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系統、三星系統、四星系統,銀河系內普遍存在多個「太陽」

2020-12-03 猩猩科學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太陽,對於我們地球上的萬物來說,非常重要,將太陽稱為「萬物之源」也不為過。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如果不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是離太陽很近或者比較遙遠,意味著地球表面的溫度會比較高或者比較低,要麼像水星、金星那樣高溫,要麼像土星、木星那樣寒冷。

天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剛剛好的,如果多一個太陽,地球可能就會變得很高溫,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都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我們有「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但終究是神話,和現實完全不一樣,因為天空中出現九個太陽的話,基本上就不存在生命了,何來「射日」?雖然在地球上沒有兩個太陽或者多個太陽,但是有一些星球上確實是存在多個太陽的情況。

據2019年11月15日的一則科學報告顯示,我們目前已經發現4000多個系外行星,不過,這些系外行星的運行情況不大一樣,它們所環繞的主恆星情況不一樣。耶拿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和大學天文臺的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已經發現有200多個系外行星所在的恆星系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如果站在這200多個系外行星表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太陽」。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地球上是沒法看到的,因為太陽系內只有一個主恆星,也就是只有一個太陽。

在這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距離我們大約1600光年的範圍內,存在176個雙星系統,有27個三星系統,還有一個四星系統。也就是說在這個區域內,有超過200個多星系統,在這些恆星系內的行星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多個「太陽」。

由於我們很難發現那些質量很小、離我們很遙遠的恆星,所以我們沒法確認銀河系中恆星的實際數量。不過此前有研究指出,在銀河系中85%的恆星可能是多星系統。也就是說,在銀河系內,很多系外行星的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的情況應該是很普遍的。不過,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到的數據表明,在這些多星系統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多星系統存在系外行星,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多星系統都沒有系外行星,只是兩個或者多個恆星相伴。

在這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不僅僅是尋找這些多星系統,還對這些多星系統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發現這些多星系統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從恆星的距離來看,有一些伴星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在20 AU內(相當於在太陽系中,太陽與天王星的距離),有一些伴星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可以超過9000 AU。

在質量的差異性方面,這些多星系統中,最大的恆星質量相當於我們太陽的1.4倍,最小的恆星質量僅相當於太陽的8%。從平均值來看,這些伴星的平均質量主要在0.15-0.3倍太陽質量之間。一般來說,這些多星系統中,都是有一個較大的恆星,還有一個較小的伴星,這些伴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

