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又發現雙星系統的行星

2020-11-22 騰訊網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行星狩獵望遠鏡目前進入了K2任務,由於反作用輪的故障導致該望遠鏡被迫切換了觀測任務。不過「克卜勒」望遠鏡仍然取得了一些發現成果,在第29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上,天文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凌日行星的觀測結果,這是一顆存在於兩顆恆星系統中的行星,科學家稱之為「塔圖因」行星。因為在星球大戰中也有類似的行星存在,它的天空中擁有兩顆太陽。

科學家一度認為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是罕見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

目前我們已經確認的雙星系統行星已經達到兩位數,這是第十顆類似的行星被發現。

雙星系統內的行星被發現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科學家認為雙星系統的引力環境比較混亂,擁有此類行星是個有趣的故事。此前科學家一度認為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是罕見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們已經發現了此類行星的存在,而且數量已經達到了兩位數。進一步的分析認為,擁有兩顆太陽的行星在銀河系內是非常普遍的,數量相當龐大,本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克卜勒-453 b,凌日時間非常短,擁有驚人的傾斜軌道。來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威廉-威爾斯認為克卜勒-453 b是個有趣的發現,凌日時間很短,我們能夠發現它是非常幸運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從地球角度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該校的另一位教授傑羅姆-歐羅斯認為,如果錯過這次凌日,要想從地球的角度再次發現它,可能需要等到2066年,其進動周期達到103年。

