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雙星系統會產生強烈的伽瑪射線

2020-12-05 環球網

2013年,一個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公布了七個擁有沃爾夫-拉葉星的天體系統,它們屬於很可能產生伽瑪射線的恆星系統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小組發現由高亮高溫的沃爾夫-拉葉星和大質量(幾十個太陽質量)OB型星組成的雙星系統會產生強烈的星風。恆星風交匯可能會造成強烈的光子放射,光子的能量超過了百兆電子伏特。很久以來,這一現象一直被視為y射線的一種可能來源。天文學家們對著名的海山二天體進行了四個多世紀的觀測;1834年,海山二星的一顆行星發生了爆炸,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天空中最亮的恆星,在此之後,對它的觀測更為集中;但y射線僅被發現過一次。

海山二星距離地球7500到8000光年,這一距離在宇宙尺度上相對較近。其一顆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20倍,另一顆恆星的質量介於30倍到80倍之間;它們的光芒比我們的太陽強烈百萬倍。如果它們距離地球十個秒差距(大約為30光年),那麼它們將僅和月亮一樣明亮,而假如太陽位於同樣的距離位置,地球上人們用肉眼無法看到它的光芒。自然而然,海山二星成為了首要研究對象;終於,在七年前,科學家們在該系統中發現了高能射線。

然而,僅憑一個例子不足以證明雙星模型能夠發射高能射線,此類研究仍在繼續,但結果卻有些微妙。研究人員Maxim Pshirkov表示,近來的演算證實,類似於海山二星的恆星系統少得驚人,一個星系中也許至多只存在一個這樣的系統。2013年,一個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公布了七個擁有沃爾夫-拉葉星的天體系統,它們屬於很可能產生伽瑪射線的恆星系統。該研究僅僅進行了兩年時間的觀察,數據不足,因此,它只能給用於設立HE射線的上限。

研究人員Maxim使用的是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這是一種大天區望遠鏡,進行為期七年的觀測數據,並發現天社一作為y射線的來源,數據分析結果可以很明確指出其伽瑪射線來源。天社一系統的兩顆恆星質量分別是太陽質量的30倍和10倍,它們之間的距離與日地距離相近。該系統星風的速度超過每秒一千千米時,微粒的速度劇增,必然導致高能量光子放射,從而被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發現。

科學家認為,銀道面本身就是y射線的來源,因此在銀道面尋找類似的射線源更加複雜。正因為天社一系統位於銀道面之上,與地球距離相對較近,這一發現才有了產生的可能。(羅輯/編譯)

