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12歲近視125度,框架眼鏡?OK鏡和阿託品,哪種效果好?這些近視...

2020-12-06 什麼值得買

暑期到了,終於有空帶哥哥去看下視力了。

疫情期間層出不窮的網課,加上哥哥面臨小升初學業壓力大,小學二三年級還有5.2雙眼視力的他,到了五年級看遠處的小字吃力起來。這次專門趁暑假帶哥哥到西湖朝聚眼科做了視力檢查,結果被告知近視度數有125度了。還

說哥哥天生眼軸特別長,直逼成年人,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近視~哎,想想我自己到了40+還有5.2的視力,家裡娃卻遭遇了近視,無奈。

小科普:成年人的眼軸長度在18歲以後平均值為24毫米,我家哥哥現在已經到達了24.3毫米。嬰兒出生時眼軸大概在18,在哥哥這個年紀正常應該是23.5毫米左右。眼軸長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近視。

在這之前,就有專家告訴我,青春期,眼軸會隨著身體的快速長大再有一波增長,近視度數會加深地更快,我們需要加倍注意,現在果然。

那麼,哥哥這樣的125的度數到底是戴相對比較昂貴的OK鏡?還是直接上框架眼鏡?還是試試看「風很大」的阿託品?

有我們這樣困惑和焦慮的家長最近真的很多,都是趁著考完試暑假的檔口去醫院看了視力,我們群裡這段時間討論各種視力問題的家長,也不約而同聊到OK鏡、阿託品,但對於效果、適應症如何,都一頭霧水↓

在西湖朝聚眼科醫院的金姬院長這裡,哥哥得到的建議是:先配低濃度的阿託品滴三周看看效果,如果控制近視的效果不好,近視度數加深比較快的話,後面也會考慮給哥哥用OK鏡。

除了金姬院長(原省兒保眼科主任),這次力優還諮詢了杭州幾家三甲醫院的眼科專家,今天跟大家來聊聊與孩子近視有關的各種疑問

眼鏡摘摘戴戴,幾個月加深了幾百度

來說近視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人的眼鏡為何會近視?

小科普:大家來看一下眼球的構造。影響近視的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下圖角膜處,角膜的曲率(彎曲度)越高,視力就越近;

一個是眼軸的長度,眼軸越長,整個眼睛就越扁(下面一張圖就比上面一張圖眼軸更長),視力就越近。

我們經常在說的「OK鏡」,就是一種角膜塑形鏡,它通過夜間佩戴的時候強行把角膜壓平(曲率沒那麼高)來延緩近視,一般晚上佩戴了以後,第二天可以把小朋友的視力維持在5.0左右,看黑板不會那麼模糊。

醫生告訴我們,如果小朋友開始眯眼睛、歪頭、頻繁眨眼睛,看東西頭開始湊近了,那就是近視的徵兆了,一定要去正規三甲醫院眼科進行檢查。

哥哥現在125度,而且眼軸長+青春期已經開啟,在18歲前,還是有比較大急速加劇近視的風險的。針對125度這樣的度數,我可以選擇給哥哥佩戴框架眼鏡,如果框架眼鏡戴了度數還是上升很快,那就佩戴OK鏡,也有不少醫生像金院長比較推薦滴低濃度阿託品(一般情況下這三種方式不會同時進行)。

我們權衡了一下利弊,最後決定先試阿託品。

當時我們是這樣的考慮的,框架眼鏡對抑制近視會有一定作用,但效果相對比較微弱,考慮到哥哥馬上要進入青春期,有點「危險」,所以框架眼鏡未必能在這個關鍵時期有效減緩近視度數的加深。

OK鏡是大家選擇最多也是門診反覆被證明是有用的。但考慮到摘戴比較麻煩,夜間佩戴,眼睛裡多少會有一些不舒服(OK鏡是硬鏡,不像一般的隱形眼鏡一樣是軟鏡),再加上費用也不低,所以想緩一緩再上。