初步的觀測結果認為,克卜勒-453b半徑比地球大6.2倍,質量還不能確定,但至少是地球的16倍以上,軌道周期為240天。其所在的雙星系統公轉周期為27天,較大的恆星接近我們的太陽,質量大約為太陽的94%。這個雙星系統位於1400光年之外,估計年齡達到了10至20億年,比我們的太陽系要年輕許多。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10顆雙星系統內的行星,它們有著奇特的軌道,美國宇航局也將進一步尋找類似的行星。(羅輯/編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觀察到嬰兒期雙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
    一個位於150光年處的年輕的行星給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行星系統的形成。最近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DS Tuc Ab行星(在雙星系統中繞一顆恆星運行)的形成沒有受到第二顆恆星的引力的嚴重影響。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擁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數量遠遠超過天文學家先前的預料。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設想你生活在一顆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上。
  • 科學家首次發現極端公轉周期的雙星系統!
    實際上在現實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一場景,現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怪異的雙星系統,他們懷疑圍繞多顆恆星運行的奇異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偏離軌道的軌道上,遠離主軌道平面。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發現最大的環雙星行星克卜勒1647b
    網易科技訊 6月14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最大的環雙星行星科學家認為,它也是人類已知的擁有最長運行軌道的凌日行星(transiting planet)之一。它環繞其宿主恆星需要1107天即三年多的時間。
  • 雙星系統行星可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衛星?
    到目前為止,人們只發現了一顆繞著遙遠恆星運行的行星運行著潛在衛星,但考慮到圍繞地球太陽運行的衛星數量眾多,似乎仍有更多的外衛星未被發現。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正如著名的《星球大戰》星球塔圖因所描繪的那樣,圍繞著雙星運行的行星可以抓住它們的衛星,為生命的進化創造場所。然而雙星系統可以在穩定性方面帶來挑戰,而它們的單星系統卻可以避免這種挑戰。
  • 西媒:科學家發現類似星球大戰雙星系統 軌道現巖石碎片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西媒稱,就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個含7個類地行星的行星系統幾天後,研究人員發現在更遠處也許存在另外一個像科幻電影場景的系統。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27日報導,這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稱,一個科學家團隊在1000光年外的兩顆恆星周圍的行星碎片中發現了一些證據,認為那裡存在一個類似於星球大戰中天行者故鄉行星塔圖因那樣的雙星系統。新發現的行星殘骸看上去是巖石碎片,圍繞兩顆恆星運行,其中一顆是白矮星,一顆是褐矮星,研究人員將這個雙星系統命名為SDSS 1557。
  • 你見過雙星系統下的行星嗎,它們是這樣形成的
    HD 142527雙星系統藝術效果圖;圖中兩個點代表著恆星,上面紅色冠狀的位置就是早期行星形成的場所。B.SAXTON (NRAO/AUI/NSF)我們目前發現系外行星的速度已經達到空前的水平,現在發現新的行星沒有過去那麼令人激動了。然而從450光年外的圖像向我們展示了在雙星系統周圍行星以及系外行星系統最開始是怎麼形成的。
  • 科學家首次在宇宙中發現繞雙星原行星盤排列錯誤!
    構成行星的圓盤通常圍繞著恆星的赤道旋轉,但現在科學家們發現,這樣的圓環可能會發生劇烈的偏離,轉而環繞恆星的兩極。這項新的研究表明,世界可能存在著圍繞著成對恆星的極軌道,這可能導致季節與地球非常不同。並且,先前的計算機模擬表明,在原行星盤形成之後,它們所收集的任何額外的物質都會使它們失去平衡。
  • 克卜勒望遠鏡又一發現!環雙星系統「塔圖因」發現第三顆行星...
    環雙星系統「塔圖因」發現第三顆行星——克卜勒-47d  Connor Feng • 2019-04-17 14:53:17 來源:前瞻網
  • 雙星和類木巨行星被中國科學家發現,這種緻密雙星系統你了解多少
    隨著科學家不斷的努力,現在我們觀測宇宙的方法逐漸的多了一些,雖然不能去宇宙親自研究,但是我們的科技手段,依舊可以掌握一些宇宙的秘密。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科學家對於宇宙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近期他們再次有了很大的進展。
  • 有「四個太陽」的行星首次被證實 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
    行星PH1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的模擬圖《星球大戰》中兩個太陽的日落奇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確認了一顆與4顆恆星相伴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的天空上有「四個太陽」,這是天文界首次發現此類天體系統。
  • 17歲的NASA實習生發現了一顆繞雙星系統運行的新行星
    他不僅在高三時被接受為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實習生,而且在實習僅三天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一顆甚至沒人知道的行星,這使他一舉成名。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新發現的新世界不同於天文學家見過的任何世界:這是一顆圍繞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雙星系統會產生強烈的伽瑪射線
    2013年,一個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公布了七個擁有沃爾夫-拉葉星的天體系統,它們屬於很可能產生伽瑪射線的恆星系統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小組發現由高亮高溫的沃爾夫-拉葉星和大質量(幾十個太陽質量)OB型星組成的雙星系統會產生強烈的星風。
  • 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Connor Feng • 2020-03-11 22:25:35 來源:前瞻網
  • 深度解析:雙星系統中發現質量是木星13倍的巨行星!
    年,科學家發現了近4000顆環繞孤星的系外行星。2011年起,科學家可以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對環繞年輕活躍雙星的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在這些雙星系統,兩顆恆星核心的氫仍在燃燒。現在,巴西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證據,證明一顆巨行星環繞較為古老的雙星KIC 10544976運行。KIC 10544976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紅矮星組成,其中一顆已經死亡。
  • 科學家發現神奇的異類雙星系統
    內容簡介:文章關注了一個由一顆脈衝星和一顆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解釋了該系統形成的過程,脈衝星的脈衝周期和系統的運行周期。經過數十年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了系統軌道方向的變化,並將之與廣義相對論聯繫起來。
  • 近距雙星系統中S型行星形成機制揭示
    電影《阿凡達》描述了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雙星系統中的一顆S型大行星的衛星(潘多拉星球)上發生的故事。21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季江徽課題組對近距雙星系統中S型行星(行星環繞雙星中的一顆來運行)形成機制的研究。
  • 木星大小的行星正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旋轉
    據外媒報導,近日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一個雙星系統旋轉的行星
  • 研究揭示近距雙星系統中S型行星的形成機制
    該工作揭示環雙星的多行星系統內部發生的散射過程和恆星與行星之間的潮汐作用,可在近距雙星(間距為0.5-3 au,au為天文單位)內部形成S型行星。該項成果對深入了解雙星系統中行星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電影《阿凡達》描述了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雙星系統Alpha Centauri (AB)中的一顆S型大行星的衛星(潘多拉星球)上發生的故事。
  • 科學家發現「冰凍行星」 號稱現實版霍斯星球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版的霍斯星球,距離我們大約3000光年,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冰凍世界,溫度達到零下210攝氏度,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該系統是個雙星世界,而且這顆行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