相關焦點

  • 最亮的死亡射線恆星系統 十秒內可毀滅地球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所見過最明亮的伽瑪射線雙星(gamma-ray binary),而且是第一個伽瑪射線雙星在銀河系外被看到
  • 來自海山二雙星系統的高能粒子如何產生「星風」
    來自海山二雙星系統的高能粒子如何產生「星風」▲19世紀40年代,海山二(Eta Carinae)的恆星大爆發產生了波濤洶湧的侏儒星雲(Homunculus Nebula)。該照片由哈勃望遠鏡拍攝。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天體物理學家濱口健二(Kenji Hamaguchi)解釋道:「我們知道,恆星爆炸的衝擊波可以加速宇宙射線粒子的運動,讓其達到與光速相當的速度,這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能量提升,而類似的過程肯定也會在其它極端環境中發生。我們經分析發現,海山二星就屬於其中之一。
  • 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的方文輝(音譯)說:我們當然沒有想到會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因為它們極其罕見,非常微弱,用望遠鏡進行『取證』來了解它所處的環境,因為它母星系的樣子,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些系統的潛在物理信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克裡·帕特森(Kerry Paterson)表示:
  • 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的方文輝(音譯)說:我們當然沒有想到會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因為它們極其罕見,非常微弱,用望遠鏡進行『取證』來了解它所處的環境,因為它母星系的樣子,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些系統的潛在物理信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克裡·帕特森(Kerry Paterson)表示:
  •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最強伽瑪射線暴,如果擊中地球會發生什麼?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體之一,這是一種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後形成的特殊天體,從兩極區域射出強烈的伽瑪射線暴是中子星最大的特點,從去年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觀測到一場能量爆發最高的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科學家發現這場射線暴來自50億光年
  • 伽瑪射線暴
    伽瑪射線暴(Gamma Ray Burst,縮寫GRB),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瑪暴發現於1967年,數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了解得還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發生在宇宙學尺度上的恆星級天體中的爆發過程。
  • 經過二十多年的追蹤觀察,一個神秘伽瑪射線輻射源找到了
    這兩個恆星共同構成了我們見過的最奇怪的雙星系統之一。「雙星系統和中心子子星(現在稱為PSR J1653-0158)創造了新的記錄。」德國漢諾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拉斯·尼德說,「我們發現該雙星系統的中子星非常重,其質量比我們太陽的質量稍大兩倍。它的同伴的鉛密度約為鉛的六倍,但質量只有太陽的1%。」
  • 銀河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可能是由一顆磁星驅動的
    伽馬雙星是一個由大質量、高能量恆星和緻密恆星組成的系統。直到最近,也就是2004年,人們才發現了它們。當時,人們可以從足夠大的天空區域觀測到特電子伏(TeV)波段的極高能伽馬射線。在可見光下觀察,伽馬雙星看起來是明亮的藍白色恆星,與任何其他擁有大質量恆星的雙星系統沒有區別。然而,當用x射線和伽瑪射線觀察時,它們的性質與其他雙星有顯著的不同。
  • 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絢麗的煙火和文明終結者
    科學家根據巡天觀測的結果也發現伽瑪射線暴可能讓許多星系毫無生機。地球在過去的歲月中也受到伽瑪射線暴的「洗禮」,但地球生命卻頑強生存下來,這一情況也會宇宙中其他天體上出現,這意味著其他天體上的生命可能具有更頑強的生命力。
  • 外星人會用黑洞驅動飛船?不慌!我們有伽瑪射線望遠鏡
    最近,堪薩斯大學數學家劉易斯·克拉納針對這一假設發表論文指出,我們可以利用伽瑪射線望遠鏡搜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黑洞星艦藝術概念圖在搜尋地外文明潛在信號過程中,科學家必須跳出盒子思考或者說必須具有創造性思維。科學家普遍認為很多地外文明的歷史要比人類更為久遠,科技先進程度也遠超人類。因此,地外文明搜尋人員必須思考更先進的物種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 距我們一百億光年,發現了遙遠的伽瑪射線暴,那時宇宙只有38億歲
    這些西北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了100億光年之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的餘輝感到吃驚。歸根結底,餘輝已經是一個微弱、迅速的信號(有時僅持續幾個小時)。這種伽瑪射線暴被稱為SGRB181123B,它發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後38億年,也就是100億年之後。迄今為止探測到的第二次距離最遠的伽瑪射線暴,也是距離光學餘輝最遠的一次。
  • 普朗克研究所: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在2019年,神奇伽馬射線望遠鏡以非常高的能量探測到了第一個伽瑪射線爆發,是從這樣一個宇宙物體上獲得的最強烈的伽馬輻射。它們共同組成神奇伽馬射線望遠鏡系統。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和神奇伽馬射線望遠鏡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伽瑪射線爆發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確認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而不依賴於能量。因此,與許多其他測試一樣,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日科學家羊八井聯手!迄今宇宙最高能量伽瑪射線「被捉」
    新華社發(任暉 攝)2019年7月3日,中日兩國科學家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日合作團隊——西藏ASgamma實驗團隊利用中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能量高達450 TeV(萬億電子伏特), 比此前已知的75TeV的最高能量還高出5倍以上。這是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表面陣列(2013年5月攝)。
  • 宇宙中的「歌者」伽瑪射線暴
    大掃除」,它就是「伽瑪射線暴」,簡稱「伽瑪暴」,關於它的成因有很多觀點,有的說是兩顆中子星或黑洞合併產生的,這種情況會產生「短暴」,也就是小於2秒的伽瑪暴,有的說是大質量的恆星。演化未期的超新星爆發,這種情況則會產生「長暴」,就是大於2秒的伽瑪暴,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和觀測,目前長暴的成因,主流觀點認為確實是和超新星爆發有關,就像上次講的蟹狀星雲,就伴隨著伽瑪暴,伽瑪射線暴現象,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見的,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截止2015年,人類共觀測到的有兩千多起伽瑪暴,其中1997年的一次伽瑪暴,距離地球120億光年,所釋放的能量,比之前說的超新星爆發
  • 研究表明伽馬射線暴確實伴隨著雙星合併
    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這一發現,代表了天體物理學家對雙中子星合併、引力波和短伽馬射線爆發之間關係的理解的關鍵一步。伽瑪射線暴通常縮寫為GRBs,是電磁波中波長最短的窄束。grb是宇宙中最強大的電磁事件,它發生在地球上數十億光年的範圍內,並且在幾秒鐘內就能像太陽在其生命周期中那樣釋放出大量的能量。GRBs分為兩類,長期和短期。
  • 科學家發現神奇的異類雙星系統
    內容簡介:文章關注了一個由一顆脈衝星和一顆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解釋了該系統形成的過程,脈衝星的脈衝周期和系統的運行周期。經過數十年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了系統軌道方向的變化,並將之與廣義相對論聯繫起來。
  • 科學家發現伽瑪射線暴存在神秘波狀結構!
    近日,天文學家在觀測遙遠太空的伽瑪射線爆發時,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時間可逆波狀結構,為我們揭示了宇宙時空圖景的浩瀚和神奇。伽瑪射線爆發是超大質量恆星轉化為黑洞或中子星合併時的天文現象,時間持續幾毫秒到幾小時不等。短時間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整個太陽終其一生釋放的能量總和,是宇宙中最為劇烈而致命的頂級事件。
  • 大麥哲倫星雲中出現三次超級伽瑪射線事件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高能伽瑪射線被認為是宇宙中能量釋放的最佳示蹤信號,超新星遺蹟、脈衝星星雲等都會釋放出極強的高能伽瑪射線
  • 帶你了解真實的伽瑪射線!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得知伽馬射線是讓擁有七個學位的班納博士變成綠巨人浩克的東西,讓班納的基因產生了很多的變化。從而才會有了我們所看到的無敵浩克,綠巨人。那麼伽瑪射線到底是什麼東西,他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剖伽瑪射線到底是何物。
  • 伽瑪射線爆發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引起的?
    這一過程伴隨著某種輻射的的產生。伽瑪射線是伴隨這種衰變所產生的輻射之一。像其他電磁波一樣,伽瑪射線包含了大量的微型組的能量,即光子。現在,光子產生大範圍的能量。這種包含了最低能量的光子波被稱為無線電波,世界上所有的電信系統都多多少少依賴於它。