所以我們決定先用低濃度阿託品試試,再定期複查看視力控制的效果好不好,如果不好再做別的打算。

簡單介紹下阿託品(之前我們多次採訪過金姬院長時她已經介紹過了),阿託品在新加坡等國外用得比較多,它是近幾年研究出來的產品,原理主要是通過讓睫狀肌放鬆來達到抑制視力近的目的。不僅可以放鬆調節眼球,還可以作用於視網膜和鞏膜加固眼球,減慢眼軸變長。

多方打聽詢問,我自己一些做醫療器械的朋友,包括採訪請教的一部分醫生,都對阿託品比較認可。

不過也有醫生告訴我,阿託品在國內還處於臨床實驗的階段,效果上來說不太好說。所以總的來說,我身邊的專家和業內人士對阿託品的評價分為兩撥:有用過覺得確實有用的,也有朋友家娃試過沒效果,最後還是入了OK鏡的。可見它的效果因人而異,所以我打算先試一試看。比較普遍的預防近視誤區 ?

前幾天我也採訪了幾位公立三甲醫院的眼科專家,請教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他們在看門診的時候,有沒有家長存在一些比較普遍的預防近視的誤區?

誤區一:近視是不可避免的,反正長大可以做飛秒。

其實從遺傳角度來說,我對哥哥妹妹的視力沒那麼擔心。一來,近視是必然的趨勢,二來,長大也可以做飛秒雷射。

結果醫生的忠告piapia打臉:她說有我這樣想法的家長很多,其實飛秒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而且畢竟是手術,需要把角膜削薄,是不可逆的,做了飛秒以後也有一定比例「復發」,重新近視的。

而且一旦發展成高度近視(600度以上),視網膜就會穿孔,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破壞,眼睛的結構跟一般人都兩樣的,而且還會遺傳給孩子們。

延緩近視的過程,能延遲一點是一點!!

誤區二:戴上眼鏡就摘不下來了?

有眼科專家告訴我,自己碰到過一個小孩兒,幾個月前配的眼鏡,結果來複查的時候發現小朋友一下子近了好幾百度!

醫生馬上很警覺地問他,平時不看黑板是不是把眼鏡給摘下來了?小朋友承認,因為度數不是很深,看黑板的時候戴一戴,寫作業的時候就不戴了,平時生活裡也不戴,因為覺得還看得清嘛。結果來複查就一下子深了很多。

醫生告訴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理在於戴著眼鏡,眼鏡會調整成像的焦點,讓我們的眼球舒服一些,不用像不戴眼鏡時候一樣一直處在擠壓、相對緊繃一些的狀態,而摘摘戴戴會讓眼球處在緊繃狀態下的時間變多,角膜就更容易彎曲造成近視加重。

誤區三:OK鏡偶爾戴偶爾不戴

和框架眼鏡一樣,醫生也是建議不要這樣做,每天連續佩戴才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

什麼樣的情況下建議配OK鏡?

這幾年,我周圍佩戴OK鏡的人越多了,OK鏡前面簡單介紹過,它又叫角膜塑形鏡,晚上睡覺佩戴,把角膜「壓一壓」,第二天可以短暫恢復視力。

這種辦法沒辦法扭轉近視(注意:近視是不可逆的,角膜的弧度被OK鏡壓了一個晚上,如果長時間不佩戴又會恢復原來的弧度,只不過OK鏡抑制了角膜越變越彎的趨勢)。

如果非要說OK鏡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OK鏡畢竟是硬鏡,多少還是會有點異物感的,同時價格也相對昂貴,進口的一對差不多要一萬元,如果遺失的話還挺心疼的。

如果小朋友是自己摘戴OK鏡的,如果手沒洗乾淨可能還會引起眼部感染(當然,概率比較小)。

此外,由於OK鏡是硬鏡,所以有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角膜摩擦。

不過,比較好的一點是,OK鏡因為是通過物理的方式來矯治近視的,所以不存在「副作用」一說,任何對眼睛的影響都是可逆的;哪怕是因為佩戴問題造成了角膜的損傷,也是可再生的。所以還是相當安全有效的方式,怪不得這麼多爸媽選擇給娃佩戴ok鏡。

關於OK鏡爸媽們疑問肯定也很多,我都給大家問清楚了。

1、OK鏡適合什麼樣的人佩戴?

