、圖書就是玩具」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讀?讀什麼?怎麼讀?什麼時候開始讀呢?滿月之後,新生寶寶就可以開始跟隨爸爸媽媽閱讀了。讀什麼呢?從0歲——6歲,不同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繪本讀物。怎麼讀呢?就拿1——3歲的寶寶來說,閱讀很簡單。可愛的繪本《饅頭寶寶》就是具有伴讀心理撫慰的嬰兒繪本。所有的封面都是圓形的,避免傷孩子,印刷也是大豆油墨,開本的矮一截更體現作品小主角的陪伴作用。
  • 預防孩子近視 家長應該這樣做
    不過,眼睛的成長周期很短,經過了最初快速成長的3年(從出生到3歲)後,前後長度增加約5毫米,15、16歲,眼睛基本定型,長成正常成熟大小了。一般認為,眼軸長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的度數會朝著近視方面進展200-300度。
  • 關於眼睛的這些問題,不容忽視!
    各位爸爸媽媽們,還記得您上一次帶寶寶檢查眼視力是什麼時候嗎?爸爸媽媽需要關注嗎? 其實,孩子是在通過這種行為來提醒家長,TA的視力可能出現問題了! 1 視力的發育是一個過程 胎兒在孕7個月開始有了視覺,並具有了視覺反應能力。
  • 短短一年,5歲女孩近視猛增200度!媽媽做的這件事太傷了
    為了幫助矯正視力媽媽給女兒買了「視力訓練儀」結果5歲女孩一年之內近視加深200度!近年來兒童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到底哪些辦法才能防治近視,哪些是認知誤區?昨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一起來了解一下↓網購「視力訓練儀」矯正視力5歲女孩一年近視加深200度今年5歲的小敏(化名)一年前就已經是300度的「小近視」了,當時接診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雪菲對這個瘦瘦小小的孩子印象很深:身體弱,每次來都病懨懨的,她不太喜歡戶外活動,總是呆在家裡看書、看電視。
  • 10歲娃視力0.6!「網課」是否加速近視?看了這些你就明白了
    核心提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 6 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數據稱,2018 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3.6%,其中 6 歲兒童、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視率分別為 14.5%、36.0%、71.6%、81.0%。
  • 2歲女童近視900度!這樣做,讓孩子遠離近視
    媽媽發現自己36個月的女兒童童(化名)看人總習慣皺著眉頭、眯著眼睛。這個症狀出現已經快一年了,但家人都認為只是壞習慣,就沒太在意。近日在醫院檢查,卻發現孩子雙眼竟然已經近視900度!學生的單純性輕度近視除了給生活帶來不便,並無其他影響,而近視度數超過600度(-6.0D)的高度近視,危害就比較大了:影響視力:眼睛發生器質性病變,視功能受損,即使戴上眼鏡也可能達不到1.0的視力。
  • 孩子近視弱視該如何檢查和治療?
    兜兜小朋友,3歲半,幼兒園入園體檢,體檢醫生發現視力有問題,爸爸媽媽急忙抱著來醫院眼科做專科檢查。 眼科醫生會對他做什麼檢查呢? 醫生讓家長拿遮眼板蓋住一隻眼睛,分別查單眼的裸眼視力,右(OS):0.2,左(OD):0.25。
  • 5歲孩子視力1.0,醫生卻說「一年後,可能會近視……」
    遠視儲備跟近視有什麼關係?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視力較弱,其眼軸較短,且雙眼都處於遠視狀態(先天性近視眼的人除外)。 孩子到了4~5歲的時候,雙眼會伴隨200~250度的生理性遠視。這200多度的遠視可以作為「儲備糧食」供「損耗」,「保護」孩子不患上近視。
  • 5歲孩子檢測視力1.0,醫生卻說「一年後可能會近視」
    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也就是說,我國兒童青少年每兩人就有一人近視。孩子們的近視率越來越高,還有低齡的趨勢。雖然,孩子的視力問題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關注重點,但對於視力保護,許多家長仍存在很多誤區。
  • 4歲女孩近視600度?視力發育黃金期,別讓這些小習慣損傷寶寶視力
    前幾天,袋鼠麻麻刷到一條新聞:武漢的陳女士發現,4歲女兒萌萌最近總眯著眼睛看東西,還總說眼睛疼。經查,萌萌近視高達600度。據了解,萌萌每天抱著IPAD玩遊戲看動畫片超4小時。4歲萌寶近視就高達600度,真是讓人驚訝又惋惜!
  • 錯過0-6歲成長關鍵期,真會影響孩子一生發展嗎?
    為什麼說0-6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這一篇我們將破開迷霧,解讀大腦的奧秘。了解大腦是培養孩子的關鍵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Paul MacLean)描述人類的腦部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腦,由三個重要的腦組合連結在一起,共同合作而形成。
  • 哥哥12歲近視125度,框架眼鏡?OK鏡和阿託品,哪種效果好?這些近視...
    比較普遍的預防近視誤區 ?前幾天我也採訪了幾位公立三甲醫院的眼科專家,請教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他們在看門診的時候,有沒有家長存在一些比較普遍的預防近視的誤區?誤區一:近視是不可避免的,反正長大可以做飛秒。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快去文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我們常常在意花費多少力氣,卻往往忽略什麼時候花,怎麼花。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孩子成長飛快,一年一個樣,做家長的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黃金髮展期,不然以後花十倍八倍的力氣也未必補得來!1-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全球化社會,掌握一門外語,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巨大作用。而與其他特長不同,語言的啟蒙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