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2020-10-18 地理沙龍

「雙星系統」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概念,所謂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環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運動,從而組成的一個恆星系統。雙星系統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和X射線雙星,我們平時所說的雙星系統一般是指「物理雙星」,也就是指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


雙星系統

如果從「物理雙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顯然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太陽系內應該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太陽附近並沒有存在第二顆恆星。我們知道恆星不僅體積和質量巨大,而且是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讓自身發光發熱的 ,所以恆星不像行星那樣難以發現,如果太陽系內有第二顆恆星,那它是無法躲藏自己的。不過,如果從遙遠的外太空來觀察太陽系,那麼太陽還是有可能成為「光學雙星」的,因為所謂光學雙星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距離很近,實際上卻距離很遙遠的現象,不過光學雙星並沒有真正的雙星繞轉現象。

那麼太陽系內有沒有「雙星系統」存在呢?我們可以把雙星系統的概念擴大以下,把組成雙星系統的天體,從恆星擴展到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等眾多天體中,以它們彼此之間的運動關係來確定是不是雙星系統。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再來看看太陽系,有人說我們的地球和月球之間不就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嗎?這並不準確,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質量差距很大,所以看起來幾乎就是月球在繞著地球旋轉,不符合雙星系統的物理狀態。


冥王星和卡戎

也就是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個天體彼此的質量要差不多,然後它們就會繞著共同的質心運動,形成雙星系統。在太陽系內最符合雙星系統的就是矮行星「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370千米,而卡戎的直徑約為1207千米,兩者之間的個頭差距不大,從而使得兩者的質心落在了冥王星之外,兩者組成了圍繞著質心繞轉的「雙星系統」。宇宙中除了「雙星系統」之外,還有三顆恆星組成的「三星系統」,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也就是距離太陽4.22光年以外的「比鄰星」,就是一個由三顆恆星共同組成的三星系統,這三顆恆星分別是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就目前來看,太陽系是一個雙星系統的可能性並不大。雖然多恆星系統在宇宙中並不少見,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就是一個多恆星系統,其中包含三顆恆星;天狼星是一個雙星系統;北極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然而,並不存在有力的證據能夠表明太陽也有一顆伴星。
  • 木星像原始的太陽,它有沒有可能成為恆星,讓太陽系成為雙星系統
    所謂「雙星系統」就是在一個星系中,有兩顆恆星,由於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人們對於雙星系統很是好奇。事實上科學家們預測,雙星系統可能是宇宙的主流!,甚至還發現四星系統(以前只是猜想,後來在距離地球146光年的地方,還真發現名為HD 98800四星系統)人類對雙星系統的發現較早,在17世紀中葉就開始發現雙星系統的存在,開始人們以為雙星系統是個例,隨著科學儀器的進步,以及有針對性深入的研究,越來越多的雙星系統被發現,人們才意識到雙星系統在宇宙中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在宇宙當中,太陽系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星系,因為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我們所知道的木星,金星,土星等等它們都屬於行星,所以在銀河系當中。太陽系是只有一個恆星運轉的行星系統。
  • 冥衛一:太陽系第十二大衛星,與冥王星共同組成一個「雙星系統」
    開除冥王星的主要理由是冥王星「不能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矮行星冥王星的最大衛星冥衛一。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冥衛一冥王星雖然是矮行星,個頭也不大,冥王星的直徑僅為2298千米,比太陽系內的很多衛星都要小,比地球的衛星月球也要小,月球直徑約為3467千米,但是冥王星的衛星數量卻不少,目前已知的冥王星衛星共有
  • 冥衛一:太陽系第十二大衛星,與冥王星共同組成一個「雙星系統」
    開除冥王星的主要理由是冥王星「不能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矮行星冥王星的最大衛星冥衛一。太陽系衛星家族冥衛一又名為「卡戎」,冥衛一的直徑達到了1207千米,這個個頭在太陽系所有衛星中也是比較大的,排名太陽系第十二大衛星,和冥王星的個頭來比,冥衛一就顯得非常大了,因為作為衛星的冥衛一,其質量達到了冥王星的十分之一,而月球質量僅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 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如果太陽系變為一個雙星系統,會出現哪些變化?一切都會大亂套
    如果天上有兩顆太陽,會發生什麼呢?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唯一的一顆恆星,也就是太陽。所有的行星、小行星都圍繞太陽穩定而有序地運行,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也非常穩定的恆星繫結構。而在宇宙之中,並不是所有的恆星系都只有唯一的一顆恆星,有的恆星系有兩顆恆星,這就是一個雙星系統,而如果有三顆恆星,那就是一個三星系統。地球能夠孕育生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穩定的恆星繫結構,那麼如果太陽系變為一個雙星系統,也就是天上出現兩顆太陽,會給地球以及整個太陽系帶來哪些變化呢?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太陽系早期可能有三個地球,後來它們哪去了?並沒有離開我們
    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人類終於走出了地球,看到了廣闊的宇宙。在宇宙面前,地球那麼小,地球所在的星系就是一個恆星系統,我們稱之為太陽系。 太陽系的中心是一顆恆星,其質量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它周圍有八顆行星。地球從內到外是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唯一的智慧生命行星。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科學家又發現雙星系統的行星
    科學家一度認為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是罕見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目前我們已經確認的雙星系統行星已經達到兩位數,這是第十顆類似的行星被發現。雙星系統內的行星被發現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科學家認為雙星系統的引力環境比較混亂,擁有此類行星是個有趣的故事。
  • 如果沒有木星,太陽系可能不止一個地球
    目前,在外太空尋找生命,科學家通常將目光投向恆星系的「宜居帶」,即恆星周圍可能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這也是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一個國際天文小組一直在研究太陽系附近一個名為Trappist-1的恆星系,該星系有三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
  • 雙星系統的分類與演化
    夜空中我們觀測到的所有亮點,其實大部分並不是單一的一顆恆星,有80%以上是多星系統。在多星系統中,雙星系統又是最常見的。科學家們根據雙星系統的結構對其進行分類,並研究其對生命的演化產生的影響。甚至有人認為,太陽是某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
  • 雙星系統、三星系統、四星系統,銀河系內普遍存在多個「太陽」
    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如果不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是離太陽很近或者比較遙遠,意味著地球表面的溫度會比較高或者比較低,要麼像水星、金星那樣高溫,要麼像土星、木星那樣寒冷。天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剛剛好的,如果多一個太陽,地球可能就會變得很高溫,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都是一個大問題。
  • 天上的星星,除了行星以外,背後可能都有一個「太陽系」!
    全天區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7000顆,當然如果範圍擴大到天體的話,還會多幾個,不過這些天體看起來可能比較暗淡,比如M31或者M33,或者南天區大小麥哲倫星雲等,我們簡單來了解下肉眼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天體!
  • 來自遙遠的雙星系統,來太陽系路上遇襲!
    去年10月19日,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臺的科學家用全景巡天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一個神秘的天體以超高速度從黃道面上方直奔太陽系而來!通過分析它的運行軌跡,研究人員發現它曾在距離太陽最近處畫了一個異常詭異的近乎直角的弧線,如同《三體》中摧毀地球星際艦隊的水滴機動!
  • 木星大小的行星正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旋轉
    據外媒報導,近日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一個雙星系統旋轉的行星
  • 科學家觀察到嬰兒期雙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
    「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沒有發現行星軌道受到影響的證據。我們還發現行星是通過相對平靜的過程形成的,這意味著類地行星有可能在這樣的雙星系統中生存。」蒙特博士與位於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