OK鏡適合8歲以上的小朋友佩戴,也有一些成年人因為特殊原因(比如空姐、運動員之類的),白天工作的時候不方便佩戴框架和隱性眼睛,也會佩戴OK鏡。

小朋友如果已經真性近視有一定度數了,一般醫生會建議先佩戴框架眼鏡觀察一下。如果度數進展快就上OK鏡進行控制。(我身邊也有媽媽用了阿託品效果一般,開始戴OK鏡的)。

另外,OK鏡是有度數的,它能壓平的弧度也有限制,500度以上、或者有散光問題就不建議佩戴OK鏡了,效果不會太好的。(建議500度以下,沒有散光問題或散光問題比較輕微的小朋友佩戴)

2、OK鏡建議用到幾歲?

一般女孩建議用到16歲,男孩建議用到18歲。在發育階段會有一波容易近視的「高峰」,這個階段人體在生長,眼球尤其是眼軸的長度會增加,且學業壓力也在驟增,近視度數可能會有明顯加深。成人如果有白天不戴鏡的需求,也可考慮配戴。

一般而言,OK鏡每1年半~2年就要更換,保護得好的話,可以兩年半更換一次。如果希望在成年前能控制近視,那麼最好要堅持戴到青春期結束。

3、OK鏡到底有效果嗎?

我在諮詢醫生之前有一個困惑,OK鏡到底有沒有效果?有媽媽說,OK鏡只是「即時效果」,戴一晚上,好一個白天,對矯治近視真正的作用不大。

畢竟它的原理只是靠晚上短暫壓一壓角膜的弧度來抑制近視,白天不戴,角膜很容易恢復到之前的弧度。

我也隨機採訪過幾個選擇OK鏡的家長,他們的回答打破了我的疑慮。幾位家長都表示,OK鏡延緩近視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有家長給孩子佩戴OK鏡一兩年年,近視度數0加深。(但是再強調下,近視是不可逆的,OK鏡不能減輕度數,任何非手術外的手段都不能)

所以,如果有意向給小朋友配OK鏡的,力優建議可以嘗試。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去大醫院找專業的眼科醫生來配,因為OK鏡是根據小朋友的眼球定製的(要契合度高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醫生不夠專業,在驗光等環節沒有做好,肯定會影響效果。

4、OK鏡容易遺失,應該去注意些什麼?

OK鏡一般在佩戴或者清洗的時候容易丟,所以家長和孩子都要很小心。

一般丟的情況有兩種,小朋友自以為戴上了其實沒有戴上;或者用護理液清洗的時候不小心被衝到下水道裡去了。

所以我們在家如果小朋友動手能力一般的話,最好在家長的協助下進行佩戴;清洗的時候不要靠近下水道以免衝走,畢竟價格還是相對昂貴的,被衝走了可心疼了不是。

5、OK鏡價格相對昂貴,為什麼?

關於OK鏡還有一個傳言,就是他非常的「暴利」。畢竟普通隱形眼鏡只要幾十到幾百一副,而OK鏡要上萬一副。

我也專門問了醫生,OK鏡到底為什麼昂貴?主要是因為,OK鏡材質和普通隱形眼鏡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硬鏡,且高透氧,透氧率一般達到了90以上,舒適度較高。

此外,OK鏡是針對眼球定製的一種鏡片,通常購買後到定製、拿到手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價格會相對貴一些。

每天戶外運動時長不夠 記住這些原則

最後來說說老生常談的話,到底怎麼做可以延緩近視?我們都知道小朋友出生以後,因為眼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眼軸沒有那麼長,所以大部分小朋友天生都是遠視,這被叫做「遠視儲備」。

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小朋友反正還沒到上學,不關注視力不要緊;也有一些可能會覺得,反正近視是普遍現象,只要念書了不可避免近視,所以對小朋友的近視問題產生「聽之任之」的想法,這些都是不對的。

不管近沒近視,我們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可能很多知識點爸媽們都知道,但是力優再強調一遍,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視!!