由於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與我們太陽系的情況不大一樣,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至於在這些多星系統中,行星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是什麼情況,也是很難確認的,因為我們不清楚這些多星系統的運行情況,所以,很難評估這些系外行星天空中出現多個太陽是否會很高溫。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三體羅輯傳》:三星系統在宇宙中存在嗎?
    三體人生活的星系有三顆恆星,形成的三星系統,而三體人的行星就在這樣的三星系統中。三體中的描述指三體人所在的三星系統是無規律的,三體人也因此進化自己,可以通過"脫水""浸泡"來生存,適應恆星的無規律運動帶來的溫度變化。那這種三星系統在宇宙中存在嗎?
  • 兩個太陽,宇宙中普遍現象——「雙星系統」
    兩個太陽在宇宙中有很多。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在銀河系中,雙星的數量非常多,估計不少於單星。2013年4月1日,國外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在特別遙遠的一個星系裡,捕捉到一顆行星圍繞兩個太陽運行的第一張圖。1650年,Giovanni Battista Riccioli在大北鬥(大熊座)發現雙星系統。
  • 天體運動四類問題四:雙星系統 黑洞
    1.我們的銀河系的恆星中大約四分之一是雙星。某雙星是由質量不等的星體S1和S2構成,兩星在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兩者連線上某一定點做勻速圓周運動。5.經過天文望遠鏡長期觀測,人們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許多雙星系統,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使我們對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勢和分布情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雙星系統由兩個星體構成,其中每個星體的線度都遠小於兩星體之間的距離。
  • 木星像原始的太陽,它有沒有可能成為恆星,讓太陽系成為雙星系統
    所謂「雙星系統」就是在一個星系中,有兩顆恆星,由於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人們對於雙星系統很是好奇。事實上科學家們預測,雙星系統可能是宇宙的主流!還有三星系統,不是韓國的那個哦!(小聲點說,免得被他們搶去,大劉就尷尬了!)
  • 科學家又發現雙星系統的行星
    不過「克卜勒」望遠鏡仍然取得了一些發現成果,在第29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上,天文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凌日行星的觀測結果,這是一顆存在於兩顆恆星系統中的行星,科學家稱之為「塔圖因」行星。因為在星球大戰中也有類似的行星存在,它的天空中擁有兩顆太陽。
  • 被精心設計的太陽系(一)——非主流的單星系統
    ;這其中最多的就是雙星系統,也就是說在一個太陽系當中存在著兩個太陽;雙星系統又被稱為連星系統,通常他們之間會存在著潮汐鎖定、一顆恆星至另一顆恆星的質量的傳輸等情況。穩定的雙星系統三星系統也被稱為三體人的世界或許就是如此的雖然多星系統中恆星數量越多,其存在的可能性就會呈指數性的降低;但是就目前而言,人類早就已經觀測到了四星
  • 7800光年外,一個雙星系統變亮,兩顆恆星或在本世紀內發生碰撞
    當然,在我們太陽系內,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大星球碰撞的情況了,因為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磨合,各大星球都按照自己的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基本上不會撞到彼此。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宇宙中就不存在大星球發生碰撞的情況,畢竟在宇宙中,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所以發生碰撞的情況也是比較正常。
  • 恆星系可以為雙星、三星等,那麼一個恆星系最多能有多少顆恆星?
    聚星裡面的叫法為:三星組成的叫三合星、四星組成的為四合星、五星組成的為五合星,以此類推。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統,由半人馬座α星 A和半人馬座α星 B相互繞行(近時11個天文單位,遠時36個天文單位),另一顆半人馬座α星 C星在遠處1.5萬天文單位外圍繞著A和B星繞行。A星和B星是黃矮星(太陽也是),C星為較小的紅矮星。
  • 科學家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得出:我們的太陽系實則為三星系統
    天文學家探索研究宇宙的各種不同星系發現,無論是銀河系,還是河外星系的恆星系,大多數都是雙星系統,也有少數的三星、四星甚至六顆恆星構成的聚星系。只在銀河系之內的星系中,雙星系統——兩顆恆星構成的恆星系——便佔75%以上,單顆恆星形成的星系(一顆恆星與其它行星和衛星等)只佔不到20%,其它的是聚星系——即三顆或三顆以上恆星形成的星系。為什麼會出現單星、雙星和聚星這麼多種不同的星系呢?為什麼不是其中某一種固定的星系呢?
  • 三星系統同樣適宜行星生存?我們找到三體星人的概率增加了
    想像一下,天空中出現兩三個太陽,但地球仍舊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三星系統行星HD 131399藝術概念圖迄今為止,科學家只發現不到40顆行星棲身於三星系統,但實際數量可能遠不止此。目前發現的系外行星超過3700顆,雖然每一顆都有自身的獨特特徵,但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點——環繞單一一顆恆星運行。研究人員一度認為行星幾乎不可能在單星之外的恆星系統倖存。
  • 三星系統是什麼?如果地球繞著三顆太陽旋轉會怎樣?
    在孤獨冰冷的天空裡,即使是恆星,難免也想有個伴,因此雙星系統在浩瀚的宇宙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系統,兩顆恆星之間有一個共同的中心質量並且繞其旋轉。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獨特的三星系統,它究竟有多獨特呢?單星顧名思義,單星就是指不和其他的同類星體形成系統的單一天體,因此這個系統的構成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就是一個單星系統,太陽並沒有與其他的恆星天體形成一個引力系統,所有圍繞它運動的行星軌道也很單一。
  • 三星系統是什麼?如果地球繞著三顆太陽旋轉會怎樣?
    在孤獨冰冷的天空裡,即使是恆星,難免也想有個伴,因此雙星系統在浩瀚的宇宙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系統,兩顆恆星之間有一個共同的中心質量並且繞其旋轉。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獨特的三星系統,它究竟有多獨特呢? 單星 顧名思義,單星就是指不和其他的同類星體形成系統的單一天體,因此這個系統的構成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就是一個單星系統,太陽並沒有與其他的恆星天體形成一個引力系統,所有圍繞它運動的行星軌道也很單一。
  • 天文學家發現密集雙星系統 挑戰恆星形成理論
    時至今日,天文學家仍覺得這種密集的雙星系統不應該存在。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最新報導,天文學家在我們銀河系內發現了四對似乎不可能存在的恆星組合。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以至於很難用通常的理論來解釋。  天文學家利用的是位於夏威夷的紅外望遠鏡發現這四對恆星的。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如果從「物理雙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顯然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太陽系內應該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太陽附近並沒有存在第二顆恆星。我們知道恆星不僅體積和質量巨大,而且是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讓自身發光發熱的 ,所以恆星不像行星那樣難以發現,如果太陽系內有第二顆恆星,那它是無法躲藏自己的。不過,如果從遙遠的外太空來觀察太陽系,那麼太陽還是有可能成為「光學雙星」的,因為所謂光學雙星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距離很近,實際上卻距離很遙遠的現象,不過光學雙星並沒有真正的雙星繞轉現象。
  •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歐特雲(Oort Cloud)距離太陽最遠達 10 萬天文單位(約 2 光年),彰顯著太陽系邊界(太陽引力影響力的極限),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可能含有上千億個半徑大於 1 公裡的冰冷物體,科學家相信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與木星族彗星的起源地。
  •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可能含有上千億個半徑大於1公裡的冰冷物體,科學家相信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與木星族彗星的起源地。
  • 發現多恆星系統行星,可能存在宜居的條件,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雙星系統行星,沒有黑夜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找到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的大部分行星圍繞著像太陽這樣的單顆恆星運轉Mugrauer解釋說:「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多顆恆星系統是非常普遍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