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
(一)、非生命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
物理上很長時間一直對光的存在狀態,是粒子還是波的形態,發生著爭論。持粒子態證據是光的反射,符合彈性小球碰撞規律;持波的形態證據是,光能夠發生幹涉。當發現了光電效應現象,進一步又發現光電效應發生條件,不同材質對應光的頻率存在著各自臨界值,一直找不到合理解釋。
愛因斯坦將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統一起來,合理解釋了光電效應,實質上是以光電效應合理解釋,驗證了光是波粒二象性的統一。(基於存在事實,擬合出合理解釋,尋求到內在本質性存在,就是穿透性思維;愛因斯坦天才性多次應用,但晚年面對量子力學卻沒能發揮出來。)以前的爭論就象各自摸著金幣的兩面,爭執不下,愛因斯坦舉起金幣,讓大家看到金幣的整體,都得到安心。但科學是不走尋常路的,很快就用電子做出了幹涉試驗,大家不得不懷著好奇心承認了物質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今天我們都承認,物體都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微觀粒子波動性大到不可忽視,宏觀物體波動性雖小但不能否認其存在,不承認是原則性錯誤。我們常用自然界代表生命之外世界,但又很多時候又將植物和昆出也歸為自然界,所以嚴格講應是:非生命世界是個泛波粒二象性存在狀態。
(二)、生命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
①生命的物質構成本身具波粒二象性
這點很好理解,生命構成本質上是物質的,是物質粒子以原子組合分子和有機大分子,進而構成生命體存在的,生命體表現形態,本質基礎上是物質,當然就天然帶有波粒二象性存在。
不僅生命是波粒二象性物質基礎上的再構建,生命還將波粒二象性廣泛構建到生命的各個領域。
②單細胞生命群的波粒二象性存在
生命誕生,最早以單細胞形式固定下來,確定為與環境有界限區別的個體。這種方式讓人有點匪夷所思,因為宇宙是從一個奇點擴張而來,基本的物質粒子也從結構穩定與外界有區分而來,原子與分子也如此,星球與星系都有一個可辨識界限,所以生命以有界限粒子存在,可能不是選擇,而是宇宙大的規則要求,除此無從選擇。單細胞是生命最早以粒子方式立足於宇宙中存在的。
單細胞繁殖,形成群體,;但個體相互之間又競爭,為獲取環境中有益於生存資源,形成相互影響、制約,又受環境溫度、營養成份變化多方面影響。同時出現變異進化,以光合作用合成基礎有機物為生,與捕食有機體為生,不同種類單細胞相互制約生存;後又進化為多種類單細胞共生,狀態呈不斷變化的波動形態。
今天生命世界物種繁多、千姿百態,來源於最初單細胞生命的變異進化;向多細胞組合多功能生命體複合發展,更催生了意識邏輯發展,生命具有了智慧;同時單細胞也保持自身確定性,所以今天單細胞生命群,仍是生命個體數量最龐大、最基礎群落。單細胞存在狀態完全符合波粒二象性特徵。
③動物界的波粒二象性
今天動物界以恆溫兩性胎生為最高級、最複雜生命形式存在,以最活躍、最適應地球表面陸地環境而存在。動物幾乎遍布陸地海洋各處開展活動,以快速敏捷的活動能力和反應能力,令人驚嘆!
我們看到動物各種類,都以個體為基本存在,呈粒子形態。而多數種類以小家庭和大群居,在生存中表現有即競爭又互相依存互惠,而生存又受大氣候周期變化、自然食物供給變化、對手和敵手制約。動物界在常期演化中形成食物鏈,有著較緊密的相互約束存在;人類曾認為自己為世界的主宰者,可以對自然植物和動物資源任意索取,但今天已認識到,人類也是生命循環圈中一環,反而是受著生命圈生態制約者,由此環境保護思想建立推廣,人類應主動維護好生態平衡,減少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生態圈破壞影響。
動物物種生存狀態,也一直受外界和內部原因影響,處于波動狀態,尤其人類開始大規模農牧業開發和工業生產,有些物種在人類影響下已滅絕。生命存在發展是個波動著的進程。
④人類社會也是泛波粒二象性存在
⑴人類生存狀態:人類以個體為基本存在單位,組成群體、社會、國家,呈粒子性特徵。
個人的生命歷程充滿變化、可能性、不確定性,這種波動性大多數人都有體會。
人類組成的家庭、團體、公司等,相互幫助並存在競爭,分合聚散,無數故事都表明充滿波動性特徵。
人類一直受氣候、自然災難、疾病等多種影響,還有人類自己之間為了利益引發的矛盾和戰爭等,人類一直處于波動的不確定性中生存,這就是為什麼預測未來可靠性很差,往往未來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看似無規律偶發事件,而受到衝擊。
⑵人類經濟存在波粒二象性
經濟的狀態,即各行業組合起來形成的粒子性,又有相互間影響、以及經濟發展高低波動性存在。人們喜歡經濟上升期,討厭經濟危機,但兩種狀態人們又不得不經歷。
現代社會經濟的基礎物質是商品,商品無論以件,還是重量或體積計量,都是商品的基本性質,即粒子性存在,否則商品就不可量化描述,無法進行交易。商品都具有價格,價格是隨多種因素影響,一直處於高低漲落的波動狀態;商品正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存在,給社會商品交易帶來活力,進而給經濟宏觀上帶來波動表現。
⑶資本市場的波粒二象性
以股票為例,股票以股為單位,交易中以手為單位,無論什麼品種股票,其單位和賦予單位的內存價值,就是其粒子性確定性,同時也是可區別的確定存在,農業、工業、科技、金融股票有不同的內在。
股票價格一直處于波動中,正因股票是金融商品,內在價值的粒子性沒有實物使用價值錨定那麼具體緊密,所以具有更大波動性。股票市場正是波動性更大,人們在其中充滿投機套利性交易,企業利用充滿人氣的市場籌集資本金,達到實業與金融的各取所需。實業拿走資本金又避免了高息風險,金融獲取了風險帶來的高利潤。
資本市場金融商品具波粒二象性,而且波動性表現更突出。
(下一節分析人類精神領域,文學藝術的波粒二象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