①戶外活動

最重要的還是小朋友要滿足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媽媽們肯定跟我一樣要跳起來了,現在課業壓力這麼重,哪裡來保證兩個小時可以戶外運動的?

朝聚的專家建議我,如果在家實在沒辦法做到戶外運動,那麼就在陽臺上讓小朋友看遠的地方,5米遠是眼球比較放鬆的狀態。

每上課40分鐘,一定要讓眼睛休息10分鐘,平時眼保健操要認真做。雖然沒有科學依據表明眼毛間操一定能矯治近視,但是能有一段時間眼睛是放鬆的也是有利於減緩近視的。

②坐姿還有兩個原則,叫「一拳一尺一寸」,眼離一尺,筆離一寸,胸離一拳。

堅持「20-20-20」原則,即看書20分鐘,遠眺20英尺(約6米),維持20秒以上。

③燈光

關於燈光,如果我們選擇了不正確的光源,護眼燈就會變成「害眼燈」,其中最值的一看的指標就是「頻閃」。

央視之前做過報導,把手機對著燈光,如果屏幕上有一條條的線條,就是不合格的燈光;反之就是合格的燈光。

同時,光線不要過亮或過暗。

④彈鋼琴

一直有個傳言說彈鋼琴會容易造成近視,我也和醫生也特別確認了下。醫生沒有否認這個說法。因為鋼琴上的黑白鍵會有「光柵」,對眼睛會有一定刺激。比如我朋友家小孩天生散光,醫生建議不要過早練琴,會加速近視可能性。

