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太陽,對於我們地球上的萬物來說,非常重要,將太陽稱為「萬物之源」也不為過。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如果不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是離太陽很近或者比較遙遠,意味著地球表面的溫度會比較高或者比較低,要麼像水星、金星那樣高溫,要麼像土星、木星那樣寒冷。
天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剛剛好的,如果多一個太陽,地球可能就會變得很高溫,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都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我們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但終究是神話,和現實完全不一樣,因為天空中出現九個太陽的話,基本上就不存在生命了,何來「射日」?雖然在地球上沒有兩個太陽或者多個太陽,但是有一些星球上確實是存在多個太陽的情況。
據2019年11月15日的一則科學報告顯示,我們目前已經發現4000多個系外行星,不過,這些系外行星的運行情況不大一樣,它們所環繞的主恆星情況不一樣。耶拿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和大學天文臺的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已經發現有200多個系外行星所在的恆星系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如果站在這200多個系外行星表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太陽」。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地球上是沒法看到的,因為太陽系內只有一個主恆星,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
在這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距離我們大約1600光年的範圍內,存在176個雙星系統,有27個三星系統,還有一個四星系統。也就是說在這個區域內,有超過200個多星系統,在這些恆星系內的行星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多個「太陽」。
由於我們很難發現那些質量很小、離我們很遙遠的恆星,所以我們沒法確認銀河系中恆星的實際數量。不過此前有研究指出,在銀河系中85%的恆星可能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在銀河系內,很多系外行星的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的情況應該是很普遍的。不過,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到的數據表明,在這些多星系統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多星系統存在系外行星,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多星系統都沒有系外行星,只是兩個或者多個恆星相伴。
在這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不僅僅是尋找這些多星系統,還對這些多星系統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發現這些多星系統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從恆星的距離來看,有一些伴星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在20 AU內(相當於在太陽系中,太陽與天王星的距離),有一些伴星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可以超過9000 AU。
在質量的差異性方面,這些多星系統中,最大的恆星質量相當於我們太陽的1.4倍,最小的恆星質量僅相當於太陽的8%。從平均值來看,這些伴星的平均質量主要在0.15-0.3倍太陽質量之間。一般來說,這些多星系統中,都是有一個較大的恆星,還有一個較小的伴星,這些伴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
由於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與我們太陽系的情況不大一樣,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至於在這些多星系統中,行星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是什麼情況,也是很難確認的,因為我們不清楚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所以,很難評估這些系外行星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是否會很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