不過這一點不是絕對的,我們妹妹學琴第三年了,現在雙眼視力依然5.3,相當好,看來不同的孩子,情況還是有不同。

力優:「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浙江省廣播電視優秀播音主持人」、「全國地面頻道金牌主持人」,是一個做了十五年新聞調查的資深媒體人。同時,我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力優媽媽圈」微信公眾號(liyoummq)我會分享一手的教育資訊,豐富的親子活動,提供權威賽事的報名渠道,讓我們一起健身扮美做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昆明眼科醫院:OK鏡、近視離焦眼鏡等哪種矯正視力效果好
    青少年近視一直是家庭與社會都高度重視的問題,由於青少年未滿18歲,眼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眼科醫生不建議通過近視手術來進行矯正,針對這一問題眼科醫生們經過不斷的臨床驗證,研究出了四大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神器」。這四大「神器」均經過了科學認證,在近視防控上發揮著明顯重要。
  • 這種眼鏡能治療近視?請別折騰孩子了
    出現眼球變突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近視後眼軸的長度變長了,與自己的眼眶大小不匹配後出現眼球比以前看起來變突的表現。出現近視後,如果不戴鏡矯正,或戴普通的單光框架眼鏡,都不能減緩或控制眼軸長度的增長。也就是說配戴常規的框架眼鏡可幫助孩子看清東西,但由於青少年身體及眼部的不斷發育及孩子們可能存在的用眼不當,近視每年可能會加深50度到100度。
  • 普通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OK鏡)、近視離焦眼鏡的區別
    ,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以及在醫生的指導下,驗配框架眼鏡、OK鏡或新研發的近視離焦眼鏡來延緩孩子近視度數加深。,它在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效果要好很多,特別是針對度數較低的近視,佩戴角膜塑形鏡是很不錯的方式,可以預防和緩解近視增長的速度和幅度。
  • 近視超過600度了,還要配OK鏡嗎
    OK鏡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白天不需要再配戴框架眼鏡;2、可以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有研究數據表明,孩子近視後,配戴框架眼鏡每年平均漲75度,而戴OK鏡平均漲25度左右。簡單算一下,比如同樣10歲近視的孩子,此時近視100度,假設到18歲度數能穩定下來。那麼戴框架眼鏡的孩子近視會發展到100+75*8=700度,而戴OK鏡的孩子近視100+25*8=300度。近視700度和300度,差別就很大了。
  • 實力醫生講科普 | 防控近視,這兩種方法才靠譜!
    研究表明,使用阿託品延緩近視發展,不同濃度的阿託品效果也不一樣,現在用於防控近視的主要有濃度0.05%和0.01%兩種。 她表示,從安全性角度考慮,治療近視的首選並不是藥物,使用藥物效果也因人而異,專家建議需謹慎考慮對阿託品的使用。 她特別提醒家長,所有的近視控制特別是藥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和監控下進行,藥物使用的濃度、療程、是否反彈、怎麼撤藥、有無副作用,這些都需要醫生通過臨床的檢測數據來診斷,所以千萬不能隨意購買使用。
  • 如何科學有效防近視?聽聽專家怎麼說
    臨床試驗發現: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可延緩青少年眼軸長度進展約0.19毫米/年,比起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發展的效率達50%-90%;對於較高屈光度數等疑難病例的驗配,需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酌情考慮驗配。 第三,使用低濃度0.01%阿託品眼藥水。
  • 林順潮眼科醫院:近視離焦眼鏡!科學防控青少年近視新成果!
    青少年近視一直是家庭與社會都高度重視的問題,由於青少年未滿18歲,眼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眼科醫生不建議通過近視手術來進行矯正。如果有這樣一個產品,具有防控近視發展的效果,配戴及護理和普通近視眼鏡一樣,並且沒有副作用,你們會選擇嗎?現在,真的有這樣的產品出現啦,它就是近視離焦眼鏡!!
  • 假設一個孩子從8歲開始近視
    一、8歲兒童,平均每年近視加深100度。下面開始專業乾貨解讀,不想看的請直接跳過看結論。兒童理想的屈光發育變化是:3歲,遠視250度;4歲,遠視225度;5歲,遠視200度;6歲,遠視150度;7歲遠視125度,直至12~14歲時,屈光狀態發育至接近正視(-25度~+50度)。
  • 近視一年漲了300多度 原來是眼鏡店把度數配高了
    該中心高級驗光師楊麗萍介紹,這些小朋友正在試戴調配的鏡片,在這裡,每天都有不少學生來進行視力檢查和配鏡,也有患者來治療眼部疾病,還有一些年紀較小的斜弱視患者,會在單獨的治療室做訓練。石門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徐其平,也是視光中心的負責人,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視光中心於2017年12月成立,2018年成為秦淮區的兩個近視防控基地之一。
  • 2歲女童近視900度!這樣做,讓孩子遠離近視
    很多早期症狀只是假性近視的表現,提前幹預是很容易治好的。要想確診是否是真性近視,需要去專業機構做進一步診斷。近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前後徑(眼軸)太長、角膜彎曲度太大,其中以眼軸變長最為常見。正常眼軸為24mm,變長1mm約可產生300度(-3.00D)近視。近視眼按度數分類,可分為低、中、高度近視。
  • 1000度近視戴什麼眼鏡?專家給出靠譜建議
    施伯彥繼續解釋,由於兩者的設計和加工工藝不同,使兩者的適用範圍及矯正效果有所不同—— OK鏡:通過壓力增加近視眼患者的角膜曲率,減少角膜屈光度,從而達到塑形角膜,提高視力的目的。因設計原理等原因,OK鏡的適用範圍有一定的限制,如近視度數低於500度、年齡需在7歲-45歲之間等。
  • 近視手術?晶體植入?框架?OK鏡?看看鄭州視光眼科醫生怎麼說
    目前,常見的近視矯正方式有戴框架眼鏡、驗配角膜塑形鏡(ok鏡)、近視雷射手術、晶體植入手術,可根據眼睛的具體情況及用眼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近視矯正方式。指導一:框架眼鏡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戴框架眼鏡,但要先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醫學驗光(是根據患者的眼部檢查、屈光狀態、眼位、調節力等十幾項診斷指標而給出的科學處方,關係到所配眼鏡的準確性和舒適性)。
  • 老人近視2500度 需同時佩戴隱形與框架眼鏡[圖]
    —既戴隱形眼鏡又戴框架眼鏡。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獲悉,李先生近視達2500度,這也是該院眼科首次在臨床上碰到如此高度數的近視眼患者。昨日,李先生終於完成了兩隻眼睛的手術,將來再也不用過「六眼」生活了。  內戴隱形外戴框架  近視,對於眼科醫生來說可謂司空見慣,但李先生的到來,還是讓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的醫生們大吃一驚。
  • 近視防控—高中篇
    隨著進入高中,學生們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青少年的近視問題也變得更加嚴峻。很多家長盲目的聽信虛假宣傳,購買治療近視的產品甚至求助偏方,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事實上,我們只能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延緩近視的進程、避免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但無法逆轉或者治癒近視。
  • 難道近視「消失」了?
    角膜塑形鏡又稱ok鏡,是英文orthokeratology的縮寫,它是一種特殊設計製作的硬性高透氧隱形眼鏡。 這種鏡片可以重塑角膜形狀,即通過改變角膜的幾何形態來消除眼睛屈光不正,並能提高裸眼視力的一種非手術方法。僅需在晚上睡覺時配戴,通過睡眠時眼瞼的壓迫來進一步促進塑形效果。
  • 預防0-6歲兒童近視,你是相信眼科專家,還是相信某些胡拼亂湊的母嬰...
    無休止地找眼鏡,運動不方便,比如球類運動、遊泳、潛水等,萬一框架眼鏡框不甚折斷,可能面臨眼外傷的風險。冬天從寒冷的戶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立即霧蒙蒙。近視人群在選擇職業時容易受限,因為近視會影響精細視覺和立體視覺,反應速度會略慢,比如職業棒球運動員,他們對棒球的反應速度和準確定位都需要通過檢測。第三是近視的併發症很昂貴。為什麼昂貴呢?
  • 「神奇眼藥水」引代購熱潮,低濃度阿託品可以防治近視嗎?
    不過,遺憾的是,境內沒有0.01%濃度的阿託品眼藥水出售,於是,不少媽媽會通過朋友從新加坡、中國臺灣進行代購,引發代購熱潮。那麼低濃度阿託品預防近視的效果如何,每個孩子都能用嗎?如何正確預防近視的發生?阿託品到底是什麼藥?
  • 寧波11歲娃兒近視600多度 你孩子的眼睛還好嗎?
    症狀包括: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等。「學齡前的孩子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多見,有的甚至已經是真性近視。」而這些眼病除了有不少部分遺傳因素外,多數原因均和平時的不良用眼習慣有關。11歲孩子近視600度小A今年11歲了,上學期期末的時候就跟家長說,黑板上的字看不大清楚,但是考慮到考完試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家長就決定索性等放完假來醫院好好查查。「孩子到門診做了檢查就發現居然已經近視600度了,這樣的情況不戴眼鏡,度數會越來越深。」
  • 闢謠|孩子近視不能太早戴眼鏡,度數會越來越深?
    近視已經成為我國兒童和青少年不容忽視的視力健康問題,一個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戴著眼鏡。2016年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發病率將增長到50.86%至51.36%。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近視眼的患病呈現低齡化趨勢。兒童青少年中,近視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快速上升,6至15歲的平均近視率達到46.64%,這一現象在經濟發達地區更嚴重。近視的早發、高發與學生用眼負擔加劇密切相關。
  • 「假近視」戴上真眼鏡,讓12歲男童眼疼又頭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趙春曉小蔡今年12歲,暑假開學後因為視力下降,爸爸帶他去眼鏡店配眼鏡矯正。沒想到,最近他看東西越來越模糊,還經常說自己頭疼、眼睛疼。於是小蔡爸爸帶著他來到泰安愛爾眼科檢查,發現孩子竟然是假性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